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漳州市海洋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0-03-03 05:31: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漳州市海洋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一、漳州海洋经济发展条件

1、区位条件

漳州市位于台湾海峡西岸、闽南金三角南端,介于厦门和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漳州市是国家重点开发的闽南厦泉漳经济开发区和台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开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处于厦门和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是闽粤、闽港海陆交通的必经之地,也是厦、漳、泉地区与闽西交往的过渡地带。漳州与台湾省咫尺相望,漳州港距高雄港160海里,东山港距离高雄港110海里、距澎湖98海里。漳州市是福建省重点侨乡,现旅居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几百万人之多,也是台湾汉族同胞最主要的祖籍地之一。

2、海洋生物资源

漳州市东临台湾海峡,海域广阔,拥有东山湾和九龙江口等大小港湾20多个,浅海滩涂面积1123平方公里,还有1.5万平方公里的闽南渔场。漳州市海域水质肥沃,天然饵料丰富。漳州海域内海洋植物200多种(包括藻类,其中红树7种);浮游生物607种(其中浮游植物270种、浮游动物337种);海洋鱼类213种;软体动物212种(包括贝类);节肢动物约72种;底栖生物305种(多毛类、棘皮动物);哺乳动物2种(中华白海豚、儒艮);还拥有红树林、珊瑚礁、江河口海湾等各种海洋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

3、海洋港航资源

漳州市的岸线和港口资源丰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715公里,居全省第三位。东山湾是福建省六大天然深水港湾之一,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好的天然良港之一,东、北、西三面有陆域环抱,港口掩护条件十分良好,湾内港口是目前国内优质港口集中且开发程度较低的地方。九龙江河口段南岸、厦门湾湾口段(南部)等处,建港条件优越,风浪掩护条件较好。港阔水深,陆域纵深发展余地大。港湾不淤且避风条件好,水深和锚地条件可满足建设第五代、第六代集装箱码头需要,发展的潜力巨大。

4、海洋矿产资源

目前以玻璃砂矿、标准砂矿、铝土矿、花岗岩、地热水等开采利用程度较高。沿海硅砂资源主要分布于龙海、漳浦、东山和诏安等沿海地带,储量估计大约5亿吨,其中漳浦县的赤湖、东城下蔡、杏仔、六鰲和东山县梧龙、山只等六个矿区已进行初查、详勘工作,探明储量铸型用砂29641.7万吨,玻璃用砂10343万吨。建筑砂则主要分布在九龙江口、漳江口以及诏安的东溪河口。锆英石、钛铁矿等主要分布在诏安县铁湖岗矿区沿海砂矿中,局部赋存在漳浦的古雷东林砂矿中。沿海的海水温泉主要分布在漳浦县旧镇镇狮头、云霄县陈岱镇院前。

5、滨海旅游资源

被地质学家誉为“中外罕见的古火山博物馆”和“海上兵马俑”的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跨漳浦、龙海两县市,由古雷、六鳌、整美三个半岛、多个海湾和岛屿组成。被喻为“海上花园”“海滩森林”的红树林湿地主要分布在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和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漳州滨海山岳主要有龙海南太武山、漳浦海月岩和清泉岩、东山岣嵝山、诏安九候山等,都拥有秀色葱翠的自然山水风光。漳州是有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全市名胜古迹和革命史迹280多处,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滨海地区拥有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赵家堡、诒安城。6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蓝廷珍府、明代“四大卫”之一的镇海卫、黄道周讲学处“天地盘”、黄道周墓、锦江楼以及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六鳌古城。

二、漳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1、海洋渔业

漳州市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发展主线,加快发展现代渔业,推进渔业产业化进程,全市渔业经济呈现持续良好的发展势头。2009年,全市水产品总量达141.9万吨,渔业总产值222.6亿元,分别比增2.69%和8.12%。其中海洋捕捞产量39.4万吨,增长1.2%;海水养殖产量80.8万吨,增长2.96%;淡水生产20.3万吨,增长5.01%。水产品人均占有量301公斤,渔民人均纯收入9 190元,分别比增3.62%和7.78%。

2、海洋运输业

漳州港划分为七大港区:石码港区、招银港区、后石港区、古雷港区、东山港区、云霄港区和诏安港区。除了有畅通的国内航线外,作为一类口岸的招银港区、东山港区,目前已对外开通26个国家和地区的航线。漳州港现有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5 000吨级泊位3个、3 000吨级泊位2个、1 000吨级泊位3个、200~500吨级泊位13个,年综合货物通过能力1436.5万吨,旅客发送能力256.3万人次,车辆发送能力24万辆。2004年漳州港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520.74万吨,比上年增长40.2%;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04万标箱,增长166.1%。其中外贸货物283.03万吨;旅客进出港249.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码头泊位32个,码头堆场29.48万平方米,仓库5.17万平方米,年末装卸机械拥有量166台(套)。

3、滨海旅游业

2004年全市旅游总收入35.57亿元,占全市GDP的5.07%,接待旅游人数561.5万人次。接待过夜旅游者93.71万人天数,其中境外游客8.32万人天数(外国人15 402人天数、香港同胞11 623人天数、台湾台胞54 967人天数),国内游客85.39万人天数。旅游业总收入达35.57亿元,其中滨海旅游占绝大份额。2007年全市五个沿海县(市)共接待游客45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8.7亿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周边港口城市竞争激烈

福建省6个主要海湾22处岸段可建设20~50万吨级深水泊位,建港湾条件优越。包括漳州市、汕头市在内的省内外各个港口城市均充分利用优越的港湾条件,以港口为依托,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但就漳州港目前发展情况而言,无论是经济发展实力,还是港口吞吐量,在全国乃至全省港口城市中处于落后位置,并不具备垄断性的优势。可见未来漳州市的港口经济发展必然面临激烈的竞争。

2、直接腹地承载能力尚待加强

腹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够完够完善。直接腹地的经济基础尚待加强,2007年漳州市GDP为854.81亿善,由于历史与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漳州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欠债较多,综合交通体系不元,人均GDP为18 261元,分别列全省的第4位和第6位,2007年漳州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2.6︰43.1︰34.3,与全省三次产业结构平均状况10.8︰49.2︰40.0对比,漳州市的第一产业比重明显偏大,第

二、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直接腹地的驱动能力较弱,在全省69个产业集群中,而漳州只占5个,且年产值均在50亿元以下。此外,漳州市主导和重点产业对港口需求有限。全市初步建立食品、机械、材料、能源四个主导产业及制药、家具、电子三个重点产业,这些产业对港口发展的驱动能力较弱,

3、局部海洋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

由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不够,陆源污染物未加处理直接排入海域,造成近岸局部海域污染加剧、水质恶化,污染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资源优势的发挥,并造成海洋资源的退化;池塘养殖开发规模过大,含有大量的养殖废水排海,使近岸海域富营养程度节节攀高,赤潮发生频率加大,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大面积单一品种的浅海设施养殖,导致海水营养成分失衡,海洋生物群落组成改变,藻类衍生,严重影响了周围海域海水质量。

四、未来发展趋势

1、海洋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

漳州市以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为主的传统海洋产业格局逐步得到改变,滨海旅游业、海洋精细加工业等海洋

二、三产业有了快速的发展。海洋

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00年48.5∶29.3∶22.2,到2004年的44.28∶29.05∶26.65;在全市海洋产业产值中,海洋渔业占44.28%,滨海旅游业占7.8%,海洋港口运输业占20.5%,海洋精细加工业17.9%。

2、海洋渔业增长方式逐步转变

漳州市海洋渔业不断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水产养殖业逐步向外海、深海拓展养殖空间。目前漳州市标准化养殖示范区面积已达12.3万亩,已获得无公

害水产品认证32个,无公害水产产地认定52个,认定面积17687.03公顷。养殖品种朝着“特色化、产业化、标准化、无公害”的方向发展。漳州现有龙佳生态温泉山庄和云霄县金海岸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两个省局休闲渔业“水乡渔村”重点项目。龙海、诏安和南靖等单位也在积极筹备申报休闲渔业项目。随着部分水域养殖业逐步退出,休闲渔业正在成为漳州市发展现代渔业的必然选择。

3、港口物流稳步发展

漳州深水岸线资源得天独厚,可供开发建设万吨级以上码头130多个,规划码头岸线总长50.5公里,可建各类泊位249个,其中深水泊位133个,港区陆域总面积4 375.7万平方米,预计可形成吞吐能力货运4.07亿吨。漳州市着力构建以港口为中心的区域物流网络,招商局漳州开发区物流园区、古雷港口物流园区、东山港区等7个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全面启动;总投资3.6亿元的东山东海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上报海关总署审批;东山海魁公共保税仓储项目已获得厦门海关批准并即将动工建设。随着物流业稳步发展,漳州市港口货物吞吐量不断扩大,2007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500万吨,增长11%,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万标箱,增长25%。

4、临港工业迅速发展

福建省政府颁发的《福建省“十一五”临港重化工业发展及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指出,依托漳州市发展东山湾的冶金、石化等临港工业。东山湾临港工业基地主要依托古雷港区及古雷半岛20万吨级深水岸线资源,重点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冶金工业、建材工业和其他新兴产业,漳州市临港工业将有长足发展。

5、滨海旅游稳步提升

现代滨海旅游不但能够创造经济效益,提供就业机会,提升城市知名度,而且还产生积极的联动效应带动了其他事业,诸如:交通、商业、餐饮、城市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的发展。漳州市拥有优秀的滨海旅游资源,并且滨海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未来漳州市将以提升滨海旅游业为重点,围绕“滨海风光休闲游”、“海滨火山探险游”等精品线路,着力打造“滨海旅游圈”。利用其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与厦门、泉州两地进行区域合作。在未来发展中,滨海旅游将逐渐确立并巩固其在漳州市旅游产业的主导地位。

上海海洋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未来510年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

中国未来十年()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

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必将是安利

海洋与未来

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建筑业发展趋势

漳州市海洋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漳州市海洋经济未来发展趋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