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统计调查 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3:39: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统计调查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2.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

3.体会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正确估计总体的重要性.4.理解抽样的优缺点.

(二)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交流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2.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能力目标

学会数据的收集,会合理地进行抽样;继续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问题1:一天,一个小学生看妈妈做饭时,突发奇想地问妈妈:粒?”这个妈妈该怎么办?大家帮她出出主意.

问题2:一个鱼塘老板想知道一个池塘里有多少条鱼,采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请大家帮他想一想办法.(学生自主发言,说明自己的方法,并由此引入课题)

二、问题·发现

学生活动

1.用围棋子代替鱼,一个装有许多围棋子的瓶子里,若无法将其全部倒出来数,那么有没有办法估计瓶子里的棋子数?(其中有

有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利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位同学参加,前排的同学计数) 说明:由于实验灵活性大,此时教师应适当调节.根据这个近似的比例关系,每次估计出的瓶中棋子的数目也会跟着变化,为了得到较可靠的估计,我们最好重复几次实验)

思考:

(1)为什么是约等于?

(2)你认为这种方法合理吗?

(3)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2.模仿刚才通过抽样估计瓶中棋子数目的方法,填写第流各自的方法,由学生自愿展示)

3.类似这样从部分看整体的抽样调查方法是否还可以用来估计下面的问题?

(1)一户家庭一年要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2)一片森林里有多少只野鹿?

209

5 “一斤大米有多少颗米

颗黑棋)

(分三个小组上台参加实践活动,每次两页空白.(同学之间相互交

(3)一片试验田里某种水稻的产量是多少?

(4)某种商品上市后的销量是多少?

问题3:你能联系生活实际,列举一些运用类似抽样调查方法估计总体的例子吗?(本活动以4人小组方式开展,全班交流)

三、归纳·思考

1.归纳抽样调查法的优缺点.(因为抽样调查方法只考察总体的一部分样本,所以它具有调查的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的优点.缺点是不如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精确,它得到的只是估计值,而这个估计值是否接近实际情况,还取决于样本选得是否具有代表性)

问题4:郫县电视台需要在我县调查“蜀都新闻”的收视率.试问:

(1)每个看电视的人都要被询问吗?

(2)对我校学生的调查结果能否作为该节目的收视率?

(3)你认为对不同社区、年龄层次、文化背景的人做调查结果会一样吗?

通过此问题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探讨,引导学生体会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的重要性.

2.思考.

(1)下列调查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①在大学生中调查我国青年业余时间娱乐的主要方式;

②在公园里调查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③调查一个班级里学号为意见和建议;

④某班的学号是按照先女同学后男同学的顺序排列的,车郊游的意见,她请学号最靠前的

⑤我县教委为调查初一年级学生对使用新教材的意见和建议,一张调查表,用来估计我县初一年级学生对使用新教材的意见和建议;

⑥为了了解人们对出门旅游的看法,进行网上调查.调查表格)

请问:为什么编辑声明“网上调查结果不具有普遍性,仅供参考”?

(2)你能举出一些调查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吗?(以互交流之后,举出一些实例)

四、课堂小结

1.抽样调查的必要性.

2.抽样调查的方法及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3.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入新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因此,在上课之初,学生就提出了许许多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学生实验,抽样的必要性.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课后,学生王乔告诉我:典型的‘由部分看全体’的例子,因为这时我们不可能普查,只能抽样调查.习之后,还能联系生活实际列举出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很广,在解决问题时,也很有主见.在课堂上真正变成了主角,的课堂,让学生学习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数学.我自己感觉不足的地方就是时间稍稍有些紧,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面不够大.

3的倍数的学生,以了解学生们对班主任老师某一新举措的20位同学发表意见;

由此总结得出一种抽样的方法,我设计了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张老师,其实人们体检验血就是一个非常这充分说明通过近一学年的课程改革实践,我们的学生

4人小组展开活动,相体会到让学生感受”可见学生学学生的参与面也

老师想了解学生们对举办自行

向你们班的每位同学发(由多媒体展示一张网上复制的

学生也非常感兴趣,在小组活动中,而老师仅仅是导演或主持人.真正做到让生动的教材变成了生动以上是我上完这节课的一些思考,在今后教学教学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统计调查教案(二)

统计调查教案 2

统计调查

10.1 统计调查 教学设计 教案

10.1 统计调查 教学设计 教案

10.1 统计调查 教学设计 教案

统计调查4

统计调查(法制教育)

统计调查试题

统计调查方案

统计调查 教案
《统计调查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