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良好家风对幼儿成长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0-03-03 17:59: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良好家风对幼儿成长的意义

摘要: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家庭做为孩子最早融入的交际圈,一个家庭的家风就是孩子交往能力、习惯养成的第一课堂。孩子在家庭中所受到的熏陶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的不可改变的基础。年轻的父母如何为孩子成长制定适宜的家规,形成和谐的家风对幼儿一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家风、家规、幼儿成长、习惯养成

马年伊始,央视《新闻联播》向全国人民提出一个引人深思、促人警醒的话题——家风是什么?所谓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儒家文化讲究“诗礼传家”,讲究“忠孝仁义礼智信廉”。概括起来,不外乎家国天下、耕读传家、积德行善、仁孝清廉等几个关键词。而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父母的德行素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对于幼儿来说,幼儿时期是个性品格的形成阶段,家风将影响和决定他的一生。

一、家风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形成。

家庭是孩子最早融入的交际圈,人性的真实、文化素养、价值观、爱的能力都在与父母的相处中受到熏陶。父母的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都是孩子学习人际交往的启蒙教材。孩子在和谐家庭中学到的交往能力是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在现代家庭中,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很多年轻的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所有的父母都在努力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而很多孩子往往置身于华丽的房间,却是精神上的“留守儿童”。现代很多家庭都存在着一个共性的问题——电子产品充斥家庭关系。不仅父母成了“低头族”,孩子也被交给了“电子保姆”,家庭成员之间疏于交流。虽然孩子在“电子保姆”的“照顾”下,确实很“乖”,家长可以不受打扰地做自己的事情,但这样的孩子出现的问题比淘气更让人头疼。比如有的孩子电视看多了会严重影响视力、体形偏胖、目光呆滞、思维迟钝,孩子甚至会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人际交往能力受到限制。2004年的马嘉爵案件以及前不久的复旦大学的投毒案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点,两个人虽然以好成绩考入大学,但是人际交往能力却没能达到与其年龄相匹配的程度。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他们与家人的沟通几近于零。因此,仅仅是因为生活的琐事就将他们引上了犯罪的道路,两个天之骄子最终在大学殿堂折翼。

二、家风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好比天生的一样自然。父母做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应该为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其一生的幸福发展奠基。朱德元帅在回忆母亲时,这样描述了母亲对于他一生的影响。“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正是受到母亲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影响,才成就了一代元帅的光辉一生。由此可见,家风对于孩子习惯养成的影响。现代家庭中,父母的行为应当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忙于麻将桌前的父母是不可能用“好好读书”这样的一句话就让孩子养成爱学习的习惯; 一个浪费成风的家庭不可能培养出节俭的孩子„„所谓“龙生龙,凤生凤”,教育往往是在家长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行为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孩子。家长们常常把孩子从一个学习班送到另一个学习班,然而孩子之间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之间的差别。

三、家风促进行为准则形成。

家长应该为孩子确立一些行为准则,让孩子从小建立起规则意识,以便孩子能更好地适应将来学校和社会生活。不论是“父母呼、应勿缓”、“出必告,返必面”的孝亲之道,还是“朝起早,夜眠迟”、“便溺回,辄净手”的生活习惯,抑或是“入虚室,如有人”“借人物,及时还”的道德规范,都应该成为家庭成员都必须遵守的家庭行为准则。家长要成为孩子行为的榜样,家长是有规矩的人,孩子依样学样,自然也会成为有规矩的人。电视中的焦点访谈、公益广告等节目中都在倡议提高国民素质,当我们看到同胞在国外公共场所高声说话、随地吐痰、在旅游景点随意攀爬、刻画,我们不禁脸红,然而在国内这样的现象我们却又司空见惯。家长在孩子面前插队、闯红灯„„这些违规的行为成为孩子社会行为生动的模仿样本。家风建设,是社会教育进入家庭的具体行动,提高国民素质从娃娃抓起,更应该从家长抓起,让家长的行为促进孩子的行为准则。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基地。幼儿在家庭中与父母进行情感和心理的互动,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它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遗产,将某些精神与情感的物质传递而来,指引着后辈们前进。那么,年轻的父母们应该如何营造适合幼儿成长的家风呢?

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孝亲文化”在中国传承千余年,讲究“小孝治家,大孝治国”。在一个家庭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和谐的象征。“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这便形成了家庭成员处事的行为准则。老一辈的父母倡导节俭、勤奋,年轻的父母就去遵照执行,幼小的孩子就会耳濡目染。在“4-2-1”的现代家庭模式中,做为中间力量的年轻父母与双方父母的相处模式就在熏染着自己的孩子如何行为处事。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减少了我们与父母、子女的相处时光,每周甚至每月选出一天,做为“家庭日”,放下永无止境的工作和家庭琐事,与家人平心静气地相处,就可以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融洽家庭关系。用心的家长还可以将每天一个固定时段做为与孩子的“快乐时光”,哪怕只是半个小时。在饭后或是做完功课后,父母与孩子一起做游戏。孩子都会期盼与父母相处的“快乐时光”,在期盼中,吃饭拖拉、写作业磨蹭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既增进亲人之间的情感,也是在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

二、“家规”——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从父母那传承了怎样的家规?又应该如何制定自己的家规?在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初期,有些家规是可以制定出详细的条款,全家人共同遵照执行的。比如指导幼儿物品要放在固定的地方,那全家人都在遵守这项规定。如果父母都将物品随意摆放,孩子就会以“爸爸怎么不这样做”为理由,拒绝遵守规定。同时,父母也会给孩子留下出尔反尔、朝令夕改的坏印象,对于家规也不会重视或遵守。我们都知道在幼儿期养成读书的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无穷,而培养幼儿养成读书的习惯却是很不容易的。父母多读书、多带孩子去图书馆是非常好的做法,但是让工作一天的父母从电脑、电视前离开,拿起书本和孩子一起阅读,为孩子营造一个读书氛围却不是每一位家长能坚持下来的。理论上讲,一个习惯的初步养成需要21天的时间,一个习惯的基本养成则需要3个月的时间。这就对父母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尤其是让父母改到自身已有的一些不良习惯来形成孩子的好习惯。所以,对孩子的培养也是对家长的考验。

教育孩子并不是简单地把孩子送进好的学校,教育是引领,教育是陪伴,教育是熏陶。教育无小事,年轻的父母们都应该做一个有心、用心的家长,树立和谐的家风,制定具体、可操作、可评估的家规,让事事、时时、处处都成为引领孩子成长的契机。

良好家风伴我成长

良好家风 伴我成长

良好家风伴我成长

演讲稿:良好家风伴我成长

良好家风伴我成长(6)

建设良好家风,助力孩子成长

我家的家风故事:良好的家风伴我成长

良好家风传承

传承良好家风

传承良好家风

良好家风对幼儿成长的意义
《良好家风对幼儿成长的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