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教版五下品社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0-03-01 19:25: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龙居镇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五 年级 一 班 品社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课程理念,拟定本计划,以保证五年级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6人,其中男生21名,女生13名,优秀学生占五分之二.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广,很多学生的没有良好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个3单元、9个板块主题、19个活动主题,主要综合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我是中国人”和“走近世界”中的相关内容。

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方式来组织学习内容,充分考虑到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点面结合、由近及远的编写原则,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三方面内容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材料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探究中了解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体验工业生产

的复杂性,体会劳动者劳动的坚辛。

2、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勤俭节约的情感态度。

3、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观念。

4、增强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生活中的问题,增强责任感。

5、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的态度。

6、养成文明礼貌、有责任心的品质。

7、初步养成法制观念意识。

8、感受科技进步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9、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及尊敬科学家的情感。

10、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二)能力目标

1、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2、学习运用调查访问、参观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初步掌握一定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5、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6、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7、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与态度分析复杂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

8、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1、知道农业是衣食之源,是各行各业的基础。

2、了解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及。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4、知道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节约资源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5、知道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初步懂得通信礼仪和法规。

6、知道如何利用传媒安全、有效的获取知识

7、了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8、了解世界科技的发展。

9、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10、知道科学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11、知道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技推动社会发展。

五、重点难点

1、增强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生活中的问题,增强责任感。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的态度。

3、初步养成法制观念意识。

4、学习运用调查访问、参观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6、知道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节约资源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7、知道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初步懂得通信礼仪和法规。

8、知道如何利用传媒安全、有效的获取知识

9、知道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技推动社会发展。

六、工作措施

1、把握教材目标层次。

2、把握目标,分层达标。本课程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思想情感,行为三个方面,每一方面又分为两级。

3、创设情境,以情感人。通过各种电教手段,动情的导语,教师的情感感染学生,提高效率。

4、重视导行。通过现身说法,榜样教育等,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

5、丰富教材。提供丰富的阅读内容,通过各种相关故事的阅读,加强感知,形成情感,引导行为。

6、联系实际,加强教育。

每节课后进行认真小结,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可取之处及需要修改改进的地方,及时了解学生课堂掌握吸收的情况,并在必要时写出教学后记。

万飞飞

2015年3月9日

人教版五下品社教案

五下品社教案

五年级下品社教学计划

五下品社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年级下品社教案

六下品社复习资料

五年级下品社教案

四下品社试题

四下品社期末试卷

三下品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下品社教学计划
《人教版五下品社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