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一篇普通新闻稿件变成军报当月好稿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3-02 01:26: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会聚焦

——一篇普通新闻稿件变成军报当月好稿的启示

凌翔

军事记者2013年第08期

在解放军报社工作快20年了,一直从事基层政工新闻稿件的编辑工作,经常打交道的作者是师团以下基层一线的报道员。编辑来自基层一线的稿件,好处是稿件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军营生活气息,坏处便是很多作者是新手,刚刚启航,不少稿件存在散、大、空现象。正因为此,工作中,我常常为稿件中生动的故事拍案叫绝,也常常被“军报近期需要什么样的新闻稿件”之类问题难倒。

说老实话,这一经常被提及的问题回答起来可不那么容易。报纸是新闻纸,是以新近发生的新闻为载体的,所以,就算是社长、总编,他们可能知道明天登什么稿件,但后天、大后天刊登什么稿件,我想他们也难以给出圆满的答案。事实上,军报每天都在刊登前一天或近些日子发生在军营中的各种新闻。

那么,是不是每个单位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都值得刊登呢?当然不是。新闻媒体,特别是像《解放军报》这样以鼓舞人、教育人为己任的党的喉舌,所刊登稿件要求在具有新闻性的基础上,首先要有指导性,这就是“政治家办报”的精髓。那么,怎样让我们所写的稿件具有指导性呢?从今年5月15日军报《部队新闻》版刊登的稿件《指导员潘晓宇被破格提为团副政委》一稿刊发过程中便可以看出,学会聚焦,学会提炼主题,才能写出军报喜欢刊登的稿件,才能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稿件。

5月10日,我收到两篇稿件,一篇是南疆军区某团士官崔华忠写的《新疆军区某团装步一连两名主官立足基层干事业求作为 建连成绩突出 双双破格提拔》,一篇是南疆军区新闻干事毛德海写的《南疆军区党委紧盯强军目标大力选拔年轻干部 6名优秀基层干部得到越级提升》。应该说,这段时间,与这两篇稿件主题相类似的稿件很多,因为这段日子是干部转业、干部调整的时间,所以,我的邮箱每天都会收到题材相似的来稿。不过,这两篇稿子也有与其他稿子不同的地方。当时,我分析认为,毛德海稿件里的6人肯定包括崔华忠稿件里的两名干部,电话打过去一问,果不其然。我静下心来,反反复复研究了这两篇稿件,感到这两篇稿子里有一些隐隐约约值得报道的“新闻因子”。其一是南疆军区是全军比较艰苦的地方,基本上可以说是除南沙群岛以外离北京最远的边陲。其二是南疆军区政治部主任缪文江在稿件中有一段背景介绍:“这批越级提升的干部均从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年龄不超过30岁,任现职期间获得过二等功以上奖励,或所带连队被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队,或连续3年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的干部中进行遴选,并最终确定了40名符合越级提升的对象。”大胆破除“以年龄大小论先后,以任职时间长短排座次”的用人观念,在师、团级单位全面考察、综合考量选出来的,其中重点介绍了神仙湾边防连副营职指导员潘晓宇、某机步团连长孙子龙、指导员吴传磊、某工兵团连长李鹏等4人的事迹。应该说,这4人的事迹都很过硬(实际上6人都很过硬,只是另两人的事迹稿件里没有详细介绍),每个人拿出来单独成篇,都能洋洋洒洒写个几千字。

怎么办?当时,我和南疆军区新闻干事毛德海协商,问这6人谁的事迹最感人,谁最有新闻点,谈到后来,潘晓宇逐渐冒了出来。为什么?因为潘晓宇是从新疆大学毕业的国防生,所任职的神仙湾哨所(神仙湾边防连)又是享誉全国的著名边防哨所,位于海拔5380米的雪域高原,潘晓宇本人又荣立过一等功,并于2012年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这么多闪光点集中在潘晓宇一个人身上,当然有了看头。

不过,当时我和毛德海研究的结果仍然是以潘晓宇为主体,兼及其他人。很快,毛德海在全面梳理6人事迹后,以潘晓宇为重点,重新写出了稿件。应该说,这新写的稿件还是没有将潘晓宇突出出来,也就是说,聚焦还不到位。不过当时我感觉已经是一篇可以发表的稿件了,当即编发。政工部副主任欧世金看到这篇稿件后,一刻也没耽误,很快就从网上传到当时总编室分管《部队新闻》版的曹瑞林主任处。

据我所知,临时分管《部队新闻》版期间,曹瑞林主任有一个好习惯,他善于从已经编辑好了的成品稿件里面发现新闻,进行再度包装。我发过去的这篇《6名优秀基层干部得到越级提升》的稿件照理说也是一篇可以刊发的稿件,但是,这篇稿件最闪光的新闻点却被我淹没在一堆新闻事实当中,没有让最闪光的新闻事实脱颖而出,未能让这些新闻点木秀于林,所以,稿件就显得平平淡淡。曹瑞林主任敏锐地发现了隐藏在稿件中的闪光点,他和部队新闻版的几位编辑协商后,果断决定去除枝枝蔓蔓,就写潘晓宇一个人。

这就是眼光,是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眼光。为了进一步深化主题,在最短时间里拿出精品佳作,曹主任果断请军报驻新疆军区记者站站长孙兴维加入采写团队,重新采访潘晓宇的事迹,大胆剥茧抽丝,把淹没在原稿里的这个“蚕茧”中的“蚕虫”色香味俱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曹主任的指导下,部队新闻组还在版面上对这则新闻稿件进行了进一步强化。编辑况宏专门连线了南疆军区政委李伟,用李伟之口将主打稿件中不容易反映出来的用人导向明白、准确地传达给读者。同时配发了潘晓宇的简历及获得的荣誉,配发了潘晓宇在神仙湾哨所的照片,使整个稿件成为当天的一大亮点。

西方学者曾提出有名的“感性政治”“理性政治”概念,他们认为,所谓理性,就是“使人确信的东西”;所谓感性,则是“让人激动的东西”。我们军事新闻的目的是要让更多的读者拥有理性色彩,但我们官兵大多是一个个生龙活虎、感情丰富的年轻人,他们更易于接受让人激动的感性。这就要求我们的稿件从感性入手,让读者爱看,进而把理性的深刻蕴藉于感性色彩之中。当前,这一做法已成为主流媒体的一种追求。

从这篇稿件最后产生的效果可以看出,只有站在国家和军队建设事业的全局高度,具有深远的眼光,才能大胆聚焦稿件的一切闪光元素,从而使稿件在读者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这就要求我们的作者、编辑具有主动作为意识,尽力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从而为读者呈现出精彩纷呈的佳作来。

当然,这里还得强调一下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提倡善于发现新闻,善于发现新闻中的闪光点,大胆聚焦已发现的新闻事实,我们提倡的是发现而不是胡编乱造。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它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所写的事实确凿可信,修改和聚焦主题都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文字精炼、主题集中,所有事实和细节都必须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真实发生过的。

以这篇稿子来说,见报稿每一点事实都是真实的,曹瑞林主任和部队新闻组的编辑所做的工作就是去除了其他5个人的事迹介绍,更集中地反映了潘晓宇在5380米神仙湾哨所的奉献过程,通篇稿件平实自然,并无华丽崎岖之笔,但他反映的却是我军选拔造就“能打仗、打胜仗”新型人才观这一重大主题,让读者从这样一个发生在官兵身边的寻常小事中,感受到军委领导正在力倡的重大主题。

以小见大,发现官兵身边似乎司空见惯的小事里所蕴含的重大新闻价值,应该成为一线报道员和我们这些从事基层一线稿件编辑的新闻工作者的人生追求。通过凡人小事反映时代大变化、大价值、大梦想、大主题,应该成为我们的看家本领,从而使我们的每一篇稿件多一些循循善诱的引导,少一些空洞无物的说教,进而使我们的版面更加引人入胜,更能牵人眼球。

“涉浅水者见虾,其较深者观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回眸这篇稿件成为好稿的过程,首先是告诉自己,在编辑每一篇稿件的过程中,都要多想一下,深想一下,增强发现具有时代感好稿的新闻敏感性,增强站在全局高度上思考问题的眼光,这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同时也提醒在基层一线学写新闻的战友们,在师团以下部队,并不难以找到新闻素材。相反,只要你能处处留心、时时留意,就一定能发现好的素材;只要你善于思考,学会提炼,学会聚焦,就一定能写出思想深刻,让读者耳目一新的佳作。

让我们一起学会聚焦,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新闻佳作吧!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政工部基层组组长)

厂报宣传新闻稿件节后收心会议

济南道路调研社会实践宣传稿新闻稿件

公司企业发展能力建设研讨会新闻稿件(对外报道稿修改)

周军新闻采访稿 :我市城镇化发展积极践行全域规划理念

一篇普通新闻稿件变成军报当月好稿的启示
《一篇普通新闻稿件变成军报当月好稿的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军队新闻稿件 当月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