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02 12:55: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说课稿 王晓玉

一、教材解读

1、文本解读:

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花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2、梳理学情: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三组课文都是围绕“童话”来写的,而童话中动人的故事,优美的语言往往吸引学生,所以深受学生喜欢。《巨人的花园》是这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它把学生带进了奇妙的童话世界。

学习这篇课文时,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要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画面,感受童话带来的奇妙,从而体会童话的特点。当然,选编这篇课文也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童话在主人公的安排、表达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特点,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有三个:

1、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巨人的花园”这一主线,让学生想象画面,感受巨人的花园美丽,并在前后变化中感受这与巨人的言行有关,体会到有孩子的花园才是真正的花园。

教学重点为:是想象画面,体会到有孩子的花园才是真正的花园。

难点为:体会到有孩子的花园才是真正的花园,并在悟读中初步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特点。

三、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中,我把课文分成两课时来上,第一课时重在感悟体会巨人的花园的变化对比,认识一个凶恶,霸道,冷酷无情的巨人。第二课时重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揭示道理:明白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

我把两课时大胆地切割在第七自然段。因为在第7自然段之前非常清晰地表明了巨人的花园的变化情况,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冲突,并且贴合题目《巨人的花园》。而第七自然段之后,是写巨人在小男孩的启发下,醒悟了。内容上可以进行分割。再则,也是想到我们五年级下册一篇课文《桥》,当时孙老师就是在姚老师管老师的建议下,把文章大胆切割,把烘托老汉的,表现老汉的句子放在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把山洪的爆发和人们逃生的惊慌失措理解透,感悟透,朗读透。

这样的安排,不仅把前面的内容学的细致了,而且也对于攻克教学重难点也水到渠成了。所以我着重把第一课时中“花园的变化对比”和巨人冷酷无情的态度紧紧联系起来,这样,对于花园为什么有如此的变化,以及对于句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了。

一、导入课文:

1、看图片识童话人物。我用课件依次出示白雪公主、丑小鸭的图片,问学生:“她是谁呢?”学生会说出“白雪公主、唐老鸭”。

2、看提示猜童话故事。我用课件出示“水晶鞋、一件看不见的新衣服、一根火柴”,学生会说出《灰姑娘》、《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

3、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则新的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根据课文特点,在课前有这样一个“热身活动”,学生从视觉,听觉中都感受到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了他们学习童话的兴趣与热情。还能渗透学生一些学法,即在学习童话时,应当关注主人公的特点,主要的情节。

二、对比冲突,抓“花园”这一主线:

第一版块——花园总印象:

1、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词语:A、发脾气叱责训斥孤独冷酷拆除

B、凝视火辣辣纷纷逃窜四处逃散拔腿逃跑

C、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草翠花开狂风大作

(设计意图: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已有一定的预习能力,预习检查就显得有必要了。在第一组词语中,重点指导读好“叱责、拆除”,在第二组词语中,重点读好“凝视、火辣辣”,辣要读第一声。第三组词重点指导读中带情。在三组词中分别从巨人,孩子,花园来呈现,通过词语的形式把他们有机地联结起来,引出:读完这些词,让我们更加期盼走进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想看看到底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2、那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读文要求:A、读准确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B、找一找,文中是怎么描写巨人的花园的?用横线把它画下来。

3、全班交流:学生在读完课文后,肯定会找到句子: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课件出示)

朗读感悟好这个句子:首先,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地基础上,抓住关键的词语(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白雪一片)有感情地进行指导朗读,在读的时候,也学习和积累了这四个四字词语。(板书四个词语)

其次,结合“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来指导朗读这个句子。这个句子中,“常年和洋溢”是值得关注的,但也必须得理解洋溢的意思(充满),从而理解整句话的意思。结合这两句话,指导学生重复朗读:

A、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洋溢在——(生)鲜花盛开的春天

B、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洋溢在——(生)绿树成阴的夏天

C、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洋溢在——(生)鲜果飘香的秋天

D、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洋溢在——(生)白雪一片的冬天。

接着,利用小练笔,让学生对花园是孩子们的乐园变得更生动具体。

师:真是孩子们的好乐园。他们会如何播散这些快乐,洋溢在这巨人的花园里呢?

小练笔:想一想,在鲜花盛开的春天,孩子们——————————

在绿树成阴的夏天,孩子们——————————

在鲜果飘香的秋天,孩子们——————————

在白雪一片的冬天,孩子们——————————

最后,在交流好了之后,师引读这两句话。是啊,这是孩子们的乐园,那里,(生)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所以,在巨人的花园里,(生)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设计意图:题目是《巨人的花园》可想而知,在学生的意识中,肯定要灌输巨人的花园是怎么样的,而且要留有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利用文中的“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来加深学生对花园的认识。然后结合“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这句话,使学生形成一种意识,即:在这么漂亮的花园里,只要孩子们在,无论是哪一个季节,花园里总会有欢笑,总是那么温暖。把花园的生机与美丽和孩子们紧紧地联系起来,为突破难点做铺垫。)

第二版块——花园情景反差,形成对比冲突

1、质疑读文:花园是不是一直都是孩子们的好乐园?是不是一直都是那个充满欢笑的花园?让我们快速地读读课文3至7自然段,找出两处花园与之前不同情景的语句:

2、学生交流(课件出示):

A、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B、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预设学生是能够找到的,至少第一处应该是没问题的,若第二处暂时找不到,我就和学生一起回想之前花园的情景。一对比,学生就该找到与之前不同情景的语句。)板书:狂风大作,雪花飞舞,鲜花凋谢,树叶飘落

3、对比阅读,出示词句:“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和“明媚的阳光草翠花开”深化花园的变化,可通过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的朗读形式。

4、通过男女生合作读第一处矛盾之后,师:可是,作者不是说:(生)“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吗?这是为什么?课件出现一个逐渐变大的问号。(第二处矛盾时也用这样的方法)于是,课件上出现两个显眼的问号。

第三版块——找出花园情景变化的原因,初识巨人:

1、快速默读3到7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巨人的花园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与谁有关?可在相关的语句上画曲线,并写写自己的感受。

2、交流。

找出描写巨人的这3句话,有感情地朗读指导,读出巨人的生气,冷酷,霸道等情感,从而感受巨人的人物形象。

A、他看见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B、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C、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在朗读指导第三句时,结合“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来指导。抓住“窜”这个字,它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一种狼狈相(如抱头鼠窜这个词),但是,在这里用上窜,更能体现出孩子被训斥后的极度的害怕。所以,在读巨人发脾气的话时更应该读出可怕的情感。

3、此时,巨人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学生预设:冷酷无情,霸道,孤独等

三、小结,留疑:

1、师小结巨人人物形象,可这时,桃树底下的一个小男孩跳入了他的眼帘,面对如此凶恶的巨人,小男孩没有逃,那他到底和巨人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巨人的花园又会不会变成原来充满欢声笑语的呢?我们下一节课再去看。

2、学写生字词。注意“允、添、覆、拆”的写法。学生练写。

四、作业设计:

1、完成作业本1至3题

2、、再读课文。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