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搞好新闻宣传工作要把群众放心上

发布时间:2020-03-03 04:19: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搞好新闻宣传工作要把群众放心上

“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人心。”——胡锦涛

“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胡锦涛

媒体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亲人,拜群众为师,才会真正走进群众心中,得到群众的信赖。走基层是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崇高行动,要始终高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追求,担当弘扬正气的社会责任。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深入采访抓新闻“活鱼”,为群众贡献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还要满腔热情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新闻报道权、舆论监督权用到为百姓造福上。唯有如此,党的新闻事业才会赢得人民,才会根深叶茂、四季长青。

当下正在蓬勃而有序地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新闻界展示的最为壮观的传播图景。尽管这个活动目前还在进行之中,但将它确立为新闻界的重大标志性事件之一,已是没有任何疑义的了。

“走转改”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

首先,它鲜明而很好地回应了时代关切。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新

的历史发展阶段上,虽然我国的经济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但面临的问题依然复杂,形势依然严峻。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等不同发展时期的矛盾统统挤压在同一时空的领域中,使得我们的工作特别困难,任务特别艰巨。因此,时代驱使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也必须随之而适应和跟上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种种需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许多思想和认识,面对世界上数量最大的我国近五亿网民及其巨量信息,怎样从信息中发现新闻、怎样把信息裁剪成新闻、怎样避免将失实信息变成虚假新闻等等,这些都已成为新闻工作者今天时时刻刻面对的新问题和新纠结。

“走转改”的实践证明:只有做到、做好和坚持“走转改”,我们才能在当今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真正搞好新闻宣传工作。物质实力增强了,不等于矛盾和麻烦就减少了;通讯装备方便了,不等于真实信息就更多了;沟通交流的次数增加了,不等于真情实意就更牢固了。越是社会信息化,越是国力不断增强,就越是需要我们坚持“走转改”,并将“走转改”常态化,纳入到社会管理的大系统之中。

“走转改”实际上回答了在当今时代如何尊重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怎样坚持和实践新闻传播规律这一重大的根本性的问题。

其次,它突出而有力地坚持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新闻传播理念。几个月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表了大量的来自基层、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新闻报道。报道的主角几乎都是普通百姓、

普通市民、普通教师、普通医生等等。普通是这些主角们的共同符号。普通民众占据了报纸版面、电视屏幕、广播时段,有力地说明我们的媒体真正做到了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齐爱憎”,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反映群众的创新创造,展现群众的精神风貌;真正做到了深入和贴近群众,深入和贴近生活,深入和贴近实际,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

“走转改”的新闻报道几乎篇篇都有看头,件件都见新意,鲜活生动,清新朴实,抢色抢眼。在我看来,评价“走转改”的有效传播主要在于两个指标:认可度高和解决问题好。“走转改”的许多报道不仅揪住了观众的心——一起担忧,一道思考,而且还为报道和反映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之途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新闻架起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梁,用报道促进和推动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化解。

再者,它着力培养和用心锻炼了一支可持续发展的青年编辑记者队伍。参加“走转改”的编辑记者们大多数是80后和90后,他们涉世未深,却不缺闯劲;经验欠缺,却不乏热情。他们在艰苦、艰难和艰险的实地采访中,一方面磨练了自身作风,积累了报道经验,提升了新闻素养,另一方面,乡村的贫穷落后,民间的疾苦羸弱,又带来了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净化,从而使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大局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分量越来越重。

阳朔电视台新闻战线开展的“新春走基层”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怀下,阳朔电视台带着真情深入基层,展现和谐幸福新阳朔建设的丰硕成果,感受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体会城乡文化新风,领略一线劳动者风采,推出了一大批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半年来,阳朔电视台书写时代篇章,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越来越多的编辑记者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更多的热情洒向基层,洒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他们感言:“来到基层,闻到了大地的芳香,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才发现满目皆是好新闻,处处都有撼动人心的故事。我们向上的源泉和动力就在这里。”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灵动,对群众的感情更加真挚,创作的作品更加新鲜真实,正是在“接地气”的行走中,新闻工作者汲取到了更天然的营养,职业作风得到了进一步的锤炼,职业水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职业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走基层走出了一股清新的风。不难发现,“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电视上普通百姓的故事多了,“小人物”的镜头多了,基层的声音多了,党和政府了解到了更多的来自基层的真实情况。也不难发现,以前官话、套话、空话充斥的“八股新闻”越来越少,一篇篇散发着泥土清香、饱含着质朴情感、耐读好看的新闻作品见诸银屏报端,并广为流传,较好地实现了新闻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走、转、改”活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建立“走、转、改”活动的长效机制,使其常态化,是阳朔电视台正在努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普遍建立联系点制度,倡导领导带头走基层采访,为编采人员做出表率。要完善制定奖励制度,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引导采编人员积极走基层,让“走、转、改”成为每一名新闻工作者从业的必修课,让基层意识、群众观点深入心中、融入血液,成为媒体人始终坚守的价值理念和至高追求。

开展“走、转、改”活动贵在创新,贵在深入。当前,新闻工作服务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大局的任务越来越重,面临的新闻舆论环境也日益复杂,这要求新闻工作者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不断深化“走、转、改”活动,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打造“走转改”活动的新亮点。广大编辑记者要进一步深入到坊间社区、厂矿企业、田间地头,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民群众、社区居民、一线工人、打工一族的所忧所乐、所思所盼,把更多的栏目、版面、镜头留给基层,把更多的关注投向基层,更真实地触摸基层冷暖,更顺畅地通达基层民意。特别突出的是,阳朔电视台开设了《走基层》的专栏新闻节目和《百姓话阳朔》的专题节目,《百姓话阳朔》栏目创造性的用“民建、民治、民享”的思想展开宣传报道,内容涵盖旅游、教育、文化、城乡建设、农业、选举换届、社区建设、食品卫生、医疗服务,节庆文化等方面,用老百姓的声音来关注百姓、关注民生,反映我县各项事业的巨大变化,这是阳朔电视台在践行“走转改”的活动中最突出最成功的实践。

现在,“走转改”事实上已不全部属于新闻传播的范畴,它已进入整个社会管理的大视野。凡是“走转改”做得好和做到了的地区,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就巩固,执政资源就牢靠;反之,则不然,甚至可能要出大问题。这个正向和逆向的经验教训更加表明:我们一定要把“走转改”常态化、长期化和机制化。走基层是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崇高行动,要始终高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追求,担当弘扬正气的社会责任。

阳朔广播电视局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心得体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心得体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心得体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工作总结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小结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心得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心得体会

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搞好新闻宣传工作要把群众放心上
《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搞好新闻宣传工作要把群众放心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