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数学理科难度点评

发布时间:2020-03-03 09:51: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点评人:著名特级教师尧秋元

2015年6月7日的17:00,2015年数学高考的考试已经正式结束,对于今年的高考数学试题的整体情况,以及与往年相比有哪些特点和变化,今后的命题有何趋势,天星教育数字教育研究中心第一时间邀请到了著名特级教师尧秋元老师,为各位师生和家长做精彩点评。

尧老师谈到,今年全国Ⅱ卷有如下特点:

一、试卷难度适中,凸显对能力的考查

2015高考数学新课标卷Ⅱ(理科)试题紧扣2015年《考试大纲》,全卷设计合理、难度适中、覆盖面广、适度求新,既注重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又突出考查数学思想与综合能力。与2014年全国新课标II卷试题相比,整体难度类似,体现出较好的区分度与选拔性。

与2014年全国新课标II卷相同,全卷的突出对运算能力的考查,几乎每个题目都需要一定的运算才能解答,尤其是第18题,虽然不要求计算出具体数值,但是对画出茎叶图后的估算能力要求较高,这是继2014年高考卷后又一次在理科卷中对统计知识的重点考查。当然试题不仅要求学生“能算”,具有认真、细致和及时检验的运算习惯,还要求学生“会算”,即在运算中讲究一定的策略、方法与技巧。这就需要在平常的复习和备考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的训练,掌握通性通法的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常用方法、技巧。

二、考点分布合理,稳中有变

与2014年全国新课标II卷,考点上最突出的变化是第18题,对统计中的茎叶图、均值、方差的知识做了考查,而且题目不要求计算出具体数值,体现高考避免对考生大数值运算的考查。通过这两年高考,启示我们在复习中对统计中的相关关系、线性回归、独立性检验等知识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其次是第17题,题目考查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体现了高考的多变性,而不是还像去年一样考查数列。

三、题目考查合理,体现创新性,亮点较多

题目整体上考查合理,稳中求新,具体来看今年的试卷,比如第

3、

6、

10、18都体现了一定的新意,是难得的好题。

数学(文)>>>

不偏不怪入手容易计算量适中

点评人:福州三中高三文科数学集备组组长 林珍芳

今年数学文科卷结构稳定,层次分明,突出双基,重视能力,难易有度,较好地考查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而且绝大多数的解答计算过程不繁杂,计算量适中。六个解答题类型稳定,题序依次为: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

试卷题型背景是学生熟悉、常见的,强调通性通法,不偏不怪,解题入手容易,有利于学生正常发挥。即使是作为区分题的第12题、第16题,一般学生也能入手。解答题的前三题均比较常规,入口较低,有利于学生树立考试信心。如第17题考查数列的基本运算,属于容易题;第18题考三角函数,模式传统,一般学生已经训练有素;第19题图形模型熟悉,所考查的“证明线面垂直”和“求体积”,都是基本问题,难度较小,易得分。

比较有区分度的是第21题,考查解析几何,入口宽,落点高,第二问设问方式开放,以圆和抛物线为背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要求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多思少算”的思想。第22题背景函数是学生熟悉的指数函数,设问明了,求函数极值也是学生熟悉的题型;第

2、第3小题,学生要通过构造新函数,运用数形结合、分类整合等思想方法,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高要求。

今年高考数学文科卷,在解题过程的认真程度、答题规范与否方面,会使考生的成绩拉开。而今年试题对今后教学的启示是,要注重通性通法,回归课本,强化基础训练,不要一味追求难题。要关注数学本质,尽可能吃透课本中所呈现的数学思想方法,以不变应万变。

数学(理)>>>

没有“秒杀”题细微之处见真功

点评人:福州三中高三理科数学集备组组长 林风

今年高考数学理科卷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平淡中考基础,常规中考能力。可谓“细微之处见真功,应变之中显能力”。

试卷难易度合理,充分贯彻了课标精神,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试卷结构稳定,题型常规常矩,符合教情、学情、考情,大多数考生能完成大部分试题,不同的考生都能通过考卷展现出高中三年数学学习的收获,充分展示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基础性、独特性和灵活性,能够较好地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和素质。

试卷立足基础,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强调通性通法,没有出现考生最害怕的“秒杀”题。不少试题看似平淡却显基础和功力,如第14题、17(2)题、18题、19题,在强调基础的同时,更强调应用知识的灵活性。

试卷强调能力立意,平稳中有变化,变化中有创意,整份试卷将数学思想和方法有机融入到观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当中,尽管试卷看似常规常矩,但却内涵丰富、层次分明,例如,第15题的抽象思维问题,第18题的方案的选择和优化,第19题的探究性问题,第20题的存在性问题等等,都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能力,区分不同资质的学生在试题理解、问题求解、数学探究能力上的差异和优劣,可以较好地体现考生的数学素养、学习养成、解题规范以及思维的缜密性、灵活性、多样性、创意性等。

高考全国2卷理科数学Word版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数学:理科难度降低 文科难度增加

全国2卷作文点评及

高考政治新课标2卷答案

全国课标2卷作文点评

全国课标2卷作文点评

高考全国2卷满分作文

高考全国2卷作文辅导

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2卷诗歌鉴赏深度解析

高考全国二卷英语答案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英语试题及答案

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数学理科难度点评
《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数学理科难度点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