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黄山烧饼导游词

发布时间:2020-03-01 23:55: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黄山烧饼导游词

黄山烧饼,又名\"蟹壳黄烧饼\"、\"救驾烧饼\",\"皇印烧饼\",是安徽徽州汉族传统名吃,盛行于古徽州地区及周边部分地区。下面是黄山烧饼导游词,仅供大家参考。

篇1:黄山烧饼导游词

大家好!

黄山烧饼,又名\"蟹壳黄烧饼\"、\"救驾烧饼\",\"皇印烧饼\",是安徽徽州汉族传统名吃,盛行于古徽州地区及周边部分地区。以上等精面粉、净肥膘肉、梅干莱、芝麻、精盐、菜油等手工分别制作皮、馅,经泡面、揉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馅、收口、擀饼、刷饴、撒麻、烘烤等10 余道工序制成,其烘烤系在特制炉中进行,内燃木炭,将饼坯贴于炉的内壁,经烘烤、焖烘、及将炉火退净后焙烤,前后在数小时而成。

因经木炭火焙烤后,形如螃蟹背壳,色如蟹黄,故得此名.其烧饼层多而薄,外形厚、口味香、甜、辣、酥、脆。有叶氏词为证:\"薄如秋月,形似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传统的黄山烧饼是经过木炭烘烤而成,现在随着销量的增长和先进机器的采购。黄山烧饼现在大多使用烤箱等机器制成,再采用密封技术,方便销售和外带。常温下保质期为15到30天。

由于烘烤时间长,饼中水分大多蒸发,利于贮存,一旦受潮,烘烤后依然酥香如故,而且扛饿。又因上白面粉搓酥,使面皮分层薄如纸,致烤制后酥松油润而不腻。\"救驾烧饼\"名称由来:相传1357年,朱元璋驻军歙南覆船山(主峰搁船尖),这里是三县交界处,历史上曾发生过明教的陈硕真和方腊起义,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基础。是伏羲、女娲、神农的圣地,属于古徽州\"三天子都\"之一,整座山恰似一个天然的覆钵式白塔,以中国的母亲花·黄花·伏羲文化开山,由南北朝维摩禅的祖师傅(翕)大士开山立派,儒、释、道三教合一,建立以不动如来·搁船尖、药师如来·雨伞尖为中心,千仞壁。

黄山烧饼2立,嵯峨怪石,36石门,环布铁围,边缘有七金山,诸须弥山,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天宫龙宫,七峰三十六天门成园形环绕的东方二大光明佛国:阿閦佛的妙喜世界和药师佛的净琉璃世界·覆船山「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覆船山隐藏佛光普照的意思,搁船尖隐藏日月宝焰,这里有道自然风光风光\"石门九不锁,天门夜不关\",隐藏的就是\"朝拜日,夕拜月\"的宗教思想,于是这里的开创者们就制作了顶谷大方茶(中国扁形茶鼻祖)和似月似日的烧饼,一样隐藏着日月同辉的意思,朱元璋以这里为根据地(吴晗著作【浙西明教大明太祖的宝库】)秘密发展明教徒为圣战士,完成他霸业的坚实基础,而这烧饼就是这块深山圣地明将徒素食中的一个产品,适合行军打仗作为干粮。朱元璋当时也只能吃这样的食品,他本身也是农民出身,吃起来满口生香。

称帝后,没忘这圣地的这么个天物,护国救驾有功,就册封为救驾烧饼。\"皇印烧饼\"的来历:相传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时,由清代著名\"两淮八大总商\"之首,被誉作\"以布衣结交天子\"的徽州人江春承办一切供应,筹划张罗接待,即所谓\"江春大接驾\"。\"江春大接驾\"的第一道茶品是由江春的徽州班底构成的家厨团队根据他的精心设计并集体开发研制的烧饼,其外层酥脆,内滋润鲜香,嚼之异香可口,令舟马劳顿的乾隆顿感身心舒畅,精神倍增,并欣然御赐名\"皇印烧饼\" ,寓意乾隆对该烧饼的喜爱程度堪比随身皇印,予之以最崇高的褒赏。

篇2:黄山烧饼导游词

黄山烧饼,又名\"蟹壳黄烧饼\"、\"救驾烧饼\"、\"皇印烧饼\",是古徽州传统名吃,盛行于现代黄山地区,不但扛饿而且极具营养价值。

人们不禁要问:这么美味可口的黄山烧饼是用什么原料制成的呢?请听我娓娓道来。其最佳配方是:面粉1250克,酵面500克,猪肥膘肉750克,梅干菜135克,葱末40克,精盐100克,食碱15克,芝麻仁75克,饴糖50克,芝麻油100克。用上述材料手工制作皮和馅,经泡面、揉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馅、收口、擀饼、刷饴、撒麻、烧烤等10余道工序精制而成。其烧烤过程是在特制炉中进行,内燃木炭,将饼坯贴于炉内壁,经烘烤、焖烤以及将炉火退净后的焙烤,前后数小时完成,很是辛苦。因经炭火焙烤后,形如螃蟹背壳,色如蟹黄,层多而薄,口味香甜辣酥脆,故而黄山烧饼,又叫\"蟹壳黄烧饼\"。有叶氏词为证:薄如秋月,形似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相传1357年,朱元璋驻军歙南覆船山,这里是三县交界处,是伏羲、女娲、神农的圣地。朱元璋行军打仗时身背的干粮就是这种黄山烧饼。建明称帝后,朱元璋没敢忘本---这圣地的天物。朱念其救驾护国有功,就顺理成章地将黄山烧饼册封为\"救驾烧饼\"。清乾隆下江南仍被世人传为佳话。乾隆一行到达徽州时,徽州官员举行了盛大的\"江春大接驾\"仪式,大接驾的第一道茶品就是黄山烧饼。其外层酥脆,饼内却滋润鲜香,嚼之异香可口,令舟车劳顿的乾隆顿感身心舒畅、精神倍增,并欣然御赐黄山烧饼为\"皇印烧饼\",寓意乾隆对该饼的喜爱程度堪比其随身携带的皇印,用实际行动表达对黄山烧饼最崇高的褒奖。

清有满汉全席,今有燕窝和三鱼(鲍鱼、鱼翅、鱼子酱};中有八大菜系,外有意大利面食。然而,在山珍海味的大世界里,我最想为用十余种原料和十多道工序制成的黄山烧饼广而告之:用袋装烧饼摆出\"黄山烧饼\"四个大字,再用筒装烧饼摆在下面组成\"蟹黄\"、\"救驾\"、\"皇印\"的字样。一句漂亮的广告词应运而生:游黄山美景,吃黄山烧饼!

篇3:黄山烧饼导游词

黄山不是第一次去了,这次有幸看到了云海和日出,还录了很长一段录像,可惜文件太大无法上传。每次去黄山回来除了买黄山的茶叶,还有极富徽州特色的香酥的黄山烧饼。

黄山烧饼又名\"蟹壳黄烧饼\"、火炉饼,是徽州特色小吃。外层酥脆,内滋润鲜香,嚼之津津有味,是屯溪地区传统小吃。以上等精面粉、净肥膘肉、梅干菜、芝麻、精盐、菜油等手工分别制作皮、馅,经泡面、揉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馅、收口、擀饼、刷饴、撒麻、烘烤等10 余道工序制成,其烘烤在特制炉中进行,内燃木炭,将饼坯贴于炉的内壁,经烘烤、焖烘、及将炉火退净后焙烤,前后在数小时而成。因经木炭火焙烤后,形如螃蟹背壳,色如蟹黄,故得此名。烧饼层多而薄,外形厚、口味香、甜、辣、酥、脆。有叶氏词为证:薄如秋月,形似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

由于烘烤时间长,饼中水分大多蒸发,利于贮存,一旦受潮,烘烤后依然酥香如故。又因上白面粉搓酥,使面皮分层薄如纸,致烤制后酥松油润而不腻。

黄山烧饼的包装很不起眼,一般都是这种包装。建议不要在黄山景区买,最好到黄山市老字号买,5块钱一袋,价廉物美,口味正宗。

黄山导游词

黄山(导游词)

黄山导游词

黄山导游词

黄山导游词

黄山导游词

黄山导游词

黄山导游词

黄山导游词

导游词黄山

黄山烧饼导游词
《黄山烧饼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