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8:07: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必修三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1、文化的内涵: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性质 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4、为什么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突出?

(1)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5、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2)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7、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

(1)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 (2)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那,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

1

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2、为什么说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有普遍性。 (2)各民族间的文化存在着差异性。

(3)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必然性: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重要性:①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③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4、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态度和原则)

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原则是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5、文化传播的形式:商业贸易 ,人口迁移,教育,文化娱乐活动等。

6、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7、中外文化交流有何重大意义

(1)对内:①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②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④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2)对外:①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③有利于加强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8、中学生应怎样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

2

世界。

9、传统文化的含义与特点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传统文化的特点是稳定性、民族性、继承性和多样性。

10、传统文化继承的方式和途径

(1)传统习俗的继承(2)传统建筑的继承(3)传统文艺的继承(4)传统思想的继承

11、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

(1)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国家才会兴旺发达;个人才能自由全面发展。

(2)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12、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的思想和做法都是片面的。

13、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怎样把握好二者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要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4、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社会制度的更替 (2)科学技术的进步 (3)思想运动 (4)教育

15、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必要性重要性) (1)〔必要性〕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2)〔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16、文化工作者怎样才能创造出时代精品

(1)自觉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

(2)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17、怎样进行文化创新?(途径)

3

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重要途径:①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8、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19、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守旧主意”、“封闭主意”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都是不可取的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史书典籍

3、中华文化为何源远流长: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4、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国家: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青年学生:①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推陈出新、博采众长 ③培养创新精神,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等。

5、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哪些方面

(1)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6、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各民族的文化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7、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有什么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8、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

9、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10、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必要性〕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重要性〕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推进当代文化建设、创新时代精神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维护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人们的文化市场有什么影响(双刃剑)

“喜”的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忧”的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2、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带来的问题,从国家和公民角度看应该如何应对 国家:①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加强法制建设)

公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辨别落后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腐朽文化的能力

3、当代人民大众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什么特点?这对文化建设提出什么要求? 特点:当前我国文化需求的基本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 要求: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

4、为什么在我们国家,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1)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2)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

5、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5

6、当代中国先进文化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2、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意义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

1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2)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3)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15、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6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政治】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三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三解答题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