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效能监察工作在国有企业党(纪)委事务中的必要性(安彩高科 杜永斌 )[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3 14:13: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企业效能监察工作

在国有企业党(纪)委事务中的必要性

(安彩高科

杜永斌)

“效能”指事物进程以至结果中实际蕴含的对指向目的所在的全部中有利部分所占进程或结果的比例。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及尺度。监察是指对有关单位或人员的有关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和违法失职行为的查处,在一定时期内,“监察”一般是国内行政监察的专有名词。

党内首次出现“监察”一词是1927年4月27日,即在湖北武昌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世界各国根据国情不同,同样设置了职责相近的监察机构,如前苏联的人民监察委员会、美国的监察长办公室、日本的行政监察局等。虽然国情及出现的时期不同,但“监察”的目的确均是为了提高被“监察”机构的效率、效果、效益。

企业效能监察的含义是指,企业党组织的纪检监察部门及其受纪检监察部门委托的组织机构以提高企业效能为目的,对监察对象在生产管理活动中的行为、能力、运转状态、效率、效果、效益等方面的监督检查活动,也可理解为是对监察对象执行指令、履行职责、完成计划情况和依照企业规章制度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效率、质量、效果、效益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对企业下属经营管理者履职行为的正确性、管理缺陷、行为偏差自管理监控以及对企业管理工作中违纪违法和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查处活动。

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属党政纪检的范畴,但简约来说却是为促进企业管理,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廉政建设,增强企业各个生产经营板块各级干部和管理人员勤职廉政意识和责任,适应企业新发展

需要的再管理、再监督的党建工作科学经营管理科目。它是对企业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的行为能力、运转状态及产生的作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监察,及时纠正管理工作中的偏差,保证企业管理工作计划、任务、目标较好实现的一种有效管理形式。企业效能监察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科学管理的手段、制度和载体,调动企业下属各个生产经营管理阶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加强企业系统执行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目前,河南省投资集团正处于快速发展过程的螺旋提升阶段,但涉及电力、金融、建材、交通、电子等板块多达32家参、控股企业管理的集团系统管理现状,为集团公司谋求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新的课题——那就是如何加强管理,如何科学管理和如何有效管理的问题。

为了协调整个系统的组织行为,发挥合力以取得较大的经济收益,集团公司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入手,较好的达到了深度管理的目的。这些制度,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工程管理、物质采购管理等制度的制定完善以及被忠实的执行和有效实施,为集团系统目前的经营提供了强力支撑及重要保证。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新旧机制的更新,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创新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增强集团公司健康发展核心竞争能力、创效增盈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执行力的建设、创新管理方式、减少效益流失和管理浪费以及提高效益指标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已构成集团系统自我发展的首要任务。

在这个阶段,创新企业的党建纪检工作模式,前移党建纪检工作2

阵地,提升效能监察工作在集团管理事务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

开展效能监察工作是企业制度建设的保障。一般而言,企业制度有四种状况:一是制度不完备;二是制度完备,但不严格执行;三是制度完备且严格执行;四是制度被高度认同且严格执行。不同的制度状况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缺乏制度约束的企业肯定是混乱的企业,如果有制度而不严格执行,企业管理者在员工面前失去威望,企业内部也将陷入虚伪、投机与混乱状态;若是制度本身缺乏潜能,严格执行虽然能够保证“秩序”,但不一定有效率;若是制度施行本身是一种可全程监察的制度,那么它就一定能够焕发企业员工的工作激情和无限潜能。

生产经营效益的最大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而制度的制定及有效执行是企业生存的保证。

企业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全面开展效能监察工作是防止“知行不一”的重要方法,否则再完善、再科学的管理制度也不能发挥作用。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常常犯“止于知而疏于行”的错误。例如:有些企业制定的制度不可谓不全,但从其经营管理效果中却看不出“制度健全”存在的迹象,制度在这里只是一种装饰、一种摆设。这种止于“知”和“说”的状况显然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企业管理进步氛围。又比如:制度执行中对决策层管理者的法外现象,这一点在个别企业比较突出;还有就是决策层管理者对于下属不执行制度表现出极大的宽容。理论上讲,制度不被执行可能是因为制度本身的局限(如缺乏公正)、制度本身存在的规定性与选择性、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矛盾引起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的严格执行比制定制度更为重要。

效能监察工作的全面推进,能够使集团系统各个子属企业的管理者乃至全体员工更好地理解和落实制度化所能体现的企业价值观,并

且可以实现对现行制度进行全面管理的最好状态,在具体操作上具有了促进制度化不断趋于完善的可能。

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是强化集团执行力的系统管理内在需要。众所周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如果企业墨守成规,不根据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需求调整方略,那么企业很快就会被市场无情的淘汰,根本无从谈起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然而“先知先觉”往往是企业决策层的行为意识,其传导执行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如果使得决策层下属各个组织元素都能够主动担负起或表现出理性的“先知先觉”,那么企业的发展进步就成为一种必然。

加强对集团系统各个板块生产经营制度管理执行的再管理,监督执行的再监督是集团公司当前或不远的将来必将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企业效能监察是内部监控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对企业管理运行的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所产生的效果等进行的专门监督检查。它不仅能及时纠正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偏差,以及保证企业管理工作计划、任务、目标的实现,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效能监察就是领导监督检查工作的延伸,是对企业管理的再管理,是发现和合理评价子属组织元素“先知先觉”程度的绩效天平,是衡量集团架构中各个组成板块执行力的精确砝码。

在通过传统管理手段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创新纪检监察方法,通过企业效能监察这种科学方式,切入集团系统创效增盈这个中心点,将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结合,坚持因企制宜,能够促进并有效营造“上下同欲”的工作氛围,满足企业发展特别是集团企业系统管理的“知、觉”需要,锻造企业执行力利器的同时,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4

开展企业效能监察是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优势所在。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如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审计监察部门等,都是按照自己的业务范围实施专业性的监督检查,而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则对各业务管理部门和业务监督部门都有监察的责任。这不是分工的不同,而是不同层次的监督检查,因此说,企业效能监察是对企业内部监督工作的再监督。这种监督具有高层次性和综合性。同时,效能监察可以选择在事前、事中或事后介入,主动性和灵活性大,这种功能是企业内部其他监督检查部门所不具有的,是特有的优势。

所以,推进集团系统的健康发展,发挥效能监察对监察对象依法、合理履行职责、执行职能及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实际社会效应等情况的监察作用,能够刺激子属单位自适应市场低标价的成本竞争现状,并且能够起到减少效益流失和管理浪费,提效增盈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最终达到“改善管理,提高效能”效果。从而保证企业管理的完全操控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有为高效,以及集团系统经营目标的完全实现。

推进效能监察工作是现阶段企业党建工作的时代性要求。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先进性是党的本质属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因此,只有不断创新企业党建工作,也就是将党的“核心”融入企业经营增效这个“中心”,将党组织的“凝聚力”转换为“生产力”,才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始终保持党(纪)委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巩固工人阶级作为党的先锋队基础。

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在总结国企改革发展历程时指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中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阶段,都离不开党建工作提供的思想组织保障;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每一次突破,都凝聚

着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智慧和力量。习近平同志指出,党建工作始终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资源,是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有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些重要评价充分肯定了企业党建工作对于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现阶段,积极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对于企业党建工作来说,就是要主动适应国企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的新要求,主动适应企业经营增效和职工利益诉求发生的新变化,使党建工作更具针对性、灵活性和时效性。

效能监察工作完全以生产经营为中心,自觉、主动、创新性的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创造环境,是“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营”的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效能监察借鉴和运用了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围绕企业特别是国企生产经营中对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标号,通过规划发展、机制体制、内部管理中的短板和瓶颈项的明确,可以厘清企业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更好的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在这个理论范畴下,每个子属企业应该实现什么样的经营目标,应该怎样规范管理,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怎样解决,职工在想什么,希望干什么,类似这些实际问题,效能监察工作都有较大发挥作用的空间。而且通过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实施,可以达到使企业每个党员意识到效能监察工作是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进步最好方式的效果,从而企业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可以推进集团系统企业文化建设。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国家,不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一个没有卓越企业文化的企业,也很难击掌欢歌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企业文化建设对一个国企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人可尽知。

6

可以简单的说,企业文化建设,很实际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健康地活下去,并且要越活越好、越活越强大。俗话说,有用就是真理。离开生存和发展,离开经济效益,企业文化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落地,不能扎根,徒剩一堆美丽的辞藻。制度是企业文化的载体,而企业的经营效益的优劣则是自身企业文化的集成表现。企业文化与制度之间是一种蕴含与互动的关系,因为文化中蕴含着制度,制度中也体现了文化,没有文化的制度与没有制度的文化都是不可想象的。

制度作为企业文化的基础和载体,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企业文化具有强化作用。

集团系统虽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但它毕竟仍是一个“组织”,工作在其中的员工以及运行其间的组织版块在思想与组织行为上必然的要受到组织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正是企业制度的影响。所以集团系统的每一位员工必须具备占位远瞩,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眼光,清醒地认识到由个位集成的集团系统制度塑造就是企业生命与活力的延展。也就是说,集团系统每一位员工、每一个组成单元在“制度”覆盖下表现出来的工作过程、工作结果都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生存的关键之所在。而不断验证个位上所能表征出来的点滴企业制度利弊,及时果断地扬弃,不断地提高自身工作的创造性,将个位工作效率提升上去,就是在营造企业的竞争力,就是在延展我们所共存的企业生命。

由此可见,要达到这种效果,不仅在于企业提炼了什么制度,而且在于这些制度的执行力度以及执行效果,也即表现为企业文化外延的企业员工、企业分属单位的工作热情及工作质量。而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就是激发企业文化全部潜能最佳的制度管理方法,因为效能监察工作是依乘既有的企业制度,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员工、企业分属单位

执行现行制度的有效积极性,而且是促进企业健康、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塑造的最好能动方式,可以更好的发挥集团文化中固有的灵魂、凝聚、约束和向导作用和建设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说明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在集团系统党(纪)委事务中的提升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可以远见企业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实际效果。即:

一、建创国企党建新方法,培筑纪检监察体系顺应企业经营发展的新架构。

二、促进集团系统各个组成板块经营、管理、效益水平的较快、较大提高。

三、促使集团各个板块的组织架构中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集团系统发展构想的整体随动性的提高。

以上浅谈。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8

关于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系的构想(安彩高科 杜永斌)

效能监察在企业管理中的必要性

在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会上的讲话

在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会上的讲话

在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会上的讲话

新形势下安全效能监察工作在煤炭企业中的运用

浅谈效能监察工作在国有企业党(纪)委事务中的必要性(安彩高科 杜永斌 )[推荐]
《浅谈效能监察工作在国有企业党(纪)委事务中的必要性(安彩高科 杜永斌 )[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文章
    主题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