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寓言、典故成语

发布时间:2020-03-02 11:08: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寓言故事类:

拔苗助长bá miáo zhù zhǎng

【解释】: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示例】:那种不顾学生能否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异于~。 【近义词】:揠苗助长、急功近利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比喻不切实际地办事,欲速不达

狐假虎威hú jiǎ hǔ wēi

【解释】: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示例】: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别人~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近义词】:仗势欺人、狗仗人势 【反义词】:独步天下、独擅胜场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亡羊补牢wáng yáng bǔ láo

【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自】:《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示例】: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可称晚悟。 ◎章炳麟《与孙思昉论时事书》二

【近义词】:知错就改

【反义词】:时不我待、知错不改

【语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

坐井观天zuò jǐng guān tiān 【解释】: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出自】: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示例】:我弟子虚度一生,山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樗配之辈。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

【近义词】:井底之蛙、鼠目寸光、管窥蠡测 【反义词】:见多识广、包罗万象、无懈可击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刻舟求剑kè zhōu qiú jiàn

【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示例】: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胶柱鼓瑟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近义词】:守株待兔、墨守成规 【反义词】: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叶公好龙yè gōng hào lóng

【解释】: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出自】: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近义词】:表里不

一、言不由衷 【反义词】:名副其实、名实相符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

【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示例】: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之辈。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 【近义词】: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反义词】:通达权变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画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

【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示例】:这也是一则事实,并非做书的人~,为此奇谈。 ◎《花月痕》第五一回 【近义词】: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愚公移山yú gōng yí shān

【解释】: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出自】:《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示例】: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扬~的精神。

精卫填海jīng wèi tián hǎi

【解释】: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出自】:《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示例】:宾南如~,每不自量。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 【近义词】:矢志不移、愚公移山、移山倒海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 【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自】:《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示例】: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的笨拙的把戏。 ◎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反义词】:开诚布公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画饼充饥huà bǐng chōng jī

【解释】: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自】:《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示例】:小生待~,小姐似望梅止渴。(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六出) 【近义词】:望梅止渴、无济于事 【反义词】:名副其实

【语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画地为牢huà dì wéi láo

【解释】: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示例】:这一封号,虽是几根柳森片门户,一张红纸的封条,法令所在,也同~,再没人敢任意行动。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近义词】:作茧自缚、画地为狱 【反义词】:任其驰骋、豪放不羁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杀鸡儆猴shā jī jǐng hóu

【解释】: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对牛弹琴duì niú tán qín 【解释】: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出自】: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示例】:~,牛不入耳,骂得很好,咱们一总再算账! ◎清·李当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近义词】:对牛鼓簧、白费口舌 【反义词】: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用于讥讽别人

盲人摸象máng rén mō xiàng

【解释】: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出自】:《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近义词】:管中窥豹、坐井观天 【反义词】:洞察一切、仰视观察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历史典故类:

完璧归赵wán bì guī zhào

【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示例】:请放心,不要多久,这两件东西定会~。此事放在弟身上好啦。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近义词】:物归原主 【反义词】:支离破碎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物归原主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负荆请罪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释】: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示例】:我今特来寻贤弟,~。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 【近义词】:引咎自责 【反义词】:兴师问罪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

程门立雪chéng mén lì xuě

【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近义词】:尊师重教

【语法】:偏正式;则谓语;比喻尊师重教

三顾茅庐sān gù máo lú 【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示例】: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 【近义词】:礼贤下士

【反义词】: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纸上谈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

【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示例】: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书生之见,全是~。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 【近义词】: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 【反义词】:埋头苦干、脚踏实地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指鹿为马zhǐ lù wéi mǎ

【解释】: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示例】:东床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

【近义词】: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闻鸡起舞wén jī qǐ wǔ 【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近义词】: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反义词】:苟且偷安、自暴自弃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十面埋伏shí miàn mái fú

【解释】: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出自】: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近义词】:四面楚歌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四面楚歌sì miàn chǔ gē

【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示例】: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杞人忧天qǐ rén yōu tiān

【解释】: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示例】:~,伯虑愁眼。(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七回) 【近义词】:庸人自扰、杞人忧天 【反义词】:无忧无虑、若无其事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画龙点睛huà lóng diǎn jīng

【解释】: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示例】:这然而一个好题目,却常常对作品有~之妙,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 ◎秦牧《车窗文学欣赏》

【近义词】:锦上添花、点石成金

【反义词】:弄巧成拙、画蛇添足、点金成铁

【语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南柯一梦nán kē yī mèng

【解释】: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出自】: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示例】:看荣华眨眼般疾,更疾如南柯一梦。 ◎元·郑廷玉《金凤钗》楔子 【近义词】:黄粱美梦 【反义词】:梦想成真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虚幻的梦境

卧薪尝胆wò xīn cháng dǎn

【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示例】: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刻苦训练。 【近义词】:发愤图强、宵衣旰食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洛阳纸贵luò yáng zhǐ guì

【解释】: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示例】:人说“~”,谁知今日闹到“长安扇贵”。此时画的手也酸了,眼也花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七回)

【近义词】:有口皆碑、交口称誉、有目共赏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

寓言、典故成语
《寓言、典故成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成语寓言故事 典故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