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批评和自我批评

发布时间:2020-03-01 23:50: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批评和自我批评

摘要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基础上总结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中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批评是指对别人的缺点或错误提出意见,自我批评是指政党或个人对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进行的自我揭露和剖析。党内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基本方法,是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巩固和加强党的团结,加强党内监督,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使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力武器。只有经常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虚心地接受批评才能不断地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关键字:批评和自我批评、历史经验、当代大学生

1.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历史

1.1民主革命时期(1921—1949)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萌芽和形成。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初期还没有认识到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萌芽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后期。在党的“五大”会议上,代表们对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的右倾错误进行了批评,首创了党内批评,但因批评不够深刻,陈独秀也没有认识到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导致错误继续发展。同年,在武汉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批评指出,大革命失败,可以说“完全是书生主观的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等的深刻自省和批评,促使党走上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革命道路。

随着土地革命的深入和武装斗争的展开,毛泽东在革命根据地建设中,一方面,对当时中央的一些不合实际的左的指示进行了抵制和批评;另一方面,不断总结实际斗争经验,分析了党内存在各种错误思想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对党内批评的作用、目的、任务和方法等进行了明确阐述,形成了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他明确提出:“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加党的战斗力的武器”;“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 ”。

直到 1935年 1月的遵义会议,毛泽东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才得到周恩来、王稼祥等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遵义会议是党中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标志,这次会议既批评了错误又团结了同志,成为革命转折点。

经过延安整风运动,毛泽东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在全党形成了共识。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把党形成的新的学风和作风明确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三大作风成为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三大作风的形成使我们党坚如磐石,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思想保证。

1.2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时期(1949—1978)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挫折。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内一度出现“左”倾苗头 ,不少同志提出批评意见,但是由于毛泽东听不进批评意见,导致了“大跃进”等错误。1962年初,党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是一次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大会。毛泽东说,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毛泽东等领导人的自我批评使整个会议期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高潮迭起。这次大会纠正了“大跃进”的错误 ,使党的工作进入了调整时期。但调整没有走多远,“文化大革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从内因上看,就在于党丢失批评与自我批评而导致的。

历史证明,党丢失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后,导致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走上了“阶级斗争”的错误道路,使国家政治陷人了混乱的局面,经济几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1.3改革开放时期 (1978至今 )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恢复、发展和创新。1978年党的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又一次空前的大会。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不仅成为大会的主题报告,也是恢复和开启新时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宣言书。

邓小平在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一系列讲话中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毛泽东同志是犯了错误的。但讲错误,不应该只讲毛泽东同志,中央许多负责同志都有错误。我是犯了不少错误的,包括毛泽东同志犯的有些错误,我也有份。但对各种错误要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我们的实际进行分析。

正是邓小平这种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我们党又一次纠正了错误,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制订了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完成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的新政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针对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腐败现象屡惩不止等情况,我们党制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员纪律处分条例、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党内法规,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题的“三讲”教育活动,探索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新形式。进人新世纪以来,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党在全党范围开展了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制定了党内监督和巡视工作等条例、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同时先后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保持党员先进性和创先争优等主题教育。2009年胡锦涛同志提出“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得到了恢复、发展和创新,党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解决新问题,形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与党内法规建设相结合,与主题教育相结合的规范化的新模式。

2我党90年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经验主要

2.1必须坚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先进理念

必须坚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先进理念。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毛泽东曾指出,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是党的出发点。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是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邓小平曾指出:“批评或自我批评都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站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就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不仅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还要倾听人民的具体利益诉求,使其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逐渐得到满足,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逐渐得到了满足,他们才能相信党、拥护党和支持党,听党的话,跟着党走。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最根本的就是,批评那些不为绝大多数人谋利,只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利的错误的理念、思想、观点和行为。

2.2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

我们党不是空想家,一切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从具体的实际出发。首先,要以我们党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要批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者的错误,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不能从近代中国的实际出发,不能以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做的事情为中心。其次,要实事求是地看待我们党正在做的事情。我们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有利于人民的事就是正确的,不利于人民的事就是错误的。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只能实事求是地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对就对,错就错,是就是,非就非。”

2.3必须坚持领导做表率 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又是全党的表率。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高级领导创立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使党领导的事业不断取得了成功。毛泽东晚年违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造成了党和国家及人民利益的巨大损失。邓小平恢复和弘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作风,开创了党和人民事业的新局面。世界上不存在不犯错误的人,领导也不例外。领导有错误,更要进行自我批评,并且切实改正。经验证明: 要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让群众有充分的权利和机会,表达他们对领导负责任的批评,负责人在党员群众和人民群众中认真地进行了诚切实恳的与必要的自我批评,那里党员和人民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也就会开展, 解决存在问题。

2.4必须坚持正确有效的批评方法

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

一、救人和惩治相结合、针对性解决问题等是正确科学的方法。首先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在事关党的事业发展的原则性问题上,必须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但要营造有利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环境,不搞运动;灵活性就是批评要讲究方法和分寸,采取民主说理的态度,每个人错误的性质如何,程度如何,如何认识,如何处理,要恰如其分。对有错误的同志,采取与人为善的态度,让他们进行澄清事实的答辩,欢迎诚恳的自我批评。再次要坚持救人和惩治相结合。救人就是对于情节较轻的,要进行严肃认真的批评,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帮助改正错误达到新的团结而不是人身攻击。惩治就是对那些搞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贪污枉法等事实清楚、严重损害党群关系的人,该开除就开除,该撤职就撤职。

3.批评与自我批评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善

批评与自我批评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只有自我批评,没有进行相互批评;片面强调团结,不敢真刀真枪批评;方法不够讲究,达不到批评的目的等等。

如何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笔者以为,当前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是端正认识,提高自觉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着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的程度。一些领导干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之所以流于形式,根子还在认识不深。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教育,帮助党员干部从加强党性修养的主要手段、实现党内团结的关键环节、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锐利武器、密切党群关系的有效方法等方面,认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必要性,切实做到不以庸俗关系代替党性,不以个人感情代替原则,使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自觉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

3.2是讲究方法,增强实效性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要有坚定的态度,也要注意讲究方法,增强实效。提出批评意见要着眼于帮助同志、增进团结、促进工作,对拟开展批评的问题,要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换意见;开展相互批评要符合实际、实事求是,出于公心、与人为善,不捕风捉影,不主观臆断,不发泄私愤,不搞突然袭击,不搞无原则的纷争。作为被批评者,也要正确对待批评,要看作是善意的帮助,及时查找原因,努力加以改正。

3.3是自身过硬,增强权威性

同样的一句批评人的话,出自不同人的口,效果也许会完全两样,出于自身过硬者的口,效果一定比自身有问题的人要好得多。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批评同志后让人感到你应该批评,觉得是你对他的关心;朱镕基总理尽管他批评人很“凶”,尽管被他批评过的人很多,但被批评者多是心服口服。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学习他们工作作风和业务知识上过硬,批评人有针对性,不说外行话;学习他们廉政建设上过硬,批评人有底气和正气;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批评后能使人内心服气。

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发言稿

上半年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