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最新小学数学教师招聘与进城考试试题(20套)

发布时间:2020-03-03 04:34: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最新小学数学教师招聘与进城考试试题(15套)

第一套:教育学知识精选模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C】。

A.卢梭

B.凯兴斯坦纳

C.涂尔干

D.沛西能

【答案解析】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涂尔干。

2.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D】。

A.杜威

B.华虚朋

C.伯克赫斯特

D.克伯屈

【答案解析】克伯屈首先提出设计教学法。

3.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A】。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1 C.洛克

D.卢梭

【答案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

4.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C】。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答案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而且存在于动物界。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5.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A.维果茨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答案解析】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2 6.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C】。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教学指导书

【答案解析】师生直接接触到的教科书是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

7.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C】。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皮亚杰

【答案解析】格塞尔认为,人的所有能力都受成长规律的制约,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D】。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3 D.巩固性原则

【答案解析】“习”和“温”是复习,巩固的意思,因此体现的是教学的巩固性原则。

9.【D】表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A.形象

B.知觉

C.表面特征的

D.深层特征的

【答案解析】对问题的表征分为问题的表面特征和问题的深层特征,其中后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0.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B】。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答案解析】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11.学校教育始于【A】。

4 A.奴隶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末期

C.原始社会末期

D.封建社会中期

【答案解析】中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从西周以后,出现“国学”和“乡学”,这是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说明在西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学校教育就诞生了。

12.在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C】。

A.学生

B.教学内容

C.教师

D.教学环境

【答案解析】教师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13.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C】。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答案解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14.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D】。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答案解析】画线是复述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

15.由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答案解析】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将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题干所述正是远景的间接性动机的概念。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6 【答案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答案解析】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1)依从。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 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此时个体对道德规范行为的必要性尚缺乏充分的认识,也缺乏情感体验,行为主要受控于外在的压力(如奖惩),而不是内在的需要,依 从则可能得到安全,否则将受到惩罚。可以说,处于依从阶段的态度与品德,其水平较低,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2)认 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3)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 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3.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答案解析】开展好课外活动,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组织小学课外活动必须从全面贯彻教育目的,落实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高度确定每一项课外活动的具体目标要求,目标的确定要明确、具体。

7 (2)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要使学生自愿参加课外活动,就要使活动本身具有吸引力。吸引力来自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和组织形式的变化多样,能符合学生的各种兴趣和需要。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课外活动是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因此要充分依靠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主动性。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答案解析】(1)知识观。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

(2)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转移或传递,而是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

(3)学生观。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人、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的基础上去形成知识的意义,实现新旧知识的综合和概括。

5.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答案解析】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李老师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令人尴尬的现象:他讲课不可谓不透、不明、不用功(有时甚至很卖力),课下督促检查不可谓不细、不紧、不认真,而学生也付出了较大的努力,师生满以为会取得较大的收获与提高,可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付出和希冀相去甚远。

针对这种现象,结合相关理论谈谈李老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情况。

【答案解析】(1)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只忙于“教”与“检”,学生只忙于“学”与“考”,但是还是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可以建议尝试着从学习策略的培养方面去改变这种情况。

(2)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但是纵观当今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大多教师只重视讲听, 缺乏学法及其运用的指导。许多学生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淡薄。许多学生只知道某种学习方法或技能有效,但并不清楚何时选择以及如何运用这些 方法或技能,只知道机械地运用,遇到新情况则表现为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而培养学习策略能弥补这一不足。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不仅是必要 的,而且是可行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不失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成绩的良好途径。

(3)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而采用的达到一种或多种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它不同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的变量很多,除了学习风格外,还包括学习的目标、任务、要求、学习结果的评价与测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生的能力、性格、气质与个性特点等。学

9习策略的任务是要充分认识这些变量,并揭示这些变量与学习方法或技能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去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①培养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激活并保持良好的注意、情绪与思维状态;②分析学习情况,选择学习方法;③制定周密、详细的计划;④执行、监控、整理学习计划。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材料: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根据材料,拟一份教学设计。

[提示]教案设计要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四个目标。

第二套:课标与教材教法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10单项选择,11-15多项选择)(30%)

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C )的过程。 A、交往互动 B、共同发展 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

10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A )不同程度。 A、学习过程目标 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

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 C ) A、成绩 B、目的 C、过程

6、“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A )次。 A、一 B、二 C、三 D、四

7、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 C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C )。 A 组织者 合作者 B组织者 引导者 C 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 A )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 生动活泼的 C、生动活泼的 被动的 富于个性

10、推理一般包括( C )。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BC )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AB )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B、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C、兴趣

13、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 ABC )。 A、基础性 B、普及性 C、发展性 D、创新性

14、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ABCD )。

A、建立数感 B、符号意识 C、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D、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15、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ABC)关系。

A、过程与结果 B、直观与抽象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二、填空题。 (45%)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4、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6、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 几何直观 与推理能力。

7、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数据分析观念,了解随机现象。

8、“综合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9、《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10、《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11、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1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三、简答题。(25%)

1、简述《标准》中总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关系? 答: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2、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与数量;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主要体现在:

1、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4、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答: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三套:基础教育新课程试卷与答案

说明:(2)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 )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 )

15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 )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 )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6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

课程,自小学

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

课时。 (A )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 B)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A)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C )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

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C )

17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 ④ C.②④ D.①③④

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D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三、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2分)

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ABC )

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 B.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 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倡导的主要观点有(ABCD )

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18 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

3.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 (ACD )

A.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B.课外兴趣小组 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D.劳动与技术教育

4.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 ( ABD) A.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B.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

C.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D.能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5.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体现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它具体表现在(ACD )

A.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对考试结果作出具体分析,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C.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D.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6.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其中,利用网络资源(ABCD )

19 A.有利于开阔学习思路,拓宽知识面B.促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及时、更开放

C.能够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和时空的局限性D.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四、简答题(共21分)

1.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这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这里,“关注人”的含义是什么?(6分)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6分)

2.请简要谈谈目前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该如何重建,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

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9分)

20 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2分)采用适应不同学生的多种评价方法,实施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这种分层评价使各类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

五、分析说明题( 共27分)

1.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们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11分)

张主任的做法是欠妥的。(2分)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处处为学生着想,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理解和同情学生并给予热情而诚恳的帮助,不能简单采取批评、惩罚的方法。(5分)言之有理即给分。

2.教学设计一: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举出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 21 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

教学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请问: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教学设计一”中的教师采用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没有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让学生主动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探索。(3分)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技能,但如果一味采用这种方法,将使学生形成接受学习的方式,只会模仿,不会灵活运用,更不会创造。(5分)

“教学设计二”中的教师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展开知识发生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自己思考,从而得出结论。(3分)这种教学方法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5分)

第四套:教育综合知识试卷与答案

一、单选题(40题,每小题1分)

1、“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句话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中所体现的战略目标是( B )。

22 A.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B.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C.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D.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是( D )。

A.加快薄弱学校改造

B.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

C.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

D.促进农村科教结合

3、下列说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修订规定的是( C )。

A.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收取学杂费

B.义务教育实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

C.义务教育鼓励教科书循环利用

D.义务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发展教师教育。

4、《基础教育可改革纲要》(实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社区服务与社会时间”、“劳动与技术教育”和( C )。

A.环境教育

23 B.艺术学习

C.研究性学习

D.网络教育

5、在教育部印发的教师专业标准中,不属于通识性知识基本要求的是( D )。

A.具有相应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

B.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C.具有形影的艺术欣赏表现知识

D.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6、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精神的是( B )。

A.小学与综合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初中阶段以分科和综合相结合课程为主

D.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7、“教育,不能停止在儿童期和青年期,只要人或者就应该是继续的,教育必须以这样的做法来适应个人和社会的连续要求”,这段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B )。

A.全面教育思想

24 B.终身教育思想

C.特殊教育思想

D.精英教育思想

8、按照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学生为相似的、易混淆的单词分别做出正确反映的学习属于( D )。

A.信号学习

B.系列学习

C.言语联结学习

D.辨别学习

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

A.感知教材,形成形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运用知识,形成技巧

D.知识的巩固和保持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三维目标”是指( A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技能、能力

C.观念、方法、态度

25

D.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11、人们通常将“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称为”( B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1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主要是( AA.自主、合作、探究

B.参与、合作、活动

C、讲授、联系、探究

D.反思、生成、探究

13、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

B.课程资源越多越好

C.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

D.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

14、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D )。

A.讲授课和复习课

26

。 )

B.讲授课与练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15、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结构变化决定性因素的是( B )。

A.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文化

D.人口质量

16、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反映。这种教育方式依据德育规律的是( A )。

A.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B.知情意行统一发展规律

C.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的规律

17、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 )。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27 D.完善学生的人格

18、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是( A )。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重视智育

C.贯彻安全要求

D.坚持智育与体育并重

19、教育目标分类中的“接收、反映、价值判断、组织、价值观或价值体系的个性化”属于( B )。

A.任职领域

B.情感领域 C.意志领域

D.动作技能

20、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闪光点来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这种教育方式遵循的原则是( A )。

A.长善救失

B.正面疏导

C.知行统一

D.从实际出发

28

21、教师讲课时“抑扬顿挫”语速过快过慢,容易引起学生的( A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22、“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C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3、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习的情景性,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新转换、改造这些观点符合( A )。

A.建构主义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行为主义理论

24、小学生刚学拼音时,容易记住声母表和韵母表的开头和结尾,不容易记住中间部分,这表明遗忘是( D )。

29 A.材料数量的影响

B.材料性质的影响

C.个人兴趣的影响

D.材料序列位置

25、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这些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主要体现了思维的( C )。

A.间接性

B.抽象性

C.概括性

D.稳定性

26、学生读完《淘气包马小跳》,头脑中出现可爱活泼的马小跳的形象属于( C )。

A.无意想象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27、冬天上学,某学生既怕寒冷而又不愿意起床,又怕因迟到而受到教师的批评,由此产生的冲突是( B )。

30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28、小学生学习言语拼音常利用具体的事物来帮助记忆,如m就像两个门洞,h就像一把小椅子,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D )。

A.复述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组织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29、美国心理学家加多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方面的,由九种彼此不同、相对独立的智力构成( D ).A.智力三维结构论

B.智力群因素理论

C.智力PASS模型

D.多元智力理论

3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意志的( c )。

A.自觉性

31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31、生命教育是当前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生命教育的内容( A )。

A、法制概念

B、自我保护教育

C、敬畏自然教育

D、人际关系教育

32、在概念教学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其本质特征的是,这种方式是( A )。

A、变式 B、比较

C、概括

D、抽象

33、最能体现心智技能的是( A )。

A、写作

B、跑步

32 C、汽车

D、跳舞

34、PAN>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侧重点是( B )。

A、外部指导

B、预防与促进

C、补救与矫正

D、心理治疗

35、指出“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

B、黄炎培

C、蔡元培

D、杨贤江

36、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C )。

A、记住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成“蜘蛛侠”

C、用一个词造句

D、荡秋千

37、对语法法则、公式符号、法律条文等知识的记忆属于( B )。33

A )。

A、情境记忆

B、语义记忆

C、形象记忆

D、运动记忆

38、取得重大成功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这种情绪状态是( C )。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热情

39、下列表述中,属于内部学习动机的是( D )。

A、为了获得家长、老师的表扬而学习

B、只为了超过同学而学习

C、为了赢得名次而学习

D、感觉学习过程本身有乐趣而学习

40、小学生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通常称之为( B )。

A、学习困难综合症

B、多动症综合症

34 C、过度焦虑反映

D、厌学症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

42、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构建的价值引导活动。 参考答案:对。

43、小学活动的思维以抽象活动为主。 参考答案:错。

44、教学的几本理论形式是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是其特殊形式。 参考答案:错。

45、学生即是教育的对象,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参考答案:对。

46、性格是个体对显示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固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主要受后天因素影响,没有好坏之分。 参考答案:错。

47、孔子的有教无类是真正的教育平衡的思想。 参考答案:错。

48、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统称为教师的人格特征。

参考答案:对。

49、备课就是写教案。 参考答案:错。

50、儿童希望与小伙伴建立友谊,得到教师与家长的爱,表现了儿童归属与爱的需要。

参考答案:对。

51、教育现代化是指学校教育设备和信息载体的现代化。 参考答案:错。

52、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S,慕课),要求教师与学生都参与课程的开发与使用。

参考答案:错。

35

53、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参考答案:对。

54、定势可能加快问题的解决速度,也可能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答案:对。

55、课外校外教育具有自觉性、灵活性和实践性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错。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

56、《课程标准》的作用有哪些?

参考答案: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2分)

(1)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是教材的“教材”,具有统领教学的作用。(1分)

(2)课程标准是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确定教与学的规定性及其内容和要求。(1分)

(3)课程标准是了解学校学科教学的载体。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1分)

57、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答案:

(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

36 (3)发展创造性想象力,并能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创造性。

(4)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和创造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5)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6)组织活动并结合各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58、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1)教学目的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

(3)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

(4)表达清晰,注重语言艺术。

(5)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

(6)板书规范。

(7)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59、简述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参考答案:

⒈感知觉有了充分发展。

⒉注意水平有限。注意的持久稳定性和范围都不断地发展。

⒊不随意记忆占主要地位。在小学低年级,不随意记忆占有比较主要的地位。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随意记忆明显得到发展。但在整个小学阶段,他们的 37 不随意记忆始终占主要地位。

⒋想象力丰富,但想象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界限

⒌以形象思维为主。

⒍情绪情感较稳定且比较单纯。

⒎自我意识更加明确。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社会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仍然不够客观、全面,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60、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和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结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61、简述谈话法及运用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

38 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2分)

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1)做好计划。(1分)

(2)提出问题要明确。

(3)善于启发诱导。(1分)

(4)进行归纳和小结。(1分) 6

2、问题:

一、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违反了那些基本要求。(4分)

二、作为教师,有哪些途径和方法加强师德修养?(8分)

参考答案: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爱岗敬业、爱国守法、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材料中的调查中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的:

(1)爱岗敬业。

(2)关爱学生。

(3)教书育人。

(4)为人师表。

2、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与方法有:

39 (1)加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提高的必要途径。学习包括: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②学习师德修养的理论。③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

(2)躬身实践。是道德修养的基础,也是师德建设的根本途径。

(3)树立榜样。是提升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4)学会反思。反思是提高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是教师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逐步完善的过程。①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对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②反思自己的行为与职业道德理论的差距,努力完善自己。

(5)努力做到”慎独“。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可以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更好地培养、锻炼坚定的职业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

63材料一:齐白石先生自幼家境贫寒,没有上学的机会,长大后做了木工,四十岁以后开始自学绘画,他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终于在画坛上独树一帜,成为著名画师。

材料二:王安石有篇文章《伤仲永》说一个方仲永的小孩,五岁做诗,指物作诗立就,其父“日扳仲永环于邑人,不使学。”方仲永十二三岁时,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不闻,又七年,方中“永泯然众人”。

阅读材料,分析影响个体能力发展的因素。

参考答案:

1、影响个体能力发展的因素有:

40 (1)遗传与营养。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生物前提。遗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2)早期经验。早起经验越多,智力发展就越迅速。

(3)教育与教学。教育与教学对智力的发展其主导作用。

(4)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5)主观努力。没有主观努力和个人勤奋,想要获得事业成功和智力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

2、案例一中齐白石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他成为为著名画师的关键因素。他在没有上学的机会后,通过自己的勤奋、进取的及他的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的最终在画坛上独树一帜。

案例二中方仲永的虽然先天遗传素质比较好,但是遗传素质只是质量发展的前提。还需要后天的教育,教育在对智力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在方仲永后来的成长过程中,由于他父亲“日扳仲永环于邑人,不使学。”而使他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以至于后来的遗传素质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五套:知识能力考试题

一、填空题(30分)

1、按规律填空。

8、

15、

10、

13、

12、

11、(14 )、(9 )。

1、

4、

16、6

4、(256 )、( 1024)。

41

2、两数相除,商为1800,如果被除数缩小50倍,除数扩大20倍,那么商就是(1.8 ) 。

3、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80末尾的“0”漏写了,结果得到商是80,正确的商应该是( 8)

4、10个队进行循环赛,需要比赛(45 )场。如果进行淘汰赛,最后决赛出冠军,共要比赛( 9)场。

5、我是长虹小学教师我是长虹小学教师我是…………依次排列,第2006个字是( 学)。其中有(250 )个师字。

二、解答题 (1-10题每题6分,11题10分共70分)

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 求 和 各代表多少。

2、下面算式中 的“爱、长、虹、小、学”各代表什么数字

3、用一根绳子测量井台到水面的深度,把绳子对折后垂直到水面,绳子超过井台15米,把绳子三折后垂直到水面,绳子超过井台4米。求绳子长和井台到水面的距离。66米、18米

4、三(1)班有58位同学,有39人订了《少年报》,有28人订了《儿童画报》,;另有8名同学两种都没有订,问两种报刊都订了的有几人?17

5、一个学生做两个整数的乘法时,把其中一个因数的个位数字6误看成3,得出的积是552;另一个学生却把这个因数的个位数字误看成9,得出的积是696。正确的积应该是多少?

624 42

6、在一条公路上每隔10千米有一个仓库(如图),共有五个仓库,一号仓库存有15吨的货物,二号仓库存有30吨的货物,五号仓库存有40吨货物,其余两个仓库是空的,现在想把所有货物集中放在一个仓库里。如果每吨货物运费1千米需要2元运费,那么最少要多少运费才行?2700 (1) ——(2)——(3)——(4)——(5) 15吨

30吨

40吨

7、两箱茶叶共重120千克,如果从甲箱取出28千克放入乙箱,那么乙箱的千克数是甲箱的3倍,两箱原有茶叶相差多少千克?4kg

8、观察下面的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 到2006为止,A、B、C、D各组有几个数? (2) D组第41个数是几? (3) 198在哪一组里?

9、四个一样的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如图)拼成了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21平方米,小正方形的面积是9平方米。那么长方形的长是多少?,

10、若干同样的盒子排成一排。小华把70多个同样的棋子分装在盒子中,其中只有一个盒子没有装棋子,然后他出去了。小兵从每个有棋子的盒子里各拿出一个棋子放在空盒内,再把盒子重新排一下。小华回来仔细查看了一番,没有发现有人动过这些盒子里的棋子,你知道盒子有多少个吗?棋子有多少个呢?、棋子78个、盒子13个

43

一、填空

1、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 )、(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4、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小学数学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7、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算加减法以( 三)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 )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 三)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两 )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 )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 三)步。

44

8、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 图画)、(对话 )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

9、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地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数据的( 收集)、(整理 )、(描述和分析 )的过程,逐步看懂并会(解释 )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

10、7cm=( 70 )mm

4km=( 4000 )m 8kg = ( 8000)g 150m3=(150000000 )ml=( 150000 )L

11、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42,那么这个数的最大约数是(42 ),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是( 42=2×3×7)。

12、1.29090……保留三位小数是(1.291 )。

13、圆的半径是4cm,圆的周长是( 25.12)cm,面积是(50.24 )cm2。

14、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简单的几何形体的特征,会计算他们的(周长 )、(面积 )和(体积 )。

二、判断

1、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 v)

2、在0.3和0.4之间有无数个两位小数。(x )

3、量与计量,采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x )

4、一个体积1立方分米的木块,占地面积是1平方分米。( x)

5、在低年级教学基本口算的基础上,中高年级要适当加强口算训练。( v)

三、选择

45

1、随意从放有4个红球和1个黑球的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摸出( B)。 A、黑球的可能性大 B、红球的可能性大 C、一样大

2、一条直线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有(D )种分法。 A、2种 B、4种 C、8种 D、无数

3、联欢会上,按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1个绿气球的顺序装饰教室,你知道第16个气球是(B )颜色的吗? A、红 B、黄 C、绿

4、在下面横线上填数,使这列数具有某种规律(A )

3、

5、

7、、、A、

11、

17、27 B、

8、

12、14 C、

16、20、25

四、应用题

1、某厂十月份用水48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 ,节约了多少吨? (120)

2、一件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8天,乙的工效是甲的2倍,两人同时合作,几天能完成这件工作?1()

三、判断题

1.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学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X ) 2.“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感兴趣。 (X ) 3.组织学生进行统计活动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成为统计活动的真正主人。( √ )

46 3.为了体现统计与概率教学过程性的原则,在情境设计上不一定要做到连贯。 ( X) 4.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多做题目。 (X ) 5.“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领域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 √ )

四、填空题

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 时代 性,所选素材要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 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 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

3.“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设置反映了 数学课程与教学 改革的要求,对于促进 数学课程改革 和 数学课程内容 的改革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改进 教师的教学方式 有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进行 实践性、探究性和研究性 学习的课程渠道。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 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 正确的数学观。

5.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学生熟悉的 生活事例 出发,从学生身边的 现实背景 中提炼,符合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现实性特点。

五、问答题

47 1.“统计与概率”教学实施中如何注意内容选择的现实性?(P104) 答:“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素材要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2.如何把握“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度”?(P114)

答: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仔细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深入了解学生认知的现实状况,把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不同要求,不能过多地加深学习的难度,使学生产生厌恶感。课堂上如果学生提出了超出目标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是大部分孩子难以理解的,就应该鼓励学生把它放在“问题银行”里,在学习了更多的知识以后再来解决,而不能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影响了大多数孩子的学习。低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统计” 既要让学生感觉要解决的问题是有挑战性的,还要让学生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眼前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践与综合应用”综合性特点反映在什么地方?(P119) 答: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个学习领域,并不是在其他数学知识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首先,要促使学生通过这一领域的学习,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其他数学知识领域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从整体上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其次,实践与综合应用中要解决的现实数学问题往往交织着多科学的知识与方法,因此,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综合性还常常表现为多学科的综合。

48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的特点,其教学目标又在哪几个方面有所侧重?(P120) 答:“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的特点,其教学目标又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侧重:

①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强调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知识领域的综合应用和整体把握; ② 在数学思考方面,强调经历探索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③ 在解决问题方面,强调经历提出、理解、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④ 在情感与态度方面,强调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和广泛应用,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5.“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中选取什么样的主题和素材有较强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P125) 答: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有较强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题和素材。一般来说,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题材能让学生感到熟悉和亲近,对完成任务比较有信心;游戏性题材有较强的愉悦功能,对学生有比较大的吸引力;设计和制作类的活动任务性比较突出,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这些内容都能比较有效地引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但同时也应注意,要将学生兴趣引向更深层次的探索实践活动,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要有数学味道

49

综合试题与参考答案(10套)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一)

一、填空(第14-16小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1)503469007读作( 五亿零三百四十六万九千零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5亿 )。

(2)814 的分数单位是( 1/14),再加上(20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最小的质数。

(3)2.4时=(2)时(24)分

1米5分米=( 1.5)米

5.2立方分米=( 5.2)升

1.4平方米=(140 )平方分米

(4)有一个数缩小10倍后,小数点再向右移动两位得到的数是5.21,原来的这个数是( 0.521) (5)甲数比乙数多25%,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5 : 4)。 (6)2008年元月30日是星期三,这年的3月6日是星期(四 )。

(7)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3,根据角的分类,这个三角形是( 钝角)三角形。

(8)一个圆柱体的高是3厘米,侧面积是18.84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6.28 )厘米,体积是(9.42 )立方厘米。

(9)如果甲数为a,乙数比甲数的2倍多5,那么乙数是(2a+5 )。

50

小学数学教师进城招聘考试试卷(推荐)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小学数学教师进城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进城招聘考试试卷一1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1]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23

小学数学教师进城选调考试说课稿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招聘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最新小学数学教师招聘与进城考试试题(20套)
《最新小学数学教师招聘与进城考试试题(20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