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评好小学数学课

发布时间:2020-03-02 09:00: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1年宿松县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如何评好小学数学课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一步导人素质教育的轨道?这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探讨的问题。针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课堂教学的现状,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评教学思想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就成了衡量课堂教学优化与否的标准。与之相应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必须考虑如下三个方面。

1.如何理解“全面素质”。

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学习数学知识吗?是发展数学能力吗?当然,这些都是,但还不够,因为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的提高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方面,数学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的作用,则表现在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理解和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发展数学能力。如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第三层次:在第二层次的基础上,注重形成良好的精神品格,能促使学生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转变,促使学生思维方式与观念的变化。

1 2.如何理解“面向全体”。

面向少数尖子学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是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分水岭。面向全体,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对学校和教师而言,就是要对每个学生负责,使所有学生都具备必要的数学素养,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对他们现有水平来说是最大可能的发展。不仅要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的学生,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3.如何理解“让学生主动发展”。

把握素质教育的主体性这一基本特点,让学生主动发展,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切入口。按照“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原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只有始终把学生当作主体对待,才能使他们积极地接受教育,才能使全面素质转化为学生的内部素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

二、评改革、创新意识

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真正发挥主渠道的作用,转变观念是前提,因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观念的现代化,尤其是教育价值观的现代化。

1.整体意识

就一门学科而言,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也必须着眼于整体,有整体意识。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必须跳出认知

2 技能的框框,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目前有许多课只注重完成一些认知性的目标,甚至只重视应付考试的知识,忽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小学阶段有许多课的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完成认知性目标的话,是非常简单的。

如二年级“圆柱和球的认识”这节课,如果只是完成“使学生直观认识圆柱和球,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这一点,恐怕没有教师,学生也能掌握。但这决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所以,笔者在具体教学时又增添了“通过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思考问题、与人合作的习惯等”的教学目标,并把它贯穿在整节课的始终。从而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多功能性。

2.应用意识。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应用也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学生的应用意识淡薄。即使是应用题教学,也缺少了“应用味”。绝大多数都是凑好数据编好题型直接塞给学生的。学生做了千百道应用题,还是只会按类型解题,不懂得怎么应用。既不知道数据从哪里来,又不知道解决某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怎样获得数据。很多学生只在课堂内、考试时感到数学有用。而走出课堂,离开考场,几乎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倡导应用意识,根据教育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地培养一种应用数学的欲望和意识,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特别强调,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

3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新意识。

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现状来看,尽管许多教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钻研精神,但无论在教学的模式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是“继承多于创造”,也很少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改革本身就意味着创新,没有创新,何谓改革?!要积极倡导创新意识,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上有一点点新的思路,新的探索,只要是符合改革方向的都值得肯定。

4.超前意识。

教育是今天播种,明天开花结果的事业,一个社会公民通常都要接受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育,教育为未来服务是人们的共识。就一节课而言,也必须把准教育改革的方向,着眼于未来。但在一些示范课和观摩课中,获奖的常常是一些经过“精耕细作,滴水不漏”的课;另外一些“优点很明显,缺点很露骨”的课被拒之门外,而这些作课教师大胆尝试的精神和刻意求新的意识,却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些当时“披头散发”的课,经过“精心梳理”以后,重新成为优秀课。

5.效率意识和训练意识。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节课只有40分钟,要完成教学目标,又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新的收获,教师就必须具有效率意识。另一方面,对于数学课来说;无论概念、定义、法则的形成,计算技

4 能的巩固,解题方法的掌握都离不开一定数量的练习,所以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有训练意识,提供足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

三、评教学方法

1、教师是否依据学生情况和学科特点、课型等,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2、评教师的教法是否有益于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产生认识冲突,教师是否与学生一道化解难点,突出重点,揭示规律,总结方法。

3、评教师的教学机智,重点观察其对偶发事件的处理艺术。

4、评教学特色。一堂有特色的课凝聚了从教者的大量心血,闪烁了教师个人独特的艺术光芒,甚至可能孕育出教学理念的创新火化。

5、评教学手段的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仅操作规范,而却要有效发挥还需作艺术的加工,而语言艺术最关键,组织艺术和调控艺术是重要内容。教学艺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评价此点,能看出教师的基本功与发展潜力。

四、评价教学效果

1、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即学生对该课堂所学的知识是否掌握,能力训练的要求是否在学生活动中得以呈现。良好的习惯养成,情感的陶冶,学习品德的升华等是否一以贯之地展现出来。

2、评教学情境是否真实而优良,教师是否一味搞表演,把学生作为“群众演员”,是否搞“花架子”而无实际内容,教学内容是否

5 合适,是否产生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3、评学生与教师的信息反馈是否畅通、及时、有效。

4、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紧张又活泼,既严谨又轻松、自然、愉悦。

总的来说,我认为评价一节课既看学生,又看老师。看学生是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体验、感受、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了什么?得到哪些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能力;看老师是否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是否有利与学生愉悦地进行学习交流、是否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是否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是否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是否关注了课堂上的生成。

如何评好一节数学课

怎么评新课改小学数学课

小学数学课评课稿(版)

如何评一堂数学课

幼儿园数学课评课

一堂好数学课的标准

小学数学课题库

daying怎样评好小学英语课

评好一堂课

评好课

如何评好小学数学课
《如何评好小学数学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