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考素材:屠呦呦

发布时间:2020-03-02 15:43: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屠呦呦:从“三无”教授到诺奖得主热点素材三维透视

青蒿素的提取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美国筛选了近30万个化合物而没有结果;中国在1967年就组织全国7省市开展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物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担任科技组组长。屠呦呦和同事们通过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可能对疟疾治疗有效果的中药药方,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老鼠做试验,但没有发现有效结果。直到第191次试验,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为了提取青蒿素,屠呦呦没日没夜泡在实验室里,满身都是酒精味。为了验证青蒿素的疗效和安全,她以身试毒,弄坏了肝脏。她的同事们也都愿意在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

在谈及青蒿素药物开发的过程时,屠呦呦说:“青蒿素的发现,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是多年来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她说:“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的。”“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素材解读:

“三无教授”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这个昔日里少为人知的任劳任怨、执着坚持、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一时名声大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其实,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并非偶然。窥探屠呦呦数十年来的科研之路,她的敬业、奉献、坚持、合作,都为她今日获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她摘取世界大奖做了最好的注脚。

1、勤于钻研,敬业奉献。对于“三无教授”屠呦呦荣获诺奖,不少人表示惊讶,不可思议。然而,了解了屠呦呦的科研之路,这样的惊讶就可以悄然消失,这样的疑问自可以烟消云散。而立之年临危受命之后,屠呦呦就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去,她带领团队展开科研攻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600多种方药,又从中选出200多种方药,对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为了提取青蒿素,屠呦呦没日没夜泡在实验室,满身都是酒精味。为了验证青蒿素的疗效,她以身试毒,弄坏了肝脏”。为了科研,屠呦呦不顾家庭,甚至不顾自己生命的危险。研究青蒿

素的过程是异常艰辛的,其中的酸甜苦辣绝非常人能够想象和忍受。如果没有对中医事业的高度热爱,没有勤于钻研、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是无法攻克世界难题的。

2、坚韧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从屠呦呦临危受命到青蒿素成功提取,历时长达数十载,实验多达191次。面对一次次失败和打击,他们没有妥协,没有气馁,反而屡败屡战,愈战愈勇。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极度闭塞的条件下,在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屠呦呦的斗志,她和同事们翻阅大量的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在实验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寻更好的方法,终于如愿以偿,大功告成。正是由于屠呦呦这种百折不挠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使得青蒿素问世,填补了医学史上的空白,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儿”,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百折不挠的意志,科学实验难有建树,更别奢望什么获得诺奖了。纵观科研之路,不管是居里夫人发现镭,还是爱迪生发明灯泡,他们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无数次的坚持,最后攻克一道道难关,如愿以偿,成为世界的巨人。

3、谦逊为人,淡泊名利。在青蒿素研究工作中,屠呦呦是科研组长,是领军人物,在实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蒿素的成功提取,屠呦呦身先士卒,功不可没。屠呦呦获得诺奖这样的殊荣,是对她科研成果的极大肯定,这个荣誉是至高无上的,她受之无愧。然而面对记者的采访,屠呦呦总是说:“青蒿素的发现,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是多年来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和那些好大喜功的人相比,屠呦呦表现出的豁达的胸襟、谦逊的态度和淡泊名利的操守,令人肃然起敬。这让我们自然想起当年莫言获奖的感言:“我因为写小说因为讲故事得了诺贝尔奖,我一点不敢骄傲,内心深处也不敢骄傲。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在写作,很多人写得比我好。我感觉到非常惭愧。”

4、团队合作是成功的铺路石。同其他任何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一样,青蒿素的成功提取并非某一个人的功劳。在“中草药抗疟”的研发工作中,众多同事们和屠呦呦一起,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年轻的同事们同屠呦呦一道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为了验证青蒿素的疗效,确保安全,屠呦呦的同事们也都心甘情愿地在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正

如屠呦呦所说:“青蒿素的发现,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歌德曾经说过:“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三人为众,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单人跳舞”,一定舞不出令人仰视的高度。

5、传承与发展。屠呦呦在抗疟疾药物研究中,从中国古代医药文献入手,大量翻阅中医药典籍,地方药志,四处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海量的中药药方,对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最后整理出《抗疟单验方集》。屠呦呦说:“我们祖先早有用青蒿治疗疟疾的经验。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出来呢?”尽管如此,在最初的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研究多次陷入僵局。屠呦呦再次翻阅古代文献寻找答案。《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受此提醒,屠呦呦将古典文献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首次采用乙醚低温提取法,如愿获得抗疟效果明显的青蒿提取物。因此屠呦呦感慨地说:“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的。”对于古代优秀文化,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运用方向:

勤奋、敬业、奉献、毅力、坚持、恒心、创新、信念、谦逊、淡泊名利、团队合作、继承与发展等。

【喝彩】

为屠呦呦喝彩,为中国科学家喝彩!

导语:2015年10月5日17∶30之后的朋友圈,几乎被“屠呦呦”这个名字刷爆了!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委员会宣布85岁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与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分享该奖项的一半奖金。这是该奖项设立65年以来,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首次获得的世界级大奖。当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屠呦呦获奖表示祝贺。

寄生虫病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人类,并一直是全球重大医疗健康问题之一。而屠呦呦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青蒿素能治愈疟疾的发现。她改写了人类遭受肆虐的寄生虫病的历史,由于她提出的革命性治疗方法,人类有望永远根除一些虫媒传染病,这也是人类医学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胜利。

知识链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目的在于表彰前一年在生理学或医学界做出卓越发现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图案是拿着一本打开的书的医学之神,正在从岩石中收集泉水,为生病的少女解渴。奖章上刻有一句拉丁文,大致翻译为新的发现使生命更美好。该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由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医科大学卡罗琳学院负责评选,颁奖仪式于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的周年纪念日)举行。1901—2014年,诺贝尔奖委员会总共颁出了105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9年因一战或二战中断。共有207人获得这一奖项,他们的平均年龄是58岁,其中60~64岁者最多,有38人。迄今为止,还没有人两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次至多颁给三位获奖者。

荣誉:她说诺奖是中国的骄傲

屠呦呦获奖词(节选):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降低。20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将其命名为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 ——诺奖委员会

【获奖感言】

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个很高的荣誉。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

获不获奖对我来说不那么重要,但是获奖也证明我们的中医药宝库非常丰富,但并不是借来拿来就能用。像青蒿素这样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屠呦呦

【人物介绍】

屠呦呦,药学家,女,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

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她是首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完全没有辜负父母给她取名“呦呦”的美好期待。

知识链接 “诺贝尔奖风向标” ——美国拉斯克奖

拉斯克医学奖,全称艾伯特·拉斯克奖,是生理学和医学领域除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外的又一顶级大奖。该奖项始于1946年,是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拉斯克及其夫人玛丽·沃德·拉斯克共同创立的,旨在表彰在医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

拉斯克奖最初分为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和公众服务奖,后又增设特殊贡献奖,前两项专门授予科学家,其得奖者通常会在随后的一年获得诺贝尔奖,该奖项在医学界又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拉斯克医学奖也是世界生物医学研究进展的一部编年史。

科研:她向贫困地区输出生的希望

【科学成果】

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

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的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 “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造福全球】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数亿人感染,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20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影响严重。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的疟原虫,对脑疟等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青蒿素类药物可口服、可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甚至可制成栓剂,使用简单便捷。但为了防范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目前普遍采用青蒿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复方疗法。

作为“中国神药”,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上显示了奇效。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据世卫组织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已有11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达到100%,另有5个非洲国家覆盖率为50%至100%。

【素材分析】青蒿素的发现和研制,是人类防治疟疾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继喹啉类抗疟药后的一次重大突破。屠呦呦用数年的艰辛尝试让自己的名字与“青蒿素”紧紧联系在一起,与几百万感染疟疾的生命联系在一起。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是实至名归,她用苦苦寻找发现的青蒿素给了数亿人健康的保障,善莫大焉。

【适用话题】呵护生命 刻苦钻研

人格:她把使命看得很重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

“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实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经过实验,用乙

醚制取的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抑制率达到了100%。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毒。”屠呦呦说。

当时,在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她的老伴李廷钊至今都记得,那段时间她每天回家一身的酒精味,自己亲自服药试验,导致肝中毒。老伴儿李廷钊悄悄为屠呦呦递上一杯水:“我心疼她也支持她,那个年代很多人都这样,她从没想得到这些荣誉。”

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为了工作,屠呦呦兢兢业业而且付出了很多。

屠呦呦接到“523”项目的时候,为了不影响研究,他和丈夫咬牙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为了青蒿素,屠呦呦付出太多太多。大女儿当时接回来的时候都不愿叫爸妈,小女儿更是前两年才把户口从宁波迁回北京。

【素材分析】敬业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一种值得人们敬仰的精神。身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屠呦呦用身体力行诠释了自己的敬业态度。屠呦呦用忍受着工作环境对身体的损害,一门心思搞科研,为了解决中药品种的混乱问题,她不顾辛苦地在野外深一脚浅一脚采集样本。临危受命,她舍去了照顾孩子的时间一心一意做科研,造福人类。屠呦呦凭借着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无愧为一个科学界的模范。这种认真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适用话题】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 舍小家顾大家情操

【延伸阅读】

屠呦呦:获诺奖并不意外

离离原上草。青蒿,是中国南北方都很常见的草本植物,外表朴实无华,只知道在山野里默默生长,随时准备在机会到来的时刻绽放自己的绚烂。

一岁一枯荣。这与世无争的小草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一直在不声不响地发挥神奇,而到了今天才突然一夜爆红,让世界惊叹。正是如青蒿一样默默无闻的屠呦呦等科学追梦人,历经艰辛提取出青蒿素,使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东方神药”而受益。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共同分享该奖项。幸福

总是来得这么突然。屠呦呦当晚在家中通过电视新闻才得知自己摘取诺奖的消息。

一时间,向老人祝贺的、采访的电话已经打得发烫了。老人听力不是很好,接受采访时往往向记者的方向前倾身体,专注地望着记者的眼睛。“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个很高的荣誉,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

17个字给世界一个惊喜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传出后的当天下午,一则“热烈祝贺北大校友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消息就迅速在多个北大官方微信公众号传播。

屠呦呦是宁波人,老家在宁波市海曙区开明街一带。1951年,她考入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物学系,选择当时一般人不太了解的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由于屠呦呦在大学时所学的专业属于西医,单位送她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那时,屠呦呦自己也不曾想到,她的这些中西医相结合的学习背景,为她日后发现青蒿素打下重要的基础。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敌,病原疟原虫是一种真核生物。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爆发。美、越两军苦战在亚洲热带雨林,疟疾像是第三方,疯狂袭击交战的双方。

越共总书记胡志明亲自到同属社会主义阵营、且紧密相邻的中国,向毛泽东提出请支援抗疟疾药物和方法。在革命战争时期曾感染过疟疾、深知其害的毛泽东回答说:“解决你们的问题,也是解决我们的问题。”

1967年5月23日,周恩来总理就研发抗疟新药问题作出批示,并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内特设“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代号“523办公室”),要求要调动全国的力量,大打一场研发抗疟新药的战役。

一时间,全国广西、云南等七大省市的医药力量被动员起来,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开展了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

1969年1月,北京广安门医院一位参与抗疟研究的针灸医生,向“523办公室”负责人推荐说:“中医研究院的屠呦呦是个兼通中西医的人才,研发新药应当去找她。”

在大多数学术权威都被打倒的情况下,屠呦呦在这年1月21日被任命为科研课题攻关组组长,参加“523”项目,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此时,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带领小组开始查阅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

耗时3个月,屠呦呦带领小组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中整理出640个,编成《疟疾单秘验方集》。她从集子里筛选了一批方药做鼠疟的实验,可惜试过一批又一批,最终选出的胡椒“虽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的抑杀作用并不理想”,而“曾经出现过68%抑制疟原虫效果”的青蒿,在复筛中因为结果并不好而被放弃。

屠呦呦说,当年研究的难点在对青蒿科属的选择上,到底应该是哪种植物、提取方法上也需要突破。当时,青蒿素的提取仍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一天,屠呦呦重新读到东晋葛洪撰写的《肘后备急方》时,其中一句话猛然提醒了屠呦呦:“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这17个字给了屠呦呦灵感:浸泡、绞汁?干嘛不用水煎呢?是否害怕水煎的高温或酶的作用,破坏了青蒿的疗效?她由此悟及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可能是“有忌高温破坏药物效果”。

于是,屠呦呦由用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比乙醇低的乙醚冷浸法处理青蒿,然后将提取物注入染有鼠疟的小白鼠,发现对鼠疟的抑制率一下子有了明显的提高。这结果让屠呦呦非常兴奋,证明低温提取是保障青蒿疗效的一大关键。

“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实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次的失败之后成功提取到青蒿中性提取物,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屠呦呦和她的课题攻关组欣喜若狂。因为这意味着青蒿的提取物统统地杀死了鼠疟原虫,那它极可能也是人疟原虫的克星。

药物的实验必须要反复而又多方面地予以重复。当屠呦呦取来另一批青蒿生药再做实验时,不想疗效却锐减。屠呦呦不得不从生药学的角度仔细地研究青蒿。历经反复实验,最后屠呦呦和她的课题攻关组发现青蒿药材含抗疟活性的部分是在新鲜的叶片里,而非根、茎部位;最佳的采摘时节是青蒿即将开花的时刻。“北京的青蒿质量非常不好„„我尝试用叶子,事实证明叶子里才有,梗里没有„„”摸到这些规律后,屠呦呦方知过去人们为什么老在青蒿的门前走弯路。

随后,屠呦呦又把青蒿提取物成功分离成中性和酸性两大部分。后者毒性大,而且还没有抗疟的功能,屠呦呦除掉这一部分,由此也解决了中草药含毒的副作用。在证实了中性部分是青蒿抗疟的有效成分后,屠呦呦又做猴疟的实验,同样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由于相关部门的指挥有误,实践工作得不到药厂的配合,屠呦呦只好自己动手,从市场上买来7口大缸,在缺乏通风设备的陋室里,用挥发性很强、具有一定毒性的药剂浸泡、提取青蒿的精华。屠呦呦常年工作在那里,污染严重,加之劳累和缺乏营养,不幸得了中毒性肝炎,肝功能曾经坏到蛋白倒置,满口牙痛,甚至松动脱落。但这些没有动摇屠呦呦的决心,她只是回家稍作休息,病情一好转就急忙跑回实验室。

1972年3月,按照“523”项目办公室的安排,屠呦呦以课题攻关组代表的身份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抗疟研究大会上报告了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实验结果,她报告的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发掘抗疟中草药”,当时全场振奋。有关领导当即要求当年上临床,也就是把药用在人身上。

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礼物

屠呦呦兴高采烈地回到北京,自己成为青蒿提取物第一位实验者。受到屠呦呦的影响,科研组其他两位同志也做起“自身验毒”的实验,结果全都安然无恙。

随后,她赴海南疟区临床实践。海南昌江是当时的一大疟区,当地以脑疟为首的恶性疟疾已成不治之症,数日内便能致人死亡。屠呦呦用她的青蒿提取物,60天里对30例疟疾患者做临床观察,其中既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既有间日疟,也有恶性脑疟。结果疗效百分之百,用青蒿抗疟的疗法大获成功。

找到良药之后,屠呦呦并未停止工作。1973年,屠呦呦研发出青蒿素第一个衍生物双氢青蒿素,抗疟的疗效一下子提高了10倍。同年,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云南地区得到证实,“523办公室”决定,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

回顾当时的探索,屠呦呦说,那时候大家工作都很努力。“我们的工资待遇都挺低的,大家也不考虑这些,自觉来加班,要争取快速推进工作。”她感叹,建设创新型国家一定要多提倡原创发明。“你有原创的东西,在国际上就会被另眼相看,能说服人。”

1976年,项目组得到某国科学家正在分离蒿属植物类似物质的信息,以为与我国正在研究的青蒿素相同。在我国当年没有专利及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的情况下,为了抢在外国人前面发表论文,表明青蒿素是中国人的发明,1977年由屠呦呦所在的中国中医研究院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在《科学通报》第22卷第3期首次发表了有关青蒿素化学结构及相对构型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

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此后,中国科学家如接力赛一样,取得一批围绕青蒿素的重大科研成果。“那时候没有考虑到什么奖。国家需要做什么,就努力去做好。”屠呦呦坦陈:“我是搞研究的,只想老老实实做学问,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课题做好,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想别的。”

从实验室到临床,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我国颁发的一类新药证书。一项特殊历史时期的任务,最终转化成全人类对抗疾病的武器,拯救了数不清的生命。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多年研究生涯里,屠呦呦一贯保持低调。她对来访的记者很少正面回答问题,常常说去看她的那本书就够了。作为科学家的屠呦呦,爱用这本260页厚的学术著作来与世界对话,对于其他的她似乎不想谈得过多。在屠呦呦家里,可以看到厚厚的卷册已被翻得起了毛边。其中有一页印制粗糙的新药证书复印件,那是中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这份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申报获批的证书上,并没有屠呦呦的名字。

作为“中国神药”,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中显示了奇效。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据此,世卫组织当年就要求在疟疾高发的非洲地区采购和分发100万剂青蒿素复方药物,同时不再采购无效药。

在屠呦呦眼里,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

迟到数十年的荣光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由父亲命名,源于《诗经·小雅》,意为鹿鸣之声,希望她平安快乐、自由自在。据考证,诗句中的“蒿”即为青蒿。呦呦这个名字和青蒿这种植物,跨越2000多年以这种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了。

虽然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当年也许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但在业内专家眼里屠呦呦获诺奖并不意外。早在2011年,当屠呦呦作为第一个获得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中国人,将金色奖杯高高举起之际,海外舆论即称之为“距离诺奖最近的中国人”,因为拉斯克医学奖在专业领域口碑极高,从奖项设立至今,获得拉斯克奖的300多人中共有80余位科学家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份迟到的殊荣,给屠呦呦的人生添上了一抹浓重的夕阳红。

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团队,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屠呦呦因此被称为“青蒿素之母”。

2015年6月,屠呦呦获得了另外一个奖,这个奖叫沃伦·阿尔珀特奖,理由还是奖励她在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的重要发现。

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厅内,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这里宣布。于是,世界认识了一张“中国面孔”——大屏幕上出现的照片中,屠呦呦戴着眼镜,嘴角微微带笑,简介中写着“生于1930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国”。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

屠呦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位中国得主,也是该奖项的第12位女性得主。有人说,屠呦呦获诺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获奖,而且更在于她获得诺奖之前的几十年的沉默。屠呦呦无论在获得拉斯克奖之前还是之后,都遭遇了种种争议和非议,但屠呦呦不作回应、不说废话,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回应争议和非议。

因为屠呦呦一无博士学位、三无留洋背景、三无院士头衔,被称为“三无”科学家。然而,她却成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榜样、中国科学界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这给了中国的评奖机构、管理部门和学术委员会上了一堂严肃的课!

从幕后走到舞台中央,屠呦呦平静地说:“总结这么多年来的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屠呦呦当年发明青蒿素,并不是冲着获得诺奖而去的,而是为解决现实的医学难题。盯着功利的获奖目标去搞科研,只会与奖励渐行渐远。踏踏实实做研究的屠呦呦获得诺奖,会给中国科学界、学术界带来更多的信心。

屠呦呦获诺奖,空前不该绝后。她获奖,给中国科学界带来的绝不应只是一座奖杯,更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科研评价机制提供了指引和反思空间。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人,她标志着一个石破天惊的开始,也标志着一个无限可能的未来开启„„

作文素材:屠呦呦

屠呦呦作文素材

屠呦呦人物素材

作文素材——屠呦呦(推荐)

屠呦呦作文素材解读

屠呦呦

屠呦呦

屠呦呦

高考专题 屠呦呦获奖

屠呦呦发言稿

高考素材:屠呦呦
《高考素材:屠呦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