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03-02 00:19: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

(一)——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原意】“弟子”原指学生,推而广之,可以是每一个人。按照《弟子规》开篇所述,首先要孝敬父母,善待兄弟姊妹。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故事】孔子讲学

孔子,被世人尊为“至圣先师”、“孔圣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相传,他最早创办私塾,招收学生。孔子教学生,以《诗》、《书》、《礼》、《易》等儒家典籍为教材;开设了六门课程,分别是: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数学,后人称之为“六艺”。在孔子看来,教学最重要的是授人以礼。具体而言,古代的“礼”有五种:即吉礼(祭祀天地人)、凶礼(丧葬)、宾礼(诸侯朝见天子)、军礼(军中的礼节)、嘉礼(婚礼、冠礼)。孔子从德行、言语、正事、文学等方面教导学生遵从礼仪。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培养出了很多贤人。 【今解】《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开章明义,明确指出撰写该书的目的在于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孝顺父母的人、一个有礼貌的人。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

(二)——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原意】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

(三)——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1

【原意】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拖延或推辞偷懒。 【故事】郯子鹿乳

郯(读作tán)子,是春秋时候郯国的第一任君主,品性至孝。

俗话说,人生的四大苦事,莫过于生老病死。郯子看到父母年老,双目失明,心里头很难过。他听人说喝鹿乳可以强健身体、治愈眼疾,就借了一件鹿皮的衣服乔装成一只鹿,跑到深山里头,混进鹿群中取鹿乳。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努力,郯子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鹿乳。回程途中,正巧遇上了猎户。猎人被郯子逼真的装扮所迷惑,抽出箭想射死这只“猎物”。危急关头,郯子慌忙立起身来,掀掉鹿皮,大声呼救,这才免掉了被射杀的危险。猎人问明缘由之后非常感动,交口称赞郯子是个大孝子。历代帝王视郯子为德、才、威、雅的化身。郯子死后,后人建郯子庙来纪念他。据有关资料记载,郯子庙中塑有“三圣”像,即孔子、老子、郯子,人们对郯子的崇拜之情由此可见。

【今解】身为儿女,我们不必刻意模仿“郯子鹿乳”的壮举,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践“反哺之道”。推而广之,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真诚回报曾经帮助过你的人。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

(四)——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原意】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伤心。 【故事】小杖则受 大杖则走

孔子有个高徒,叫曾参。有一天,曾参帮助父亲在瓜田锄草,干活时,一不留神

2

将瓜秧铲断了。他的父亲曾点看到了这一幕,连忙喊:“唉,往哪里锄啊,小心瓜秧……”话还没说完,又一棵瓜秧被铲断了!曾点气急了,一把夺过锄头,大声责骂:“你瞎了吗?看看你干的好事!”曾参这才猛然发觉,小声说:“可我刚刚在想老师讲的课……”这一辩解,曾点的气就更不打一处来了。他随手抄过一根粗木棍,对着曾参就是一顿痛打:“这里是学堂里还是庄稼地?别人是越学越聪明,你是越学越愚蠢。有你这样混账的儿子吗?”曾参既不躲闪也不求饶。曾点越打越生气,竟然将曾参打昏过去。孔子得知这件事后,对曾参说:“你知道舜帝的故事吧?舜的父亲叫瞽瞍(读作ɡǔ sǒu)。舜非常孝顺他的父亲,父亲要呼唤他,他总是在旁边;但父亲想杀掉他时,他却每次都会想办法逃掉。父亲用小棍子打他,他就默默忍受,但用大棍子打他,他就会逃走。舜这样做的结果,使瞽瞍没有犯下不行父道的罪责,而舜也没有丧失孝道。可你呢,父亲大发雷霆时,你宁死也不躲避。表面上像是尽了孝道,但万一你被打死了怎么办?不仅会给你父亲留下一辈子的痛苦和歉疚,而且会让父亲陷于杀子的不义之中。还有哪一种行为比这更不孝呢?”曾参脸色惨白,额头沁出了汗珠儿,说:“老师,我知错了,以后一定改。”

【今解】学问和道理是死的,假如不知变通和灵活运用,再好的学问和道理,也会变成束缚人的教条。生搬硬套,就会变成书呆子;活学活用,才能成为聪明和智慧的人!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行孝,做人也是这样。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

(五)——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相传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母亲早逝,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夏天天气热,每天晚上他都为父亲扇枕席,以便父亲安歇;冬天天气寒冷,他每天晚上都要先

3

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褥焐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香的孝行,感动了左邻右舍,传遍了全县,传遍了全国。当时有“江夏黄香,天下无双”的赞誉。太守刘护上书朝廷申报,推举黄香为孝廉①,黄香由此成名。后来,黄香当官做了尚书令,成为以孝闻名、以孝施政的榜样。黄香的事迹也被历代传颂,被载入“二十四孝”。注①:孝廉,原意是指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人。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后来,孝廉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也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

【今解】现今科技发达了,物质生活富裕了,我们不需要再像黄香那样扇席暖床了,但他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当父母上年纪时,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如果有时间,应该经常和父母在一起,让父母感到亲情的温暖。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

(六)——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原意】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的话,会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 【故事】

三国的时候,刘备临终时对太子刘禅不放心,除了把他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还给刘禅留下了一封信来教育他。信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就是说,不要认为小的坏事就可以胡作非为,不要认为小的好事就可以不做;只有品德良好才能让人信服。后来,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国没有出现大的失误。诸葛亮死后,刘禅开始宠信宦官,逐渐放纵自己,最终蜀国被曹魏灭掉,刘禅也成了俘虏。

4

【今解】记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方面,我们绝对不能做损害他人正当利益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

(七)——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原意】公物虽然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故事】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注意人品的修养,这一切都与他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母亲却把鱼封好让人退回去,并且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母亲呢?这是为政不廉啊!”此事虽小,却可以看出陶侃的母亲教子严格。陶侃始终不忘母亲的教诲,最终成为晋朝著名的清官。

【今解】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总想着公报私囊。一个总想着占便宜的人,最终会自食其果,害人害己。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

(八)——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原意】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故事】董卓的恶行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军阀,他带领军队占据国都,废掉了汉少帝刘辨另立汉献帝刘协为傀儡皇帝,并从此独揽朝政。董卓专权期间,对朝廷中的大臣肆意杀戮,对天下百姓任意欺凌。结果,他的暴行引起了人们的愤怒,司徒王允等人联合起来利用美人计一举将他除掉。董卓死后,他的家属也因此受到

5

株连,连90岁高龄的母亲也被处死。董卓的恶行不仅使其家庭受到牵连,连年迈的老母无法尽享天年,实在可悲!

【今解】一个人真正活出做人的尊严,就要把“仁、义、理、智、信”扎根在心里,并且身体力行。具体而言,“仁”的含义:处事待人,心存厚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义”的含义:言行举止,合乎礼仪,不偏不倚,俯仰无愧。“礼”的含义:洁身自爱,克己制欲,端正心思,以德治事。“智”的含义:随顺不染,明白事理,平心静气,临事不乱。“信”的含义:不妄语,不轻诺,言既出,事必行。以上五点,是做人的根本。只有做到这些,别人才会从心底里尊敬你。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

(九)——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原意】父母爱我,我孝敬父母,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如果父母不爱我,我又能孝敬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大孝。 【故事】虞舜至孝

上古时代,舜因“至孝”而感动天地,被尧帝选为继承人,他的故事也被列为“二十四孝”故事之首。

虞舜,本姓姚,名重华。他的母亲过世后,父亲娶了一个悍妇。父亲、后母和弟弟三个人经常联合起来欺负舜。有一次,父亲让舜去修补仓库的屋顶。舜刚刚爬上屋顶,父亲就抽走梯子,还在下面放起大火。舜急中生智,双手抓着两顶大竹笠,像鸟一样“飞”下屋顶,逃过一劫。还有一次,父亲让舜去挖井。舜多了个心眼,预先在井壁上掏了个洞。当舜挖到井底时,父亲和弟弟就开始往井里抛石头,想砸死舜。幸亏舜躲进井壁上的洞,又逃过一劫。尽管多次遭父亲毒害,舜却并不记恨父亲。他反而更加谨慎地伺候父母,善待弟弟,用自己的德行去感

6

化家人。统治天下的帝王尧听说舜的事迹后,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许配给舜,并将帝王之位禅让给他。

【今解】人的天性中都有一颗至善、至敬、至仁、至慈的爱心。从这个角度说,舜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也能。只要我们能够凭心做事,孝敬父母,就一定能够缔造美满幸福的家庭。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

(十)——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原意】如果父母有过失,我们就应该劝他改过。在劝诫的过程中,一定要和颜悦色,声调柔和。

【故事】苦心劝父

有一天,孙元觉的父亲要把病弱的爷爷扔到深山里去。孙元觉哭着跪倒在父亲面前,恳求他不要这样做。父亲哄骗他说:“爷爷年老了,年老不死会变成妖怪的。” 孙元觉一路苦劝,但父亲始终坚持要扔掉爷爷。到了山里,父亲把爷爷从筐中放下来就要离开。这时,孙元觉心生一计,他对父亲说:“扔了爷爷把筐子拿回去吧。”父亲一愣,不明白他的意思。孙元觉接着说:“等到你老了,我好用它来装你,把你扔到山里来呀。”父亲听了大吃一惊,赶紧把爷爷接回了家。【今解】劝诫父母也是一门艺术。《礼记》中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换句话说,遇到父母不对的地方,我们要婉言劝止,还要讲究方法,切不可恶语相向。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

(十一)——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7

【原意】如果父母不接受子女的规劝,要反复的再劝,甚至哭泣恳求。如果因此而遭到父母的鞭打,也不要怨恨父母。

【故事】闵子骞年幼丧母,父亲再婚。不久,后娘为闵家生了两个儿子。从此,后娘就开始虐待小子骞。在一个北风呼啸的冬日,父亲叫小子骞帮他去拉车。可是一出门,小子骞就冻得发抖,无法帮助父亲拉车。父亲问小子骞是不是病了,他低着头不敢说话。父亲感到奇怪,就去拉扯小子骞。哪里知道小子骞的棉衣一扯就破,露出里面的芦花。原来,后母将前些天新买来的棉絮全部放在自己亲生儿子穿的棉衣里,而小子骞的棉衣里放的却是不保暖的芦花。难怪他冻得瑟瑟发抖。父亲怒气冲冲地回到家,对后妻吼道:“你现在就收拾行李,滚回娘家,我要休了你!”后母心知不妙,只好跪在地下求饶。这时,小子骞也连忙跪下,替后娘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的意思是:后娘在家,最多只是孩儿我一人受罪;如果您将后娘赶出家门,两个小弟弟也要孤单无依了!听到这句话,父亲非常感动。他忙将小子骞扶起,并对后妻说:“今天,当着子骞的话,我先让你留下来。但是,你该学学如何做人!”事已至此,后娘终于低头认错。后来,父亲四处托人,想将小子骞送到孔子门下求学。孔夫子听说闵子骞的事迹,毫不犹豫地接收了这个学生。闵子骞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逐渐成长为孔门高徒,并以“德行”名垂青史。

【今解】人生在世,难免遇到对自己不好的人,应该怎么对待这些人呢?记仇?报复?这些都是胸怀狭窄的表现。我们要学习闵子骞以德报怨的高尚品格。如果我们也能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能像闵子骞那样感动“后妈”,赢得别人的尊重。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

(十二)——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8

【原意】当父母生大病的时候,父母所吃的药要先尝,要昼夜照料在生病的父母身边。

【故事】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母亲薄太后卧病期间,文帝刘恒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汉文帝侍奉母亲,却从不懈怠,长达三年之久。不仅如此,汉文帝在位时期,重德治,兴礼仪,重视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终于开创了“文景之治”的良好局面。

【今解】天之大,孝为先。很多未尽孝道的人都在为自己找借口:学习忙、工作忙、生意忙、事情多、应酬多。但是,普通人总不会比皇帝还忙吧?看看汉文帝刘恒,他不仅日理万机,还能尽心孝顺父母,这才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

(十三)——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

(十四)——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原意】做兄长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长。兄弟和睦,这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孝道。

【故事】缪彤,汉朝人,字豫公。在他小的时候,父母双双过世,留下缪彤兄弟四人相依为命。作为长兄,缪彤自然就承担起了照顾抚养弟弟们的重担。转眼间,兄弟四人均已娶妻。同处一个屋檐下,妯娌们往往都在打着自家的“小算盘”,生活中不时出现不和谐音符。一天,两个弟媳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执不休。

9

缪彤听到了,心里说不出的难过。他想:“都是因为自己没做好,家中才会矛盾重重。”为此,缪彤关锁门户,一边抽打自己,一边厉声自责道:“缪彤啊缪彤,你天天都说要修身谨行,齐整风俗,匡扶正气。可怎么现在连自己的家庭都不能导正,看来都是妄谈,你辜负了祖宗的谆谆教诲,实是不孝子孙啊!”说罢,缪彤便失声恸哭起来。弟弟、弟媳们循着哭声聚拢过来,他们静静地守候在屋外。听到长兄的自责,大家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惭愧地低下了头。从这一天起,缪家又恢复了往日的和乐气氛。

【今解】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每一个人都要互相帮助,互相尊敬。这是一种大爱,有了这种爱,我们才能获得幸福和快乐。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

(十五)——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原意】把财物看得淡些,兄弟之间就不会相互怨恨;处处忍让,和言爱语便不会引起忿怒。

【故事】重义轻财

卜式,西汉人,是一个重亲情、不爱财、一心为国的君子。卜式以牧羊为业。父母去世后,兄弟俩分家,卜式把家中财产都让给了弟弟,自己只要了一百多头羊。他很会养羊,又善于理财,十年后,羊群已繁殖到千余头,他买了房屋,又置办了土地,成为当地很有名的富户。这时,弟弟因经营不善而破产。于是,卜式又把自己的财产分了一半给弟弟。当时,汉朝与匈奴连年作战,耗费了大量钱财,国库空虚,卜式为此忧心忡忡。他给汉武帝写了封信,表示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半家产,作为边防军费开支,也算是他尽了一点爱国之心。在他的带动下,不少富户也都出钱、出粮,资助朝廷府库。因为这些义举,卜式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10

【今解】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因为我们需要用金钱来提升生活水平;但钱不是万能的,有钱不等于幸福,生活中有很多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请记住,我们要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十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原意】或吃、或坐、或走,都应该长者在前,幼者在后。 【故事】

信陵君是战国时期的“四公子”之一。虽然他的势力很大,有门客上千人,但是信陵君却是个敬老爱贤的人。有一次,他听说有一个看城门的老人侯赢很有贤德,就登门拜访,希望将人才招到麾下。为了体现对侯赢的敬重,他不但亲自出马,还将马车上尊贵的位子空出来留给侯赢。侯赢听说此事,就想试一试信陵君是不是真的敬老爱贤。于是,他故意表现得非常傲慢。哪知,侯赢越是傲慢,信陵君越是恭敬。最终,侯赢被信陵君的诚意所所打动,答应做他的门客。

【今解】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关爱老人在当今社会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老人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钥匙。他们不仅养育我们,还以言传和身教向我们传播做人的道理。因此,我们应该以信陵君为榜样,从身边小事做起关爱老人,尊重老人,让老人过得更加舒心。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十七)——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原意】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所叫的那个人不在,自己要先代为听命。

11

【故事】代人养母

杜环的父亲杜一元有一位朋友,叫做常允恭。常允恭死后,常母老无所依,想投靠儿子的朋友。有一个雨天,杜环在家中闲坐,突然从外面走进来一位浑身湿漉漉的老妇人。杜环仔细一看,大吃一惊,问道:“您是常老太太么,怎么流落至此?”常母泣着说:“我儿子常允恭半年前就病死了,儿媳一直没有生育。儿子死后,她将家里席卷一空,不知去向。现在,只剩下我一个孤老太婆,无依无靠啊。”杜环听后,立即跪在常母脚下,哭着说:“我父亲与您的儿子生前亲如兄弟,父亲若在人世,必然把您视为亲娘,父亲不在,就让我来伺候您吧!”从此,常母就在杜家住了下来。杜环对待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祖母一样,不让她受半点委屈。老人死后,杜环披麻戴孝,按照“杜家祖母”的礼仪办理丧事。众人有感于杜环的孝行,称他为“高义之士”。

【今解】向古人学习的时候,切不可生搬硬套。时至今日,要我们都象杜环那样收留一位孤寡老人,既不现实,也不没有必要。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行有余力的时候向社会奉献一份爱心,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十八)——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原意】称呼尊长,不可以直呼其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不可以表示自己很能干。

【故事】贤明的妻子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为齐国名相晏婴当车夫。这个人心高气傲,把谁都不放在眼里。这一天,车夫听说妻子要离开他,感到很吃惊。于是,他急忙找到妻子,问:“过得好好的,你为什么要离开我呀?”妻子说:“晏婴虽然身为相国,名扬天下,

12

可是今天我见到晏婴坐在车上,态度谦恭。再看你相貌堂堂的男子汉,只是一个车夫,却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相国都那么谦恭,你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难道只是因为给相国驾车吗?真是自不量力啊。”听完妻子的批评,车夫羞愧难当。从此,车夫一改之前的傲慢,变得谦虚起来。

【今解】谦虚指不自满,能够接受批评,并虚心向人请教。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而不学无术、一知半解的人,却常常骄傲自大,自以为是。谦虚是一种美德,是进取和成功的必要前提。请记住: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十九)——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原意】走路时遇见尊长,要即刻迎上行礼问候;如果尊长一时还没有说什么,要退在一旁等候指示。

【故事】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学识渊博。有一天,孔子走过庭院,要到门外去。恰好子路在庭院里读书,他看到老师,立刻放下手中的书,对老师行鞠躬礼。凑巧的是,那时满院樱花绽放。孔子刚走进院子,注意力就集中在了樱花上,没有看到子路。过了半天,孔子才看到子路。那时,子路的身体已经酸麻得失去了知觉。孔子称赞他说:“子路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学生啊!”

【今解】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在21世纪的今天,礼仪已成为一个文明发达国家发展或民族进步、进程的衡量及体现。我们要做社会的文明人,就必须学习和讲究礼仪。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二十)——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13

【原意】遇见尊长要下马下车,让尊长先过百步以外,自己才可以上车上马。 【故事】下马石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的陵园,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约0.5公里的桥山之上,是国务院公布保护的第1号古墓葬。汉司马迁《史记》称:“黄帝崩,葬桥山。”桥山黄帝陵相传创自汉代,唐大历年间(公元770年前后)在城北桥山西麓建黄帝庙。元代、明代、清代数次重修,均有碑记载或录于县志中。黄帝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渊祖,直到今天,每年清明节仍有祭祀活动。沿着神道拾阶而上,两侧古柏参天,形态各异,翠色长驻。在距黄帝陵约200米的神道旁,一座明朝嘉靖年间垂立的下马石悄然静立,上刻“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八个大字,令人肃然起敬。古代山路崎岖,谒祖祭陵者多骑马坐轿,行至此处,均下马下轿,整理衣冠,恭行至陵前。现代人虽不骑马坐轿,多为步行上山,但接近陵园,恭敬肃然与古人是一致的;乘车上山车,也不可直达陵园,同样也须在此下车,以示敬意。

【今解】尊重他人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修养好的表现,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是顺利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社交关系的基石。如果我们能从内心里恭恭敬敬地对待每一个人,就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在无形之中为自己构建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二十一)——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原意】长者站着,幼者不可坐;待长者坐下后,招呼幼者才可以坐下。 【故事】“程门立雪”讲的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读书识字,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曾长期在龟

14

山书院潜心攻读,并拜理学名家程颐为师。这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读作cù)因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看法,各执一词。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向老师程颐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下起了大雪。寒风凛凛,瑞雪霏霏,北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只得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恰好程颐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游酢两个人不敢惊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杨时的脚冻僵了,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很久,程颐一觉醒来,透过窗户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理学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今解】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礼仪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因此,我们要做一个好公民、好新时代人,首先就要做一个懂礼的人。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二十二)——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原意】在长辈面前,不可以高声讲话,讲话声音要低些。但是,如果声音低到听不清楚,那也不适宜。

【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这种理论指的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要指点他高深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行礼,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

15

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求教。这要做,既表达了自己的求学态度,又显得落落大方,不卑不亢,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今解】很多人在跟师长或者领导交流时,容易犯两个毛病:要么夸夸其谈,要么唯唯诺诺。实际上,这两种方式都会显得不礼貌。大家应该及时调整心态,做到不卑不亢,从容应对。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二十三)——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原意】要见尊长的时候,动作要敏捷。告退的时候,动作要缓慢。尊长问话,要站起来回答,不可左顾右盼。

【故事】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是个非常讨人喜欢的小孩。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大家都夸他是神童。一天,父亲买了一些梨,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乡里,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今解】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我们成年人,是不是也应该学习他身上的这种美德呢?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二十四)——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16

【原意】对待他人的父亲,应像对自己的父亲一样尊重。对待他人兄长,要像对自己的兄长一样恭敬。 【故事】

颜之推,生于乱世的文学家,自称“三为亡国之人”。这个称谓从何而来呢?颜之推出生在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官宦家庭。他博览群书,写文章辞情并茂,深得梁湘东王赏识,19岁就被任命为左常侍。不久,他投奔北齐,官至黄门侍郎。后来,北齐为北周所灭,他北周朝廷被征为御史上士。再后来,隋代北周,他又被隋代中央政府召为学士,不久病重,命不久矣。当生命渐渐老去的时候,颜之推感慨万千,说出了“三为亡国之人”的自嘲之语。颜之推亲眼目睹过许多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颠沛流离、生死离别的悲惨故事,特别希望自己的后人能够和睦相处,自己的家族能够枝繁叶茂。于是,他将自己为人处世的感悟写成一本书,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颜氏家训》。《颜氏家训》有这样的说法:“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兄弟之间不和睦,就不会关心、爱护自己的侄子女,侄子女之间也不会有感情,家族中子侄辈就会亲情淡漠,关系疏远。颜之推告诉我们这些朴素却非常重要的道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今解】博爱,中华传统文化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如今,我们既要继承古人的优良传统,又要赋予其时代精神。具体来说,博爱是以爱人为基础,包括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爱生命、爱人类的生存环境、爱大自然、爱人类的劳动创造、爱文明进步、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二十五)——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17

【原意】清晨要尽早起床,晚上要迟些才睡;人生的岁月有限,所以每一个人都要珍惜此时此刻。

【故事】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其死后被追封为温公,故后人又称他司马温公。他从小聪明过人,被誉为“神童”,但他从不骄傲,学习十分勤奋。在编写《资治通鉴》时,司马光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取名“警枕”,意在警惕自己:切莫贪睡。当枕着这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一动弹,“警枕”就会翻滚,于是他立刻坐起来,继续发奋著述。就这样,他倾注了十九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资治通鉴》这部三百多万字的巨著。《资治通鉴》上起战国、下止五代,记载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历代兴亡,善可为法,恶可为鉴,为后世做出了巨大贡献。

【今解】“一寸光阴,一寸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司马光凭借超人的勤奋,成为学识渊博的一代大家,“温公警枕”的故事也激励后人珍惜时光,多为国家和人民建功立业。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二十六)——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二十七)——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原意】帽子要戴端正,纽扣要结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整齐。

【故事】一天早上,美国销售专家乔•吉拉德,躺在床上睡觉时突然想起要给约好的客户打电话,于是马上跳起来,穿上西装打上领带,拨通约好客户的电话。

18

他讲话的时候,好像客户就坐在他对面一样,表情、动作非常恭敬,不停地点头称是。通完电话后,他才把衣服、领带脱掉,仍旧回到床上睡觉去了。他的太太看到后,瞪大眼睛问他:“你是不是发疯了!怎么为打一个电话还要‘全副武装’?”而他却对太太说:“当我穿得很正式的时候,我的内心对客户会非常的尊重,对方一定会在电话那边感受到我对他的恭敬心,这样会加深客户跟我之间的友情。” 【今解】整齐的穿戴不光对自己是一种自信心的暗示,更能够产生对他人的恭敬之心。乔•吉拉德之所以能够成为美国最为成功的营销大师,正是因为他时刻保持一颗至诚恭敬的心,所以谦逊美好的品德才是一切成功的先决条件。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二十八)——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原意】脱下的帽子,要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要乱丢,以免把衣服弄脏。 【故事】杨老师有位朋友,她每次穿的衣服都常保如新。一天,她穿着一件非常好看的衣服,杨老师就赞美说:“你今天穿的衣服很好看。”她说:“这一套衣服已经穿了十几年了!”杨老师就问她:“你如何保养它的?”她说,从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她要如何保存自己的衣服,要把衣服分成春、夏、秋、冬四类,还要会自己整理衣服,而且要会折叠,该挂好的、该收好的自己都要懂得。母亲在做的时候都会叫她过来看,然后耐心慢慢地教导她。她说:“即使要换洗的衣服,母亲都要求我要折叠好放在篮子里再去洗。”因为母亲这样教导她,所以她现在也教导自己的小孩,即使才一岁多喝完奶,也要把奶瓶放在固定的地方。

【今解】一个人如果懂得料理自己的生活,就会节省很多的时间,可以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同时也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何其重要啊!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二十九)——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19

【原意】衣服贵在整洁,不在于华丽。穿衣服要依照自己的身份,还要和自己的家庭情况相称。

【故事】张九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宰相,有“当年唐室无双士,自古南天第一人”的美称。他一生三度入朝,在朝廷前后任职20余年,历任左拾遗、左补阙、中书舍人、秘书少监、中书令等职。为官期间,他为政清廉、刚直不阿,敢于犯颜直谏,竭力匡扶社稷,为“开元之治”做出了巨大贡献。张九龄举止优雅、风度不凡,后人盛赞其为“曲江风度”。张九龄去世后,每当宰相保举官员,唐玄宗都要以他为标准,询问:“风度得如九龄否?”(此人的风度与张九龄相比如何?) 【今解】从礼仪的角度来看,着装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穿衣。着装是一个人基于自身的阅历修养、审美情趣和身材特点,根据不同的时间、场合、目的,力所能及地对所穿的服装进行精心的选择、搭配和组合。在各种正式场合,注重着装的人能体现仪表美,提升交际魅力,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人愿意与其深入交往,同时,注意着装也是每个事业成功者的基本素养。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三十)——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原意】对食物,不要挑食,不要偏食,适可而止,不可吃得太饱。 【故事】养生“三有”

“三有”:《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到,人体要保持健康要做到“三有”: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有序。饮食有节,即吃饭有节制,时间有规律,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不过冷过热,不暴饮暴食,不挑食,不偏食,做到精粗兼备,荤素搭配。起居有常,即一日之中的起、食、劳、睡等,必须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做到动静结合,张驰有度。劳作有序,即因人而异,或工作,或务农,或读书求学,或处

20

理公务,或操持家务,无论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在连续劳作之间要适当的休息。用脑和用体要互相调节,用脑者要多作运动,增加活动量;用体者要注意休息,勿过疲劳。总之,节饮食,慎起居,不妄劳作,可强身延寿,安享天年。 【今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有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由此可见,合理膳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环节。对于现代人而言,要想塑造强健体魄,就必须坚持合理膳食,及时、全面地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三十一)——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原意】年轻人不可饮酒,一旦喝醉酒,就会丑态百出。 【故事】喝酒误国

楚恭王与晋国的军队战于鄢陵,楚国打了败仗,楚恭王的眼睛也中了一箭。为准备下一次战斗,楚恭王紧急征召大司马子反前来商量对策。但是,子反却因为喝醉酒无法前来,因而延误战机。楚恭王只得对天长叹:“天败我也。”这场战争最终以楚国战败而告终,醉酒误事的子反也被楚王以延误战机之罪杀头。 【今解】虽说“无酒不成席”,但酒也是“穿肠毒药”。过量饮酒会极大地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延误正事,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应尽量少饮酒,以免误事。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三十二)——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原意】走路的时候步态从容,站立要身子端正,作揖要把身子躬下,礼拜时要恭敬。

【故事】古人的举止之礼

21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向来重视人们的行为举止之礼,要求一举一动都要有式有度,主张“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即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站有站相。《礼记·曲礼上》规定:“立必正方。”站立时,应当身体直立,颈项向上抬起,收腹挺胸,两臂自然下垂。这样做,才能给人一种挺拔笔直、舒展俊美、玉树临风的美感。相反,塌腰耸肩、探脖曲腿、摇摇晃晃则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坐有坐相。《幼仪杂箴》规定:“坐,背直,貌端庄,手拱臆(胸前)。仰为骄,俯为戚。毋箕以踞,欹(不正)以侧。坚若山乃恒德。”古人的坐姿与现代人不同,古人常席地而坐,即双膝着地,跪坐在脚上,脊背挺直,面容端庄。在现代生活中优雅的坐姿传递着自信、友好、热情的信息,同时也显示出高雅庄重的良好风范。走有走相。《千字文》规定:“距步引颈,俯仰朝后,束带矜庄,徘徊瞻眺。”这就是说,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穿戴整齐,如同在朝廷中祭拜一样庄重。古人不仅对走姿有讲究,对行走的速度也有讲究:两足进叫做行,徐行叫做步,疾行叫做趋,疾趋叫做走,不同场合采取不同的走相才不会有失礼之处。

【今解】虽说时代不同了,但古人对仪容仪表的重视和要求,是值得今人借鉴的。外在形象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不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他人传递着这个人对生活的内心态度。一个仪表优雅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带来文明的春风,得到人们的尊敬。

《弟子規》背后的故事(三十三)——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原意】进出门时,不要踩到门槛。站立要端正,不可靠墙而立。不可蹲着做事。坐要稳定,不可摇来摇去。 【故事】

22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三十四)——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原意】掀开门帘时要轻,不得出声。转弯要宽,不要触到棱角。 【故事】每逢大事有静气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三十五)——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三十六)——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原意】做事不可太匆忙,匆忙最容易出错。也不要怕困难,即使是小事,也不要轻易忽略。 【故事】欲速不达

清朝年间,一位农夫挑着一担橘子进城赶集。太阳已经偏西,农夫必须在城门关闭之前赶到,否则便会白忙活一场。农夫焦急地一路往前赶,正巧前面来了一位当地人。农夫立刻停住脚步,气喘吁吁地问道:“大哥,我是否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到城里?”这位过路人说:“你慢慢地走还来得及。”农夫继续飞奔赶路。他越走越快,结果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橘子撒了一地。农夫只好停下脚步,一个一个地捡了起来。这时,天色已晚,当农夫到达城门时,城门早就关闭了。这真是应了那句古话:“欲速则不达”。

【今解】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往往会导致失败的结局。做人做事都应放远眼光,注重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只有这样,才能水到渠成,达成自己的目标。

23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三十七)——斗闹场 绝勿近邪僻事 绝勿问

【原意】凡是打架闹事的场所,绝对要远离;对于那些怪诞、邪僻的事情,少去了解,更不要去学习。 【故事】管宁割席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三十八)——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原意】拜访朋友,如门前要先问某某人在不在,或进入客厅时要高声呼:“有人在吗?” 【故事】孟子休妻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三十九)——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原意】当有人问“是谁”的时候,你应当报出自己的名字,不能说“是我”,使对方不明白。 【故事】宝玉淋雨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四十)——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四十一)——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24

【原意】借来的物品,要爱惜使用并准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 【故事】宋濂借书

明朝有一个叫宋濂的人,很爱读书,但家里太穷买不起书,于是只有借书读。但是许多富有的人家虽然藏书很多,却不愿意借给他。有一次,宋濂到一家富户借书看,这家人不愿意借给他,所以借的时候规定十天之内要归还,可十天时间根本就读不完那本书。到了第十天早晨,天下着大雪,那家人以为宋濂不会来还书了,可是宋濂却冒着雪把书送了回来。主人很感动,他告诉宋濂,以后可以随时来看书,不再给他限定借书时间了。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四十二)——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原意】凡是开口允诺之前,要先考虑自己能不能做得到,如果没有把握做到就不必讲,不可欺骗蒙混,失信是绝对不可以的。 【故事】徙木立信

商鞅到秦国当宰相的时候,为了建立起法律的威信,就在南门摆了一根木头,并下令能将木头移到北门的人就可以得到十两黄金,但是老百姓一直不相信政府,虽然是很简单的事却没有人愿意尝试。后来他把奖金提高到五十两黄金,有一位年轻人决定试试看,后来果然得到了奖金,之后大家就知道这位新宰相是一位说到做到的人,所以便非常守法。秦国也因此变得很强大。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四十三)——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25

【原意】讲话不可太多,言多必失。要讲的恰当,要实事求是,不可花言巧语。 【故事】子禽求教

《墨子》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子禽向老师请教:“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癞蛤蟆和青蛙,白天晚上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燥,也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皆为振动,人们早早都起来了。所以,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四十四)——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原意】尖酸刻薄的话,下流的脏话,阿谀奉承之类小市民习气都要彻底革除。 【故事】服子访友

战国时期的服子,在言谈举止方面特别讲究礼貌。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朋友。那家人非常客气,邀请了许多朋友陪他一起游玩。有一位客人想趁机向服子请教问题。服子直率地说:“你有几个不足之处。”客人一楞,说:“你讲。”服子说:“第一,你有一种轻浮的表现;第二,交谈中你不称我为老师,是不够尊敬我;第三,我们初次见面,交情很浅,而你谈得很深,太随便了。”几句话说得那位客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四十五)——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原意】所见未真切时,不得轻易说出,所知未确实时,也不能轻易传扬出去。 【故事】三人成虎

26

战国时代,魏国的太子被送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做人质,跟随着一起去的人员中包括了魏国的著名大臣庞恭。 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当然不相信!”魏王立刻答道。 “如果同时有两个人跑来,热闹的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 “会怀疑,但一般不会相信。”魏王回答道。“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街上有只老虎时,您会相信吗?”庞恭接着问。魏王想了一会儿回答:“我会相信。”于是庞恭就劝诫魏王:“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可是,庞恭走后,毁谤他的人太多了,庞恭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四十六)————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原意】不适宜的事不能轻易允诺别人,假如你不经考虑允诺了别人,会使你进退两难。

【故事】曾子杀猪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于是便不吵了,也不去了。 等到妻子从市场回来的时候,看到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妻子很紧张,便问道:“我跟孩子开玩笑的,哄哄他,你还当真?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便杀猪呢?”曾子正色道:“你既然答应了小孩子,就

27

应该要做到。假如你骗孩子一次,可能你这一辈子所说的话,他都不会相信,所以还是得按照你的承诺去做事。”就这样,儿子终于如愿吃到了猪肉。曾子杀猪的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人所尊敬。

【今解】“轻诺寡信”是为人处世的大忌。“慎诺”所体现的是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的做法。事前三思而后为。做不到的,就不要轻易承诺,既然承诺了,就努力去践约。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四十七)——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原意】在讲话的时候,咬字要清楚,态度自然,不可以讲得太快太紧张,也不可以讲得含糊不清。 【故事】柳敬亭学说书

柳敬亭是扬州府泰州人,原姓曹。十五岁时,因为蛮横凶悍,刁钻不讲道理,触犯刑法,应当处死刑,因此他改姓柳,逃到盱眙城里,给人们说书。那时他说书已经能使市民佩服、感动。后来,他到了江南,松江府有个叫莫后光的读书人对他说:“说书虽是低微的技艺,但也必须勾画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情态,熟悉各地方的风土人情。要象春秋时楚国优孟那样以隐言和唱歌讽谏,而后才能达到目的。”柳敬亭回到家里,用心练习,反复推求。过了一个月,他前往莫后光处,莫对他说:“你说书,能够使人欢乐喜悦,大笑不止了。”又过了一个月,莫对他说:“你说书,能使人感慨悲叹,痛哭流涕了。”又过了一个月,莫后光不禁赞叹地说:“你说书,还没有开口,哀伤、欢乐的感情就先表现出来了,使听众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你说书的技艺达到了精妙的程度。”于是,柳敬亭就到扬州、

28

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去说书,名声显扬于达官贵人之中。人们争着请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艺,没有不从内心感到满足,说他演得好的。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四十八)——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原意】说东家长,西家短的话,与自己无关的不要去管他。 【故事】目不窥园

一代儒学大师董仲舒,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时酷爱学习,读起书来常常忘记吃饭和睡觉。其父董太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让孩子能歇歇,他决定在宅后修筑一个花园,让孩子能有机会到花园散散心歇歇脑子。第一年,董太公一边派人到南方学习,看人家的花园是怎样建的,一边准备砖瓦木料。头一年动工,园里阳光明媚、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蜂飞蝶舞。姐姐多次邀请董仲舒到园中玩。他手捧竹简,只是摇头,继续看竹简,学孔子的《春秋》,背先生布置的《诗经》。第二年,小花园建起了假山。邻居、亲戚的孩子纷纷爬到假山上玩。小伙伴们叫他,他动也不动低着头,在竹简上刻写诗文,头都顾不上抬一抬。第三年,后花园建成了。亲戚朋友携儿带女前来观看,都夸董家花园建得精致。父母叫仲舒去玩,他只是点点头,仍埋头学习。中秋节晚上,董仲舒全家在花园中边吃月饼边赏月,可就是不见董仲舒的踪影。原来董仲舒趁家人在赏月之机,又找先生研讨诗文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董仲舒的求知欲愈见强烈,遍读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书籍,终于成为令人敬仰的儒学大师。

【今解】术业要有专攻,这是社会分工日趋细化之时代的必然要求。一个人要有专攻的术业,首先需要他具备专注的精神。世界每时每刻都千变万化,如果定力

29

太差,整天被些琐碎的无关紧要的杂事占据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最终注定一事无成。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四十九)——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原意】看见别人的善行,就要想到自己也应该努力做到。虽然差距很远,但经过自己努力,也会慢慢地与别人一样。 【故事】择善而从

隋朝画家展子虔,由于画技精湛,名望地位都很高,他画人物、鞍马,均能传神,尤其擅长于画北方奇伟壮丽的山水,能在不大的画面上描绘出视野开阔的自然景物,给人以咫尺千里之感,颇得人们的赞美。因此,他听到的都是赞美和恭维的话。时间一长,展子虔就飘然自得,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画家,也不把别的画家放在眼里。同时代一个名叫董伯仁的画家,在画坛的地位也不算低,可是展子虔瞧不起他。其实董伯仁除了能画和展子虔差不多的人物、鞍马之外,尤其擅长画江南山水,在他笔下的亭台楼宇精细别致;山水树木秀丽柔美,形神兼备,别具一格。他听说展子虔狂妄自大,瞧不起人,很不以为然地说:“展子虔不过画些北方的秃山恶水,没有什么新奇之处,我还从来没有看到他画过一幅江南的美景呢!”董伯仁的话,很快就传到展子虔的耳朵里。乍一听来,展子虔十分生气,继而一想,觉得也不无道理。于是取出董伯仁的画,仔细端详起来,并和自己的画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渐渐发现自己的画的确是雄健有余而潇洒滋润不足。展子虔这才心平气和,主动去见董伯仁,表示要向他学习,董伯仁深受感动,也表示要向展子虔学习。从此,见贤思齐的两位画家,都择善而从,以对方的优势

30

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经常往来,一起切磋画艺,互相取长补短,终于成了挚友,两人的绘画技巧都有了新的提高。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五十)——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原意】看见别人的恶习,要即刻自我检讨,如果发现自己也有这个毛病,就要即刻改掉,如果没有,要时刻警惕,不能染上这种恶习。 【故事】楚襄王改过

战国时期,楚国国势日益衰弱。楚襄王很信任州侯、夏侯、邬陵君和寿陵君这四个无德无能但又善于阿谀奉承的人。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他对楚襄王说:“您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邬陵君和寿陵君又总是跟随着你。这四个人只知道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这样下去,楚国就危险啦!” 楚襄王听了,很不高兴,气骂道:“你老糊涂了?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来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是觉得事情就要走到这个地步了,否则是不敢说这些话的。如果您还是一直宠信这几个人,楚国一定会灭亡的。您既然不相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去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么样?” 楚襄王同意了。五个月后,庄辛的预言不幸成为了现实。秦军大举进攻楚国,攻占了包括首都在内的大片国土。襄王只好弃都而逃,被困在城阳。身处困境的襄王十分后悔当时没有听庄辛的劝谏,就派人去赵国召他回来。襄王惭愧地对他说:“寡人从前没有重视你的劝谏,以致遭到如今这等惨败,你看如何是好啊?”庄辛说:“俗话说得好,‘发现兔子,再放出猎狗,并不算晚。丢了羊后,及时把羊圈修好,也不算迟。’楚国现在虽然遭到比较大的打击,但实力还是比较强的,还拥有数千里的地方,只要全国上下发奋努力,是可以重整旗鼓的。”襄

31

王听了庄辛的一番话,精神不由为之一振,借助庄辛的智谋和才干,出兵回击秦军,收复了不少失地。

【今解】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自省是一个人可贵的品质,它能够让你明辨是非,冷静决策,把握住正确的发展方向。对于位高权重者而言,周围趋炎附势、阿谀奉承者必不在少数,自省显得尤为重要。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五十一)——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原意】如果自己品德、学问、才能、技艺不如别人,应当努力争取尽力赶上。 【故事】三人行必有我师

大教育家孔子是个善于学习的人,他勤思好学,不耻下问。有一次,孔子和学生们正在赶路,忽然一个小孩子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原来,这个小孩子正在路上用砖瓦石块垒一座“城池”。孔子叫那个小孩让路,而小孩却说:“这世上只有车绕城而过的,还没有把城池拆了给车让路的。”孔子想:确实不能把这孩子摆的城池当成玩具,我这样想,可孩子不这样想啊。我倡导礼仪,没想到让孩子给问住了。孔子十分感慨地对他的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孩子虽小,却懂礼仪,可以做我的老师了。”

【今解】富润屋,德润身,过分注重物质与外在,盲目攀比,必然造就一个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不和谐时代。真正健康与幸福的人生,应该是物质与精神并重,内外双修,德才兼备的。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五十二)——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32

【原意】如果自己的衣服,饭食不如别人的,不要难过。 【故事】阮咸晒衣

阮咸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年轻的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吃的穿的很平常,可是他在有钱人面前却泰然自若,一点也不自卑。当时有个风俗,就是每年七月初七,各家都要把自家的箱子打开,把箱子中的衣服拿到太阳下面晾晒。据说这样衣服不会被虫子咬。这一天,许多人家都在晒衣服,阮咸把自己的衣服也晾出来,这些人见阮咸晾晒自己的旧衣服,都来观看。但阮咸一点也不在意,他认为,富贵不是可以夸耀的资本,贫寒也不是耻辱,人活着关键在于他的德行和学识。 【今解】“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是值得当代人学习的君子作为。一个真正有实学和修养的人,内心是淡定的,不会因为处身逆境而忧心忡忡,也不会因为平步青云而飞扬跋扈,贫富皆能淡然处之。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五十三)——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原意】听见别人说自己的过失就发怒,而听见别人恭维自己就欢喜,这样就会招来坏朋友,而好人就离你而去。 【故事】唐太宗纳谏

唐太宗李世民最善于听取大臣们的建议,但由于大臣的言语过于尖锐,他也有十分生气的时候。有一次,太宗从外边回来往寝宫里边走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我一定要把他杀了!”长孙皇后问他在生谁的气,太宗气愤地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天天在朝廷上当面指责我的不是,还当面顶撞我,气死我了!”长孙皇后听到后,马上换上朝服,走到太宗面前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一定有明主出现,臣子才敢直谏。”太宗听完后,怒气逐渐消了。正是由于有魏征这

33

样正直的大臣和贤明的长孙皇后的辅佐,唐朝初期才得以政治开明,经济发达,社会安定,以至被后人称为“贞观之治”。

【今解】喜欢听人奉承,而不喜欢被人揭短,这是常人皆有的心态。但闻过则怒的人,很少有机会能够发现并改善自身的错误和不足,长此以往,颓废堕落势在必然。闻过未必一定要欢喜,毕竟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这种境界,如果做到闻过便能自我反省,这已经算是一个敢于积极进取完善自身的不平凡的人了。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五十四)——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原意】听到恭维话就感到不安,听见别人指责自己过错便欣然接受,这样良师益友渐渐地就和你亲近了。 【故事】拒绝奉承

宋璟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著名大臣,以刚正不阿著称。有一天,一个人转交给宋璟一篇文章,并对他说:“写文章的人很有才学。”宋璟是一个爱才之人,马上就读起这篇文章来,开始时他一边读一边赞叹:“不错,真是不错!应该重用。”可是读着读着,宋璟的眉头皱了起来,原来这个人为巴结宋璟,在文章中对他大加吹捧,这让宋璟很生气。后来,宋璟对送文章的人说:“这个人的文章不错,但品行不端,想靠巴结来升官,重用他对国家是绝对没有好处的。”因此就没有推荐这个人做官。

【今解】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朋友就是你的一面镜子,看一个人都有些什么样的朋友,就大致知道这个人的品行如何。“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人生只有多交益友,才能够增进才学,完善人格。

34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五十五)——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原意】如果是无意中做了坏事,这叫做错。如果是存心做坏事,这叫作恶。 【故事】割发代首

有一次,在麦熟时节,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沿途的老百姓因为害怕士兵,都躲到村外,没有一个敢回家收割小麦。 曹操得知后,立即下令,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们不要害怕。老百姓一开始不相信,都躲在暗处观察曹操军队的行动。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蹬过麦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 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 这时,大臣郭嘉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曹操沉思了好久说:“既然古书《春秋》上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且免去一死吧。但是,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 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以示惩罚。随即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头发替罪。 三军将士莫不钦敬,自此后更加严于律己,令出必行。

【今解】在中国人的道德世界里,一个人的动机非常关键。古人说,“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强调动机,事实上就是从问题的根本上、源头上来进行事前控制,是防患于未然、“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高明做法。

35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五十六)——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原意】如果犯了过错,能够改过,就跟没有犯过错误一样。如果犯了错误而掩饰之,那就罪加一等了。 【故事】司马光说谎受责

好多人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却很少知道司马光也做过错事,挨过父亲的批评。有一次他跟姐姐一块剥核桃吃,核桃仁上那层薄皮吃起来有股涩味,很难剥干净。姐姐叫他把核桃仁放在碗里,用开水泡了一会儿,薄皮变软了,很容易就剥出白白的桃仁了。司马光吃得很香,十分高兴。姐姐出去一会儿后,父亲进来了,看见司马光小手那么灵巧地剥着核桃皮,就问:“这是谁想出来的法子呀?”“我想出来的!”司马光见姐姐不在屋,冲口就说了一句谎话。“是吗?这法子真好!你是个聪明的孩子!”父亲高兴地夸奖了司马光几句。正在这时,姐姐回屋来了,司马光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很不自在。父亲看出他的神情不对,就问他姐姐:“是谁想出剥核桃皮的这种办法?”“是我跟一个丫鬟学的。她告诉我,用开水烫过的花生仁、核桃仁,上面的薄皮很容易去掉。”司马光低着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父亲批评他不该这样说谎话,不该把别人想出来的法子说成是自己的。从此,司马光再也不说谎了。

【今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品质的优劣往往不在于你是否犯错或者犯有哪些错,而在于你犯错之后,到底是千方百计文过饰非,还是真心地忏悔改过,不让同一个错误第二次出现。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五十七)——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36

【原意】不论是什么人,我们都要关怀爱护,因为我们都共同生活在这天地之间。 【故事】杀埋两头蛇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两头蛇,遇到它就会招来灾祸,活不长久。许多小孩子都害怕自己碰上两头蛇。一年春天,孙叔敖外出找小伙伴们一起游戏。忽然,一条两头蛇挡住了他的去路,四只眼睛紧紧地盯着他。孙叔敖年纪虽小,胆子却大,他捡起路边的一块大石头,瞄准蛇头狠狠地一砸,两头蛇动弹了几下就死了。他想:“可不能让两头蛇再给别人带来祸殃!”于是,就在路边挖了一个深深的土坑,把蛇埋了。他回到家中,把看见两头蛇的事告诉妈妈。“我快死了,再也看不到妈妈了。”说着说着便大哭起来。母亲忙问:“那条蛇在哪啊?快带妈妈去看看。”孙叔敖说:“不能去,我怕别人再像我一样看见它,就把它砸死,然后埋到土里去了。”母亲听后,慈祥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安慰他说:“好孩子,不用怕,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你爱天下所有的人,老天爷会保佑你的,不会让你死去的。”后来,果真像妈妈说的那样,孙叔敖健康地成长,还做了楚国的宰相。他办事总是想着天下穷苦的百姓,楚国人都称赞他爱民如子。

【今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很多美德的产生,都源自于“推己及人”的原则,如果人人都能胸怀一颗推己及人之心来立身处世,我们的社会将多一份真爱,我们的世界将多一份和谐。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五十八)——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原意】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名声自然高远。人们所重视的,并不是一个人的相貌。

【故事】华而不实

37

春秋时,晋国大夫阳处父出使到卫国去,回来时路过宁邑,住在一家客店里。店主姓嬴,看见阳处父相貌堂堂,举止不凡,十分钦佩,悄悄对妻子说:“我早想投奔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可是多少年来,随时留心,都没找到一个合意的。今天我看阳处父这个人不错,我决心跟他去了。”店主得到阳处父的同意,离别妻子,跟着他走了。一路上,阳处父同店主东拉西扯,不知谈些什么。店主一边走,一边听。刚刚走出宁邑县境,店主改变了主意,和阳处父分手了。店主的妻子见丈夫突然折回,心中不明,问道:“你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个人,怎么不服侍他去呢?你不是决心很大吗?家里的事你尽管放心好了。” 店主说:“我看到他长得一表人才,以为他可以信赖,谁知听了他的言论却感到非常讨厌。我怕跟他一去,没有得到教育,反倒遭受祸害,所以打消了原来的主意。”这阳处父,在店主的心目中,就是个“华而不实”的人。所以,店主毅然地离开了他。

【今解】古人说:“富润屋,德润身。”财富只能够起到装点门面的作用,真正有助于个人内在境界与素质提升的,还是道德。唯有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美名,才能够真正让人心悦诚服,并且长久。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五十九)——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原意】教学丰富的人,他的名声自然会大。人们所佩服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并非大言不惭的人。 【故事】王劭言大遭唾弃

隋朝时的王劭,年轻时就以博学多识而闻名。隋文帝杨坚即位后,王劭曾被授予著作郎之职。后来母亲病逝,他辞职回乡,闭门谢客,专心致志要编修《齐书》。而当时隋朝的制度禁止私人编修史籍。隋文帝得悉王劭私自撰写史书后勃然大

38

怒,没收了他的所有著述。但在亲览内容时,却发现王劭所著的《北齐》一书,记史翔实,文触严谨,大为赞赏。嗜好经史、博学多才的王劭竟因祸得福,被隋文帝任命为员外散骑侍郎,专职撰写文帝起居注。王劭尽管有一肚子学识,但他却不是一个老老实实做学问的人。他另有一大本领,就是拍马屁。有一次,隋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他想爬上一座高山,但却怎么也爬不上去。后来得到侍从崔彭等人的相助才上去。王劭听后对文帝说:“这是一个大吉大利的梦:皇上的帝位像高山一样崇高安稳,崔彭恰是那个800岁长寿的彭祖,有他相助,即是长命百岁的好征兆!”这番胡言乱语竟让隋文帝听得十分满意。王劭常随侍文帝左右,他常称文帝有“龙颜戴干”的仪表,并指示给群臣看。他还依仗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散布荒诞言论,预卜国家将如何兴旺,以花言巧语讨得文帝的欢心,保持他的官职。所以《隋书》评论王劭说:王劭喜欢用怪诞不经的话语、粗俗鄙野的文字、不合实际的内容,骇人听闻,因而最终为世人所唾弃。

【今解】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夸夸其谈的人,往往都是个骗人的花架式。人生要想真正成就一些事业,就不能纸上谈兵,需要拿出实干家的精神,踏踏实实地奋斗下去。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六十)——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六十一)——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原意】不可曲意奉承富有的人,不可傲慢对待贫困的人。不要喜新厌旧。 【故事】宋弘念旧

39

东汉时期宋弘做司空的时候,正值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刚刚死了丈夫。光武帝和湖阳公主谈论朝里的臣子,看她中意哪个。湖阳公主说:“宋公有很威严的容貌和很有道德的器识,在一班臣子里没有一个赶上他的。”光武帝听了,就对宋弘说:“俗话说,做了官,好把贫贱时候的朋友换过了;有了钱,好把穷苦时候的妻子换过了,人情上不都是这个样子吗?”宋弘说:“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光武帝听后,很赞赏他,就对湖阳公主道:“这件事情还是算了吧。”

【今解】趋利避害,喜新厌旧,这是世俗之人的习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君子的作风。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一个人是君子还是俗人,只有在关键的时刻与场合才能够体现出来。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六十二)——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原意】在别人忙的时候,不要去打扰他,在别人情绪不安的时候,不要去找他谈话打扰他。 【故事】话不择机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杀向江南。这天,他视察过陆军大寨和水军大寨后,天色已晚,见月光下的长江波涛滚滚,忍不住心潮激荡。曹操下令在大船上摆酒,大宴文武百官。这时空中飞过一群乌鸦,留下一长串鸣叫声。曹操一时诗兴大发,忍不住吟唱起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文武百官听了齐声叫好,唯独扬州刺史刘馥说道:“大战在即,将士们即将拼死疆场,丞相为何说出这样不吉利的话呢?”曹操忙问:“什么话不吉利?”刘馥直言不讳的说:“无枝可依,言何吉利?”曹操大怒,喝道:“当今之世,沧海横流,择

40

主而从,就像乌鹊择枝归巢。我正在借酒解忧,你为何就是不听我‘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抒怀?竟敢扫我的兴致!你就是个不吉利的灾星!”说着抡起长槊刺向刘馥……可怜刘馥,跟随曹操多年,立下许多汗马功劳,只是因为言辞过于直率,不合时宜,竟然落了个惨死的下场。

【今解】“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是古人的遗训。为人耿直,本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是切忌为了彰显耿直而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否则,到头来只会弄巧成拙,聪明反被聪明误。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六十三)——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原意】不要揭他人的短处,对别人的秘密也不要宣扬出去。 【故事】蒋琬雅量

蒋琬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宽以待人,从不道人之短,揭人隐私,对于轻视自己、与自己有矛盾的人总是宽容相待。有个叫杨戏的地方官,为人坦率不拘礼节,蒋琬与他谈话时,他也是漫不经心的作答。有人跟蒋琬说:“你跟杨戏说话他都不睬你,他太傲慢了。”蒋琬回答:“人们的思想不同,就好像人们的面孔不同一样。‘不要当面顺从,背后说相反的话’,这是古人所告诫的。若要杨戏赞许我的看法,便违背他的本心,想要说反对我的话吧,又道人之短,所以他就默默无语了。这正是他优秀的地方啊!”一个掌管农事的官叫杨敏,曾经毁谤蒋琬,说他“办事糊涂,实在不如前人”。有人把这话报告给蒋琬,主管法纪的人请求对杨敏追究治罪,蒋琬却说:“我实在不如前人,没有什么可追究的。”主管法纪的人请问他“糊涂”的含义,蒋琬说:“假使不如古人,那么政事就办不好,政事办不好,自然就是糊涂。”身为高官的蒋琬这样虚心的对待别人提出的批评。

41

善意的理解别人的指责,对部属当面傲慢、背后诋毁的“短”和“私”,都予以宽容,不求全责备,不打击报复,其胸怀真可谓博大!

【今解】“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这话应该辩证地来看,此处的“短”指的是无害于公众的短,“私”指的是个人隐私的私。从社会层面而言,需要惩恶扬善,如果人人都护短包庇,藏污纳垢,社会就没法弘扬正气,不可能健康发展。这个时候,就要敢于对一些丑恶现象和始作俑者揭短曝私,因为它是行使人民监督权的重要体现。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六十四)——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原意】称赞人做好事就是做了一件好事,因为别人知道了,他会因受到勉励,更加努力。 【故事】倒屣相迎

蔡邕是东汉时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五十九岁时,他担任汉献帝的左中侍郎,进出常常是前呼后拥,车骑填巷,真可谓朝堂显贵,名垂朝野。当时,有个叫王粲的人,专程从老家步行到长安拜访蔡邕。此人虽然不过十六七岁,却才华出众。这天,蔡邕正在家中与来宾交谈,门房前来禀报:“有王粲求见。”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急忙起身相迎,连鞋子都顾不上穿好,倒拖着鞋子就往门外奔去。满座高士见蔡邕如此急忙,以为来了什么大官,也都连忙起身恭候,等到蔡邕和王粲来到堂前,不禁大吃一惊,只见王粲不仅年幼,而且长得十分瘦弱矮小,他们觉得蔡邕这样做未免有些失身份了。蔡邕却满不在乎,他一边和王粲亲切的交谈,一边对宾客们称赞说:“这是王粲,有奇异的才能,我是比不上的。从今以后,我家的书籍文章,全都可以给他看。”年轻的才子王粲受到蔡邕倒屣相迎的礼遇,

42

又听到这样一通赞誉,深受鼓舞。从这以后,五十九岁的蔡邕和十七岁的王粲做了一对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谈心学习,互相请教。王粲后来成为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是曹魏政权的重要谋士。

【今解】我们赞赏一个人的目的,往往是希望他的这种才能或者美德能够得到继续巩固和强化,再接再厉。但效果其实是因人而异的。如果被赞赏者本身缺乏心性的修为,恃才傲物,矜骄自满,那么,他受到的称赞越多,功利之心便膨胀得越大,越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个时候,一味的赞扬反而是害了他。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六十五)——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六十六)——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原意】劝人行善,对双方皆有好处。如果知道别人有了过错不去劝阻,对自己和别人都没好处。

【故事】劝谏要善巧 春秋时期郑庄公的母亲武姜非常宠爱她的小儿子公叔段,结果公叔段起而造反。郑庄公对母亲武姜帮助弟弟叛乱十分不满,就把武姜迁到城颍去住,并发誓说:“不到黄泉,誓不相见。”一年多过去了,郑庄公感觉到自己对母亲的做法有点过分,很后悔,但他发过誓,不能违背誓言去接回母亲,因此,内心十分矛盾,整天闷闷不乐。颍谷的守将颍考叔听说了这件事,就向庄公进献贡品,借机见到庄公。庄公请颍考叔吃饭,颍考叔把肉留在一旁不吃。庄公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不吃肉?”颍考叔回答:“臣家有老母,平时只吃臣给的食物,没有尝过大王的肉羹,请允许我留下带给老母。”庄公说:“你有母亲可送

43

食物,只有寡人没法送。”颍考叔说:“此话何解?”庄公告诉他原因,并说自己很后悔。颍考叔说:“主公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挖一条隧道,直通到有泉水的地方,然后在隧道里相见,谁能说是违背誓言呢?庄公听了大喜,就立即命人去挖隧道。隧道挖成以后,庄公终于在隧道中见到母亲,双方又悲又喜,从此恢复了正常的母子关系。

【今解】孔子曾经说:“过而改之,是不过也。”春秋时卫国的贤大夫蘧伯玉能够“年五十,知四十九年之非”,可以说是古往今来改过的典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在所难免,最关键的是犯了错误后能够知错就改,而非文过饰非,乃至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六十七)——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原意】凡所得到的和所赠予的,都要交代清楚。你自己付出的应当多些,取得的应当少些。 【故事】一饭千金

韩信少年家境贫穷,父母双亡后,他变得游手好闲,四处游荡,经常饥寒交迫。 为了填饱肚子,他常常到淮阴城下的河边去钓鱼。河边有几个老婆婆常在那里洗衣服,日子久了,其中一个看韩信落魄无聊,很同情他,一次家人送来午饭,她分一点给韩信吃,韩信饥不择食,狼吞咽地吃了起来。从此,那洗衣婆每次都分给韩信吃。一次,韩信吃过饭后,向洗衣婆深深施了一礼,激动地说:“承老大娘这般厚待,我永生难忘,将来我得了志,会报答您老人家的!”洗衣婆听了,责怪韩信说:“男子汉大丈夫说这种话干什么!我看你相貌堂堂,好一个王孙公子,不忍你挨饿,才给你吃点饭,哪里想到要你报答!”说罢,拿了洗好的衣服

44

离去。望着老婆婆的背影,韩信暗下决心,有朝一日发迹了,一定要实现今天的诺言,重重报答这位老人家。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洗衣婆的恩惠,便命从人把她从淮阴请来,当面向她致谢,并赠给她黄金一千两以答谢她。

【今解】《道德经》中有云:“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佛家对于布施的境界,也有“三轮体空”的说法。老太婆对韩信有布施的行为,但心中却没有布施的概念,于人有德,却不求回报,这才是真正有道德修为的人。若功利心过于明显,就相形见绌了。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六十八)——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原意】让别人做一件事,首先要问自己是不是愿意做。假如自己不愿意做,你就不要让别人做。 【故事】曹操的宽容

官渡之战刚刚打完时,曹军在清点战果的时候,发现了一大捆信件。曹操让人一封封地念出来。原来这些信大都是吹捧袁绍的,有的在骂了曹操一通后,干脆表示要离开曹营,投奔袁绍而去。曹操的亲信听了这些信件的内容,都很生气地说:“吃里扒外,这还了得!应把他们抓起来!”曹操却微微一笑,开口说:“把这些信统统烧掉。”在场的人都愣了:“不查了?”“是的,你们想想:当时袁绍的力量多么强大,连我都感到不能自保,何况大家呢?这些跟着我打仗的人谁没有家庭儿女,谁在绝望时也会找出路的,所以不要追问了。”这件事传出去,那些暗通袁绍的人才把心上的大石头放下,大家觉得曹操度量大,体恤部下,能够宽容待人,都愿意在他的麾下效力,曹军的军心更振奋了。

45

【今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古人的遗训。很多美德的产生,归根结底,无非都源自你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学会推己及人,不仅能够让你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知,也有利于你培养融洽的人际关系。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六十九)——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原意】对别人的恩惠要报答,对别人的怨恨要尽快忘记。对别人的怨恨越短越好,对别人报恩要越长越好。 【故事】吕蒙正宽宏大量

吕蒙正是宋朝名臣,为人正直善良,知人善任,又直言敢谏,待人宽宏大量,从不记他人的过错。有一次,朝廷要任命高官,许多大臣都推荐他,但是有一个大臣却极力反对,并说了他许多坏话。经过多次议论,皇帝决定任命他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上任伊始,有一个中央官吏在朝廷上看到了他,在庭帘之外指着他的背影说:“这个小子也能到朝廷参政呀?”吕蒙正分明是听到了,但他仍装作没听到,连头也不回地走过去了。退朝以后,有位同僚为吕蒙正遭人非议忿忿不平,告诉他这些情况,并要告诉他那人的姓名。吕蒙正连忙劝阻这个朋友,说:“如果知道这个人的姓名,便终身不能忘了,不如不知道为好。”又解释说:“我不能因为私人恩怨与他争吵。我不追问那人的姓名,也是为了以后能秉公办事。个人的委屈算得了什么!”当时的人都十分钦佩他的宽宏大量,吕蒙正也因此流芳后世。

46

【今解】报怨的方式有很多种,孔子所说的“以直报怨”应该是最可取的一种方式。对于那些不识好歹的人而言,过分的宽容就等于是纵容。秉持着一颗客观公正之心来对待别人的怨恨,才是消除怨恨的长久之道。

【原意】对待家里的佣人,先要自身品行端正。品行端正固然重要,对人还要仁慈宽厚。

【故事】酒醉不究

《了凡四训》的作者袁了凡先生的姑父沈新松先生是个很有德行的人。有一次他带着一些仆人去赴宴会,结果他没喝醉,仆人都喝醉了,他就把仆人一个一个送回家去,叫仆人的太太好好照顾他们。次日早上,他刻意起得很晚。太太就问他:“你今天怎么起得这么晚?”他解释道:“因为昨天晚上仆人们都喝醉了,喝醉的人隔天上班一定会比较晚到,头脑不清醒。如果我很早出去,他们看到我会不好意思。所以我要等他们都来上班的时候,我再装着我刚起床的样子出去,仆人看到了就不会不好意思,他们会觉得主人跟我一样,昨天也喝醉了,心里就没有压力了。”由此可见,沈新松先生“慈而宽”的君子风范。

【今解】“恩威并施,宽严并济”,是典型的中国式管理之道,也是中国人中庸思维的具体体现。凡事不偏执,不走极端,讲究过犹不及,主张适度原则,正所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种特色的管理之道,归根结底,是建立在人性兼有善恶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七十一)——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原意】用势力压服人,别人口服心不服。以理服人才会使人心服口服。 【故事】大将军服理

47

吴起是魏国的大将军,曾立下汗马功劳,很受尊重。但他这个人很自负,总认为自己的功劳大,应该得到更高的地位。当时,魏武侯要选一个人当相国。满朝文武都觉得吴起有希望被选中。吴起也认为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这一天,魏武侯当着大臣们的面宣布:“我命田文为相国,请田文上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走上前去,魏武侯把裹着红绸带的相印授给了他。吴起满脸通红,很不服气。大臣们散了以后,他叫住田文:“我想和你比比功劳,怎么样?”“当然可以。”田文轻声回答。“您说,统率三军作战,让官兵们不怕牺牲,使敌人闻风丧胆。这些,您比我如何?”“不如您。”“您说,管教百姓,安定百姓,使国家有钱有粮。这些,您比我如何?”“不如您。”“您说,镇守西河,秦国不敢入侵,韩赵两国都顺从魏王。这些,您比我如何?”“还是不如您。”田文笑了笑,一点也不生气地说。“既然这些您都不如我,您反倒当上了相国,这该怎么解释?”

田文用手捋着胡须说:“咱们大王刚刚即位不久,年纪很轻,大臣们还不肯听从命令,老百姓还不十分信赖。应付这种局面,是您出面好呢?还是我这个老臣出面好呢?”吴起毕竟是一个有大局观念的将领,听田文这样解释,恍然大悟。他满面愧色地对田文说:“先生您说得对极了,我心服口服!我不该和您比功劳争地位。”

【今解】故事中的田文能够以理服人,深得权谋之道的精要。同时,吴起何尝不让人肃然起敬?虽然有大功于社稷,却能够立足于时势与全局来权衡轻重,最终坦然认错,这种直率和勇气,更加难能可贵。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七十二)——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48

【原意】同样是人,但类别不一样,普通的俗人最多,品德高尚、仁慈宽厚的人却很少。

【故事】梁上君子

东汉时期,有个叫做陈寔的人,是个饱学之士,品行端正,远乡近邻的人都非常敬重他。有一年洪水泛滥,淹没了大片村庄和良田,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到处逃荒。为此盗贼四处横行,天下很不太平。 一天夜里,有个盗贼溜进了陈寔家里。他刚准备动手偷东西,忽然听得几声咳嗽,发觉有人来了,慌乱间顺着屋内的柱子爬到大梁上藏起来。陈寔提着灯进屋后,瞥见了梁上的一片衣襟,心知家里进了贼了。他从容不迫地把晚辈们全都叫起来,将他们召集到外屋,然后十分严肃地说道:“孩子们啊,品德高尚是我们为人的根本,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够因为任何借口而放纵自己、走上邪路。有些坏人,并不是一出娘胎就天生的坏,而是因为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慢慢地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后来想改都改不过来了,这才沦为了坏人。比如我家梁上的那位君子,就是这种情况。我们可不能因为一时的贫困而丢掉志气、自甘堕落啊!”听了陈寔的一番教诲,梁上的盗贼羞愧难当,翻身下梁,向陈寔磕头请罪说:“您说得太好了,我错了,以后再也不干这种勾当,求您宽恕我吧。”陈寔和蔼地回答道:“看你的样子,也并不像个坏人,也是被贫穷所逼的吧。以后要好好反省一下,要改还来得及。”说完,他又吩咐家人取来几匹白绢相赠。盗贼感激涕零,千恩万谢地走了。 从这以后,这一带就几乎再没有偷盗之类的事情发生了。 【今解】盗贼行窃,未必一定因为贪财,也有可能是出于生活所迫,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正是在于人是有道德自律的动物,人们所追求的是有意义地活着。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七十三)——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49

【原意】真正仁慈的人,大家都会敬畏他,因为他直言不讳,也不阿谀奉承。 【故事】子罕以仁却敌

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贤臣。有一年,楚国准备攻打宋国,便先派使臣去探听虚实。子罕在自己的家里接待楚国使者。楚国使者看到子罕的南邻是鞋匠,其屋墙一直伸到他家的门前,出人很不方便且整天叮当作响。西邻家的水潦从他住房旁边流过,夏天时臭气熏天,于是,便问子罕:“为什么不让南邻搬家,不禁止西邻的水东流呢?”子罕解释说:“南邻三代都是鞋匠,如果让他迁到别处去,一来想买鞋的人将不知到哪里去买;二来他家的生活也就没有着落了,所以不能逼其迁徙。西邻家所处的地势高,我家的房子地基低,水潦自高而下,流经我家,十分顺当。如果禁止水潦东流,就不近情理了。”子罕这番话令楚国使者大为叹服,回国后立即谏阻楚王道:“不可以攻打宋国。宋君贤能,且有仁相子罕辅佐,很得人心,攻宋定会无功而返。”楚王听了,便放弃了攻宋的计划,转而去攻打郑国。 【今解】孟子说:“仁人无敌于天下。”仁,是一种普世价值。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可以说,仁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的不二法宝,千百年来,对它的认可已经达成了广泛的社会共识。这也是仁人所以能无敌于天下的原因。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七十四)——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原意】能亲近仁慈的人,会得到无限的好处,因为他的道德会日日增进,他的过失会一天天减少。 【故事】孟母三迁

50

弟子规故事

弟子规故事

《弟子规》故事集

弟子规相关故事

弟子规(小故事)

弟子规小故事

弟子规故事演讲稿

弟子规小故事

弟子规小故事

《弟子规》小故事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