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致女儿的信》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8:08: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初中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预习课文。

教材分析 1.《致女儿的信》是一篇通过故事来讲道理的书信。这篇文章安排在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一篇自读课文。

2.学习本文,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学会理智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用优美的童话来阐释道理的方法。

2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了解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让学生积极地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受到正确爱情观的熏陶和感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作为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学会理智地生活,善于生活,热爱生活。 2理解爱情是赋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人类世代相传的纽带;爱情是人类所特有的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运用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写法的好处。

2.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

1.对一些含义较深的抽象的语句,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教师及时去引导,将问题分解变细。

2.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转变的特殊阶段,由于缺乏充分的生活经验,对于爱情本质的理解会有些困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曲):

“泰坦尼克号”主题曲【百度视频】

http://v.ku6.com/

关于爱情,我们懂些什么呢?我们只是朦朦胧胧幻想着林黛玉爱上了贾宝玉,幻想着牛郎和织女约在七夕,感觉爱情是一种牵肠挂肚浪漫温情。我们泪眼涟涟地看到杰克随着泰坦尼克沉入大海,露丝凄凉地呼唤爱人的名字;我们痛彻心肺地吟诵着“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感觉爱情是一种轰轰烈烈无怨无悔。我们在成长中试图体味这种感情的力量,但又怕稚嫩的心无法承受,所以我们会在春天万物苏醒时萌发我们那小小的期待,我们也在凄风冷雨中颤抖的花枝下为落下的花瓣儿感伤。爱情啊,你到底是什么?

二、检查预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忐忑

繁衍

麦穗

曙光

伫立

......怒不可遏

一抔黄土

勃然大怒

刹那间 ....

2、字词释义

忐忑:

真谛:

宿愿: 怒不可遏:

伫立:

3、了解作者

苏霍姆林斯基【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

3、讨论:就校园中普遍出现的中学生早恋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早恋现象。

五、小结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机智的,慎重的,它才是高尚的,才可以和谐相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花季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六、作业

就刚才讨论的早恋现象,写段话。 板书设计:

致女儿的信

苏霍姆林斯基 爱情≠友情 爱情= 忠诚 + 心灵的追念

(经得住时间考验) (心灵契合超越死亡) 教学反思: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对于爱情这种既神秘又敏感,既好奇又困惑的情感,如处理不当,思想认识不足,就会产生早恋等不良现象。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同时它也是青春期教育中一个敏感的话题。“谈情色变”困扰着许多教育者和家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用“美好”来定位感情,避免学生将同老师、家长讨论这个话题看作是洪水猛兽。紧紧抓住苏霍姆林斯基的温隋语言和神话传说的精髓,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爱情是需要时间和困境去验证的。

《致女儿的信》教案

《致女儿的信》教案

致女儿的信 教案

8《致女儿的信》教案

《致女儿的信》教案3

《致女儿的信》教案之一

致女儿的信教案0

《致女儿的信》教案教学教案

致女儿的信教案2

致女儿的信_电子教案

《致女儿的信》教案
《《致女儿的信》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