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20-03-02 02:12: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

家庭、学校和社区

单元教学目标

1.体会家庭生活的温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增进对家庭爱的情感。 2.了解本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校园文化及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成绩,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3.了解都市型社区和乡村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体验社区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公共设施,尊敬社区中为人们服务的人

4.学习从多侧面、多角度分析和认识问题的方法。 单元教学重点

1.体会家庭生活的温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

2.了解本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校园文化及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成绩。 3.体验社区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公共设施,尊敬社区中为人们服务的人。

单元教学难点:学习从多侧面、多角度分析和认识问题的方法。 教学时数 :

六课时

第一课 我爱我的家

教学目标

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3.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

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难点:了解家庭的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准备

1.可开展的教学活动。

A.收集一张自己家居的照片或画一幅自己家居的图画,把它介绍给大家,再贴在教材上。 B.讲一个自己家庭中人员(包括自己)特别想家的事例或自己家庭生活中的故事。

C.小组讨论:怎样做个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D.做一个家庭小调查。把调查的内容写下来,并交流调查后的感想:自己从中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2.可能遇到的教学难题及对策。

A.教材中的范例都是理想化的较完美的家庭,但现实生活中有家庭缺陷的孩子可能会

在别的孩子在感受家人的温馨和快乐时产生不良心理反应,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关怀。

B.由于受农村“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有些女孩在家地位低,受到父母的虐待,教学时她们对家、对父母的情感会有些偏激。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跳出教材,教会孩子学会应对困境,同时,要向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多与家长沟1 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教师的爱打动其父母开导其父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

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难点: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

教学准备: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曲《可爱的家》,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会唱的一起唱。 2.听教师朗诵一首诗歌:《我爱我家》

3.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家,你们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关心照顾下健康成长,

你们爱自己的家吗?现在请我们的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

二、认识自己的家庭

1.让两名同学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绍自己家的家庭成员和家 居环境。

2.询问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在什么时候最想家。

3.搜集不同地区人们的家居图片。问一问、想一想,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有

什么不同。让学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点,每个家庭也各有特点,不同地区,人们的家居和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

三、课堂学习汇报活动

1.我们每天生活在哪里

1)老师出示一位学生一天生活中的三张照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后,总结出自己每天

在家庭、学校、社区这三个场所中的生活、学习。明确它们是我们生活的舞台。

2)看图说说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他们为什么想家。 2.有家感觉真好

1)出示一张爸爸、妈妈和小孩在家庭中亲昵的照片,请学生看照片评价照片中的小

孩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2.请学生汇报自己在调查中了解到的爸爸和妈妈特别想家的事例,并说说他们为什么 想家。

3.请学生谈自己在什么情况下,特别想家的事例。

4)教师给学生介绍自己也有一个温馨的家,以及家庭的基本情况,谈谈自己对家庭

爱的一些体会和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孩子是在家人的关爱下成长的。

2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9页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难点

了解家庭的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具准备:彩笔 教学过程

一、我爱我家

1.请学生用彩笔在教材上画自己家居的外观或内景,或者把家居的特点和自己在居

室里的一些活动。

2.展示个别同学的作品,并让他说说怎样美化自己的家居。比如,自制一张剪贴画,

贴在墙上;将零乱地房间收拾干净、整齐。

3.同学们各抒己见:我们应该用什么行动去爱我们的家?

二、讲讲我家历史上的小故事

1.教师先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或自己父母小时候的故事。

2.让学生将自己的调查情况在小组或班级中汇报,也可以将找到的照片和实物向大家 做介绍。

3.交流一下调查后的感想。谈一谈,自己从中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4.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三、谈我的烦恼。

1.教师:家庭是温暖的,是我们快乐成长的摇篮,是我们避风的港湾,但是在现实

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学也会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烦恼”,现在,请我们的同学 说说心里话。

2.让学生自己谈谈与父母发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决的。大家互相交流解决矛盾 的经验。

3.教师设置三种选择,学生先选其一,并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爸爸妈妈爱我,我

也爱他们;爸爸妈妈有时对我不好,我还是爱他们;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

4.选读一位学生的习作,宣读。

四、小结

3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爱我们的家和我们的家人吧,愿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温

馨、更加美满!

第二课

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校园特色角等,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

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绩,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

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4.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憧憬。 教学重点

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教学难点

从校园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产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校园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及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图片。

2.收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照片。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 系。

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校园特色角等,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

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教学重点

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

对学校的亲近感。 教学难点

4 从校园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产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活动准备

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校园特色角等的照片,

以及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图片。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

1.播放歌曲《校园中的喜悦》

2.提问:听了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吗?你们喜欢学校的生活吗?

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1.看一看学校的宣传窗,了解学校开展了哪些活动。

2.说说自己参加学校活动的纪念品,回忆自己参加的学校活动。 3.我们的学校生活

1)展示反映学校生活的纪念物,如入队时的照片,参加活动时的照片,比赛中获的 奖,春游时买的小纪念品,活动后写的日记,上课时画的图画,制作的美术作品。大家一

起回忆这两年的学校生活。

2)讲一讲对自己印象最深的学校活动。

三、校园文化探秘

1.学生实地观察一下本校的校园文化,如:壁报栏、名人画像、格言、校园里的塑

像,也可以搜集反映校园文化的照片或图片。

2.将学生实地了解到的本校的校园文化写成一个小报告。内容可以为“校园文化面 面观”、“我最感兴趣的一角”、“我给校园文化的寄语、“我最感兴趣的一角”等几方面展开,或选择自己认为有意义的画一画。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讨论一下,学校设计这样的校园文化的用意是什么。

4.开展我们的小设计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本班和本校的实际,学生自己动手

设计学校文化环境,并交流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4—1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绩,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

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2.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5 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憧憬。 教学重点

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教学难点

从校园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产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活动准备

收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照片。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我给学校写历史

1.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分别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调查、访问。如:

1)向校长了解学校成立的时间、毕业生人数,过去学校的情况,现在学校的发展情 况。

2)向老教师了解他们教过的学生的事例,工作在各行各业的校友们所做出的贡献。

3)向班主任、各科老师了解学校历年来取得的成绩,优秀学生、模范教师的事例。

4)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学校从成立到发展至今的历程。 2.多种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各组收集的资料。

3.大家谈谈自己调查后的感想,畅想学校的未来可以是怎样的,并动手画一画。

二、学习研究活动

6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日积月累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题目

掌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日积月累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题目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