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设计院实习培训讲座感想与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9:49: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设计院实习培训讲座感想与总结

在为期三天的设计院实习培训讲座中,我收获了些许心得。对于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的我们来说,所需要具备的素质与能力是多种多样的,设计院的前辈们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下面我就分三个方面谈谈我这几天的收获。

关于设计

在第一天的讲座中,设计师王小工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北京澳际国际学校的实际设计案例,他分别从前期分工,策划管理,设计理念落实,空间与概念的结合,功能关系,近人尺度的细节处理,外观材料考虑,技术考虑等多个方面一一介绍。

在前期分工中,他提到了国外学校的一种管理特色,即策划公司与管理团队的相互配合的运营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在国外已经运行到了一种很成熟的程度,这种运营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满足有着不同管理理念的不同的学校的个性化设计要求。虽然这是在管理方式上的不同,但它也与日后的建筑设计息息相关。在这个项目的设计中,以这样的策划管理模式为基础,国内外建筑设计公司进行合理的分工,保证了整个设计流程的正常有效进行。我想这样的工作模式国内是可以借鉴的。

北京国际澳际学校的设计理念是“培养创新领袖”,以这个概念为出发点,设计师在建筑语言上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诠释。首先,建筑师们提出了“创新中心”这一功能核心,其余的功能如音乐,媒体,科学,技术,设计,艺术,工程等围绕着它排布,从流线上来说,这些功能区都应经过“创新中心”。除此之外,功能上进行复合化处理,呼应“创新”的内涵。关于复合化的体现,主要体现在例如餐厅的多功能的使用,教师的多功能使用,活动区看台与跑道的结合等处。

除了“创新”这个理念,设计师们还想体现“交流随时随地”这个概念,通过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吸引并引发经过者的好奇,想要进入空间并体验空间,进而利用交流增加环境的丰富性,达到弹性的使用空间的目的。在这一点上,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设计者所推崇的“宿舍区应相互交流”的想法。在国内,大部分的学校对于宿舍的管理是十分严格的,尽可能的避免同学之间由于过于自由的交流引发的冲突,总是希望同学们按照既定的规则“和谐相处”。在我看来,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管理,但是缺点就在于同学之间缺乏交流,容易形成一种内向的氛围。但是,在这个学校的设计中,设计师们认为交流虽然可以引发冲突,但是冲突被解决之后,带来的是一种成长。因此他们希望通过可以互相交流的宿舍空间,达到这一目的。这一点对我很有触动,它充分展现了建筑对于人,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是精神层面的影响。

在几轮初步构想方案之后,设计师们才开始细化方案。这一点和国内很不同,这样把大部分的精力与时间用在前期方案推敲上的设计方式我认为很有借鉴性,这样可以“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步深入,渐渐细化方案,减少了日后不必要的返工,保证了设计质量。

设计师们的细化首先从“功能关系”开始,即学生动线与功能分区,保证使用者不走回头路,同时功能合理,并把设计理念一一体现在设计当中。除此之外,还要进行近人尺度的细节处理,从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考虑外观与材料等方面的细化设计。对于办公区,设计者进行了办公室空间模式的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场地分析,形态与容积率的平衡,商业价值的估算等分析,这一系列的分析使这个方案真正从“图纸”变成了具有可建性的“实体建筑”。

在这个设计案例中,国外的学校设计思路启发了我很多。在我看来,对于一个学校设计,我们要注意对于交流与沟通空间的营造,拒绝宿舍的“宾馆化设计”,理解细节处理的重要性,同时在前期考虑,总平面规划上要花时间与精力,保证一个设计“骨骼”的健全。这个设计对国内的学校设计有很多启发,国内的学校大多数在设计之初并没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因此,在设计时容易出现“大同小异”的情况。而国外通常是将教育理念与管理理念相结合,在设计之初会对设计者提出要求,因此,设计的学校更具有针对性和个性,我想这些方面还需我们在未来进一步完善。

建筑师的职业要求

在第二天的讲座中,北建院的会展建筑设计师给我们讲了一堂关于“我的大学和我的职业”的讲座,他提到了很多建筑师应具备的职业要求,对我很有启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师的团队精神

设计师提到,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被称为一盘散沙,团队精神相对较弱,往往更注重个人利益。尤其在建筑行业中,建筑师作为“自由职业者”,工作有艺术性的一面,比较容易注重个人价值,而忽视团队精神。从行业角度上讲,建筑从设计到建造的复杂分工,使得严密的团队协作成为必需。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起重视这一点。 2.不断学习的态度

建筑行业在飞快的发展之中,无论是从建造技术,表达技术,设计技术还是材料更新上来说都处在一个快速更新的阶段,因此,对于当代的建筑师来说,一定要有不断学习的态度,这样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要求。 3.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积累

积累是建筑师必不可少的过程。包括:建筑技术方面知识的积累、建筑法规规范知识的积累、对于国内外建筑作品的了解以及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设计师提到,建筑师的成熟期都在四五十岁以后,而50岁以下的建筑师都属于“青年建筑师”之列。现代主义大师柯布西耶设计最著名的朗香教堂时是63岁。建筑师需要充分积累,才能寻求到知识和创造力的平衡点。在我看来,积累的实现来自于对生活点滴事情的关注,据说中国建筑界第一人梁思成先生,去中南海开会还随身携带卷尺,遇见坐着舒服的沙发,他就拿出卷尺来量一量尺寸。对很多建筑师而言,关注生活中的建筑现象和细节已经成为了一种职业习惯。 4.对城市空间尺度、建筑群空间尺度的把握

创造良好的城市、建筑空间,始终是建筑设计的首要责任。在我看来,空间尺度是建筑的基本问题,也是当前一些建筑师在追求建筑理念时容易忽略的问题。城市和建筑群的空间尺度存在着基本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一规律,才不会导致建筑创作时的方向性失误。

5.审美素养和造型能力

“坚固、实用、美观”是维特鲁威提出的最早判断建筑优劣的标准。审美素养是成为一个优秀建筑师的必要前提。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在生活中关注美,留心进行有益的思考,一点一滴的培养自己的审美与造型能力。 6.表达和沟通能力

表达和沟通合称“交流”,是说明自身意图,进行讨论,并接受反馈意见的过程。包括建筑和思想两方面内容。建筑师的建筑表达能力,即将自己对空间和形态的设想用图的形式反映为具体的形象,这是建筑师的基本功。 7.方案表现能力

首先是徒手绘图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手头功夫”。徒手绘图可以迅速而概括地表达设计意图,也可以用来记录,很适合于面对面的交流。其次是电脑绘图。电脑绘图可以精确的绘制图纸,易于修改,也可以很真实的表达建筑形象和空间氛围,能够缩短图纸和现实的距离,在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交流中必不可少。我想我们应该在在大学期间,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勤奋练习,努力掌握好这两种基本功。

以上是设计师提到的一些建筑师职业要求,其实对于未来的建筑师,我们需要的能力还有很多,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我们就要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踏实认真的做好每一次设计。

建筑法规与建筑设计

在第三天的讲座中,北建院的毕晓梅建筑师从建筑法规的发展与示例方面为我们做了演讲,从中我收获了以下三点: 什么是建筑法规?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建筑法规的概念,建筑法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部门制定的,旨在调整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经济组织和个人之间,在建筑领域中所发生的诸种社会关系中所运用的法律和规范的总称。

2.如何正确的认识建筑法规与优秀建筑的关系?

建筑师是一个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行业,感性在于建筑所具有的充满艺术性的造型以及富有人文气息的内涵,而理性的一面就在于如何将“图纸”变为现实。这就关系到了建筑规范,而在实际中,建筑规范的尺寸源于人体工程学,是一种实际经验的总结。但是,是不是满足建筑规范的建筑就一定是优秀的建筑?答案是否定的。满足规范只是优秀建筑的基本标准,真正的优秀建筑应能满足功能,形式,内涵,建造等方面的多种要求。 3.如何对规范有更深入的要求?

建筑规范的尺寸来源于人体工程学,但是作为建筑师,我们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那么,如何理解?这就要求建筑师要处处留心,在生活中体验建筑,真正从人的使用角度入手,去理解建筑空间的尺度以及各种功能需求,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积累的过程。

以上是我对于这次为期三天的讲座些许心得,对于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我们,除了从理论上了解建筑,更重要的是从实践中了解建筑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但是,不论身处于何种阶段,我们都应该踏实认真的走好每一步!

2014年6月30日

设计院实习总结

设计院实习总结

设计院实习总结

设计院实习总结

设计院实习总结

设计院实习总结

心理培训讲座感想

培训总结与感想

设计院个人实习总结

设计院实习总结格式

设计院实习培训讲座感想与总结
《设计院实习培训讲座感想与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