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军旅生涯50年》:质朴文字的叙说

发布时间:2020-03-03 12:07: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军旅生涯50年》:质朴文字的叙说

陈先义

2010年05月04日13:01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2009 年的岁末和2010年的岁首,我用跨年度的两天半时间,细细品读了刘永治将军这部叙述他军旅生活的浩浩长卷——《军旅生涯50年》。循着作者的成长足迹,沿着一个农村青年从中原鄢陵故土出发的那条乡间小道一路前行,先是风雪长白山,练兵松江岸,而后是走马沂水河,驻守太行侧;再后是率兵大江南,挥戈大西北,作者50年军旅人生的脚印,几乎遍及了大半个中国。

这期间,作者由一个蓬勃朝气的热血青年,也一步步走向成熟,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直至最后成为共和国的一名上将。

表面看来,《军旅生涯50年》叙述的是个人成长史,但细细品读,你就会发现,作者单线条的叙述中,背后映衬的是风逐潮涌的整个时代。阅读这样一部记录军旅人生的著作,会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历史反思和人生启示。

这部书之所以给人读之欲罢不能的感受,在于它质朴无华的朴实文风。实事求是地说,如果从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来要求,《军旅生涯50年》还不是文学作品,作者不过是将自己50年的军旅人生,像唠家常一样如实地回忆记录下来,内容不加修饰,不事雕琢,但正是这样一种自由的叙述方式,读之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染力。他写自己当初参军的目的,没有什么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受了两个抗日人物的事迹感染:一个是自己鄢陵的同乡国民党军旅长陈德馨,他在鄂东黄梅岭战役与日军血战中血洒战场,另一个就是在中原闻名遐迩的新四军名将彭雪枫。他们的事迹,给当时还是中学生的刘永治印象极深。除此之外,他参军的另一个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因,那就是“当兵不至于吃不饱肚子吧”。在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1960年,这是他及很多青年发自内心的从军动机。一个是受国民党旅长的感染,一个是当兵为了吃饱肚子,单这两条,就不符合“英雄少年便不同凡响”的成长规律。是的,一个成长在新中国的有为青年,怎么能以国民党军官作榜样并且把吃饱肚子作为当兵动机呢?在更多的人看来,这会损害传主形象。但永治将军如实道来,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活脱脱的展示给了读者。而正是这样一种心灵道白,把一个真诚而真实的人物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觉得其形象可爱,其言语靠谱。

这部作品与一般的回忆录不同,之所以给读者以别开生面的感受,除了质朴语言叙事所产生的审美感染力之外,还在于作者作为部队一线带兵人,他的经历切切实实给更多的带兵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在赴炮兵团任职一节的叙述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指挥员面对困难无所畏惧的决心和勇气。当时他去的炮兵团是一个军区有名的软、懒、散的老大难单位,作者在赴任的路上问干部股长,团里哪个连队问题最多,干部股长说五连问题最多,于是他干脆行李一卷,便在五连住了下来。团长及其他领导纳闷,这新来的政委怎么办公室不进,

一下子便住进连队呢?当他说明了“连队就是现在的前沿”的一番道理后,大家也就顺应他的主意了。当团长陪着新来的政委下基层时,发现哨楼的哨兵正把枪横在腿上看闲书,见了团首长到来竟站也不站地斜瞄了一眼。一个懒散的典型画面让他过目难忘。当治理整顿的计划刚在脑子里形成,又接到报告,某连一战士偷了干部的手枪和子弹,声称要枪杀曾批评过他的指导员和排长。面对一个个让人棘手的矛盾和问题,他临危不乱,在凶杀案一触即发时果断处置,然后有板有眼地开始他的治理整顿计划。一年以后,一个作风纪律落后的炮兵团被他带成了一个工作全面改观的先进团,他在全集团军介绍了经验。正如作者所言,当领导,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绝不能推诿扯皮不作为,患得患失,犹豫不决,这只会给部队建设带来更大的损失。作者的这种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的作风,还体现在他任某师政委时的用人制度改革上。那时,“使用干部能者上庸者下”虽已提出,但不过是一句口号,谁也不愿因让弱者下而得罪人。基于干部制度改革的长远考虑,刘永治决心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将“庸者下能者上”落到实处。经过细致的民主测评和考核,师党委最后决定,对14名不称职的干部改任下级职务,对6名排长挂职下放,对20 名问题较多的营连和机关干部限期改正,同时,将29名敢负责任、成绩突出的干部提升使用,补充到空缺的位置。这一“动真格的”举措,为全军干部制度改革作了表率。

作为一名当代军队的高层领导干部,仅有经验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一流的政治素质,要有敏锐的政治眼光,要有驾驭全局的决断能力。通读全书我们就会发现,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他善于学习,善于总结,敢于实践,是一个遇事敢负责的领导者。而他的理论根底,又是他在带兵实践中长期刻苦学习的结果。他的基层生活,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学毛著”运动、“四五好运动”,七十年代的“学马列高潮”包括“ 批林批孔”而带来的“读史热”等,对这些历史,作者毫不隐讳,因为不管这类政治“热潮”今天看来多么让人费解,多么不可思议,但作为一个基层政治工作干部来说,用这样的时间,系统地读一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著,打一打自己理论的根基,是给自己人生带来的重要收获。无庸讳言,刘永治将军的理论功底正是在数十年军营有组织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细想一想,现在五六十岁的军人那些关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ABC,不都是与刘永治将军一样,得益于他们所生活过的那个年代吗?所不同的是,刘永治善于把他的学习所得与实践相结合。比如,我们在书中读到的大量他在带兵治军中的精彩故事,那种处变不惊的风度,那种敢于攻坚、锐意创新的果断,那种高屋建瓴、科学决断的眼光,其思想的源头大多来自于他曾精读细读过的马列和毛泽东的著作。他对《矛盾论》和《实践论》的研究,让他终生受益。他是深谙毛泽东关于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精髓的。所以,在部队建设中无论遇到多么复杂的问题,他懂得抓主要矛盾,懂得客观辩证地看人论事,且总能抓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效果来。

军旅生涯

双簧,军旅生涯

回忆军旅生涯

军旅生涯 感悟

军旅生涯总结

军旅生涯下

军旅生涯自传

我的军旅生涯

我的军旅生涯

珍惜军旅生涯演讲稿

《军旅生涯50年》:质朴文字的叙说
《《军旅生涯50年》:质朴文字的叙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