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疾病的鉴别诊断及其免疫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20-03-01 18:18: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疾病的鉴别诊断及其免疫防治方法 摘要:虽然针对猪群的防疫体系在不断完善,但猪的各种疫病也越来越多。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在现代规模化猪场普遍存在,是目前影响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一大类重要疾病,对我国养猪业造成重大危害。造成这种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以传染性疫病尤其是病毒性疫病危害最大,对这类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是保证养猪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主要对猪瘟、猪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乙型脑炎引起的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鉴别诊断方法要点及其免疫防治方法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猪;繁殖障碍;鉴别诊断;免疫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Method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Failure

Abstract:Although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system which is aimed at the pigs is improved, various diseases of swine are more and more.Swine reproductive failure exists universally on modern farm.It is a large group important disease which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hinese swine industry and it will do great harm to our Chinese swine industry.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e disease, and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especially viral diseases endanger most.Therefor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which can insure our swine industry develop healthily is that we should control methods of immunization for preventing diseases.This paper introduce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immune methods of swine fever,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orcine parvovirus infection, porcine pesudorabies and Japanese encephalitis.

Key words: Porcine;infertility;differentiation diagnosis;immunization

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猪的各种疫病越来越多,其繁殖障碍性疾病已成为养猪场的主要疾病之一, 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类疫病以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仔少或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畸形胎儿以及公、母猪发生不孕症为主要特征,病因比较复杂,可分为先天性、机能性、营养性、机械性和疫病性,其中以传染性疫病尤其是病毒性疫病危害最大[1]。不仅由于其常呈大面积的地方性和流行性感染,而导致大量的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和新生仔猪死亡;而且因为几种常见病毒性疫病的临床症状和发病情况相似,造成临床诊断难度增大,也容易出现误诊。因此,本文将主要介绍猪瘟、猪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乙型脑炎的鉴别诊断及其免疫防治方法。

1通过流行病学特征进行鉴别诊断

猪瘟于1833年首先发现于美国的俄亥俄州。1903年,DeSchweinitz和Dorset证明该病的病原体是病毒[2]。猪瘟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且任何年龄的猪均易感染。流行季节性不强,但春、夏多雨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自然条件下,经口腔、鼻腔,间或通过结膜、生殖道黏膜或皮肤擦伤感染。病死率很高,一般在80% 以上[3]。常呈流行性,流行时间长,可垂直传播。易出现非典型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又称为蓝耳病,最早于1897年在美国中西部发现,随后在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相继发生。1992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在国际专家研讨会上定名PRRS[4]。猪蓝耳病只感染猪,妊娠母猪和1 月龄仔猪最易感。流行无季节性,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精液传播和垂直传播为主要的传播方式。该病传播速度快、流行面广。猪群发病的特点是保育阶段仔猪最先发病,然后通过环境传染到2 月龄仔猪,然后传染致母猪,最后包括生长猪在内的整体发病阶段。仔猪死亡率高,母猪无死亡。

猪细小病毒病于1967年在英国首次被报道,随后欧洲、美洲、亚洲及大洋洲等国家均出现此病。猪细小病毒病唯一已知的易感动物是猪,且不同年龄、性别的家猪和野猪均易感。猪在感染后处于亚临床状态,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母源性繁殖障碍,初产母猪表现症状,常出现流产,经产母猪繁殖障碍的危害变小。此病以垂直感染为主,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流行时间长。

20世纪中期,伪狂犬病在东欧及巴尔干半岛的国家流行较广,60年代之前,猪被感染后其症状比较温和,在养猪业中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然而在60 ~ 70年代,由于强毒株的出现,养猪业遭受到巨大损失[5]。猪伪狂犬病毒可以感染多种动物,仔猪和怀孕母猪最易感。流行无季节性,主要通过鼻分泌物传播,也可通过阴道分泌物和胎盘传播。仔猪死亡率高,怀孕母猪主要引起流产及死产。地方流行性特点明显,流行时间长。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6],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猪乙型脑炎可感染人及多种动物,初产母猪、仔猪和育肥猪多发。有严格的季节性,夏秋季节发生率高。传播媒介是蚊子等吸血昆虫或人为的针头携毒传播。多为散发流行,感染率高,但发病率低。

2通过临床症状进行鉴别诊断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稽留热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全身泛发性小点出血,脾梗死。高热41 ℃左右,先便秘,后腹泻。腹下、耳尖皮肤淤血。厌食,消瘦,个别猪表现出神经症状。子宫内感染仔猪的皮肤常见有出血点及出血斑,出生后常表现先天性震颤,严重的黄痢治疗无效而死亡。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其特征为厌食、发热,怀孕后期发生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幼龄仔猪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和大量死亡。母猪在妊娠后期发生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产弱仔;感染母猪精神不振,食欲锐减或不食,发热,配种率、受精率下降;感染公猪的精液减少,活力降低;仔猪和生长猪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仔猪断奶后的死亡率高。部分病猪出现双耳、外阴、尾部、腹部以及口部青紫发绀。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其特征为感染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病弱仔猪及流产,母猪本身无明显临诊症状。母猪妊娠初期感染,部分胎儿死亡、产仔数少;中期感染,产木乃伊胎,部分胎儿被母体吸收,造成不孕和重复发情;后期感染,正常分娩,

[7]但约有25% ~ 40% 新生仔猪一周内死亡。在该病发生的猪场,能持续几年甚

至十几年不断发生繁殖失败。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体温升高,新生仔猪主要表现神经临诊症状,共济失调,四肢划动,呈划水状,还可侵害消化系统;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胎及呼吸系统临诊症状,无奇痒;公猪表现为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临阵症状。病毒可侵染妊娠60d 以上胎儿,常出现流产、产出死胎和木乃伊胎等[8]。母猪于妊娠末期感染时,可有弱仔产出。15 日龄内仔猪死亡率100%,3 ~ 4 周龄仔猪死亡率达40% ~ 60%,断乳仔猪死亡率达10% ~ 20%[9]。

猪乙型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蚊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突然发病,可侵染各时期胎儿,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或早产,所产胎儿多是大小不等的死胎、木乃伊胎。公猪感染发生睾丸炎,一则或两侧睾肿胀,有热痛,数日后炎症消退,一般转归良好。

3通过病理学变化进行鉴别诊断

猪瘟急性型症状典型,出现败血症,全身皮肤、浆膜、黏膜和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脾脏边缘有梗塞,肾脏色淡,皮质有针尖至小米状的出血点,回盲口处有纽扣状的圆形溃疡斑。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坏死性肠炎,脾脏出血性梗死,肾脏表面,膀胱黏膜有出血点。

猪蓝耳病的发生,以肺炎为主,发生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并伴有细胞浸润,有卡他性肺炎区。脾脏肿大,心肌出血、坏死。发生肾盂炎、膀胱炎。流产胎儿出现动脉炎,心肌炎和脑炎。

猪细小病毒病发生后,怀孕母猪宫内膜出现轻微炎症,有的胎盘有部分钙化,胎儿在子宫内有自溶或被吸收的情况,其他无明显病变。胎儿常发育不良,受感染而死亡的胎儿可见充血、水肿或木乃伊胎。

猪伪狂犬病毒感染,一般无特征性病理变化,眼观主要见肾脏有针尖状出血点。组织学变化主要见中枢神经系统呈弥漫性非化脓性脑炎,有明显血管套和胶质细胞坏死,脑神经细胞内有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妊娠母猪所产死胎有不同程度的软化现象,胸腔、腹腔及心包腔有多量棕褐色潴留液。流产胎儿有肝、鼻、淋巴结及胎盘绒毛膜凝固性坏死,肝、脾有坏死灶,肾脏布满针尖样出血点。

猪乙型脑炎的主要病理变化位于生殖器官,母猪子宫内膜充血、水肿并呈卡他性炎症;公猪睾丸充血、出血和坏死。死胎和弱仔主要是脑水肿、皮下水肿、胸腔积液、腹水,浆膜有出血点、淋巴结充血、脑膜和脊髓膜充血。发育到正常大小的死胎,常由于脑水肿而头部肿大,部分胎儿可见大脑或小脑发育不全的变化。

4通过实验室检测进行鉴别诊断

实验室诊断分为病毒抗原检测,病毒分离和特异性抗体检测,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动物接种试验,琼脂扩散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等。因为母猪血样的微生物抗体阳性只能说明该微生物感染,而不能说明这种微生物就是繁殖障碍的原因,且目前疫苗免疫产生的抗体和野毒感染抗体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分方法,在流行情况分析和症状鉴别诊断的基础上,应当用流产胎儿血清微生物抗体检测的方法,进行繁殖障碍类疾病的确诊,抗体不能通过胎盘传递,可作为疾病的诊断依据,这对这类疾病的防控和净化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伪狂犬病毒的检测,可以采取病猪患部水肿液、侵入部的神经干、脊髓、脑组织、扁桃体以及内脏,分离病毒,接种家兔。家兔接种后36~48 h,通常注射部位出现剧痒。家兔啃咬该部皮肤,直至皮肤脱毛、破皮和出血,而后出现四肢麻痹、卧地不起、体温下降,出现一系列神经症状,出现症状后数小时角弓反张,抽搐而死[10]。

5免疫防治

目前,临床上没有有效的方法治疗这些病毒性疾病,只能依赖于预防。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是预防和控制母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种类和流行特征,猪场的生产特点,猪的日龄,各种疫苗的特性,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合理制定预防接种次数、剂量、时间等,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保证免疫密度保持在100%,并根据抗体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免疫程序,可以有效的预防病毒的感染和基本的发生。

目前临床上常用疫苗包括常规疫苗和新型疫苗。常规疫苗一般是指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灭活疫苗是将致病性病原体大量培养后进行灭活处理,使其失去感染性但保留免疫原性制得的疫苗;弱毒疫苗是将病毒株接种易感细胞后经多次传代培养,使其毒力减弱到不具有致病性,但能够引起机体高度的免疫反应,产生大量相应的抗体,从而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的一种常规疫苗[11]。新型疫苗则一般指基因工程疫苗,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对病毒基因的测定及其编码蛋白质机构和功能的了解,研制出了包括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和活载体疫苗在内的多种新型疫苗。

常用的猪瘟疫苗是兔化弱毒疫苗,不仅可以用于预防接种,也可用于紧急接种。一般情况下,仔猪20 日龄首免,60 日龄左右二免;后备种猪在配种前1 个月再免疫1 次;繁殖母猪在哺乳仔猪断奶时进行免疫接种;种公猪每年免疫接种2 次[12],可以有效的预防猪瘟病毒的感染。

猪蓝耳病疫苗有灭活疫苗和活疫苗两种,考虑其安全因素,一般采用灭活疫苗[13]。灭活苗是用猪蓝耳病病毒国内分离毒株CH-La 株或JXA-1 经培养、灭活,制成的油佐剂灭活疫苗,建议母猪接种,可在配种前注射2 次,间隔20 d,每次每头4 ml[12]。另外,临床上使用的还有弱毒疫苗,其预防PRRSV感染的效果优于灭活疫苗,但有报道说弱毒疫苗株可以与野毒株发生基因重组,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弱毒疫苗的使用。

目前国内用于预防猪细小病毒病的疫苗主要有两种,均属于灭活疫苗。一种为猪细小病毒经ST 细胞培养,再经甲醛灭活处理,加氢氧化铝胶溶液制成的氢氧化铝灭活疫苗;另一种为猪细小病毒ST 细胞培养,再经N-乙酰乙烯亚胺

(AEI),加入油佐剂配制而成的双相油乳剂苗。一般用在后备母猪配种前1 个月,免疫2 次,间隔2 周[12]。

猪伪狂犬疫病的免疫疫苗包括三类: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和基因缺失苗三种类型。临床上使用的多为基因工程缺失苗,这种疫苗不仅安全有效而且能够区分免疫接种猪和野毒感染猪,为该病的控制与净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种猪在10~12 周龄和14~16 周龄进行2 次免疫,25 周龄进行第3 次免疫,以后每4 个月加强免疫1 次,全群同时免疫[14]。

对于猪乙型脑炎的预防,一般采用我国研选育的仓鼠肾细胞弱毒活疫苗,安全有效。在当地蚊蝇出现季节的前1~2 个月接种,种猪须在5 月龄以上接种。一般一次即可,如做二次免疫,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由于这几种疾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并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且常呈混合感染,至今还没有特效治疗药物。采用快速、准确、特异、方便的诊断方法,加强对种猪的检测和净化,及早地淘汰隐性携带强毒的种猪和免疫耐受猪,建立无HCV、PRRSV、PPV、PRV、JEV带毒的种猪群;使用优质疫苗,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建立完善的免疫效果监测;做好消毒及日常饲养管理工作,是防制此类疾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朱卫彪, 胡建成.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病毒性疫病的鉴别诊断[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3, 03.38 ~ 39.

[2] Huang Y-L, Deng M-C, Wang F-I, Huang C-C, Chang C-Y: The challenges of claical swine fever control.Modified live and E2 subunit vaccines[J].Virus Research, 2013.

[3] 王雨章.猪传染性繁殖障碍疾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治[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2.20 ~ 21.

[4] Evaluation of the Pathogenicity of a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Variant in Piglets[J].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11, 08, 1280 ~ 1291.

[5] Maresch C, Lange E, Teifke JP, Fuchs W, Klupp B, Müller T, Mettenleiter TC, Vahlenkamp TW.Oral immunization of wild boar and domestic pigs with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protects against Pseudorabies virus infection[J].Veterinary Microbiology, 2012.161(1 ~ 2).

[6] Li J, Chen H, Wu N, Fan D, Liang G, Gao N, An J.Characterization of immune responses induced by inactivated, live attenuated and DNA vaccines against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in mice[J].Vaccine, 2013.

[7] 崔凤鸣.母猪细小病毒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 2012, 05.176.

[8] 朱卫彪, 胡建成.五种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病毒性疾病的鉴别诊断[J].兽医导刊, 2013, 04.19 ~ 21.

[9] 顾春云.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与综合防治措施[J].当代畜牧, 2012, 08.22 ~ 23.

[10] 孔详国, 李瑞花.四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鉴别诊断[J].中国猪业, 2008, 11.29 ~ 31.

[11] 谷元兴, 王猛, 刘永生, 张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研究进展[J].陕西农业科学,

2010, 02.80 ~ 84.

[12] 姜平.猪繁殖障碍疾病的病因分析与防控技术[J].兽医导刊, 2013, 02.23 ~ 25.

[13] J H, C Z.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vaccines: current status and

strategies to a universal vaccine[J].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 2013.

[14] 李刚明.猪伪狂犬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湖北畜牧兽医, 1995, 02.17 ~ 18.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诊断及防

简述繁殖障碍性牛病的临床鉴别诊断与防治

浅谈猪疾病的防治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血清学调查报告

猪的病毒性传染病——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

常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猪口蹄疫疾病的防治方案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细小病毒的诊断与防治

猪细小病毒的诊断与防治

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疾病的鉴别诊断及其免疫防治方法
《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疾病的鉴别诊断及其免疫防治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