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4 02:28: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七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

(一)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独怆然而涕下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9.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语录体 10.①了解 ②喜爱 ③反省 ④担心

11.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的范围。

12.告诉我们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类似的毛病。

13.为学思想有注重实践、注重交流、注重思考、注重诚实、注重情趣等。对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不机械的接受老师和书本传授的知识,更多地体现自主学习;真诚坦白,不懂装懂,让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得到及时的修正和补充,非常重要。 14.信:使„信任去:距离

15.武阳君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信于异类也。

或:因为我的母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 捉鸟雀。 或:因为(主人)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对待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一直守信用。 16.如果鸟类宁愿接近凶恶的动物而远离人类,说明人对鸟类的伤害比凶恶的动物更厉害,警示人类要保护鸟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译文】我在少年的时候,所居住的书房前,种有翠竹松柏以及一些花草,郁郁葱葱地长满在 庭院里,许多鸟在上面筑巢。我的母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 婢及仆人, 都不能捕捉鸟雀。 几年的时间下来, 鸟雀们都将巢建在花木的低枝上, 鸟巢里孵的小鸟低下头去都可以偷偷地看得到。还有一种叫桐花凤的鸟也有四五 百只,飞翔在院子里,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得见得到的,但(这种鸟) 却能很驯服不受干扰(地待在那儿) ,而且也不怕人。乡村里的人见到这种现象, 都认为是很奇怪的事情。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不外乎是(主人)对 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对待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一直守信用的原因。 有乡间老人 说:“鸟雀的巢离人很远,就一定会有蛇、鼠、狐狸、鸱、鸢的忧患,人若不杀鸟 雀, (他们)自然就亲近人,以免去这样的忧患。由此来看,那时鸟雀的巢不敢靠近人,真是因为人比蛇鼠之类的更凶恶。 17.①

shâ ②

jiù ③

xiǎng ④

18. 指林丹认为自己生活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不想父母为自己担忧,不想父母跟着自己受煎熬,因而只向父母报喜不报忧,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父母也用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给儿子传递着爱和无忧的心境,彼此之间,这是一种大爱。(意近即可)

19. 表现在他伤心痛苦时,父母也一样为他伤心痛苦,只是他不言愁,父母也不言忧,体现他们之间的理解与真爱。(意近即可)

20.之前的想法是:生活中有了苦闷和忧愁,遇到委屈和挫折,向父母倾诉,得到父母的鼓励与支持。(意近即可)

改变的想法是:心里有了苦闷,只和教练商量。即使是受了委屈,也只暗地里向好友倾诉。不再让父母担忧和受到伤害。(意近即可) 21.与第③段相响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2分)同时也表现林丹对父母的感激和爱(1分)

22.不是,他们一直随着儿子的喜忧而喜忧。(1分)例如:①正愁着这次电话如何打时,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②当他泪洒赛场的那一刻,荧屏前的父母也是泪雨滂沱③还是母亲率先打破僵局:“儿子,想说你就说出来吧,你是最棒的!”(任意摘录一处即可)(1分) 23.提示:围绕“父母与子女了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或“亲人朋友之间多分享快乐,不要轻易将自己的忧愁放大和传递给亲人朋友”或“相互鼓励,多报喜,少报忧,勇敢独立前行,为亲人朋友减轻负担”等均可。要求言之有理,语句通顺。 24.明

吴承恩

25.唐僧:遇事缺少主见,只是一味的怨天尤人,不知道主动想办法。孙悟空:遇事冷静,分析透彻,敢于向权威挑战,始终保持充沛的战斗热情,从不气馁。猪八戒:耍小聪明,别人拿定主意,他就随声附和。

26.师徒取经的艰辛,二尊者索贿不成用无字经骗师徒四人,希望如来对二尊者治罪。 27.略 28.略

七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

(二)

1.闻道龙标过五溪

2.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3.苔痕上阶绿

4.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刘禹锡

梦得

10.①香气

②大

③不加装饰的琴

④公文,文书 11.从自然环境的幽雅、交往人物的儒雅、日常生活情趣的高雅三个方面对陋室进行了描写。 12.因为作者在前面的文字中已经写出了自己是君子一类的人,用孔子的后一句主要是扣住“有何陋”的意思,全部引用,过于直接,反而没有味道。

1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从刘禹锡“无论怎样都不改变自己的人生准则,以及乐观地面对生活”等方面进行阐述即可。

14.①或:有的人

② 故:原因、缘故 15.钥匙尚在我衣带上,彼将何物开之? 16.墨守成规,不辩事物主次的人。

17.① â

kuì ③

biān ④

jiǒng

18.三件事。我经常赠给楼下餐馆的打工女孩报纸刊物而她送我两条干鱼;我从生活和精神上关心的打工者吴成丰给我邮来腌肘子;我与湖南来的装修工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建立起深厚的情谊。

19.作者感到发展前景是因为他对打工者的关心得到了回报,作者为此感到欣慰;让作者觉得腌肘子是沉重的馈赠而心情忐忑是因为我知道吴成丰家的生活清苦,一个腌肘子对他家来说是稀罕的。所以我心中为收到这样贵重的礼物而忐忑不安。

20.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好的书刊比作防腐剂,生动形象地写出好书对人精神的滋养和保护的作用,突出了作者对打工女孩的关心及赠给的报纸期刊对他的精神生活帮助之大。

21.他们是城市中卑微的一群人,得不到声调人们的正视和应有的尊重。但他们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懂得回报他人的关爱与帮助,是重情重义的人。

22.色盲在这里是视而不见的意思。从中看出作者是一个善良而富有同情民主,有着很高的社会责任感的有良知的人。(色盲在文中的意思2分,作者的品质2分) 23.内容作用:呼吁人们关注城市中的打工者,用心与他们沟通,真心帮助和尊重他们,为他们创造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氛围,这不但是创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同时也考验着城市中每个人的良知与责任。

结构作用:围绕篇末点题,发人深思答即可。(内容作用3分,结构作用1分) 24.《西游记》吴承恩 25.大闹五道观 26.神态、语言、动作 27.略 28.略

七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

(三)1.月如钩

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9.濂溪

哲学

10.①濯:洗涤

②植:立

③隐逸:指隐居的人。这些人不愿意与统治者同流合污,隐居避世

④闻:听说

9.周敦颐

北宋

10.①美丽而不端庄

②轻慢

③少

④应当

11.写“菊”和“牡丹”起到衬托作用,其中写“菊”是正衬,衬托出作者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消极避世的积极态度;“牡丹”是反衬,衬托出作者不慕名利(不趋炎附势),洁身自好的高贵品格。(2分) 12.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第二个“独”字又鲜明地表明作者自己也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避世、逃避现实的生活方式。(2分) 13.莲比喻君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菊比喻隐士(隐逸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孤芳自赏;牡丹比喻贪图富贵的人(富贵者),追名逐利、贪图富贵。 (3分) 14.①

因此、所以;

回答

15.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之。) 15.凡事不要人云亦云(东施效颦),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主见;凡事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对的策略。

17. ① chán ② cháo ③ mán ④ wâi

18.素不相识的;嘴馋的;吃惯了嘴的 19.这句话使用了“很小的”“歪歪扭扭”“难看的癞疤”写出了这个西瓜的不好,突出了那个田主的小气,也更突出了父亲的朴实。 20.被蛇咬后得到路人的救助;进城买药回来摘人家的瓜被认为是贼。

21.从法律角度来看是偷,但从道义角度来讲不是。 22.朴实

热情好客

有一颗淳朴洁净的心灵

23.根源是人们一心只是向钱看,把金钱利益看得过重,人与人之间缺少宽容理解,丢失了淳朴。揭示小说主题,呼唤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呼唤宽容与和谐。

24.猪八戒

25.先是让那怪朝天发誓,再让那怪烧了洞府,又让他交出钉耙,最后绑了他又揪着耳朵回高家庄去。

26.示例:从受戒于观音菩萨后,“持斋把素”“ 这几年不闻消息”也没有离开表现了那怪的执着和真诚。为了见唐三藏,按照孙行者的要求朝天发誓、火烧洞府、交出武器看出他呆憨顺从,真心向善的特点。 27.略 28.略

七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

(四)1.风烟望五津

2.念天地之悠悠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剪不断,理还乱

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唐

柳宗元

10.①丛生的竹子

②迅速

③像狗牙那样

④跟随

11.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通过描写水中游鱼的形神姿态,侧面衬托出小石潭水的清澈见底,既在生动的描写中呈现了潭水的特点,又将此时人的心境做到淋漓尽致地传达,可谓巧妙。

12.欣赏潭中游鱼时有过“不欲归”之感,但最终因为其境过清,想到自己的处境就记之而去了。

13.作者心境的变化是由“乐”到“悲”。快乐的原因在于看到了周围美丽的景色,陶醉于其中。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作者正处于被贬谪的境遇,积郁着不得志的痛苦。所以一经周围凄清景致的触发,便产生了这种变化。 14.①笃:(病)重

②素:一向、向来

15.①“掷”这一动作,表明子猷睹物思人,突出他内心的悲痛。 ②“恸绝”一词强烈地表达了兄弟间的手足深情。

16.“取子敬琴弹”是为了痛悼和纪念已经死去的兄弟,而说的“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则是写出子猷心中极为悲伤,所以弹不成曲调,体现兄弟情深。也包含着人琴俱亡的悲凉。 【译文】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了,子敬先去世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脸上看不出一点悲伤的样子。就要来轿子去奔丧,一路上都没有哭。 子敬向来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的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人琴俱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常用来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17.①

liáo ②

nuē ③

yú ④

hàn 18.厌恶(讨厌)、愧疚、怀念(赞扬、感动)

19.顺叙,“不久,春节到了”、“打这件事之后”、“有一天中午”、“这件事很快让连里知道了”、“那次晚会之后”等;使文章层次清晰。 20.符合愧疚、自责的内容即可,用第一人称。

21.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丑兵遭到了大家的嘲笑之后的伤心、难过的心理。 22.“攥”是仅仅抓住的意思,运用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丑兵想上前线的愿望得以实现时的激动的心理。

23.先抑后扬。淳朴(憨厚)、为人热情、做事认真、爱国。 24.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25.行者看到近侍女童给罗刹斟茶就计上心来,想到了惩治罗刹女借来宝扇的方法。 26.因为罗刹女已经心痛难禁,无法作战,小的们看到主子如此难受也无暇顾及行者,赶紧让他了了心愿,离开这里,所以也不去阻拦。 27.略 28.略

七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

(五)1.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9.思想 教育

10.①通“悦”,愉快 ② 怨愤 ③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④ 喜爱

11.意在阐明加强个人修养,做一个道德高尚,胸襟豁达之人。

12.一个人要经常反省自己,检查自己的过错与失误,重视品德修养的完善,避免生活与学习中的缺漏和失误。

13.感受最深一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的体会 求知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贻笑大方。 14.① 馀:多 ② 直:通“值”,价值 15.笔头或秃笔头

16.第一问:持之以恒或坚持、刻苦。第二问: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意思对即可)

17.① chǐ ② suì ③ mî ④ jū

18. 见 悟

19.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纯净幽远的美,着实迷人,让人陶醉。②同时为明月设置了一个幽雅的背景,为写明月起到了衬托的作用,营造了一种和谐、静谧的氛围。

20.此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人应该有一份“闲心”去关注亲近自然,在平凡失误生活中应多一份悠闲地情怀。

21.善于细心观察(欣喜的发现月亮)、善解人意(默契地赏月)、活泼天真(养月、捧月)、单纯善良(挂念月)的孩子。(答出三个方面即可)

22.①我们平时忙于关注生活中、工作中的一些事、物,而忽视了照着我们的月光。②我们忙碌于物质生活的追求,已没有了静静赏月、与自然相对的闲情逸致。

23.①我们面对平凡而紧张的生活,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掘它的美。②留心观察生活,你会有很多美好的发现。③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应多一份悠闲地情怀。(答两点即可) 24.西游记 吴承恩 25.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26.聪明机智 随机应变 27.略 28.略

七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

(六)

1.城阙辅三秦 2.独怆然而涕下

3. 闻道龙标过五溪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9.全唐文

刘禹锡

10.①德馨:指品德高尚

②鸿:大 ③素琴:不加装饰的琴④案牍:公文、文书

11.陋室的环境;交往的人物;陋室主人的生活情趣。表现了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2.《陋室铭》的全篇主旨是从孔子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生发而来的,作者以此结束全文,显得立意高远无懈可击。引文省略了前半句,而只用后半句,是因为“君子居之”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全篇之中了,略去了,更余味无穷。

13.应该。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很多人追名逐利。我们应像作者一样, 保持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14.①亡:丢失

② 反:同“返”,返回

15.

多歧路

16.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岔路太多,丢失的羊就不容易找到。同样的道理,读书人求学,如果目标不专一,也会迷失方向,不能够取得成功。

17.① gōu ② fá ③ sì ④ zǎi 18.参考:用智慧帮全家过河;在万般无奈下,骗过老猎人,以自己的死换孩子的生

19. A.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母狼逃跑速度之快,表现了母狼为引开猎人而奋不顾身的“母爱”。

B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月夜沙丘给人的那种死寂、冷清、阴森的感受。

20.心理描写。更加能够烘托出我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我的疑问,并为下文进行铺垫。

21.起先:奇怪、不可思议、傻 ;

后来:聪明、有智慧。

22.保护小狼,没有,虽然它把老猎人暂时引开了,但最后老猎人还是把小狼找到了 。

23.参考:母狼会有那么奇怪的不可思议的行动,只是因为对孩子的爱,它的智慧也来自对孩子的爱,它能以死来换得孩子的生,如果我是老猎人这种行为一定会感动我的,我会把小狼放了。(也可以有不同意见)

24. 西游记

吴承恩

25.语言,动作

26.重情重义,知恩图报

27.略 28.略

七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

(七)

1.寂寞梧桐深院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5.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9.周敦颐

北宋

10.①美丽而不端庄

②轻慢

③少

④应当

1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现了世人追逐名利的世风。

12.示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作为君子高洁傲岸、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13.围绕“君子、隐逸者和富贵者”任意一点来谈即可。 14. ①放下

② 谁

15.①孙权引用孔子的话,意在劝说吕蒙要多读书,学思结合。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每问1分,共2分)

16.①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时有益的。②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有所成。③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④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⑤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答出任意二点即得满分。) 17. (1)mí

(2) gē

(3) xiâ

(4) c ì 18.①面对我的无理取闹和乱发脾气,母亲不仅隐忍和包容,还一如既往地爱我,为我着想。“若无其事”一词不仅写出了母亲的无私和伟大,更体现出我的后悔和自责。

②面对父母的衰老,感受着他们无私的爱,我渴望尽己所能报答他们,可是双腿的残疾,使我感到力不从心。这句话写出了我因不能照顾父母而感到的痛苦。

19..他并不因为自己的变老而害怕,而是因为不能永远的陪伴照顾他的女儿而担忧。 20. 这种前后照应的写法(2分),写出了“我”面对父母的逐年渐老去而悲伤无奈的心情(1分),反复强调更加突出我对他们的依恋和爱(1分)

21.每天他们陪我练习用双拐走路;父亲白天在工地干活挣钱给我治病;母亲每天在家陪伴我,照顾我的生活;当我冲母亲发脾气的时候,她总是包容我;母亲给我买书,支持我写作;我要写长篇小说,母亲怕我累而反对;(任写出其中四点即可,每点1分,共4分)

22..当我年少轻狂的时候,并不能理解父母的爱,面对父亲的怒吼,母亲的唠叨,想拥有自己的空间,以为上了高中,就可以摆脱。(2分)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经历了失去双腿的痛苦后,终于明白了父母的苦心和艰辛,深切体会到他们的爱。面对他们的衰老,感到心痛,又为无法改变和回报而感到无奈。(2分) 23.言之成理即可,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美感(4分) 24.《西游记》

吴承恩

25.大闹天宫,受到如来佛祖惩罚。

26.恢复自由后的喜悦之情。(孙悟空在下面欢喜,叫道:“师父,你请走开些,我好出来,莫惊了你。”) 知恩图报,救命之恩充满感激。(赤淋淋跪下,道声“师父,我出来也!”对他拜了四拜)重情重义。“有劳大哥送我师父,又承大哥替我脸上薅草。”

27. 综合实践 可以围绕如下几方面发表见解

(权力、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官二代的不良影响、漠视法律、

是家长还是局长、李衙内炫父还是炫权)以下内容仅作参考

最近媒体刚报道过校园内正在上演的不正常现象:家庭背景助力校园“暗战”,权贵者的孩子,“班主任也让他三分”。如今的这出惨剧或许是一个极端的例证,说明权力已经完全改变了部分下一代的世界观和行事准则。从这个肇事的“官二代”身上,我们看不到一点正常人该拥有的起码的人性、看不到一点现代人该拥有的对法律起码的尊重。在肇事者看来,大概只要“我爸是李刚”,任何游戏规则都可以随便更改。

某些“官二代”不可理喻的言行逻辑,完全“脱胎”于言行逻辑不可理喻的“官一代”。从一句飞扬跋扈的“我爸是李刚”,就可以大致推测出“李刚”平日里的行事作风。如果生活中“李刚”能善待自己的权位,约束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又怎会有如今的撞了人还不当回事?一旦权力护航就可突破法则四处“飙车”,则校园也不能在污浊的大坏境之内洁身自处。

权力纵容下的“官二代”在自我扭曲的同时,也给社会的公序良俗致命一击。肇事者高喊的那句潜台词其实是——“我有权力撑腰,法律能奈我何?”这确实是对法律尊严的一种嘲讽。此恶少如果不能依法得到惩处,无论怎样高超的教育技巧,都难以安抚校园学子们被摧残的心灵,种种健康向善的教育会逐渐失去应有的说服力。 28.

(1)题目

自从你走进我的生活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这个题目旨在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或事物,“你”可以是人物,我们生活中的亲人、朋友、师长,也可以是一些抽象事物、形象事物,譬如说 钢琴、书、电脑、宠物。他们(或它们)走进你的生活,也改变了你的生活,所以用深情的笔墨描绘他,赞美他。重要的是要表达他之与你的重要意义,以及你对他的感激之情。 (2)作文解析:

立意

白玉兰:1.真正的朋友,得意时直言相谏,失意时一如既往。

2.患难之中见真情,亲贤臣,远小人。成功时别骄傲,失败时及时醒悟。要有一双慧眼,辨识诤友与佞朋。

啄木鸟: 1.真心对待朋友,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2.真诚的帮助不是甜言蜜语,形影相伴,而是指责过失,及时提醒。

黄鹂:

做人不可太势力,见风使舵要不得。

七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

(八)

1.濯清涟而不妖 2.万里赴戎机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8.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9.唐 韩愈(共1分,每空0.5分) 10.① 丛生的竹子 ② 呆呆的样子 ③像北斗星排列那样曲折 ④ 忧伤的样子 11.美在周围环境的宁静幽美,石头的奇异形态,潭水的清澈见底,游鱼的自由活泼。 12.借潭中鱼的数量清楚可数,侧面烘托出水的清澈;有借助比喻的修辞,将潭中水比作空气,再见其透明,虽无一字写水却处处写水,极具意境之美。 13.作者心境的变化是由“乐”到“悲”。快乐的原因在于看到了周围美丽的景色,陶醉于其中。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作者正处于被贬谪的境遇,积郁着不得志的痛苦。所以一经周围凄清景致的触发,便产生了这种变化。 14.穿白衣、回头看

15.渲染悲凉的气氛,衬托人物一去不返的壮别之情 16.义无反顾,誓死如归 17.① xù ② sù ③ qián ④ yì

18.围绕“自豪、赞美、感激、怀念”等方面来回答。示例:表达了作者对爸爸能给自己一个充满爱的快乐童年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19.①突出我和弟弟的调皮。

②在这里指"爸爸从轻处理了此事"或"爸爸没有责罚我"。 20.虽然作者没有用大量笔墨浓妆重彩的突出爸爸但是没意见事情都有着爸爸的影子如:(1)我和弟弟走窗户,爸爸包容我们。(2)爸爸鼓励我读书。(3)我扮公主闯了祸,爸爸宽容我。(4)爸爸劝我放了蚂蚁回归学校。(5)爸爸鼓励逃学的我重返学校。这样使爸爸的形象更加生动丰富。

21.让我体会到和同学伙伴分享的乐趣,分享中包容,分享中谅解。

22.围绕"新颖、形象、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有文学色彩、有想象力、有象征意义、突出童年生活的特点、更能表现出作者对童年的怀念"等方面来回答。

23.向日葵的生长离不开太阳的引导,这正如文中我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引导一样,所以以“会跳舞的向日葵”为题就解释了这个意义。 24.西游记

吴承恩

25.小圣施威降大圣

26.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机智勇敢 27.略 28.略

《西游记》专题

(二)

(一) 1.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或: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

2.佛祖神通广大,知己知彼;悟空把自己的看家本事全都罗列出来,更增加了自己的信心。 3.孙悟空武艺高强、桀骜不驯、不畏强权,具有斗争思想和反抗精神。

(二)1.西游记 吴承恩

2.他从众人的谈话间明白自己所任的是最低最小的末等官职,根本没有任何地位可言,和他以为是非常大的官职有天壤之别,既为自己官职小而恼火,又为被人哄骗养马而愤怒。 3.因为他一心要 “称王称祖”,认为养马是“下贱之役”;表现他蔑视皇权,敢于反抗,追求平等的精神。

(三)1.孙悟空想要去找抓走马的人,解决问题,唐僧则又想要马,又怕来坏人,不想让悟空离开他,其实矛盾焦点就是勇敢与懦弱的斗争。

2.对比手法,突出唐僧的胆小懦弱,和孙悟空的勇敢无畏。 3.唐僧的眼泪多于行动,不是“泪落如雨”,就是表现出一副脓包相。白马被吃,他连连抱怨,悟空要去找回白马,他又连声阻止,担心小白龙乘机伤害自己,表现得胆小而又懦弱,贪生怕死。让我们想到那些虽然满怀理想主义,却手无缚鸡之力,当困难发生的时侯,总是束手无策,坐待外援的懦弱的人。

(四)1.西游记 吴承恩

2.八戒是一个好吹嘘的人。 本来他的本领并不见得比那怪高,大圣不来八戒能不能战胜那怪都很难说。可当大圣帮他打跑了那怪时他反而责怪大圣夺了他的功。

3.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五)1.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 2.可以看出行者虽然被唐僧赶走,但是心中仍然感激师傅对他的恩情,仍然挂念着师傅的安危,临别之时的叮嘱意在使妖怪闻名丧胆,望而却步,借以达到保护师傅的作用。 3.八戒在此情节中表现得非常有头脑,能抓住行者的脾气秉性和性格特点,适时地采用了激将法,煽风点火,激怒行者,达到了说服的目的。

(六)1.行者不是怪罪八戒迎接来迟,而是怪牛魔王变成了八戒的样子,使他已经到手的芭蕉扇又被牛魔王抢回。 2.只顾一时欢悦,没有仔细辨认,疏忽大意使牛魔王钻了空子。 3.牛王认为行者夺其子,欺其妾,骗其妻,番番无道,不是兄弟,是仇人。

(七)1.西游记 吴承恩2.因为仙娥们很敬畏他,而且他以为蟠桃盛会一定会邀请自己,因此兴奋喜悦。3.孙悟空以自己是齐天大圣为荣,追求与其他神仙平等的地位,可以看出他追求平等,不受束缚的特点。

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九年级语文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高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初一寒假作业语文答案

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语文寒假作业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