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国际金融

发布时间:2020-03-03 19:43: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

(一)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是指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1.货物

货物有五种类型: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非货币黄金(货物是按边境的离岸价计价)。

2.服务

运输;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宣传;电影、音像;其他商业服务等。

3.收入

(1)雇员报酬:包括个人在非居民经济体工作而得到的现金或实物形式的工资、薪水和福利。

(2)投资收入: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有关金融资产与负债的收入与支出。如: 股本收入和债务收入 4.经常转移(非资本)

经常转移是商品、劳务或金融资产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转移后,并未得到补偿和回报的转移。

(1)政府间转移:政府间的经常性国际合作 (2)其他部门转移:侨民汇款,养老金

(二)资本与金融账户

资本与金融账户是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1.资本账户

(1)资本转移:是指涉及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变更及债权债务的减免等导致交易一方或双方资产存量发生变化的转移。

(2)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是指非生产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收买与放弃。

2.金融账户

金融账户反映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投资与借贷的增减变化。

(1)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经济组织直接在国外进行的投资和利润再投资。 (2)证券投资:是指在证券市场上购买他国政府债券、中长期企业期债券以及股票所进行的投资。

(3)储备资产:货币黄金;外汇资产;特别提款权;在IMF中的储备头寸(普通提款权);其他债权。

(4)其他投资:包括所有直接投资、证券投资或储备资产未包括的金融交易。

(三)错误与遗漏账户

该账户是为了使国际收支平衡表借方和贷方平衡而人为设立的一种平衡账户。①资料来源不一 ②资料不全 ③资料本身错漏

2.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一)临时性失衡:除了经济因素外,政局动荡和自然灾害等偶发性因素也会导致一国贸易条件的恶化。

(二)结构性失衡: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三)货币性失衡:货币价值的变动影响商品成本和物价水平的变动。

(四)周期性失衡: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衰退/繁荣)

(五)收入性失衡:国民收入快速增长→进口需求>出口需求

(六)资本性失衡:资本国际间的流动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3.简述外汇期货交易与远期外汇交易的区别

(1)交易地点与时间不同。期货交易有固定场所,且有标准的交割日,远期外汇交易没有。

(2)合约的性质不同。期货合同是标准化的(金额,时间,地点),远期是双方协定的。

(3)交易参与者及交易目的不同。期货是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目的是套期保值,投机牟利。远期是银行同业,国贸进出口商,国际借贷者,目的是通过远期交易规避风险和保值。

(4)保证金要求。期货需要交保证金,远期不用交保证金。

(5)结算制度和保证措施不同。远期交易是到期交割结算,中间无其他机构参与。期货是经过经济协商进行,有专门清算结构进行结算。外汇期货交易的这种结算制度为“逐日盯市”。

4.简述外汇期货交易与远期与外汇期权交易的区别

(1)交易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对称的。期货:双方权利与义务对称。期权权利的买方有权力无义务。

(2)交易双方的盈利与亏损存在不对称性。权力的卖方风险不确定,买方最高的损失的为期权费。

(3)交易标的物的范围不完全相同。期货小于期权

(4)交易的履约保证金要求不同。期货每天都要交,期权不用

(5)交易的结算制度不同。期货每天结算,逐日盯市,期权交易日结算。

5.简述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顺差→外币供≻求→本国货币↑外国货币↓

2、相对通货膨胀率:相对通货膨胀率相对较高的国家→本国货币↓

3、相对利率水平: 本国利率水平高于其他国家→外汇市场上的本币需求↑→本币↑

4、市场预期:游资对各国货币的冲击。

5、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6、经济增长率①收入的增加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利润率提高,外国资本流入

6.什么是国际储备?一种资产必须具备那些特征才能成为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的、能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 1.可得性:国际储备资产必须随时,方便的被政府所得到。

2.流动性:国际储备资产必须具有充分的流动性,能在各种资产之间自由兑换,而且,各国政府或货币当局必须能无条件的获得并在必要时运用这些资产。 3.普遍接受性:国际储备资产能在外汇市场上普遍接受或在政府间清算国际收支差额是被普遍接受的。

7.什么是国际资本流动?是什么原因导致国际资本流动?

是指货币资金或生产要素的使用权跨越国界的有偿让渡或转移,即一国与他国及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的各种形式的资本转移。

1.收益率或利率:资本易于转向收益率,利润高的国家。 2.汇率预测:预测贬值。资本外逃,对国家货币的预测。

3.风险:政治风险:政治形势恶化,战争,国内*,资本外逃导致经济混乱。

经济风险:经济形势恶化,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外流等。

9.简述国际储备的构成。

1.黄金储备:即一国货币当局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也称货币性黄金。 2.外币储备:外汇储备是当今国际储备中的主体。就金额而言,它超过所有其他类型的储备。 更重要的是,外汇储备在实际中使用的频率最高,规模最大。其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活期存款和外国政府债券。

3.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指成员国在IMB的普通账户中可自由提取的账户。包括成员国向IMF缴纳份额中的外汇部分(25%),成员国向INF缴纳份额中的本币部分(75%),IMF从成员国的借款。 4.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指IMF分配给成员国的在原有的普通提款权 以外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力。

10.什么是欧洲货币市场?它具有哪些特点?

欧洲货币市场又称离岸金融市场、境外金融市场或化外金融市场,是指经营各国境外存放款业务的国际金融市场。

1.基本上摆脱了各国金融当局的干预,在更大程度上由市场机制起作用; 2.形成相对独立和灵活的利率结构制度3.拥有资金调度灵活方便的银行网络和极其庞大的资金规模。

11.简述欧洲中长期信贷市场的特点?

是指经营一年期以上的欧洲货币借贷业务的金融市场。

业务特点:

1.借贷期限长:贷款期限在5年以上 2.借款金额大:一般在1000-5000万美元之间

3.国际银团贷款所占比例高:因为贷款金额比较大,单个银行风险大,由多个银行组成银团。

4.实行浮动利率:规避利率风险,浮动频率一般半年一次。

12.简要说明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1.国际资本流动明显加速,不依赖实物经济而独立增长,规模越来越大。 2.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转变。

3.国际直接投资依然占主要地位,但间接投资增长幅度更大,间接投资地位显著。 4.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作用不断加强。

5.跨国公司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的比重比较大。

13.简述金融危机的性质。

1.金融危机往往由于“外部冲击”,即对宏观经济体系的外部冲击。

2.金融危机是经济周期运行中出现的一种金融动荡,并且这种动荡在经济生活中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带有蔓延性的金融恐慌。

3.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可能是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外债规模超过一国承受能力,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制度不完善,国际投机资本恶意冲击等原因。

4.金融危机对经济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金融危机可以严重破坏一个国家的一行信用体系,货币和资本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是整个国民经济陷于瘫痪,甚至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14.简要分析国际债务危机的历史成因。

(一)国际债务危机的客观诱发因素

1.西方国家为转嫁本国的经济危机,强化贸易保护主义,减少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致使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资源的初级产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

2.国际债务条件对发展中国家不利,这主要表现为: (1)优惠贷款和国际援助减少,私人贷款比重上升。 (2)偿债期缩短,外债使用效益降低。 (3) 债务国债成本大幅度增加

3.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兴起,国际私人银行的大规模扩展以及国际资金的迅速增长,为世界资金市场的供求调节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助长了发展中国家的举债之风。

(二)国际债务危机的主观诱发因素

1.多数债务国的发展计划庞大,建设规模超出国力承受限度,为缓解资金短缺的矛盾,只好实行依靠外债来发展经济的战略。

2.债务国缺乏有效的外债宏观调控,管理混乱。

(1)表现为多头借债在发展中国家中相当普遍,从而抬高了借债的利率成本; (2)政府缺乏对外债的宏观指导政策,政府也缺乏统一有力的外债管理机构; (3)对外债缺乏明确的概念、分类和统一口径,没有形成统一的报表报告制度和监测统计指标体系,从而不能对外债进行有效的统计和监测。

3.外债投向不当,投资效益和创汇率较低。

15.银行危机救助资金的安排有哪几种方式? 1.银行自筹资金

2.中央银行出资:充当最后贷款人。

3.政府出资:直接动用财政资金或发行国债。 4.股东出资:原股东出资或增资扩股。 5.银行同业出资 6.存款保险体系的支持

三、论述题

1、试述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

(一)需求调节政策

1、支出增减型政策

支出增减型政策是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支出总水平的政策。主要包括:

(1)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公债政策。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可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如削减政府开支或提高税收,迫使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相对下降,从而有利于进口,压制出口,改善贸易收支及国际收支。反之,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很大时,政府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如扩大政府开支或减少税收,以扩大总需求,增加进口及非贸易支出,从而减少贸易收支及国际收支逆差。

(2)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法定准备金率政策(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2、支出转换型政策

支出转换型政策是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包括:

(1)汇率政策:是指一国通过调整本币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 (2)关税政策:是通过调整关税改变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来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

(3)直接管制政策:是指政府直接干预对外经济往来,以实现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措施。

(二)供给调节政策

1、科技政策

(1)推动科技进步:外部:扶持科技发展,加大科技投资力度,加大教育。内部: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2)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与先进的技术相适应。 (3)加强人力资源投资

2、产业政策。产业政策的核心在于优化产业结构。

3、制度创新政策。制度创新政策主要表现为: 企业制度改革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三)资金融通政策

主要体现国际储备政策。国际收支逆差通过促进资本的流入来改善资金的不平衡。

2、试述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 1.低利率政策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消费者负债消费。在宽松货币政策、积极减税政策的刺激下,美国的住房消费需求迅速增长,而全球流动性过剩也使得房贷市场供大于求,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普遍增强,房屋抵押贷款快速增长,并推动了房价格迅猛上涨。但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紧缩和油价不断上涨,美国经济复苏放缓和居民收入增速下降,消费者还贷压力不断增加,违约风险开始集中暴露,房价也开始下跌。

2.次贷机构降低标准,大力营销,造成房地产交易剧增。基础利率上调导致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不能还款,那么她们可以申请房屋重新贷款,用新贷款来偿还旧贷款。

3.猎杀放贷大行其道。如果房地产价格持续下降,即使借款人申请房贷重新贷款,也不能完全避免旧债的违约。如果房地产价值下跌到低于未偿还抵押贷款合同金额的水平,很多贷款人就干脆直接违约,让贷款机构收回抵押房产。

4.资产证券化的兴起为次贷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机。美国的商业银行投资了大量的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次贷危机的爆发造成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市场价值下跌,给实施以市定价会计记账方法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发生亏损,在不引入新增股权投资的前提下,为满足自有资本充足率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不降低风险资产在资产组合中的比重,这也会导致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换句话说,资产价格下跌导致信贷市场出现持续紧缩,这表明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 5.金融监管反应滞后,存在缺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次贷危机也迅速从美国金融市场传导至全球金融市场,从美国实体经济传导至全球实体经济。美元大幅度贬值造成其他国家持有的外汇储备资产的国际购买力缩水,这减轻了美国的外债负担,却造成了其他国家的国民财富损失。

3.简述国际储备的作用。

1.弥补国际收支赤字。这是一国持有国际储备的基本职能。

2.调节本币汇率。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可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熨平本币汇率的暂时波动。

3.充当信用保证。充足的国际储备,可支持和维持国内外公众对本国货币政策、汇率管理政策和货币的信心,维持本国货币的稳定。

4.防患突发时间。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的出现会对一国国民经济造成冲击,导致一国国际收支失衡。而充足的国际储备则可能减轻这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降低调整成本,从而有助于一国外部均衡目标的实现,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

3、试述国际储备多元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缓解了“特里芬难题”

储备货币多元化减少了对美元的过分依赖,减轻了因美国经济衰退和国际收支恶化而带来的消极影响。与单一美元储备货币体系相比,在多种储备货币体系中,“清偿力”与“信心” 的矛盾不再只集中在美元身上,而是在几种储备货币之间进行了分摊。因此,储备货币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 2.有利于防范汇率风险

在单一储备货币体制下,当储备货币贬值时,储备持有国无法进行币种结果调节,它们遭受了难以防范的损失。而在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情况下,各国可以根据外汇市场变化,适时、适度调整其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以防范或降低外汇风险。 3.促进了各国货币政策的协调

在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情况下,可供各国选择的储备货币币种增加,这推动了各储备货币发行国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的竞争。并且单一储备货币体系下货币发行国在操纵或者控制储备货币供应上的金融霸权主义得到减轻或避免,这促进了各国进行货币政策的调节。

(二)消极影响

1.加大了储备数量和结构的管理难度

储备货币多元化后,各储备货币发行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储备货币持有国需求的不一致以及各国国际金贸发展的差异,都会影响储备货币地位的变化和汇率的涨跌,从而加大了储备货币数量的结构管理的难度。 2.加剧了外汇市场的动荡

储备货币多元化后,受储备需求、市场需求和各国货币当局外汇储备币种结构调整的影响,外汇市场各储备货币的汇率往往出现较大幅度波动。这种状况给外汇投机活动以可乘之机,从而进一步加剧外汇市场的动荡。 3.加深了国际货币制度的不稳定性

4.目前国际储备制度的稳定是建立在多种货币稳定的基础上。由于当今世界还没有为储备多元化建立起权威的协调和约束机制,因此,当储备货币发行国任何一国的经济发生波动时,都会影响其货币变动,从而加剧国际货币制度的不稳定性。

四、试述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的积极影响:

1.促进全球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一,资本大多数伴有生产要素的转移。第二,伴随资本流动而发生的,是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扩散和传播,促使全球效益提高。第三,资本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 2.调节国际收支:逆差,加大资本流入。 3.缓和各国的内部与外部冲击:自然灾害,外部市场变化。 4.加速各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国际资本流动的消极影响:

1.易于造成货币金融混乱:短期资本流入,利率下降,通货膨胀。

2.长期过度的资本输出,后引起输出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甚至停滞:国内资本较少,经济放缓。

3.直接投资利用不当,易于陷入经济附庸地位:关键企业部门被国外控制。 4.加重外债负担,甚至会陷入债务危机:流入多,外债过多超过偿还能力。

五、试述控制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措施。 1.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干预国际资本流动 货币政策:利率、外汇干预 财政政策:征税

2.颁布法令条例直接控制资本流动。美联邦储备Q字条例M字条例。这些规定的目的都是要限制资本的流动,防止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3.根据偿债率的变动限制对外借债的总规模(偿债率:外债清偿比率)一般而言,对外储备较充足,外资利用的经济效益高和偿债资信较好的国家,其偿债率的最高界限可适当降低。反之,则提高。 4.实行外汇管制

•偿债率=本年度外债偿还额+利息本年度商品劳务出口收汇额通过外汇管制,可严格控制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别和数量。

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思考题

国际金融复习题

国际金融作业

国际金融专题研究

国际金融作业

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