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舞蹈活动《过家家》教学活动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4 00:28: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舞蹈活动《过家家》教学活动案例

厦门市思明区艺术幼儿园陈琼媛

一、有关背景

1、该班幼儿对舞蹈活动充满了兴趣,孩子们每次一听到音乐就开始手舞足蹈起来。特别是选择孩子们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内容,孩子们能根据音乐进行简单的动作创编。本次活动—《过家家》正是通过让幼儿在娃娃家中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扮演各个角色(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干活的样子,将各种不同的动作美化并配上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让幼儿在创编各种过家家的动作,在创编各种舞蹈动作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

2、教师是一名年轻教师,教龄2年。工作以来主要从事音乐方面的教学活动,自身也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结合新《纲要》的精神,在活动中突出幼儿的自主学习,并通过结伴表演、化妆表演等形式,促进幼儿在舞蹈的过程中对美的感受。

二、实施(课堂教学节录)

(1) 师:你们记得吗前几天我们到谁家做客?他们家里有谁?他们在做什

么?

(2) 生:有爸爸、妈妈。爸爸在打电脑,妈妈在洗菜、浇花、洗衣服(教师

在活动室的四周布置了6个娃娃家,让幼儿分组到6个娃娃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模仿各个角色在家中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3) 师:你刚才在娃娃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在干什么?

蒲珊:我扮演妈妈,在家里煮饭

苏晴:我扮演妈妈,在家里洗衣服。(教师请幼儿把自己看到的妈妈在煮饭、洗衣服的动作做出来,但在这是孩子们做出的煮饭、炒菜、打电脑、拍摄的动作都比较呆板、单

一、没有节奏)

(4) 师:刚才小朋友表演得真好!老师带来了一首《过家家》的歌曲,我们

一起来听一听吧!

生:听完很高兴、热闹、欢快。

(教师再次引导幼儿边拍手边小声地哼唱曲子)

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曲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好象谁在做什么事情?

生:这首歌曲听起来感觉很热闹、欢快、好象看到妈妈在洗衣服。

师:现在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唱这首歌。

(教师观察发现:大部分幼儿能边听音乐做简单的拍手动作,孩子们在第一遍听音乐时,已能根据歌词,感知音乐中的所带来的意境)

(5) 师:现在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按节奏把你扮演的角色的动作表演出来。

(孩子们几个人围成一个小组,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结合自己平时的角色游戏“娃娃家”中的游戏的生活经验,模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样子做简单的洗衣、切菜、打电脑、拍照等动作)

(教师观察发现:世霖小朋友正模仿平时爸爸打电脑的样子,但只是手指动一动,动作的幅度比较小,不够夸张。显得比较拘谨,而旁边的周延小朋友在模仿爸爸拍照的动作是,在最后结束时配上一个下腰的造型动作,动作夸张表现力也很强)

教师抓住这一典型及时发现幼儿创编的闪光点,并提出表扬,引导其他小朋友也向她学习。

(6) 师:刚才小朋友都把一些主要动作编出来了,现在小朋友在想想平时爷

爷奶奶在家还会做些什么事情?

生:爷爷在家里浇花、妈妈在家里炒菜、爸爸在家里看报纸,奶奶在家里擦窗户。(这时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

(7) 师:先老师看看水最聪明能够把你们干的事情表演出来,看谁的动作最

漂亮,还能带上好看的表情。(教师引导幼儿将动作美化,鼓励幼儿想创编得好的同伴学习)

(这时孩子们浇花、切菜、看报纸就不仅仅是简单、单一的手部模仿,世霖小朋友在创编打电脑的动作时,又能加上脚的动作。而在音乐结束的造型动作时,有的下腰、下叉、有的金圆宝、开胯。在此时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各种动作美化了,并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和满足)

(8) 师:老师看许多小朋友都编的很好,现在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的服

装,等一下小朋友可以互相和同伴商量一下你要扮演什么角色?

(教师再次引导幼儿和同伴商量好角色后进行简单的化妆,扮演不同的角

色,组成一个家,再次表演)

(教师观察发现:此时,孩子们的表现的欲望更强了,大家带上爷爷的胡子,奶奶的头、爸爸的领结、妈妈的围兜组成了一个家,听音乐有节奏地表演) (孩子们不仅动作夸张、优美、有节奏,还能带上好看的表情做动作,从中真正体验的舞蹈所带了的快乐)

三、讨论:

1、幼儿的审美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过程。幼儿在创编舞蹈动作的过程中,由于他们创编的动作的能力不同,本案例采用哪些教学方式或手段培养幼儿的美感?

2、在本案例中是如何让幼儿培养在舞蹈活动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四、简析:

1、通过创编舞蹈动作,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的能力

“动”是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好办法,在本次创编舞蹈活动《过家家》中,我先让幼儿欣赏音乐,同时结合角色游戏过家家的形式,引导幼儿到娃娃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模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家干活的样子。如:洗菜、洗衣服、看报纸、打电脑、炒菜等。从中孩子们在欣赏别人的表演的同时对其进行的评介——“XX小朋友的洗衣服的动作很漂亮,是因为……。”可见幼儿已能初步感受动作美。

音乐为舞蹈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并激励的情绪。特别是与孩子们生活贴近的歌曲。幼儿边唱边跳、主动、愉悦地体验音乐和舞蹈的艺术氛围,并把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来。例如在本次活动《过家家》中,教师启发幼儿结合歌词的内容创编舞蹈动作,如“你来做爸爸,我来做妈妈我们一起来玩过家家…。”引导幼儿结合平时的游戏和生活中看到爸爸妈妈在家干活的样子将其模仿表现出来。这些“洗衣服、炒菜的动作都非常的生活化,富有童趣,幼儿容易掌握,乐意用自己最优美的动作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

2、通过创设美的环境,培养幼儿的审美素质

新《纲要》在艺术领域中曾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的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

趣。”而对幼儿审美素质的培养应着重于通过启发和引导,提高幼儿的审美认识,明辨善恶美丑,塑造他们美的心灵,陶冶他们美的情操。因此,首先应注意创造美的环境。如在执教《过家家》活动中,教师提供娃娃家中各种鲜艳、形象、美观的娃娃家中的餐具、床、桌子、椅子把家布置得美观、整洁、温馨、有序,使幼儿处处感受美的存在,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美好的情感。

3、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舞蹈是一种随音乐旋律有节奏地运动舞蹈教育应着眼于让幼儿在舞蹈游戏中,得到快乐,享受音乐的美,动作的美。为此,教师首先要确立幼儿是学习主体的思想,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幼儿根据音乐旋律各自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在音乐中感受快乐,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喜悦,享受自己表演动作,并欣赏同伴动作的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本次《过家家》活动中,教师通过让幼儿自由分组表演、请个别幼儿表演、集体表演等形式,让没有参与表演的小观众进行评价“你觉得谁表演地好?哪个动作表演好?为什么?”在评价中,也初步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评价能力。其次,教师要用以点带面的形式,鼓励幼儿向同伴学习,例如在案例中由于周延小朋友在最后音乐结束的造型动作中,加入了下腰的动作教师及时的表演肯定,使得所有的小朋友都展现出自己的扎实的舞蹈基本功。最后,教师也应该提供各种道具、服饰进一步深化幼儿对美的需求。例如在活动最后,教师提供各种角色的服饰道具让幼儿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角色,这样一来,幼儿的兴趣盎然,学起来兴趣很浓,脸上自然露出了笑容,动作也很优美。

总之,舞蹈是幼儿喜欢的艺术活动之一,对发展幼儿的美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舞蹈教学对幼儿的发展具有无限的潜力,还需要人们去挖掘。为此我们应充分利用音乐本声审美艺术氛围和刺激,采用让幼儿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创造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和探索,提高幼儿对音乐敏感性和表现力,使幼儿在审美感知充分积累的同时,进行比较随意的情感创造,从而促进幼儿审美意识和潜能的发展,以体验创造的快乐和满足。

2004年9月

过家家教学反思

集体舞蹈教学活动

舞蹈教学案例

小班过家家区域案例(版)

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初探

舞蹈教学案例1

过家家 教案

舞蹈活动方案

舞蹈活动方案

舞蹈活动计划

舞蹈活动《过家家》教学活动案例
《舞蹈活动《过家家》教学活动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