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沈北新区农机推广站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06:26: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0年沈北新区农机推广站工作总结

2010年沈北新区农机推广站坚持围绕中心、强化宣传、搞好服务,加大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力度开展工作。重点完成了玉米机械化集成及机具优化项目、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等两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一、主要工作

1、玉米机械化机械化集成及机具优化项目启动

2010年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玉米机械化集成及机具优化项目”于5月14日在沈北新区财落镇郎家寺村正式启动。按照课题要求,在辽宁省农机推广站的正确领导与严格要求下,东北垄作区试验点牢固树立“真抓实测、对比选优”的理念,务求通过项目实施,筛选出符合地区实际情况,适合当地玉米生产的工艺流程。一年来,按照玉米机械化生产的作业要求,选择东北垄作区惯用种植模式、常见种植品种、适宜种植机械完成实验田的种植,积极与相关检测部门联系,争取各项检测数据真实、有效,同时组织种粮大户、农机合作社现场观摩,大力宣传试验成果,取得了较好成效,在11月中旬河南的课题总结会上,由我站编写的“气候影响作物生长因素简析”“玉米平播模式优缺点对比”“玉米生产日志”等得到了课题专家的高度肯定。

2、高质量服务促进农机化率提高

按照“及时解决问题、有效保障作业、最大限度发挥效率”的工作理念,今年推广站公开了24小时服务电话,从5月20日开始,共出车230余台次,行驶近1万公里,为补贴机具提供服务保障,共处理各类求助电话近300次,解决插秧机故障200余次,处理旱田机械故障43台次。及时有效的解决农机用户遇到的问题,减少了因机械故障影响作业效率、降低收益的现象,市、区电视台都做了相应报道。

经过近三年高质量的服务,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带动了农户购机热情,今年全区新购进水稻插秧机187 台,插秧机总量达到 657 台,机插秧面积较上年提高 6 个百分点,首破10万亩大关,水稻收割机总量 65台,机收面积也接近10 万亩,水稻机械化生产能力达到62 %;在惠农政策的带动下新购进拖拉机 249台,新购玉米收割机77 台,农机总动力达到 29.28万千瓦,收割机保有量达到90台,全区机械化播种 40 万亩,机收获面积13.5万亩,玉米生产机械化率达到31%。

3、农机新技术培训效果良好

为了符合我区当前的实际情况,以水稻全程机械化、玉米生产模式为重点开展培训,共开办培训班5期,培训农民300人次;其中:水稻机插秧、育苗技术集中培训班1期,参训人员80人;深入到黄家、石佛、兴隆三乡镇现场培训机插秧技术3期,共培训130人左右;结合承担项目开展玉米生产模式培训2期培训人员90人。圆满的完成了年度培训工作。

4、农机宣传及时到位

区农机推广站利用水稻插秧机服务、收割机服务的机会,全年共发放各类农机宣传册近千册,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受众面进一步扩大,让更多的农户了解新技术、认可新机具,从而达到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目的。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机户选购农机偏重于大型机械。我区农机户尤其是农机合作社更愿意接受大型农机具,而大型机械对田块的要求较高,田块过小或田块不整,都制约机械的作业效率,尤其是今年持续气候异常导致大型机械作业困难降低了农机产出率。

二是农机推广领域有待拓宽。目前农机补贴资金使用方向局限于传统农业,对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养殖业机械补贴涉及较少。

三是农机需量大于供量。随着农业用工日趋紧张以及政府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机购买量大增,由于厂家的生产能力有限导致供需不平衡。

三、下年工作重点

1、认真做好玉米机械化机械化集成及机具优化项目的收尾工作,定期地采集数据、存档影像资料,分阶段地进行对比。

2、努力做好机具服务工作,提高机具效率

我们将有计划的在开展内部培训,提高业务技能,拓宽服务范围,使农户更好的使用农业机械。

3、认真落实培训工作,提高吸收、运用能力

坚持理论培训要简单,作业培训重操作的原则达到既提高使用者操作水平、又能带动农户购机热情的目的。

4、认真做好调查、为来年的农机推广工作做准备 利用农闲时间走访农机户,听取意见,收集信息,力争在来年推广一些更适合沈北新区实际情况的新机具、新技术。

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 2010年11月1日

沈北新区党建工作总结

农机推广站工作总结

农机推广站工作总结

农机推广站工作总结

农机推广站工作总结

沈北新区旅游业策划书

沈北新区投资指南

农机推广站上半年工作总结

(武穴)农机推广站工作总结

松山区农机推广站工作总结

沈北新区农机推广站工作总结
《沈北新区农机推广站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