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以发展和谐文化推动和谐阿坝建设

发布时间:2020-03-03 11:58: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以发展和谐文化助推和谐阿坝建设

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和谐文化是文明的综合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知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发展和谐文化,建设和谐阿坝是阿坝州各族人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跨越征程中,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现实发展的清醒认识,这种反思和认识既是阿坝州各族群众的思想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引领和谐阿坝建设的发展目标和理论支撑。

一、深化和谐文化对阿坝和谐发展作用的再认识

(一)发展和谐文化是突破阿坝发展观念瓶颈的迫切需要

阿坝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幅员8.42万平方公里,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1954年的民主改革使阿坝州一步跨千年,实现了社会形态的历史性跨越。

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阿坝州由于受自然因素、社会大环境、历史传统和民族自身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与内地发达市、州的发展差距巨大,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观念、文化观念的落后,文化的差距已经成为制约阿坝州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进入21世纪后,我国民族地区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交织在一起,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交织在一起,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交织在一起,合法的民族宗教活动和非法的民族宗教活动交织在一起,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交织在一起。作为“老、少、边、穷”的阿坝州也不例外,迫切需要以先进的和谐文化引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与加快发展相一致,与时代要求相呼应,与群众期待相符合的和谐文化。

(二)发展和谐文化是增强阿坝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在当前多元文化碰撞激烈的时代,以先进的文化占领舆论制高点,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民族地区的阿坝州,和谐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阿坝州各族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和谐文化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对于构建和谐阿坝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和谐文化是阿坝州各族群众的精神家园,也是增强阿坝各族群众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

(三)发展和谐文化是提升阿坝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力量。社会和谐需要也离不开文化的和谐,文化和谐能为社会和谐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在构建和谐阿坝过程中,没有文化的参与,和谐阿坝将失去创造活力;没有文化的支持,和谐阿坝将失去道德基础;没有文化的引领,和谐阿坝将失去精神支柱.构建和谐阿坝需要文化软实力的大幅提升,以文化和谐的实现来促进社会和谐的实现。

(四)发展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阿坝的本质体现和重要支点

发展和谐文化是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从本质上看,和谐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集合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本质认识和价值选择。作为民族地区的阿坝州,其文化的和谐必然体现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体现藏、羌、回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结合,体现当地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相融相合。这种极具民族地区特色的和谐文化是一种需要积极有效引导的和谐,是一种需要妥善地处理复杂矛盾的和谐,既是一种文化风度,更是一种文化能力。在建设和谐阿坝的过程中,需要各族群众的相互沟通、理解、对话和融洽,从中提炼出符合全州各族群众愿望,引领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团结向上、众志成城追求和谐发展的向心力和前进动力。

二、发展和谐文化,建设和谐阿坝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改革开放,实现文化兼容并包

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阿坝发展的强大内动力。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通过对外开放,促进思想解放和文化创新,在文化上采取“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策略,用开放的姿态开阔的胸襟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发掘、提炼出具有阿坝特色的文化核心,去其糟粕,摈弃陈旧落后的陋习,以兼容并包的先进的和谐文化引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与加快发展相一致,与时代要求相呼应,与群众期待相符合的和谐文化。

(二)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的产物,是维系这个民族的纽带。民族文化对一个民族的性格、心理和精神有着深刻的影响,铸就了这个民族的灵魂。实践证明:民族文化孕育着民族内部自我发展的动力,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是增强民族团结、稳定社会的纽带和凝固剂。

千百年来,我国古代的氐羌诸部、鲜卑、吐蕃、汉、回等民族共同开发了阿坝,在漫长的相融相合、共同发展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藏、羌、回、汉主要民族,留下了早已在民族融合中消失了的古老民风、独特民情。古老多元共生是阿坝民族文化的显著特点。在实践中,一要将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改变发展落后面貌。二要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三要从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形态深度挖掘藏羌文化,着力传承与创新,打造魅力阿坝、人文阿坝。四要加强民族文化建设,繁荣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成为反分裂、反渗透、反颠覆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三)着眼长远,提升文化软实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报告把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加以提出,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性。文化软实力是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区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所在,阿坝州要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形成全州各族群众认同、多元兼容并包的公民文化,形成各族群众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大幅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文化大州向民族文化强州的新跨越。

(三)拓展民间力量,壮大基层文化,实现文化产品全民共享

基层文化建设最主要功能就是丰富最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阿坝州13县223个乡镇中农业乡镇占167个,有农牧民69.46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77.91%。基层文化的服务对象就是占我州人口绝大多数的最广大农牧民群众。实现民族文化大州向民族文化强州的转变离不开基层文化建设。

随着近年来阿坝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州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是,政府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仍不能面面俱到,这为民间力量填补政府缺失、

发展壮大自身提供了的条件和机遇。在推进民族文化强州的进程中,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民间力量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使民间组织成为建设和谐阿坝、人文阿坝的重要力量。一要充分利用好阿坝州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发挥民间组织与民间社会、与民族民间文化的天然联系,为民间力量的的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二要避免政府过度干预,为民间力量投入文化建设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三要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力度,防止不良文化传播。

(四)繁荣城乡文化,增强文化发展后劲

实施“文化扬州”、建设“人文阿坝”是阿坝州委州政府的重要决策。阿坝州各族群众是实施“文化扬州”、建设“人文阿坝”的主体和主人。人文阿坝、和谐阿坝的建设只有最大程度上增强阿坝各族群众的自信心,激发各族群众的建设激情,才会充满活力,富有发展后劲。一要注重城乡文化均衡发展。在繁荣城市文化的同时,更要重视农村文化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一州三馆一中心一剧场”、“一县三馆一中心一剧场”、“一乡一站一点”、“一村一室一书屋”和信息资源共享“村村通”建设。二要大力推进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文化品位,促进城乡文明程度的提高。三要进一步推动“文化下乡”活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

(五)实现旅游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市场化

旅游产业文化化是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旅游文化品味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与旅游互动是实现阿坝文化跨越发展的途径。一要充分挖掘阿坝州本土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现代文化的资源潜力,将本土特色文化资源融入旅游项目,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旅游发展全过程,实现旅游与文化的整合。二要注重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效整合。加大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及利用力度,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持久生命力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地震遗址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展示平台。实现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的双赢。三要继续实施文化旅游精品工程,打造文化旅游品牌。要围绕做强做大“三百”示范工程,持续创建优化“一线五片”文化产业布局和“一州二节庆十三风情、一县一节庆一风情”、“一镇一特色一节点、一寨一风情一品牌”文化旅游精品工程,精心培育和大力推出本地区的支撑性文化产业项目和龙头型文化企业。

以和谐文化推动企业发展

建设团队文化推动路网管理工作和谐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

以党风作风建设推动和谐机关

建设和谐发展

发展县域文化 建设和谐平昌

建设学校文化促进和谐发展

以和谐文化引领图书馆内涵发展

以安全文化引领矿区和谐发展

加强党工建设 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以发展和谐文化推动和谐阿坝建设
《以发展和谐文化推动和谐阿坝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