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特级教师作文教学观点(之二)

发布时间:2020-03-03 06:32: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特级教师作文教学观点(之二)

特级教师作文教学观点(之二)

二、肖家芸活动式作文

(以下见肖家芸《“活动式”作文教学探索》)

9.“活动式”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中的一种新尝试,不是作文导作的唯一。P9 10.文章本身就是活动的产物(此话值得讨论,文章不完全是活动的产物。笔者注)有的是活动画面的描写,有的是活动场景的描写,有的是活动细节的描写,有的是活动心理的描写,有的是活动内容的演绎,有的是活动理念的解读,有的是活动现象的评析,有的是活动问题的思索,等等。P10 11.作文既是记录活动的产物,就该在活动中学,活动中写,活动中改,活动中评。P11 12.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活动式”作文不妨一试。P11

三、余映潮谈中考作文复习

(以下见余映潮《组织中考作文复习的基本要求》P14——17) 13.第一,要有一个基本完整的目标体系;第二,要能对复习中的难点内容进行清晰的剖析;第三,要能对细节性的关键内容进行准确的辅导;第四,要有整体提高所有考生作文成绩的基本策略;第五,要有备好详案的教学要求。

四、王君批“万能作文法” (以下见王君《谁能为“万能作文法”送终》P18——21) 14.“万能作文法”确实让我们看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审美畸变以及语文教师们的生存困境……社会的审美倾向重外表的华美时尚轻本质的厚重质朴……包装已经成了整个国家民族的追求……朴素、质朴、平淡、率真成了落伍的代名词,越来越寂寞甚至于越来越边缘化。

15.有老师戏谑说,如果朱自清参加高考,《荷塘月色》是肯定可以得高分的,至于《背影》那就很难说了。

16.在这场悲剧中,语文老师是受害者也是悲剧的间接制造者。 17.我们整个社会的审美品位一天得不到提高,我们这个社会的审美标准一天得不到矫正,那么,我敢说,更多的花样翻新的“万能作文法”还会继续粉墨登场招摇过市,祸害语文,祸害学生。

五、史绍典:作文回归学生生活世界

(以下见史绍典《探索初中作文训练的新序列》P31——35) 18.把作文训练纳入初中学生自我成长的“序列”之中……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应试初中作文训练的不倦追求。 19.写作要义: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近几年来,教育理论引入“生活世界”这一概念,意义十分重大。“生活世界”的概念,决不是指“生活环境”,也不是指“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而是指对人生有意义的,人生在其中的世界,是人生的过程、生活着的心物统一的世界。“生活世界”既不是一个实体的世界,又不是一个关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的地位至高无上,人是能动的主体,人不依附于自然、社会、他人,或者某些外在的力量。

六、蔡明:网络作文与特色作文

(以下见蔡明《网络作文专题作文特色作文》一文,P36_41) 20.利用网络资源组织作文教学

要成分享用网络上的无限的甚至爆炸的信息源,解决无“米”与无“源”的问题;要充分利用图文声像并茂的网络环境优势,解决作文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要充分利用网络易于发表便于交流的优势,解决学生作文发表难和一人评价读者唯一的问题。

21.真正成功的作文教学方案设计,真正成功的作文课堂,真正成功的作文教育课题研究,唯一的衡量标尺就是有没有效果,是否有自己的特色。

如下几个方面和问题可以继续研究继续探索,在研究和探索中走出一条特色之路:网络作文,话题作文,绿色作文,作文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七、金戈:作文教学的新走向

(以下见金戈《作文教学新走向》一文,P44_47) 22.我们需要对一些写作观念重新认识:

一是对真实的重新定义——真实不停留在事实的真实上,作文的真实主要是情感的真实与心灵的真实感动; 二是对想象的重新定义——想象并不是漫无目的的想象,也不尽然如童话般的想象,而是在生活的行进中,进行合理的想象;

三是对深度的重新定义——写作的深度不是名人思想的跑马场和名诗名句的博览会,而是借用一定的文化积累甚至是内化文化积累,表达对自我、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即要有对生活的思考,对内心的追问; 四是对表现形式的重新定位于理解——我们要引导学生,既要追求作品中的内容价值,同时要追求形式的价值,形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使得作品具有审美形式感。

八、张和忠:指导学生日记写作

(以下见张和忠《指导学生写日记须考虑“四个结合”》P48_51)

23.日记内容: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日记形式:教师规定与自由选择相结合;日记要求:每日规定与长期规划相结合;日记评价:个别交流与集体评价相结合。

九、胡礼仁:写作教学真善美

(以下见胡礼仁《写作教学真善美》一文,P52_56) 24.“真”,就是教育学生作文时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少拘束,少被框框束缚,能畅所欲言,挥洒自如。材料源于真话,技巧源于真话。

“善”,应当把德育的思想导向摆在写作教学的重要位置上,正确地、充分地发挥写作教学的德育功能。弘扬德育主旋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

“美”,就是通过写作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修养性情,丰富情感。

十、曹公奇:要重视作文品质的培养

(以下见曹公奇《要重视作文品质的培养》一文,P57_59) 25.作文品质是指学生再作文行为、作文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等的本质,它包括作文的态度、作文的情感、作文的意志、作文的价值观等方面,是学习作文重要构成因素。 十

一、曹勇军:智慧作文

(以下见曹勇军《追求作文教育的智慧》一文,P60_67) 26.智慧在于权衡利弊

可以说,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截然相反的认识和做法。这些想法和做法,各有其利,又各有其弊;各有其长,又各有其短。……作文教学的智慧就在于权衡利弊,知其长,识其短,知道“软肋”所在。……怎样扬长避短?古人讲的中庸之道能给我们以智慧的启发:“执其两端”以求得中和常行之道,从而避免走向极端。 27.智慧在于做减法

智慧的东西都是简单的,智慧在于减法。……我们应该抓住一些最核心的东西,在千头万绪的作文教学中抓好几个基本的“点”,不能在复杂的现实面前迷失自我。 破除对写作序列的迷信。写作无“序列”而有“系列”。所谓“序列”就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步骤和套路,这个东西“大体须有,具体则无”。……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也并非直线上升,往往是进进退退,停停走走。那种过分迷信写作“序列”,希望按部就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过,写作应该有“系列”。

减去那些繁琐无用的语言学、文章学、文体学知识,减去那些枝枝节节的东西,让语言、语境和语体这些写作的核心显露出来,重锤敲打。 28.智慧在于规范

智慧的东西固然不受束缚,是个性独创,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规范对于它的催生和引领作用。 29.智慧在于常识和常规

作文教学中许多常识、常规是一代又一代教师在丰富的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包含着作文教学的规律,充满了智慧。我们总是企图寻找一种作文教学的高效途径,甚至很多人声称已经找到了捷径,可他们的那一套往往是对作文教学的基本常识和常规的颠覆。

比如,训练序列;比如,读写结合;比如,教师下水;比如,自由写作…… 30.智慧在于融通

一个高明的指导者,应该具有这样的智慧:通过外显的具体的技术操作,达到内隐的思想的进步、人格的提升的目的。 看似对立的两极是可以融通的,能看出这一点就是智慧,是金针度人的大智慧。

在理想与现实、素质与应试、长远追求与短期目标,乃至面向多数与个别培养等许许多多看似矛盾对立的地方,都需要我们运用“融通”的智慧加以化解。

强调作文教学的多元追求,有一个基本追求,那就是追求智慧作文,也就是追求一种充满人文情怀、表达自己人生进步并通过它反过来推动自己人生进步的机智大气的少年文章。 31.智慧在于对人心和人性的洞察

作文教学智慧,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与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哲学,对人情、人心、人性的洞察是融为一体的。……一位语文教师的杂学背景,尤其是对“人情世故”的历练等学科知识技能之外的阅历积累,常常能给他的作文教学带来职业智慧。

十二、丁卫军:中考作文五大硬伤

(以下见丁卫军《中考作文五大硬伤及教学反思》一文,P68_71) 32.形式包装下的内容空泛;华丽语言伪装的情感苍白;叙议杂糅的问题错乱;无“我”的情感荒芜;无故事的简单无味。 十

三、程韶荣:作文教学明暗两条线

(以下见程韶荣《在教什么上寻求新突破》,P72_75) 33.作文教学氛围明暗两条线:明线是指每一次习作过程中的课堂教学之前的准备阶段、课堂教学的指导阶段和批阅、讲评阶段;暗线是指平时对学生所进行的写作准备指导、对课外练笔的指导和对练笔成果的讲评。 十

四、李本华:学生作文的灰色污染

(以下见李本华《回归生活,重塑作文之魂》,P80_82) 34.近年来,在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一种脱离现实、辞藻华丽的倾向,出现了哗众取宠、无病呻吟之风。高考作文中,充满真情实感,关注现实生活且有独到见解的好作文太少,中学生作文的通病是重形式、轻内容,重语言、轻思想。……学生作文中之所以出现假大空,追求华丽、脱离实际的通病,是因为长期以来学生们再作文领域中收到的灰色污染太严重了。何谓灰色污染?就是“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诀窍,千人一面、千篇1律的写作模式,“开头重要、结尾点题、中间流水”的应考对策。……阅读量太少、对生活缺少积累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35.当前世界各国作文教学的共同趋势就是向生活靠拢,以内容为中心。如日本倡导生活作文的思想……美国则盛行本色作文

十五、谭轶斌:教师亟待自身创新

(以下见谭轶斌《从女儿的作文想到的》,P88_89) 36.在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同时,教师爷亟待自身创新精神的培养。……课程改革拉开帷幕已有几年,我们已能熟练地运用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词句,但在日常的教学中缺仍然延续着早已习惯的种种教学行为,倒不是因为口是心非、言不由衷,只是很多时候,我们自身的创造力尚未被激活。

十六、陈礼林:进入真正的写作状态

(以下见陈礼林《进入真正的写作状态》,P90_97) 37.读写结合:前写作状态

我们强调读写结合固然不错,但将此观点无线延长以后,写就成立读的附庸,淹没其自身的规律,从而导致我们写作教学中最大的弊病:对写作本身缺乏研究,从而使写作指导成为一种“前写作状态”的指导,即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只教学生可以怎么做,而不是具体做的方法。换言之,我们教给学生的是一种“前写作”意识……如果从“选材—构思—表达—修改”写作环节来论,我们把精力更多放在“选材—构思”上,对表达的指导最为薄弱,而这对写作本身而言,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致命的。

38.读写分离:现写作状态

“物—意—文”,“物—意”可以称之为前写作状态,“意—文”才是现写作状态。

39.四炼之法:真写作状态 四炼:炼字,炼句,炼意,炼篇。 成都三省堂学校秋季班报名啦!

听特级教师作文教学有感

特级教师薛瑞平的教育观点

教学观点

特级教师谈儿童漫画作文教学体会

作文观点具有启发性

对立观点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 观点类

观点类英语作文

观点表达型作文

四级作文对比观点

特级教师作文教学观点(之二)
《特级教师作文教学观点(之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