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来自桥儿沟村民情日记

发布时间:2020-03-01 17:26: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3月23日 星期三 多云

“三万”活动动员会召开后,我就打算好好利用这次难得机会,下乡进村看看村庄变化,听听村民的意见呼声。今天,我终于抽出空儿来,决定先到城郊的村去走一走,看一看。

进村委察村情

简单吃过早餐后,我便匆匆赶往竹山县城关镇桥儿沟村。一到村委会,不等我开口,村主任就主动说起了村情:“这两年我们村的变化可大了!”

桥儿沟村是2008年省定重点贫困村,辖3个村民小组228户945人,耕地面积1228亩、山场1.3万亩。2008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该村紧紧抓住新阶段扶贫开发这一大好机遇,大力发展以杏李为主的特色经济林1500亩;通过招商引资方式,新引进一家蛋鸡养殖规模达5万只、土杂鸡养殖规模达3万只的现代化养鸡场,目前鸡场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紧张进行;全村涌现出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0户,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20余户;新修通村、通组入户水泥路12公里,新建沼气池100余口。截至去年年底,全村群众人平实现纯收入2550元,同比净增651元,比4年前翻了一番。

通过两年建设、一年完善,村里村外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今天的桥儿沟,路变宽了,房子变靓了,整个村都变得美了。在为桥儿沟村面貌焕然一新感到欣喜之余,我深感压力和担子更重了,因为全村群众还不富裕,今后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

听民意看发展

每到桥儿沟村,我定要到龙德国家,这是我长年的习惯,因为他是我的包保户。两年前,在我的建议下,他开始发展养殖业,一年后便有了效益。

来到他家门口,他家的旧房不见了,一幢崭新的小二层楼房屹立在我们眼前,主人对我们的到来兴奋不已。一个普通农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从零起步,靠发展养殖业起家,如今新房子都盖起来了,党的惠农政策在这里得到凸显。之后我们来到龙德虎家。龙德虎告诉我,自己通过发展养殖业尝到了甜头,2010年出栏两批生猪,共计120多头,目前还存栏50多头。今年想多盖几间猪舍,扩大养猪规模,现在资金方面有些困难。我说:“资金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好的产业,你可以在养猪的同时发展杏李,两者结合既可以化解风险,又能增加收入。”之后,我根据村里的产业优势和产业定位,为他详细分析了养猪产业发展的前景问题。听了我的一席话,他打消了顾虑。我想,我们的农民朋友如果能坚定发展产业的信心,又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那么农村将会是另一番天地。

在科技示范户龙德雄家,他主动和我算起了经济账。去年仅销售杏李就达15000多公斤,收入6万多块钱,今年想继续扩大规模,争取更大的收入。得知今年他还计划上生猪养殖“150工程”、兴办农家乐的情况后,我在感到高兴的同时,也告诉他要注意市场行情,规避投资过大带来的风险。

随后,我们还走访了毛胜宏和龙德春家。桥儿沟村近年来发展变化很大,不断涌现出的致富能人在村里发挥了带头作用,我们得关心支持他们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带动更多村民共同致富。

出主意谋未来

走访完几家农户,同随行干部一起回到村委会,共同商讨桥儿沟村的发展大计。桥儿沟村通过一两年的发展,部分农民已经找到致富门路,可如何发挥致富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呢?我认为,这些能人生活在农村,他们的致富之路农民看得见、学得快,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要重视农村能人的致富带动作用,就应该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让他们发挥“传、帮、带”作用,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农民学习他们的致富方法,让“土专家”给农民“上课”、作示范等。这样,不仅会大大加快农村科学技术普及,而且能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天下来,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基层群众对我们的热情和对解决困难的强烈企盼。走到群众中间,倾听民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是我们机关领导干部职责所系,领导干部要从被动等待农民反映问题向主动深入农村了解和解决问题转变,从管理向服务转变,在党群干群之间真正架起“连心桥”。

(作者系竹山县县长佘立柱)

来自桥儿沟村民情日记

来自津城村民情日记

来自双柏村民情日记

来自石鼓村民情日记

来自王家村民情日记

来自小河村民情日记

来自西堰村民情日记

来自安坪村民情日记

来自韩溪河村民情日记

来自伍家沟村民情日记

来自桥儿沟村民情日记
《来自桥儿沟村民情日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