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育名著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02:58: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舲舫中学

刘宁香

在当前的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也亟待通过学习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形成了各界人士大力呼吁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新时期社会背景。很多地区还明确提出了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以更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推动创新型社会发展”的执政纲领。身处教育一线,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时刻和学生生活在一起,要为学生释疑、解惑,更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素养与能力。

我们青年教师大多是从大学毕业之后,然后通过招聘进入到学校教书育人。这样的我们没有太多的社会实践,缺乏对人生很多深层次的思考。尤其是未婚教师,不懂的跟一群孩子如何融洽的相处。因此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汲取前辈的经验是值得每一位青年教师静下心、耐住性、下工夫认真学习研究。

为了提升自身的工作素养,更为了从学习中开拓思路、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最近有幸拜读了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 姆林斯基的教育专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是他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再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需要,译者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外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有一百条,统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书中众多理论让我受益匪浅。 在拜读完该书后,我对自己在工作中的很多方方面面都有了更加深入、清晰的思考与认识,大有醍醐灌顶之感。基于此,这里我对在拜读著作后思想境界的提升,有着以下几点不很成型的见解,愿与各位分享,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同仁多多指正:

第一个感受:热爱学生

我曾经为自己选择了教师行业迷茫过,也为我第一次当班主任泄气过,还为离开农村中学单调乏味的工作生活想放弃教师这一职业。面对几十个有着不同思想的孩子,烦心的事总是接踵而至。教室里每天都会上演各种各样的剧情,有人打架,有人旷课,有人睡觉,有人抄袭作业,有人骂人……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没有一天消停过。渐渐地刚毕业时的雄心壮志渐渐隐退,我甚至也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当我阅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霍姆林斯基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他的文章中使我懂得了: 教师的职业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精神世界。世界上没有也不可能有不可救药的学生。我们教师就是要做到使这个幼小的人的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东西不受到压抑、伤害和扼杀。因此,每一个决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学生身上的弱点,缺点,甚至不良的嗜好。如果对这些弱点仔细地观察和思索,不仅用脑子,而且用心去认识它们,那就会发现这些弱点是无关紧要的,是每个孩子在该年龄阶段所表现出应有的特征时,你会为自己生气、愤怒和加以惩罚的行为感到可笑。我们要理解学生的行为,懂得学生是一个时刻在变化着的人。教师的心胸要宽广,做到把自己的心分给每一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参与学生的活动,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懂得这些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带着这种对孩子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去,前途不再迷茫,师生关系会比以前更融洽。

第二感受:发现并尊重每位学生的特异性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高瞻远瞩,很明智地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又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学生内心的财富。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正如文中提到的语文老师尼娜彼特罗芙娜的学生米哈伊尔一样。尽管米哈伊尔在平时上课中让尼娜彼特罗芙娜气得脸色发白、双手颤抖,但当这个“两分生”——米哈伊尔很潇洒地为她修理好电视机后,尼娜彼特罗芙娜感到非常的难受,甚至是久久地坐着,哭着……尼娜彼特罗芙娜深深地感到自责:我们做教师的人,怎么会没有发觉,在我们认为无可救药的懒汉和毫无希望的“两分生”身上,在他们的心灵和双手里,还蕴藏着天才呢……

这一事例不禁促发我深思:既然是在学校的“两分生”,还能很快成为一个技术很高的电视机修理工,我们在今后的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中是否应该多一把衡量的尺子。

其实,在我们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总会遇到这样类的学生。如我班的周志梅同学,在学习上我用尽各种办法,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很是懊恼,但是一次的大扫除,却让我感受发生了改变,我觉得她不是那么讨厌,她打扫卫生相当认真,而且还会主动帮助其他的同学,我每次看见她有一种亲切感,不是她有何变化。而是我要尊重孩子的差异,同时也发现他的优点,她是我班最会扫地的学生,学习上她没有什么造就,但她将来准会是个优秀的保洁员。还有我班的周海松,他成绩很差,写字也写不出几个,就知写自己的名字。现在读六年级了,连数学里简单的乘除计算都不会。每次考试都是打几分。学英语,别人读过四五遍的单词,让他学着读就是读不出来。但是,他很爱运动,小小的个子,跑步非常快,在运动会上总是能够一展他的风采。还有谭理龙,成绩也是很不理想,我听学生说,他会自己会搞小发明,我很是大吃一惊。如果用分数衡量他,他肯定要被淘汰,我们可能埋没了一个无师自通的发明家。与此同时,苏霍姆林斯基在本文中也旗帜鲜明地指出:如果教师和学校舆论唯一地根据分数来给一个人做出好的或者坏的结论,那他就不会努力去当一个好人。因为上课、掌握知识、分数——这只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个局部,只是许多领域的一个领域。人的心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无法单纯用纸笔工具准确地测量出来。传统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单项测量,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以此对学生做出或优或劣的判定。考试的效力是有限的,考试结果——分数也并不能代表学生全部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

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地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第三感受:笃学习,充分占领理论阵地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学生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我想:这也就是许许多多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的根源。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大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不断学习是完善我们教育工作者素养与能力的重要基石,而且学习的过程要做到与时俱进,这点是相当重要的,学生的学习永远向前,还会超越我们,对此我深有体会。我们在学习中要时刻关注生活的时事要闻、认真领会教育部门的政策文件精神,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方法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只有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我们一线教师充分占领了理论学习的阵地,我们在教育学生的实际工作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可以说,我们要用学习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并在工作中验证学习成果,以学促工、以工验学,工学结合。

第四感受:重实践,知行合一全面发展

学习的终极目的是应用,实践出真知,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还要重视对理论方法的实际应用,在用理论指导行动的基础上不断用实践去验证理论,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工作中的得失加以总结,让自己的工作方法不断完善。同时,我们一线教师不仅要敢于实践,还要勤于实践,想到做到,努力成长为知行合

一、全面发展的人。这样才能让学生耳濡目染,教师言传身教把学生培育学生成为优秀的一代。

以上几点是我在拜读过苏霍 姆林斯基老师的著作之后,结合我个人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出的一些心得体会,很高兴能与大家交流分享,不足的地方,还希望各位不吝赐教。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读书学习真的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教育的思想是相通的,书不在于我们读的是哪一本,而在于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学到了多少,更在于我们在学习后思考了多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很庆幸我自己读了一本好书,学了很多东西,我也明白,还有很长的路等着我去走,还有很多的挑战等着我去验证自己的所学所感。总而言之,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在日常的工作、生活过程中有所收获,提升自我,秉着德高为师,道高为范的精神,承着勇气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与成长,成为一名学生满意,家长信任的好教师。为培育优秀的下一代而努力!朋友们,我们共同加油!

教育名著读后感

教育名著读后感

教育名著读后感

教育名著读后感

教育名著读后感

教育名著读后感

教育名著读后感

教育名著读后感

教育名著读后感

《教育名著读后感》

教育名著读后感
《教育名著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