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的母亲》老舍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19:43: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的母亲》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的母亲》人教版高一上册第一单元所选篇目。《我的母亲》是老舍为纪念母亲而写的。1942年老舍的母亲在北京去世,差不多一年后老舍才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于是,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了《我的母亲》来回忆自己的母亲,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全文通过对母亲一生经历往事的回忆,塑造了一位非常感人的母亲。高中学生对于亲情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但是对于大是大非已经有了自己的简单认识,我们着重抓住这些地方,因此教学中我们须通过感受母亲勤劳、奋斗、奉献的一生体味我对母亲的敬仰,挚爱与怀念。

二、教学目标

在高中学习中,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自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现代文的能力。可见,培养自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是新课标学习基本要求。根据新课标要求,依据本单元学习重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学会老舍在本文中对母亲的描写方法,并能自主、灵活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品味文章中老舍对母亲哪种浓浓的情谊,并且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那一份情谊,让学生产生亲情的认识。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记叙文的语言,与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一致的,要求学生充分的理解记叙文的语言之美。

教学难点:

优秀的作品要仔细地揣摩才能读出它的好处,才能把握作品的语言风格,而揣摩和品味要以原有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为基础,高中学生平时阅读量少,阅读面窄,恰恰缺少这样的人文素养,因此,揣摩和品味本课语言从而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四、教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体的自学过程,是学生自主构建意义的过程。本课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导学点拨为主的教法。本文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母亲的感激、赞颂、怀念之情,教师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故以朗读法为辅助教法。

五、学法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我设计的学法有自学讨论法、发现阅读法。自学讨论法在自读的基础上发现并讨论阅读中的疑点、难点、兴奋点。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产生自觉的深究欲望,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准备。发现阅读法以阅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了解老舍自然朴素的语言风格,学习作家运用语言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

语言运用能力。

六、教学程序(两课时、90分钟)

第一课时(45分钟)

(一)激发兴趣,导入学习(5分钟) 1.回忆生活,引入学习

出示问题:在你的生活中,在与母亲的相处或交谈中,是否有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请谈谈你的感受(请一位学生讲述)。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建构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为学习的前提,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积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希望给新知的学习构筑起合适的背景,以达到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情感上的沟通。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20分钟)

出示要求:轻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熟悉和思考的基础上。后续环节都是在落实好这个前提性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 检查阅读效果:

1.本文记叙了母亲一生的哪几件主要的事情? 2.母亲有哪些性格特征?

这些问题学生结合阅读提示就可找到答案。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达成了本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问题宜简单,学习起步阶段要尽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梳理内容的目的是提醒学生初读文章时应该关注的要点有哪些,也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3.交流感受,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20分钟)

出示问题: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母亲随我的哪些关爱?是否能够体会到那一份浓浓的母爱?请两位学生谈谈个人的感受。肯定个性化的发现。这问题比较宽泛,目的是希望学生能注重个体的体验。

进一步研究文本:作者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回到文本研究文本本身始终是研究的主要对象,这一个环节也是探究本课语言特点的思维起点。

第二课时(45分钟)

1.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10分钟)

小组学习,圈画交流。

出示要求:在前面学生自己阅读发现的基础上,圈画后面几段文字中比较精彩的句子或词语,然后按照我发现什么句子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什么地方,准备发言。或者按照我发现哪个词语用的好,它好在哪里,准备闪亮登场。进一步探究语言。

这种发现式学习不仅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主动尝试探究的学习能力。小组活动,全员参与,教师适当帮助有疑问的小组,到一定时候提醒小组及时总结,准备交流。 2.阅读体验(15分钟)

学习者的经验从体验和感悟中来,即体验和感悟充满了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综合了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因素,涉及了学生对事物和自身的评价和观点,触及了学生的精神生活。 (1).文章中哪些语句是饱含深情的,说出自己的体会。 (2).读了这篇文章,你对你的母亲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你从本文学习了哪些写人的方法?对比自己的作文,看自己的习作在语言运用上有哪些不足?

3.总结全篇(5分钟)

教师抽学生做总结,教师配合提示,使学生总结出作者的描写方法以及文中所表达的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

由学生做总结,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极大的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总结出本文的写作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到作者写作的优良之处;并且很大程度的感化学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母爱。 4.拓展延伸(5分钟)

假如让你来写《我的母亲》,你准备捕捉哪些闪光的瞬间?你打算采用哪些写 人的手法?请整合你所学过的写作知识,学习写作《我的母亲》。

这一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不但能让学生深切的感悟到母爱的伟大,而且还可以让他们用文字淋漓尽致地去抒写,去讴歌那无私的、伟大的母爱! 5.布置作业(5分钟)

回家主动为父母做一件事,比如为他们做做家务,为他们夹菜,为他们打洗脚水等等,看看他们是什么反应,记录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这一个环节,是为了使学生不再坐享其成,是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体会至爱亲情。

七、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好的板书能够使学生一目了然,清楚课堂所学课文内容、顺序方法和作者思想感情等,此板书设计将文章的写作顺序清晰地表现出来;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及写作方法,并较好的理解作者情感。

第一课时板书:

我的母亲

老舍

母亲出生、出嫁

我出生那一年

时 庚子闹拳那一年

间 ↓

顺 小学毕业那一年

序 ↓

描 师范毕业那一年

写 ↓

母 我二十三那年

亲 ↓

七七抗战

去年

今年

第二课时板书:

我的母亲

老舍

性格特点:慈爱、善良、勤劳能干、任劳任怨

刻画方法: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我的母亲》(老舍)说课稿

《我的母亲》(老舍)说课稿

《我的母亲》老舍说课稿

老舍《我的母亲》说课稿正式使用

老舍《我的母亲》

老舍《我的母亲》

老舍我的母亲

老舍我的母亲读后感

老舍《我的母亲》读书笔记

老舍《我的母亲》学案

《我的母亲》老舍说课稿
《《我的母亲》老舍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