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析诗经爱情诗当中的女子形象

发布时间:2020-03-01 18:23: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文学院

零八级

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班

张宁

280101128

浅析《诗经》爱情诗当中的女子形象

众所周知,缘事而发是诗经的重要特点之一。《毛诗序》就曾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又《淮南子〃应道训》载:“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由此可见,原始诗歌绝非命题之作。于是,在生活中占很大比重的爱情婚姻题材便得以产生和迅速发展,而作为婚姻家庭之中主人公之一的女子形象更是在诗经中得以鲜活和惟妙惟肖的展现。

诗经爱情诗中的女子形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其一,开放而大胆。在古代,清规戒律森严,如:“男女授受不亲”(《孟子〃离娄上》)。“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男女非有行媒不得知名”(《礼记〃典礼上》)等等。在这些细微的限制下,女子在男女共同参加的大型集会中,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例如《郑风〃秦洧》中,上下两章都写道:“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这充分的表达出年轻女子对于自己爱慕的年轻男子的真挚感情,主动而大胆的争取真爱,最终“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乐。”成就美满爱情。又见《郑风〃摽有梅》三章中:“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求我庶士,迨其谓兮”。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除了当时社会背景下,除了当时男子要负担沉重兵役和劳役可能“不我以归”而至使女子也必然误了婚期而急于求婿之外,也将女子对于婚姻的向往淋漓尽致的展现,不忸怩,不做作,直白大胆的表露心迹。

其二,含蓄羞怯以及想见而不敢见,想爱而不能爱的压抑。例如《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青年男女在城上角楼上约会,女子躲起来不相见,既是其可爱的表现,也表现出她的羞怯和含蓄。再如 1 / 4 文学院

零八级

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班

张宁

280101128

《郑风〃将仲子》抒写的是一个女子在受到来自家庭的压力,人言的摧折,不敢表露爱情,害怕情人到来:“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尤可畏也”;“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本诗着重表现的是一个女子在爱情上内心的矛盾冲突,她对男子的爱恋,由于来自父母家庭以及邻人的压力,只能埋藏在心里,不敢流露的苦闷情怀。

其三,封建制度男权社会压迫下的弃妇形象。诚然,母系氏族公社后,随着男性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所起作用的日益增大,人数的增多,,女性的社会地位渐趋低下,男权社会形成发展并且深入人心。伴随男性地位的提高,女性逐渐面临更大的生存困境,一夫多妻的现象也从原来的凤毛麟角到形成风气。于是,生活在阶级社会中的妇女在神权、族权、夫权和礼教的迫害下,婚后生活幸福者少,痛苦者多。自古有“社会发展状况决定文化及意识形态”之说,也正因此,诗经写弃妇的良多。例如《邶风〃谷风》:“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之,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不我能蓄,反以我为仇。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这一节鲜明的反映出女子为家操持,善良勤俭、乐于助人,但终因年老色衰被丈夫抛弃。丈夫新婚燕尔,对她却不闻不问,甚至非打即骂,致使她痛苦难当。同时,也充分证明了我国古代“富易交,贵易妻”的残酷的事实。而“贫贱之交不可弃,糟糠之妻不下堂”的现象却凤毛麟角,不可多得。这是当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再如《王风〃氓》中,总体上写了男女相识相知相爱最终这位重感情的女子以身相许到头来却遭到无情抛弃的人间悲剧。一般认为,这首诗作于魏宣公时期,由于社会形式和制度的急剧变化,男子 2 / 4 文学院

零八级

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班

张宁

280101128

经济地位提高,受魏宣公本人蒸其庶母、占其子媳等伤风败俗事件的恶劣影响,丈夫对于妻子更加变本加厉的始乱终弃、背信弃义,从而使妻子陷入更为可悲的境地。《氓》的第一章,写男女相爱的经过。氓曾假“贸丝”之名结识女方之后便商定婚事。但由于受封建礼教“取妻如何,匪媒不得”的束缚。双方虽然感情融洽,但不备六礼仍不能正娶,女子大胆爽朗,欣然约定“秋以为期”。第二章,写订婚到结婚的经过,女子纯真热情,坦率直露。“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而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有充分暴露出封建神权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女子虽大胆热情却也太重感情,为后来惨遭抛弃打下伏笔。第三张写女子追悔坠入情网难以自拔:“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显然是对社会现状的抨击和揭露,也是女子不幸命运的真实写照。第四章则主要写了女子遭弃,男子负心,就如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女子年老色衰而遭抛弃,这是男子赋予女子的不幸,也是社会导演的女性悲剧。第五章主要是写女子对族权的控诉:“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第六章写了女子被弃,对自己之前深坠情网不能自拔到自己今日惨遭离弃的悔恨和决计离开的决绝态度。“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是心酸、是委屈、也是慨叹。最后终于想开,坚强而果断,要走就走的干干净净,连背影都不留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绝不拖泥带水藕断丝连,所谓伤的越深,越能放得下,就该是这个道理吧!再如《诗经〃小雅〃我行其野》,也是弃妇之作,全诗共分三章,第一二章章旨相同,都是写女人遭弃归家的怨恨之情。第一章写“我行其野,蔽芾其樗”,众所周知,樗是恶木,叶子动物都不能吃,树干造屋容易朽烂,是民间传说嘴没用的树木,但它还能长出茂盛的枝叶为我遮凉,暗指那个抛弃自己的男人还不如“樗”这种恶木。第二章以“言采其蓫”起兴,蓫,即羊 3 / 4 文学院

零八级

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班

张宁

280101128

蹄草,生活在农村的同学大约会知道,羊蹄草也是恶草,草叶硬并且有异味,牛羊都不吃,用以寓指负心的男子还不及这恶草。第三章则旨在揭露并斥责男人的负心:“不思旧烟,求尔新特”,揭露负心男子喜新厌旧,并非新人财富之多i,而只缘于男子负心寡德,改变心肠。

悼亡诗中丧夫的女子形象。古代女子死了丈夫,并受封建礼教“一臣不事二主,一女不嫁二夫”的约束,失去了生活的依靠,成就了人生当中最大的不幸。而这些女子的悼亡诗,写得感情真挚,凄楚动人。这种感情是爱情的延续,也是爱情的升华。例如《唐风〃葛生》,全诗共分五章:第一二章悼念亡人,哀其长眠于地下的悲凉和亡人墓地的荒凉,触景生情,对亡人的孤单发出悲叹,悼念亡人,也是哀伤自己。第三章则被认为是交代丈夫死因。“角枕,锦衾”据《传疏》说:“礼夫不在,敛枕箧衾,席韫而藏之者,此引古礼文以言。夫从征役,既缺时祭,妇人敛藏枕衾乃其假夫在齐物以起兴。”认为这是悼丈夫在从军中丧亡的诗。第

四、五章则主要写深切悼念和死则同穴的心愿。“夏日长,冬日长”在第

四、五章中的反复是感叹丈夫死后生活度日如年。“百岁之后,归于其居”、“百岁之后,归于其室”则极尽了夫妇之情。

俗话说,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诗经》作为一部始作于先秦时期的诗歌总集,早已被广大人们口耳相传、喜闻乐见。真正做到了“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精,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而我却只能道其一二,不能尽述。那些鲜活于诗经中的女子,她们所诠释的不仅是自己的喜怒哀乐,更是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艺术的变迁。透过她们,我们能够想到的本就该超出其形象本身所寄寓的……

4 / 4

诗经当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浅谈《诗经》中的女子形象

诗经爱情诗选译

诗经中的爱情诗

诗经中的爱情诗

诗经中的爱情诗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读《诗经》中的爱情诗

细看《诗经》里的爱情诗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浅析诗经爱情诗当中的女子形象
《浅析诗经爱情诗当中的女子形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