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建议

发布时间:2020-03-02 22:10: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2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建议

一、富原社区基本情况

富原社区流动人口集中分布在纸业巷、华侨、手管巷、气象巷、西大桥巷等地,因为处于平房,所有出租房屋的比较多。陪读的、务工的占多数。截止2011年3月底,统计流入人口总数282人,其中跨省流入54人、自治区流入87人,市内流入141人。然而陪读户以及租房户没算进流动人口中。

二、外来流动人口以及乡镇间陪读户社区管理的存在问题

政府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公安部门的暂住户口管理;计划生育部门的婚育证管理等。事实上,对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基层工作大量是由社区居委会做的。但对于居委会来说,对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往往力不从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上级各部门与社区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真正形成。现在普遍存在“公安一肩挑”现象,公安、劳动、计生等部门未能形成合力信息共享不够,外来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综合配套措施不多。

2.社区对出租屋管理存在难度。最近几年因为房屋拆迁、孩子读书、没有固定住所的,都在县城租房住。这些人们流动性比较大,不停的换地方,尤其是建筑工地的外地务工的工人成群结队的形成了“镇中村”,语言难沟通,对管理也形成不便。

3.各乡镇信息微机录入重复。陪读户因为在户籍所在地已经做了信息录入,但是搬在新的陪读所在地还得进行信息录入,这对计生的微机录入带来不便。

三、构建外来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1.组建社区居委会与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协作机构,真正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局面。建议各级政府建立外来流动外来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常设机构——领导小组办公室,从体制机制、人员经费、政策规章以及权益保障等方面综合研究和推进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建立外来流动外来流动人口管理中心、管理站(点),组织机构纵向到底。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将外来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工作作为综合治理的一项硬指标,尤其是人口信息采集输入工作,落实到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中心、管理站(点),制定切实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与划拨的专项管理经费挂钩,奖优罚劣。

2.完善社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网络,强化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措施。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发挥社区一线力量,实行综合治理,重点做好四方面的管理:(1)是对租赁房屋的管理。房主出租房屋时,房主必须与社区签定治安责任保证书,承担治安责任。(2)是对大型工地的管理。针对外来流动务工人员较多的实际,设立暂住人口管理处,对进入企业的每一名外来流动员工进行登记备案,派出所为其建立集体登记簿,按集体外来流动户口进行管理。(3)是对雇佣暂住人员的管理。雇主雇佣暂住人口必须限期带其到社区办理暂住手续,并与派出所签定治安责任保证书,承担治安责任。(4)是对集贸市场、娱乐场所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对符合条件的集贸市场、娱乐场所经营业户和从业人员实行业主管理制度,与业主签定治安责任保证书,每月进行复核,人员有变动的及时变更登记。

3.加强推行以居委会为主导的出租房屋委托管理。房东与出租房不在同一处或者房东出门在外经商,房东无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或房东不履行治安职责。对于这些情况,探索走市场化运作机制,推行

由社区外来流动人口办公室或物业管理公司委托管理。由房东委托给外口办,由外口办负责房屋寻租、外来流动人口登记、出租房屋检查。时时掌握外来流动人口变动情况。这样可以充分调整社会资源,使公安机关集中精力抓好外来流动人口中高危人员的管理,实现齐抓共管。

4.外来流动人口纳入社区化管理。在外来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区,在确保社区居委会主导地位的同时,应当允许以外来流动人口为主体的自治组织的发展。实际上,在一些外来流动人口聚居区有的已经出现了外来流动人口自己的组织,而基于血缘、地缘关系形成的非正式小团体更是数不胜数。应当承认,外来流动人口内部所形成的这些组织为他们提供了生活的方便、情感的满足,实际上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如果对这类自治组织加以正确的引导,无疑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工作中,社区组织可以吸收一部分外来流动人口加入居委会的“干部”队伍,通过吸纳外来流动人口进入城市既有的群众自治组织,让外来流动人口从过去的单纯“被管”成为管理者的一部分,由此实现外来流动人口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社区流动人口的管理意义

某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计划

某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总结

北浦社区流动人口管理

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研究

某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总结

社区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工作制度

上海市流动人口现状和管理建议

社区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社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汇报

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建议
《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