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法制小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06:44: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近年来青少年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且犯罪者的年龄越来越小,案件的类型越来越多。由此可见,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使他们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在学校教育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的构想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还不具备完整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体,是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作为学校教师、家长(监护人)、社会,理应承担起保护孩子的义务,我们必须为他们的健康、愉快成长,撑起一把法制的、安全的“保护伞”。

一、法制教育与道德品质教育相结合

少年儿童的违法犯罪往往是从不遵守道德规范开始的,小学生刚刚踏上人生的成长之路,心理状态脆弱,易受诱惑,喜欢模仿,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道德和理智相对模糊,易受外界的影响。作为教师,应抓住小学生品德、个性、道德观、人生观形成的初始时期,加强平时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以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法制教育与校园纪律教育相结合

法律与纪律同是具有约束力与强制性的行为规范,违法常常从违纪开始,由违纪发展而来。遵纪守法是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长堤。在法制教育过程中,我们一方面组织学生学习《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

罪法》等与自己学习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及本校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将学法律与学校规,守法律与守纪律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所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对照学习,即围绕法规、校纪罗列出若干问题,再组织学习、测试或竞赛等。

三、教学渗透与多种教育活动相结合

为了使法制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我们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一方面提倡学科渗透,要求教师充分发掘品德课等学科中有关法制教育与纪律教育的内在因素,利用教学这一主渠道,对学生进行课堂上的法律与纪律教育,。另一方面,我们又将法制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读报课、班队课、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一)、在课堂上渗透法制教育。

为解决法制教育无固定时间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所要讲授的学科内容中努力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或渗透点,在向学生进行一般知识教育的同时,将法律知识自然地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社会教师在讲授《居家安全》时,向学生宣传《消防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的相关法律条文,将防火、防盗安全法律意识植入学生们的心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百分率时,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方法设计成作业题,自然融入到所学的知识中,向学生们渗透了税法的教育。通过具体的课本内容来演绎法律条文,使抽象的条文形象化、实用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二)、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强化法制教育

1、利用班队会课开展法制教育主题活动。

班会课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最佳阵地,可以开展主题班会,把“学法”“议法”的过程开展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如有些班级曾采用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形式,以小品、抢答等形式让学生来演绎、学习和讨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在“乐”的气氛中,用耳听“法”,用眼“看”法,用心说“法”,加深了对“法”的认识和理解。

2、开展少先队活动进行法制教育。

每个小学生都是光荣的少先队员,利用少先队组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法制教育。如开展环保章和法制章的雏鹰争章活动,学习环境保护法,了解环保基本知识,做到自觉抵御污染行为,做环保小卫士。利用重大节日等契机,开展诸如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征文比赛、歌咏、故事会等活动,把法制教育渗透到活动中,激发学生学法知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法制教育与防范治理相结合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还必须做好防范和治理工作,这应该包括学生自身心理层面和周边生存环境两大系统。几乎所有青少年犯罪的动机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心理扭曲因素。心理缺陷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小学生们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家庭的变异,家教的不当,性格的异常等等也能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努力实现班级组织机构、教育方式、活动内容、环境建设、人际关系、“老班”

角色这六大转变,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运用多种渠道,了解“问题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地心理辅导与治疗,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环境,克服成长中的诸多障碍。

当然,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外在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的外在环境进行防范与治理。我们对学生作了“五不”的规定,即“不观看黄色录像;不阅读宣扬凶杀、色情与封建迷信的黄色书刊;不进‘三厅一室’;不参与赌博等不健康的娱乐活动;不讲粗话、脏话”。当学生的行为举止,情绪情感出现与往常不同的迹象时,及时给学生以教育与引导,将错误苗头与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五、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在法制教育过程中,为了使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在手段上形成互补,在时空上密切衔接,我们在发挥学校主体作用的同时,主动与村建立起经常性的协作关系,主动征求他们对于加强学生教育的意见与建议,从他们那里了解我们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在抓紧抓好学生法制教育的同时,我们同样重视教师的法制教育。教师法制教育的重点在于不断提高自己的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观念和自觉性,按照《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和教学工作的规章制度,忠实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给每个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同等的教育及相同的关心与爱护,使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有用人才。

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应该是一项长期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平时教育中加以重视,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化、细化道德法制教育。“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让我们携手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构筑起一片纯净的法制天空!让我们的孩子快乐成长。

法制安全教育小论文

法制论文

法制论文

法制论文

法制论文

法制论文

法制论文

法制论文

法制论文

法制论文

法制小论文
《法制小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