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悲惨世界》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1 22:06: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悲惨世界》有感

《悲惨世界》是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雨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描写了法国大革命前夕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不同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重重矛盾,歌颂了人性的善良与纯真,鞭挞了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的相互倾轧的丑恶现象。

早在上高中的时候,我阅读了《悲惨世界》的第一部—芳汀。主人公冉阿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是在这样一个黑暗不公的社会里,却有一个始终与丑恶势力相抗衡的人,那就是冉阿让。在他25岁时,就因为打破一块玻璃偷拿了一个面包而被判19年的苦役。而当他经历长期牢狱之苦,终于获得自由时,却由于他曾经是个苦役犯而无法被社会所接受。但他却以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 一个苦役犯的伟大!

当然这份伟大少不了主教对他的感化,他使冉阿让感受到慈悲的力量,宣誓将灵魂交付上帝,从新做人。而他也真正做到了。八年过去了,冉阿让履行了他当初的诺言,彻底改头换面,易名麦道临,并且成了蒙特里受人爱戴的市长兼工厂厂长,以慈善闻名。他把绝大多数的钱都捐给了慈善机构和穷人们。还经常把面包送给挨饿的人,把衣服送给挨冻的人,到处访问贫苦。对于穷人而言,他就像一顶保护伞,一个正义的化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对芳汀与珂赛特母女的关爱。为

了实现芳汀临死前能见一面自己亲生女儿的愿望,他不惜再一次越狱。虽然最后芳汀还是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便死去了,可他却始终坚持不渝地完成他对芳汀—一个毫不相干的死人的诺言……最终他救出了珂赛特,并用毕生的精力把她当作自己女儿一样细心地照顾着。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去对那么多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呢?因为他已经把这个世界上所有贫苦、可怜的人都看作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以“父亲”的义务与责任感去照顾每一个“子女”。这种爱是至高无上的,是博爱!

冉阿让不仅有一颗博爱的心,还有高尚的灵魂。当冉阿让命令沙威放走芳汀,并送她到医院休养,而沙威欲与他争论职责时,街上有位老人被松脱的马车压住,整个车子的重量都压在了老人的胸口上,此时除非有人去把车子从下面撑起来,否则无法把他救出来。谁有那么大的力量呢?人们都知道只有一个正在被通缉的苦役犯——冉阿让,才有那么大的力量。当时身为“市长”的冉阿让正在旁边,可他要是去救的话,等于承认自己就是冉阿让。可要是不救或是再犹豫几分钟的话,那位老人就会死去。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还是冒着可能被认出来的危险救下了老人。 还有一位铁匠,他被警方冤枉顶替冉阿让被捕。当身为市长的冉阿让知道后再一次犹豫了。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冉阿让就是他自己。但如果他不承认的话,没有第二

个人会知道。况且他还是一个了不起的市长。而那个铁匠只不过是个年过半百、毫无用处的人而已。可就在宣布那位老人有罪的时候,他竟公然承认自己就是冉阿让!为此他放弃了一切已得到的地位与荣华,以再一次进那已经呆了19年的牢房为代价,救下了那位又是毫无血缘关系的人! 看到这里,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与当时黑暗、丑恶的社会现象相对应的,竟是一颗如此善良、无私的心,以及那么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了使一些陌生人不受到伤害,他竟然一次次地挺而走险,甚至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要知道这是要付出多么大的勇气和力量啊!这一切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灵魂的高尚!

正如雨果在序言中所说的“只要贫困使男人潦倒、饥饿使女人堕落、黑暗使小孩孱弱-这三个问题尚未获得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言之,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与悲惨,那么,像本书这样的作品,也许不会是没有用的吧!”,在当今的世界,丑恶现象依旧不绝,而《悲惨世界》就像清泉一般净化着我们的心灵。愿我们身边能多一些像冉阿让一样的光明使者,也许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美丽。

读《悲惨世界》有感

读悲惨世界有感

读悲惨世界有感

读悲惨世界有感

读《悲惨世界》有感

读《悲惨世界》有感

读《悲惨世界》有感

读《悲惨世界》有感

读《悲惨世界》有感

.读《悲惨世界》有感

读《悲惨世界》有感
《读《悲惨世界》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