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时政精华(二)政治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0-03-03 00:24: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目录:

第一专题:政府执政方向—“幸福感” 第二专题:网络问政 第三专题:服务型政府 第四专题:转变工作作风 第五专题:反浪费 第六专题:中国梦

第七专题:行政改革与职能转变

第一专题:政府执政方向--“幸福感”

热点一:“幸福感”新政

一.背景介绍:

1.各地比“GDP”到比“幸福感”,打破唯GDP的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协调发展。按照这一要求,各地根据发展的基础、条件及资源禀赋差异,推出省辖市新考核体系。用分类考核代替单纯的GDP考核,突出发展转型和资源保护。

2.从比“GDP”到比“幸福感”,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大信号,凸显出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深化。

3.没有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通过探索考核办法的科学性、针对性、区别性和导向性,可以促使领导方式转变,推动政府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换,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二.现象表现: 1.政绩考核是一个动态过程,考核体系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的变化而调整。今后的政绩考核体系将会更加注重把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有利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增进百姓福利和幸福感的指标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范畴。

2.(1) 评估主体单一,现在多以上级对下级的评估为主,缺乏群众评估、政府自身评估、同行评估、专业机构评估、新闻媒体评估。(2) 操作程序不规范,随意性较强,评估过程缺乏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3) 国家层面,现在还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对政绩考核进行规范。

对策措施:

1.在事关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应继续增加财政支出,不断加大对于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优先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和改善民生水平。

2.将百姓“幸福指数”纳入官员政绩考核。根据各地发展的基础、条件及资源禀赋差异,推出省辖市新考核体系。用分类考核代替单纯的GDP考核,突出发展转型和资源保护。

热点二:幸福成本

一.背景介绍:

1.网友们普遍认为,幸福的成本包括财富基础、社会保障、情感归属等,其中住房、医疗、教育和养老更成为了网友心目中与幸福感最直接相关的“关键词”。

2.不管是住房、医疗、教育还是养老,说到底都是民生问题,都是和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话题。当千万网友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把自己的幸福和这些关键词联系起来,并且把其看作是一种“幸福成本”,那么对于政府而言,这个“幸福成本”,就是一份“民生指南”。政府在制定大政方针、出台政策措施的时候,就应该以这份“民生指南”为基础和方向,来为百姓谋幸福之道。

3.百姓的“幸福成本”,是政府的“民生指南”。它明白无误地告诉政府,今后应该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今后的用力方向又在哪里,百姓希望政府为他们做些什么。如果脱离了这份“民生指南”,政府也许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很多工作,但最终却未必会得到百姓的肯定和理解。 4.要获得幸福,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努力,而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说,他们也愿意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而付出汗水,付出智慧,付出劳动,但仅有个体的努力,而没有政府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没有政府在公民权利保障,法治环境养成以及对民生领域政策上的重视和倾斜,则个体的努力要么事倍功半,要么徒劳无功。

热点三:幸福感的体现—公平与正义

一.核心提示:

1.幸福,源于个人感受,更系于国家发展。

2.“幸福”的字样写入多省“十二五”规划,百余城市提出建设“幸福城市”的目标,“人民”在十八大报告中出现145次。将幸福概念和人本思想注入执政理念,愈发凸显了发展中人的分量。

3.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只有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使百姓更温暖、更幸福。

4.发展是人民幸福的保障,政府工作的根本归依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第二专题:网络问政

热点一:微博新政

一. 背景介绍

1.自从微博在互联网领域兴起以来,政务微博逐渐成为一股力量。网络问政让下情得以上传,上情得以下达,可以说,办微博成为各级政府部门与民众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2011年也因此成为中国政务微博的一个高峰。“微博问政”在政府官员倾听民意、推动政府工作、进行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正在经历着深刻的转变: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改变,由单一的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治理型转变,由手工作业向电子政务转变。而政务微博正是对这种转变的有力推动。

3.截至2012年10月底,在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账号总数突破6万个,同比增长高达231%。在中央部委纷纷设立微博的同时,基层政务微博的影响力和活跃度也日趋增大,“微博问政”正在不断深化和扩大。在不同职能领域,政务机构微博逐渐进化为“扁平化”结构,进一步向基层延伸,为促进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服务基层群众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4.在北京“7·21”特大暴雨事故中,政务微博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北京市积极通过微博平台了解灾情、公布灾情,网友也纷纷“@”北京市各政府职能部门开设的微博,报告各处险情,请求救援。北京市微博发布厅通过微博与市民互动,听取网民诉求和意见,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合网民之力共同抗击暴雨灾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今年,政务微博在破除谣言方面也展现出巨大力量。如深圳警方以高度负责的诚恳态度和耐心,积极处理“5·26”飙车案,提升了当地警方形象。湖北和武汉市政务微博群辟谣大雾事件、北京房山区微博辟谣养老院200老人暴雨中遇难谣言、@沈阳发布回应商铺关门等,都成为经典案例。在这些事件中,政务微博成为政府回应社会关切、处置舆情事件的得力助手。

二. 政务微博短板尚存

1.政务微博普遍存在“形式化、空心化、名利化”三大短板。

2.微博时代,信息交流更加便捷,政务微博也风生水起。用键盘和鼠标表达意见、反映问题,既省事又快捷。然而,和微博上的“热闹”比起来,现实中一些部门和地方的政务微博“线上热、线下冷”,甚至线上线下都比较冷的现象,也常为人诟病。

3.微博可以说情况、摆问题、表态度,但不具备“线上”办理政务的能力。微博呈现的言论和现象,并不代表整个社会的真实情况;使用微博的群体,也不能代表全部的民意。对于网上反映的情况和表达的诉求,要进行现场走访、调查研究,寻找症结,真正解决问题还是在线下。都需要干部们动脑子,动双脚,动感情。

三. 政务微博路在何方

1.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需要民意的支撑,需要寻找与民心的结合点。微博问政恰恰为官员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提供了一种便利。

2.微博里面有民生,政务微博应该放下身段,拜民众为师、问情于民,特别是有雅量倾听骂声。并通过互动寻找不足,从点滴火花中修正自己,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误解,增进社会共识。

3.“政务微博”最重要的是转变话语表达方式,官员微博发言必须摒弃陈旧的话语体系,在牢牢把握公职身份的基础上,更多地学会个性化表达、人性化表达。 4.着力制定政务微博相关管理措施,将微博问政纳为政绩考核机制。

5.要在政务微博和职能部门之间,建立起一套高效、畅通的联动机制,包括调查讨论决策机制、线上线下统筹协调机制等等。

6.政务微博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政务反馈渠道,可以是政务管理的一部分,但绝不是政务工作的全部。将“线上”反映的问题,拿到“线下”第一时间去核查去解决,这才是新时期政务工作的正确路径,这才是对政务微博的正确认识和科学运用。如此,才能真正确立政务微博的公信力,才能真正拉近政务工作和百姓之间的距离。

精彩评论:

1.这些高人气的政务微博或以亲民、务实的姿态与群众侃侃而谈,或以生活化、职能化的姿态为群众提供服务,在网民中塑造出一个个鲜活且具服务精神的政府机构和公务人员形象。 2.政务微博,就是一种社会管理的机制创新。“它体现了公开为先、服务当头、群众路线、良性互动”。 3.形容政务微博:“微言大义,舆通政和”

4.政务微博为实现“全能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赢得了经验,从技术和现实需求上满足了人民群众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和参与权的实现,极大地提升了党和政府的公共形象与公信力。

5.2012年从“微笑局长”、“表哥”、“表叔”,到“房叔”,“网络反腐”成为舆论焦点。四川眉山@东坡区纪委回应网友“雪狼”举报镇卫生院救护车“公车私用”问题、连发多条微博回应和查处“派出所长打人”事件等,不仅显示了基层反腐倡廉的决心,赢得了媒体和网民的肯定,还有利于引导网络监督走向“制度化反腐”的科学方向。

编者按:政务微博自2011年快速发展以来,已成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回应社会关切、与民沟通互动的重要平台,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政务信息公开、创新社会管理、加强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政务微博未来的发展该有怎样的演变,能否为自己找到正确的位置,以走得更稳、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热点二:政务微博转文风

编者按:随着政务微博数量的不断增加,微博问政受到社会各方重视。然而,“空壳微博”、使用微博语言不当、官民互动不充分等问题的存在,使微博问政水平进一步提高面临困难。在微博上写什么,用怎样的文风与网民交流,如何才能掌握舆论的主动权,打通官民舆论场,被认为是政务微博“转文风”的重要课题。

1.政务微博转文风,首要问题是切忌有名无实。“空壳微博”的负面影响应当引起重视。某些部门将微博单纯视为“负面舆情的集散地”避之不及,某些部门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和具有新媒体素养的管理团队,都可能导致“空壳微博”出现。

2.政务微博转文风,应学会使用微博语言说话。用微博语言并不等于过度卖萌,或者是堆砌空话、大话、套话。借助政务微博,解决群众问题,忌讳刻板的文件语言、程式化的会议讲话,避免网民对管理者心生抗拒、敌意和戒备。只有掌握网民喜闻乐见的“微语言”,才能真正了解民意,使政务微博发挥更大作用。

3.政务微博“转文风”,力求官民互动水平提高。微博问政是官民沟通的一种新方式,它要求政府工作方式实现重大转变,从等事情向主动找事情、解决事情转变,从说官话向说百姓爱听的话转变。政务微博转变文风,就要求管理者对网络民意学会接纳和引导,让不同的声音充分表达和自由讨论,培育互联网上的言论生态平衡,用科学管理的素养善待这个真实表达个性的信息平台。

第三专题:服务型政府

热点一:下放行政审批权

一. 背景介绍:

1.广东旨在通过“向下放权”和“购买服务”两种手段加大向市场和社会简政放权,进一步向服务型政府迈进。

2.广东的改革思路就是通过放权和服务,来实现关口前移就近管理便民服务和政府向社会转移职能这两大目标。

3.广东省政府正积极主动向下级政府放权,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能定位,按照社会服务管理职能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的原则,下放权力、明晰责任。

4.广东还将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增强下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对下级政府不用省财政资金承担的项目,在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况下由下级政府直接审批。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具体承办机构的可操作空间小了,会压缩寻租和腐败空间。

5.广东将逐步把行业管理、社会生活服务管理等职能转移给有资质条件的社会组织。按照自愿承接和竞争择优等原则有序向社会组织转移。这些举措正契合了广东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即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加快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的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以项目为导向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

第四专题:转变工作作风

一.背景介绍:

1.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让全国广大党员干部深受触动,赢得各界群众热烈回应。作风关乎人心向背,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

2.对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十八大有明确部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调“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

二.精彩评论:

1.八项举措,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实”。调研须扎实、活动要踏实,会议求实效、文件讲实际。

2.作风的改进,最终体现在实干上。如果下基层蜻蜓点水,搞调研走马观花,抓不到真问题、摸不清真情况,怎么领导科学发展?开会讲话写文章,空话套话连篇,除了制造文山会海,谈何求真务实?

3.一切问题要在实干中才能解决,一切发展要在实干中才能推进。

4.去掉华而不实的“虚”,扫除弄虚作假的“浮”,以良好的党风带动政风民风,才能不负群众信任,不负历史期待。实干兴邦,从改进作风起。 5.作风关乎人心向背,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

第五专题:反浪费

一.精彩评论:

1.“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习近平同志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体现了中央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的新要求,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呼声和愿望,表明了我们党狠刹不良歪风、倡导文明新风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3.铺张浪费绝非小事,不仅因为它脱离我国基本国情、背离优良传统文化,还在于它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目前,我国各种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其中,公款浪费更是危害巨大、影响恶劣。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更需要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跟着一级学。

4.浪费也是腐败,节约也是政绩。各地区各部门要清醒地认识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任由铺张浪费等不良之风蔓延,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要从严治党、取信于民,必须把“反浪费”当成一项政治任务,作为改进作风的突破口,作为坚持党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抓手,作为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有效途径。从而以党风促政风,以政风带民风,有效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

5.把“反浪费”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既要让人们看到立见成效的变化,更要研究长期有效的机制。一方面,作为转作风重要内容,“反浪费”等不得慢不得,必须从现在抓起、从两会和春节抓起,让人民群众看到新气象新风尚。另一方面,也要避免一阵风一呼隆,制定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的约束和惩戒措施,把根治公款浪费“顽疾”作为衡量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

6.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让我们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坚决反对任何浪费行为,从每一个时间节点抓起,从每一个具体事务抓起,狠抓批示精神的贯彻落实,以良好的党风政风,聚合崇俭抑奢的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好环境。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8.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首先要从整治公款吃喝开始。要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将各项节约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举措,加强监督检查,下大力气管好公款消费。管住公款消费,不用公款大吃大喝,既是对群众呼声的回应,也是所有公务人员理应恪守的职业道德。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也需要全社会每个成员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尽管生活条件好了,尽管花的是自己的钱,那也不应该铺张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敬惜物力,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要把这种传统美德延续下去、传扬下去。

第六专题:“中国梦”

第一角度:“中国梦”的坚实基础

1.实现中国梦,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重要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要求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2.实现中国梦,要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稿。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将把职能转变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3.实现中国梦,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高科学化工作水平。打铁还需自身硬,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容得下尖锐批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以一系列崭新论述和实际行动赢得海内外高度肯定,凝聚了党心民心。

第二角度:中国梦的强大动力——改革

1.继续激发中国经济活力要靠改革。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不断遭遇“弹簧门”和“玻璃门”,一些行业和领域的行政垄断抑制了市场竞争,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市场信心。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深化改革。 2.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靠改革。在人口红利消减、劳动力成本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出现变化,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了向东南亚等成本更低国家和地区转移的势头,中国经济传统竞争力受到冲击。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能否变挑战为机遇,就看改革是否到位。

3.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靠改革。填饱肚子、越过越好之后,今天的人们更重视社会公平正义,对新的发展成果分配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原有的收入分配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系、城乡二元结构等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改革能否在调整利益关系、解决利益失衡上取得重要进展,将牵动和影响发展、稳定大局。

4.建设“美丽中国”要靠改革。近期全国多地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再次引起人们对生态保护的强烈呼吁。保护生态,光靠政府强制命令远远不够,关键是通过改革建立一整套体制机制。

展望未来,用改革的红利释放发展的潜力,路径日益清晰: ——瞄准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进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不仅是取消行政审批项目,精简合并机构,要从根本上解决一些政府部门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扭曲,把可以由市场办的交给市场,把可以由社会组织办的交给社会组织,把应该由政府办的办好。

——瞄准释放城镇化的巨大潜力推进改革。现阶段中国发展最大的潜力在城镇化,而城镇化潜力发挥最大的阻力在城乡二元结构。今后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结合政府公共服务体系、财政体制、社会管理职能、土地管理制度等多方面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瞄准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改革。进一步推动资源价格、税费和环境税改革,以经济杠杆撬动企业和地方节能减排的积极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由企业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现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

——瞄准民生改善推进改革。民生永远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通过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建立公平的起点和基本的安全保障网。要通过居民自治、村民自治、社会自律组织的发展,舒缓社会转型期的种种矛盾,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要通过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培养社会稳定力量。

第七专题:行政改革与职能转变

“事权你管我管谁也不管,财权你争我争谁也不让。”这句话生动而深刻地形容了我国当前政府职能形式繁琐、“叠床架屋”之现状。在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结构、推进依法行政、创新管理方式等方面仍显滞后,具体表现为政府职能交叉、权责不明、权力过分集中得不到制约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行政运行机制、政府管理方式等各项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政府职能越位、缺位是当前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是正确定位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大课题,也是对政府行政能力的一大考验。过去5年中,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政府运用 “看得见的手”比较多,这是必要的,我们积极而有力地应对了风险,有效提高了经济抗风险能力,但政府确实也管了一些不该管的事情,一些该管的事情却没管好,特别是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不足、社会管理比较薄弱。各级政府还集中了过多的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权力部门化、利益化的问题仍然存在甚至强化。这些存在的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产生很大危害,久而久之政府便会失信于民。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而让人民满意,政府就要具备革自己命的勇气。行政体制改革毕竟是政府的自觉革命、自我革命,涉及到中央和地方各个层级,涉及到部门、地方利益,涉及到统筹协调,不能只靠各地区、各部门的自觉、自动。

一是公共治理的模式转变与政府结构的优化;二是公权力的运行和控制;三是官员选拔过程中党员和公众发挥作用的制度性提升。

第一要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第二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第三个要强化行政问责,建立责任政府;第四要坚持依法行政,建立法制政府。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建设局政治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制度建设与政治文明

高扬人民民主 建设政治文明

与时俱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政法委上半年政治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中国立宪与政治文明建设

时政精华(二)政治文明建设
《时政精华(二)政治文明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