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和谐社区汇报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17:08: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以特色提升文明 以服务打造和谐

—文化路社区创建全国和谐社区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文化路社区向莅临社区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向支持和帮助社区建设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阜新街文化路社区成立于1996年5月,占地面积约0.65平方公里,总人口2078户5835人,由汉、维、哈、回、满、蒙等7个民族组成,其中少数民族866户。辖区有行政企事业单位24个,其中,中、小学、幼儿园各1所;所辖党委3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15个,两新党组织1个,社区党员64名;社区有居民自治小组8个,社区警务室1个,社区成立了京剧协会、书法协会、刺绣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各类群众组织12个,社区现有工作人员9名,会员378名,社区志愿者64名。

近年来,文化路社区在阜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把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成立以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挂帅,两委成员、居民代表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紧紧围绕“打造温馨家园,共建和谐社区”的奋斗目标,坚持依法建居,科学管居,和谐兴居,从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出发,以构建“五大走廊”为抓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建活动,使辖区形成了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环境优美,思想道德高尚的和谐社区局面。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文化路社区先后被评为市级“学习型社区”“民族团结社区”、“文明社区”、“平安社区” 等称号,2008年,文化路社区又被评为自治区级“文体工作先进社区”,和谐和创建活动已深入人心,赢得了广大居民的认可和支持。我们的做法是:

一、构建“文化走廊”,全面提升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发挥党组织作用,引领文明建设新风尚。社区党支部坚持打造一流支部班子的思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带领社区党员居

1 民率先投入到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中。先后制定了组织生活、党员管理、联系群众等各项工作制度,在抓好平时管理的同时,建立完善了机关及社区党员绩效管理办法,通过开展“体察民情日”、一帮一结对帮扶、“十星级”党员评选等活动,使他们成为党的政策的宣传员,上下沟通的联络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组建了由6名老党员组成的政治辅导员队伍,为社区讲党课12次,开展形势教育、传统教育6次,调节纠纷25起。在党员中开展“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一名党员一面旗,一片真情献社区”、参观烈士陵园等主题活动,不仅丰富了组织生活,教育了广大党员,更是深深地感染了社区的居民群众,“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已经成为居民的共同心声。

以文化促文明,以文明促和谐。为了凝聚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我们采取社区搭台、居民唱戏的办法,积极创新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建并发展了社区健身队、腰鼓队、太极扇(拳)队、舞蹈队等4支文艺团队20余人。结合重大节日、庆典,社区广泛开展文艺汇演、体育竞技、朗诵演讲、知识抢答、书画展览、老年健身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特色文化活动,每年开展活动不少于5次,居民参与率达80%以上。通过各种文艺宣传活动,形成了以社区居民为主、辖区单位广泛参与、共创社区文化的浓厚氛围。

开展和谐创建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制定了和谐家庭、和谐楼幢、和谐单位、和谐小区创建标准,推行阶梯式创建模式,通过召开座谈会、和谐创建经验交流会、观摩会等进一步推动了“四个和谐”创建工作。2007年以来,文化路社区共创建和谐楼栋3栋,和谐单位4个、和谐小区1个、和谐家庭示范户10个。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通过居民提名、社区居民代表会评定,将董雪英、阿不都等10位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诚实守信、诚信经营、邻里和睦的典范树立起来,并成功举办了 2 社区首届道德模范评选颁奖典礼活动,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社区居民。

二、构建“绿色走廊”,畅通扶贫济弱渠道。

建立扶贫绿色通道。秉承“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宗旨,成立了社区“爱心超市”,为贫困居民提供“廉价购物”场所,并形成长久有效的社会捐助机制,帮助社区贫困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超市所有物品均以成本价出售给低保户和贫困居民,所得款项全部用于填补商品。为规范管理,建立了爱心超市管理制度、专户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及网上公开制度。建立社区“贫困居民救助金”,救助社区内因病、因灾致贫的居民。截止目前,共收到社会各届爱心捐款捐物22000余元,先后对社区贫困党员赛台、下岗职张尚胜、残疾人韩群英等12名居民进行了救助,爱心扶贫活动不仅救助了社区贫困居民,而且也带动了更多的社区居民一起加入到献爱心活动当中。

主题实践,为民解困。结合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开展“有困难找党员”、“党员奉献日”等主题实践活动,为社区居民解决各种工作生活问题60余起,为困难党员送去价值800余元的大米、食油等生活用品,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家。同时,社区根据党员身体状况、爱好特长等情况,先后组建了义务巡逻队、家庭纠纷调解队,文明劝导队等多支志愿者队伍,组织社区的志愿者利用节假日为社区内的残疾人、孤寡老人服务,每月定期组织工作人员、物业管理所、社区志愿者为他们打扫卫生,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在社区居民中得到广泛赞誉。

社区卫生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巩固好“三城同创”成果,年初就与各居民小组、辖区各单位签订了爱国卫生责任书,扎实开展除“四害”、“门前三包”、卫生保洁等环境整治工作。将每月26日确定为辖区单位卫生集中整治日,确保了责任区卫生不留死角。2007年,社区以整洁、优美的环境成功迎接了阜康市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自治区卫生城市及自治区文明城市活动的

3 检查,得到了检查组的一致好评。

三、构建“温馨走廊”,关爱社区居民。

自去年以来,文化路社区党组织进一步实施 “六民”工程,开创了“社区党建联抓、社区建设联手、社区服务联动、社区治安联防、社区卫生联管、思想工作联做”的工作格局,得到了广大居民的交口称赞。

“为民”工程办实事。协调工商等部门落实各项社区服务优惠政策,激发了居民兴办社区服务网点的积极性,先后成立了家政服务中心、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社区服务网点26个。共驻共建,资源共享,与辖区22个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签约率达100%,每个共建单位承诺每年至少为社区解决1件实际问题,为社区居民办1件好事实事。2008年共建单位共解决居民热难点问题18件。

“富民”工程促增收。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实行“空岗报告制”为下岗失业人员“找岗”,加大服务力度为下岗失业人员“创岗”,为就业困难人员量身“定岗”,长期为居民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目前,辖区登记失业人员52人,已就业35人。积极鼓励下岗职工党员树立“不自暴自弃,不等待依靠”的思想,主动联系,关心他们生活状况,协调有关部门对他们进行免费岗位培训。社区通过申请小额贷款、召开岗位推介会等形式,已帮助16名下岗党员实现了再就业,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安民”工程让居民安居乐业。在居民群众集中的地方设臵了平安建设宣传专栏和举报电话,在社区重要地段设立5副永久性平安建设宣传牌,同时,为每户居民发放平安建设宣传资料,营造了创建平安社区的浓厚氛围。开展基层平安单位创建活动,目前,社区92%的家庭、98%的驻社区单位、90%的居民小组达到了平安建设的标准。

“乐民”工程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广泛开展了科普、

4 文化、教育、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举办了以“崇尚科学,文明生活”为主题的图片展活动;社区向居民开放阅览室,不断丰富图书种类,倡导居民终身学习;为辖区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广大居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已开始由温饱型向质量型转变。

“便民”工程为民排忧解难。实施“错时工作制”方便居民办事。除了正常上班时间段以外,中午1点半至下午4点,晚上8点至9点半,全体街区干部错时上班,极大的方便了社区居民。实施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制,简化居民办事程序。按照“一口受理,全程代办,内部运作,按时办结”的方式,将计划生育、民政残联、劳动保障、防疫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全部实行全程代办。现已接待来访群众122人次,已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295件,群众满意率达100%。

“育民”工程提高居民道德文化水平。制定了居民素质教育培训规划,围绕和谐社区创建,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公民道德、技能培训等四方面对辖区居民进行培训。扎实开展社区弱势群体感恩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为困难家庭子女就读提供帮助。成立“爱心小分队”,走进社区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打扫卫生、清洗衣物、陪老人聊天等,强化了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

四、构建“民主走廊”,保障社区居民合法权益。 建章立制,夯实自治基础。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设立居民代表大会,建立居民自治小组,制定《居民公约》、《社区自治章程》、《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社区事务听证会制度》、《居民代表提案制度》、《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区专职工作者述职和民主评议制度》等,增强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功能。

内强素质,加强社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在社区干部中深入

5 开展了熟知政策、业务技能、理论提升、处理问题、知识写作为主要内容的“五练”,比思路、比作风、比方法、比质量、比成效等“五比”活动。设立“互学课堂”,推行全体社区干部讲学活动,并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促进干部勤动脑、动手、动嘴,提高干部综合素质。

搭建为民服务平台,确保居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社区干部每半年就工作完成情况向居民、行风评议员、义务监督员进行勤廉双述,虚心倾听意见。将社区“民主日”活动作为听取“民声”的有效途径, 2008年共解决群众反映的下水、行路、垃圾清理等问题16件,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将政务、党务、财务按规定内容、程序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严格低保、城市解困、贫困大学生救助等惠民政策享受人群的资格审查,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

五、构建“平安走廊”,优化社区发展软环境。

全面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 建立分片包户制度,将每个社区划分为5-6个片区,每名社区干部负责一个片区,每月对社区居民走访不少于1次,了解和掌握所包社区和居民基本情况、人员结构、社区动态,做到底数清、信息明,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发放便民联系卡,将社区党员服务、再就业服务、老年人服务、扶贫救济、家政、治安防范、邻里纠纷调解等14项服务纳入到便民联系卡中,方便群众熟知社区工作职能,目前,便民联系卡发放率达95%。

突出社区管理工作重点,预防和消除不安定诱因。开展“红袖标”治安巡逻,从4050人员中为社区选聘巡逻人员2名,为23栋居民楼院进行看护,强化对街口巷道、居民楼院的治安巡逻。把社区流动暂住人口、在校学生、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问题青少年和流浪辍学少年作为管控帮教的重点,成立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站,定期对出租房进行检查。认真开展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去年以来,社区民事调解组织配合辖区单位、

6 市直部门排查调处了城市供暖、排污、供电、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矛盾纠纷8件。

建立健全社区物防技防设施,构筑立体交互、动态网络化治安防控体系。协助建设、房管部门改建封闭式住宅小区2个,将18栋居民楼纳入小区封闭式管理,并在小区修建了大门、值班室、车棚和照明路灯,大大增强了小区防范功能。督促广电局、银行、三中、四小、教育局等重点复杂区域完成了技防改造和建设工作,全部安装电视(视频)监控系统,小区治安案件稳步下降。严厉打击防范\"三股势力\"及邪教组织的渗透破坏活动。同时,坚持开展敏感时期及节假日重点防控,对重点\"法轮功\"痴迷人员盯死看牢,铲除了\"三股势力\"及邪教组织分子在社区生存立足的土壤,维护了社区的稳定。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文化路社区的建设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社区从没有固定办公场所发展到现在的1048平米的综合服务楼,从以前的一张桌一支笔发展到现在的办公自动化和完善的服务功能,社区干部工资待遇大幅提高,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文化路社区已成为一个治安秩序稳定、人际关系和谐、生活方式健康向上、居住环境舒适幽雅、社区管理规范有序、社区功能完善、生活方便快捷的文明社区。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离上级组织的要求和广大居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敬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和谐社区创建,努力使每一位居民都享受到和谐创建带来的实惠。

谢谢大家!

和谐社区汇报材料

和谐社区汇报材料

和谐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和谐社区调研汇报材料

创建和谐社区汇报材料

某街道和谐社区汇报

申报和谐社区汇报材料

创建和谐社区汇报材料

创建和谐社区汇报材料

和谐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和谐社区汇报材料
《和谐社区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