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刷新理念 拓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0-03-03 21:58: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刷新理念 拓展路径

2011年8月

江西省残联就业创业工作本着“单项争一流、重点创特色、整体大推进”的理念,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中残联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全省各级残联组织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不断推进残疾人就业,不仅增强残疾人的自信,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而且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全省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政策引导,是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有力保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把它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除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外,并分工一名常委、一名政府领导同志亲自抓这项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良好局面。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我省将残疾人就业创业与培训工作 ,列入民生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从财政就业资金中安排5000万元,免费开展城乡残疾人培训,为残疾人购买公益性岗位。2009年,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发[2009]7号)文件,明确了将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作为关心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10年,省政府制定颁发了《江西残疾人就业办法》(省政府令第182号),《办法》共设立二十九条,尤其是明确了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履行扶持残疾人就业的责任和义务;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为残疾职工办理基本养老保、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对残疾人创办的企业和集中安排残疾人的用人单位生产的产品实行保护政策,在同等条件下,政府优先采购和使用;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要求工商、税务、卫生、城管、供电、供水等相关部门予以免除或减少收费,为残疾人就业创业营建宽松的环境。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省的组织网络,除市、县人员编制到位、办公用房独立、装备配备齐全外,乡、村(街办、居会委)两级专职委员人数也已达到1.8万余人,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平台延伸到城乡每个角落,使残疾人就业乃至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有了组织保障。

二、扣紧实际,拓展渠道,是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的不竭源泉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断衍生一些新的行业、新的领域和新的工作岗位。我们注意以敏锐的目光,认真捕捉适合残疾人就业创业的信息,拓展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渠道,以实现残疾人“从求生存向求发展转变、从寻求救助向自强自立转变、从安于家庭向参与社会转变”强烈要求。

一是优选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吸纳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可以享受增值退税待遇,较好地调动了企业残疾人用工积极性。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汇同国税局进行不定期的联会办公,一方面,对虚假安置残疾人就业骗取退税的企业取消优惠待遇;另一方面,不断优选精心扶持、产品供销对路、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进入福利企业的行列。将退税方式与所安置残疾人数、残疾人工资、残疾人享受社会保险挂钩,充分调动了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到目前为止,全省共有377家企业安置了近3万名残疾人就业。南昌市残联还成立了“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办公室”,取得了参与福利企业审批权。

二是购买公益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省政府将安置残疾人就业列入民生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08年开始,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购买3500个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各设区市、县(区)也安排了配套资金,用于安排残疾人公益岗位就业。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每年购买公益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近两万个。

三是借助农家书屋安置残疾人就业。建设“农家书屋”,是我省惠民富民的一项重大举措,我们注重及时捕捉这一信息,2009年底,省残联与省新闻出版局密切合作,将农家书屋工程与农村残疾人就业两个民生工程一起做,既解决了农家书屋管理难问题,又开辟了一条扶持农村残疾人就业新渠道,真正实现了合作共赢,这一岗位已经成为“残疾人由衷喜爱的岗位”。2010年,选聘了2000名残疾人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2011年选聘5500名,计划到2015年实现农家书屋残疾人管理员全覆盖,即全省1.7万家农家书屋全部安排残疾人担任管理员,工资补贴由省财政承担,每年3600元/人。

四是扶持种养基地安置残疾人就业创业。我们利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扶持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十一五”期间,省本级投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450万元,扶持了198个农村种养植扶贫示范基地。

五是采取多种形式安置残疾人就业。争取政府开发更多的公益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通过资金扶持、小额贷款或贴息、经营场所扶持、社会保险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以社区公益岗位、家庭服务、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促进残疾人社区就业和居家就业;依托扶贫开发政策,大力发展扶贫基地,扶持农村残疾人开展种养业、家庭服务业,有效组织农村残疾人转移就业;依据有关政策,大力发展工疗、托养、盲人按摩机构等,集中安置残疾就业。开展劳务输出,推荐10余万残疾人到广东等沿途发达地区就业。

三、搭建平台,跟踪服务,是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连心桥梁 残疾人身体特殊性,决定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是一项行德的工程。我省各级残联的同志以勇于担当的政治责任、敢于攻坚的精神状态,善于理事的工作作风,积极为残疾人就业创业出谋划策、搭建平台、跟踪服务,在党与残疾人之间架起连心的桥梁。

一是广泛开展援助月活动。按照中残联的要求,贴紧我省的实际,每年一月,全省各级残联都要开展一次声势浩大,形式多样的“残疾人就业援助月”主题活动。仅今年活动期间,全省各地共发放就业创业新政策宣传单10万余份,登记失业残疾人54399人,走访失业登记残疾人家庭23033户,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131场,帮助登记失业残疾人14668人实现就业。

二是认真组织就业培训。各级残联结合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化培训为重点,采取“残联买单,残疾人免费”的方式,开展了电脑、缝纫、盲人按摩、美容美发、家电维修、农村种养殖技术等多种培训。据不完全统计,残疾人参加一项技能培训的达60万余人,参加两项技能培训的达46万余人;参加三项以上技能培训的达32万余人,为残疾人就业创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各地还针对当地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培训。赣州市残联走进工业园区,依托企业开展残疾人培训;九江市残联与荣达制衣厂联合,利用现成岗位培训残疾人员工并安置就业;德兴市残联利用蔬菜大棚开展种植培训,培养种植专业户;景德镇珠山区残联与昌河机械厂合作,实行定岗培训。有效促进了残疾人就业创业。

三是着力打造品牌服务。我们注意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先后两次在上饶市召开残疾人就业创业现场会,总结他们把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作为残疾人事业一票否决的成功经验,学习他们推出的一批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先进事迹,并组织参观他们成功打造的残疾人就业创业的“一条街”、“一个园区”、“一个夜市”的三大品牌。两次现场会,震动大,推动大。真正把大家的思想揽动了,把大家的智慧涌动了,把大家的力量凝聚,全省各地出现比学赶超帮的热潮,一个个特色明显、成效突显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极大的提升了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的效能。

用新课程理念刷新地理课堂教学张文昌

创新理念,拓展思路

创新就业模式拓展创业路径

LOLBUFF刷新时间

showModalDialog刷新问题

员工素质提升工程拓展路径的探讨

中国汽车产销量刷新世界纪录

刷新时代,创新篇章

1ms10ms100ms定时器刷新方法

刷新自我周记

刷新理念 拓展路径
《刷新理念 拓展路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路径拓展 路径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