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网络技术

发布时间:2020-03-02 04:52: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1)两者对实现服务的协议的复杂性与传输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2)在网络数据传输的各层都会涉及这两者的问题不同点:

(1)面向连接服务的数据传输过程必须经过连接建立、连接维护与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而无连接服务不需要。(2)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结点的地址,而无连接服务要携带完整的目的结点的地址。(3)面向连接服务传输的收发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但通信效率不高,而无连接服务目的结点接受数据分组可能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传输可靠性不好,但通信效率较高2.通过比较说明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缆等三种常用传输介质的特点。答:①双绞线是三种介质中最常用的一种,它是由规则螺旋结构排列的2根、4根或8根绝缘导线组成;按使用特性分为屏蔽双绞线与非屏蔽双绞线;按传输特性分为三类线与五类线,还有六类线和七类线。②同轴电缆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屏蔽层及外部保护层组成,抗干扰能力强,分为基带同轴电缆与宽带同轴电缆。③光纤是三种介质中传输性能最好、应用前途最广泛的一种,由纤芯、包层和外部保护层组成,分为单模和多模光纤,具有低损耗、宽频带、高速率、低误码率与安全性好的特点。3.多路复用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有三种类型,包括频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 频分多路复用的特点是在一条通信线路上设置多个信道,每路信道以不用的载波频率进行调制,各路信道的载波频率互不重叠,就可以同时传输多路信号。波分多路复用的特点是利用一根光纤载入多路光载波信号,而且在每个信道上各自的频率范围互不重叠。时分多路复用的特点是以信道传输时间作为分割对象,通过为多个信道分配互不重叠的时间片的方法来实现多路复用。4.简述IPv4向IPv6过度的基本方案,并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缺点。答:①双IP层或双协议栈,优点是它既能与IPv6的系统通信,又能与IPv4的系统通信;缺点是需要改造部分路由器和主机,比较复杂。②使用隧道技术,它是将IPv6分组封装在IPv4的分组里面,整个IPv6分组变成IPv4分组的数据部分。优点是不需要路由器和主机的改造,实现比较容易;缺点是不能既和IPv4的系统通信又和IPv6的系统通信。 海明码的计算方法5..由于Internet技术发展太迅速,IPv4协议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Internet的需求,因此,在1993年IETF成立了研究下一代IP协议的IPng工作组,1995年IPng工作组完成IPv6协议版本;2001年,主要操作系统也开始支持IPv6协议;2003年主要网络硬件厂商也开始推出支持IPv6的网络产品。从此,IPv6协议也越来越正式化,标准化。6.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一:20世纪50年代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广域网、局域网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宽带城域网与接入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7.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答: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自治系统”;连网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8.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答:随着微型计算机和局域网的广泛使用,使用大型机与中型机的主机-终端系统的用户减少,现代网络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过局域网连入城域网,而城域网、广域网之间的互联都是通过路由器实现。9.广域网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线路交换。线路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通信过程分为三步:线路连接,数据传输和线路释放。优点是通信实时性强,但存在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不具备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通信量;也没有差错控制能力。还有一类就是存储转发交换。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进入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中的结点是通信控制处理机,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接受、差错校验、存储、路由选择和转发功能。10.网络多媒体传输有哪几个主要的基本特性?请说明传输连续的音频、视频流所需要的通信带宽。答:(1) 高传输带宽要求(2) 不同类型的数据对传输的要求不同(3) 传输的连续性与实时性要求(4) 传输的低时延要求(5) 传输的同步要求(6) 网络中的多媒体的多方参与通信的特点。音频流对通信带宽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64Kbps带宽就可以满足需求。视频流的数据量很大,一般需要压缩才能传输,用H.261压缩后需要64Kbps-2Mbps带宽,而用MPEG1或MPEG2压缩后需要1.5Mbps或6Mbps-20Mbps带宽。11.在物理线路上传输比特流过程中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差错类型有哪两种,都有什么特点?答:在物理线路上传输过程中出现差错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在通信信道存在着噪音,因此数据信号通过通信信道到达信宿时,接收信号必然是数据信号与噪音信号电平的叠加,如果噪音对信号叠加的结果在电平判决时引起错误,就会产生差错。差错的类型主要有两类:随机差错,是由热噪音引起的;突发差错,是由冲击噪音引起的。12.为什么说误码率是指二进制比特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答:因为对于实际数据传输系统,如果传输的不是二进制位,需要折合成二进制位来计算,所以误码率实指二进制比特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13.检错码与纠错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循环冗余编码CRC属于检错吗还是纠错码?答:检错吗所带的冗余信息不多,只能检测出错误;纠错码不但可以检测出错误,而且可以改正错误。循环冗余码属于检错码。14.数据链路控制对于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非常重要。数据链路控制主要有哪些功能?答:主要有链路管理、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透明传输、寻址。15.数据链路服务功能主要可以分为哪三类?试比较它们的区别。答:主要分为面向连接确认、无连接确认和无连接不确认。无连接不确认是指源计算机向目标计算机发送的帧,目标计算机不对这些帧进行确认,就是之前无需建立逻辑连接,之后也不用解释。因为传输过程中会出现帧丢失,所以数据链路层不会检测到这些丢失的帧,也不会恢复这些丢失的帧。无连接确认是指源计算机在发送帧之前要对帧进行编号,目的计算机要对这些帧进行确认。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源计算机没有收到数据帧的确认,那么它就会重发帧。面向连接确认是指在在传输之前需要建立一个连接,对要求发送的帧也需要进行编号,数据链路层保证每一个帧都能够确认。这种服务类型存在三个阶段:数据链路建立、数据传输、数据链路释放。16.在数据帧的传输过程中,为什么要采用0比特插入/删除?试说明它的基本原理。答:由于规定了一个特定字符作为标志字段F,传输帧的比特序列中就不能出现于标志字段F相同的比特序列,否则就会出现判断错误。在传输时,在两个标志字段为F之间的比特序列中,如果检验到有连续5个1,不管它后面的比特位是0或1,都增加一个0比特位;那么在接收过程中,在2个标志字段为F之间的比特序列中检查出连续的5个1之后就删除一个0。17.如果在测试一个实际远程通信系统时,一次连续检测4000B的数据未发现错误,我们能否说这个系统的误码率未0?为什么?答:不能。因为连续测试4000B的数据时可能发现没有错误,但如果测试的二进制位数比4000B时,就可能出现错误,那这个系统的误码率就不是为0了。18.为什么要用IPv6取代IPv4? 答:IPv4特点:地址数量不足。复杂的报头,难以实现扩充与选择机制。对报头服务数量的限制。缺少安全与保密工作。IPv6的特征:新的协议格式。巨大的地址空间。有效的分级寻址和路由选择。地址自动分配。内置的安全机制。更好的支持Qos服务。19.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主要原因? 答:⑴网络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其表现在硬件、软件和数据等三个方面。从硬件方面看,网络中主机系统类型、作用和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软件的角度看,出于所属权、管理与运行环境要求等因素,很多大型应用软件安装在某一台计算机中,网络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去访问,成为合法用户,然后提出和完成计算任务。网络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这也是网络应用系统设计者设计思想的体现。⑵网络环境中进程通信的异步性。网络环境中的进程通信与单击环境中的进程通信不同之处在于:网络环境中进程通信是异步性的。在客户服务器模式中,每一次通信客户进程发起,服务器进程从开机之时就处于等待状态以保证及时响应客户的服务要求。同时,客户服务器模式也为通信过程的数据交换的同步提供了支持。20.为什么要研究子网和超网? 答:⑴IP地址的利用率问题。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局域网技术的发展,大批个人计算机通过局域网接入Internet。初期的Internet编制方案已经很难适应目前数量如期之大的局域网。A类地址的主机号为24位,即使对于一个大的机构来说,一个网络中也不可能有1600万个结点。B类16位,6.5万个,这浪费也太严重了。C类8位,256个,这个数又太少,⑵路由器的工作效率问题。分配的IP地址越多,路由器的工作效率就越低。因为路由器在执行路由选择算法时,需要通过查询存储的路由表来确定路由表的输出路径。如果使用的IP地址越多,路由表越大,路由器查询速度越慢,路由器的工作效率就越低。

1.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1)两者对实现服务的协议的复杂性与传输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2)在网络数据传输的各层都会涉及这两者的问题不同点:(1)面向连接服务的数据传输过程必须经过连接建立、连接维护与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而无连接服务不需要。(2)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结点的地址,而无连接服务要携带完整的目的结点的地址。(3)面向连接服务传输的收发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但通信效率不高,而无连接服务目的结点接受数据分组可能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传输可靠性不好,但通信效率较高2.通过比较说明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缆等三种常用传输介质的特点。答:①双绞线是三种介质中最常用的一种,它是由规则螺旋结构排列的2根、4根或8根绝缘导线组成;按使用特性分为屏蔽双绞线与非屏蔽双绞线;按传输特性分为三类线与五类线,还有六类线和七类线。②同轴电缆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屏蔽层及外部保护层组成,抗干扰能力强,分为基带同轴电缆与宽带同轴电缆。③光纤是三种介质中传输性能最好、应用前途最广泛的一种,由纤芯、包层和外部保护层组成,分为单模和多模光纤,具有低损耗、宽频带、高速率、低误码率与安全性好的特点。3.多路复用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有三种类型,包括频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 频分多路复用的特点是在一条通信线路上设置多个信道,每路信道以不用的载波频率进行调制,各路信道的载波频率互不重叠,就可以同时传输多路信号。波分多路复用的特点是利用一根光纤载入多路光载波信号,而且在每个信道上各自的频率范围互不重叠。时分多路复用的特点是以信道传输时间作为分割对象,通过为多个信道分配互不重叠的时间片的方法来实现多路复用。4.简述IPv4向IPv6过度的基本方案,并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缺点。答:①双IP层或双协议栈,优点是它既能与IPv6的系统通信,又能与IPv4的系统通信;缺点是需要改造部分路由器和主机,比较复杂。②使用隧道技术,它是将IPv6分组封装在IPv4的分组里面,整个IPv6分组变成IPv4分组的数据部分。优点是不需要路由器和主机的改造,实现比较容易;缺点是不能既和IPv4的系统通信又和IPv6的系统通信。 海明码的计算方法5..由于Internet技术发展太迅速,IPv4协议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Internet的需求,因此,在1993年IETF成立了研究下一代IP协议的IPng工作组,1995年IPng工作组完成IPv6协议版本;2001年,主要操作系统也开始支持IPv6协议;2003年主要网络硬件厂商也开始推出支持IPv6的网络产品。从此,IPv6协议也越来越正式化,标准化。6.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一:20世纪50年代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广域网、局域网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宽带城域网与接入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7.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答: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自治系统”;连网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8.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答:随着微型计算机和局域网的广泛使用,使用大型机与中型机的主机-终端系统的用户减少,现代网络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过局域网连入城域网,而城域网、广域网之间的互联都是通过路由器实现。9.广域网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线路交换。线路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通信过程分为三步:线路连接,数据传输和线路释放。优点是通信实时性强,但存在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不具备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通信量;也没有差错控制能力。还有一类就是存储转发交换。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进入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中的结点是通信控制处理机,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接受、差错校验、存储、路由选择和转发功能。10.网络多媒体传输有哪几个主要的基本特性?请说明传输连续的音频、视频流所需要的通信带宽。答:(1) 高传输带宽要求

(2) 不同类型的数据对传输的要求不同(3) 传输的连续性与实时性要求(4) 传输的低时延要求(5) 传输的同步要求(6) 网络中的多媒体的多方参与通信的特点。音频流对通信带宽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64Kbps带宽就可以满足需求。视频流的数据量很大,一般需要压缩才能传输,用H.261压缩后需要64Kbps-2Mbps带宽,而用MPEG1或MPEG2压缩后需要1.5Mbps或6Mbps-20Mbps带宽。11.在物理线路上传输比特流过程中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差错类型有哪两种,都有什么特点?答:在物理线路上传输过程中出现差错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在通信信道存在着噪音,因此数据信号通过通信信道到达信宿时,接收信号必然是数据信号与噪音信号电平的叠加,如果噪音对信号叠加的结果在电平判决时引起错误,就会产生差错。差错的类型主要有两类:随机差错,是由热噪音引起的;突发差错,是由冲击噪音引起的。12.为什么说误码率是指二进制比特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答:因为对于实际数据传输系统,如果传输的不是二进制位,需要折合成二进制位来计算,所以误码率实指二进制比特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13.检错码与纠错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循环冗余编码CRC属于检错吗还是纠错码?答:检错吗所带的冗余信息不多,只能检测出错误;纠错码不但可以检测出错误,而且可以改正错误。循环冗余码属于检错码。

14.数据链路控制对于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非常重要。数据链路控制主要有哪些功能?答:主要有链路管理、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透明传输、寻址。15.数据链路服务功能主要可以分为哪三类?试比较它们的区别。答:主要分为面向连接确认、无连接确认和无连接不确认。无连接不确认是指源计算机向目标计算机发送的帧,目标计算机不对这些帧进行确认,就是之前无需建立逻辑连接,之后也不用解释。因为传输过程中会出现帧丢失,所以数据链路层不会检测到这些丢失的帧,也不会恢复这些丢失的帧。无连接确认是指源计算机在发送帧之前要对帧进行编号,目的计算机要对这些帧进行确认。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源计算机没有收到数据帧的确认,那么它就会重发帧。面向连接确认是指在在传输之前需要建立一个连接,对要求发送的帧也需要进行编号,数据链路层保证每一个帧都能够确认。这种服务类型存在三个阶段:数据链路建立、数据传输、数据链路释放。16.在数据帧的传输过程中,为什么要采用0比特插入/删除?试说明它的基本原理。答:由于规定了一个特定字符作为标志字段F,传输帧的比特序列中就不能出现于标志字段F相同的比特序列,否则就会出现判断错误。在传输时,在两个标志字段为F之间的比特序列中,如果检验到有连续5个1,不管它后面的比特位是0或1,都增加一个0比特位;那么在接收过程中,在2个标志字段为F之间的比特序列中检查出连续的5个1之后就删除一个0。17.如果在测试一个实际远程通信系统时,一次连续检测4000B的数据未发现错误,我们能否说这个系统的误码率未0?为什么?答:不能。因为连续测试4000B的数据时可能发现没有错误,但如果测试的二进制位数比4000B时,就可能出现错误,那这个系统的误码率就不是为0了。18.为什么要用IPv6取代IPv4? 答:IPv4特点:地址数量不足。复杂的报头,难以实现扩充与选择机制。对报头服务数量的限制。缺少安全与保密工作。IPv6的特征:新的协议格式。巨大的地址空间。有效的分级寻址和路由选择。地址自动分配。内置的安全机制。更好的支持Qos服务。19.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主要原因? 答:⑴网络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其表现在硬件、软件和数据等三个方面。从硬件方面看,网络中主机系统类型、作用和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软件的角度看,出于所属权、管理与运行环境要求等因素,很多大型应用软件安装在某一台计算机中,网络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去访问,成为合法用户,然后提出和完成计算任务。网络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这也是网络应用系统设计者设计思想的体现。⑵网络环境中进程通信的异步性。网络环境中的进程通信与单击环境中的进程通信不同之处在于:网络环境中进程通信是异步性的。在客户服务器模式中,每一次通信客户进程发起,服务器进程从开机之时就处于等待状态以保证及时响应客户的服务要求。同时,客户服务器模式也为通信过程的数据交换的同步提供了支持。20.为什么要研究子网和超网? 答:⑴IP地址的利用率问题。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局域网技术的发展,大批个人计算机通过局域网接入Internet。初期的Internet编制方案已经很难适应目前数量如期之大的局域网。A类地址的主机号为24位,即使对于一个大的机构来说,一个网络中也不可能有1600万个结点。B类16位,6.5万个,这浪费也太严重了。C类8位,256个,这个数又太少,⑵路由器的工作效率问题。分配的IP地址越多,路由器的工作效率就越低。因为路由器在执行路由选择算法时,需要通过查询存储的路由表来确定路由表的输出路径。如果使用的IP地址越多,路由表越大,路由器查询速度越慢,路由器的工作效率就越低。

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工作总结

网络技术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个人简历

无线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