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山东省《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观摩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3 13:04: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山东省《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观摩体会

玉山镇黄峪完小

王桂宝

上周,我有幸参加了在山东召开的山东省《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观摩会。会上观摩了来自全省十余位优秀教师的授课,印象深刻的有姜春玲老师执教的《神奇的中医》、王海侠老师执教的《我们的国粹——京剧》、黄叙妍老师执教的《我们爱和平》等,她们的课各有千秋,但又折射出无处不在的共性——生活性、活动性和开放性。

首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生活(真实)的课。从教学理念上说,品生(社)课堂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老师们的授课内容来自学生的真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激荡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触及其灵魂的深处,使他们愿意想,愿意说,愿意参与,也使他们在不断的参与、体验、感悟中提升道德品质,学会生活。例如:在讲《需要帮助吗》一课中,老师把健康的人快乐地活动拍下来,里面有同学们在跳绳、跑步的,有同学们熟悉的老师在转呼拉圈的,还有自己在做游戏的。这些录像资料,来源于平时他们实实在在的生活,这些来源于生活的资料,让同学们感到:健康的人确实快乐多。另外,老师的授课改变过去那种孩子只是外在地动,在忙于教师的各种花样,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思维始终在一个水平面上移动的热热闹闹和华而不实的教风,而是回归真实的课堂。教师通过环境的创设,开展各种既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又有深度的活动,让孩子们真正积极地参与进来,由内而外地动起来,达到自我发展、自主提高的目的。观看这十多节课就是比较实的,没有经过提前加工,教学完全是老师和陌生的同学之间的随机生成。

第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活动的课。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将教学过程活动化,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使课堂活而不乱,这是本次观摩课的又一亮点。所有授课的老师,都设计了一系列的引生入胜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游戏、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成长。

第三,《品德与生活(社会)》是开放的课。从这次听课中可以看出:《品德与生活》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是开放的,它向儿童自身开放,向学生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学生生活的社会开放。

其次在教学形式上是开放的。它强调教育应在活动之中,课程目标通过老师指导下的各项活动来实现。如《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情境剧表演、《神奇的中医》的讲故事、《需要帮助吗》的体验残疾人的生活等,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充满了儿童趣味,愉悦了儿童的身心,放飞了儿童的情思,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全身心地感受,在自然和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认知和道德水平。

再次教学时空上是开放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打破学校教室这一框框,教学活动时间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教师可以根据活动主题与学生实际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观察,到工厂、社区、农村去参观访问,到社会上去调查了解。只要是教学活动的需要,随时随地那里都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课堂。

总之,我觉得课堂教学中的内容、活动都应来源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生活,才能起到提高品德课的实效性作用。通过学生喜欢的活动,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只有这样才是一节有生命力的好课。

观摩市品德与生活(社会)优质课评选活动体会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观摩体会

《品德与社会》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观摩后感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典型案例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模式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听课体会

《品德与社会》听课体会

山东省《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观摩体会
《山东省《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观摩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