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一思修期末复习

发布时间:2020-03-03 03:20: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思修期末复习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及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并如何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答: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意义:(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

(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如何做:(1)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打下坚实的知识和理论功底; (2)要崇德修身、砥砺品格,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3)要明辨是非、坚定自励,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到择善固守、从容自信; (4)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实践中创造人生价值。

补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学生在学实习生活中应该深化理性认知,准确把握其基本内容、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增强价值判断能力;注重感情认同,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明确时代和人民赋予的责任;注重实践旅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1)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三、如何认识个人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答:(1)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

(2)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四、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答:内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如何弘扬: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培育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既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也需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努力做忠诚的爱国者和勇于创新的实践者,用实际行动展现出弘扬中国精神的青春风采。

五、简述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答:(1)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3)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六、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答:(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1、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

2、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

3、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 (2)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3)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1、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基础

2、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前提

3、积极投身实践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关键

七、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答: 关系: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反过来,一个人对人生态度的如何,往往又制约着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从而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何做:(1)人生须认真 (2)人生当务实 (3)人生应乐观 (4)人生要进取

八、怎样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答: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九、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6)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十、谈谈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义?

答:(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2)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社会条件。

(3)顺利推进的改革全面深化,需要有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引领,协调好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 (4)健全的法律体系的建设和落实需要立法,司法等各个环节的从业者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更好的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行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样才能将全面依法治国落实到各处。

(5)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锤炼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质。

十一、简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内容;

答: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坏境、遵纪守法; 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文明相亲相爱、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十二、联系实际,大学生应如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答:(1)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 (2)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3)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

十三、谈谈如何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答:(1)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2)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十四、简述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答: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等环节。 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十五、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1)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2)人民主权原则。我国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强调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保障原则。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原则都是重要的人权,宪法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定为一项基本原则,体现了对人权保障更加重视。

(4)法治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民主集中制原则。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及其活动,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原则。

十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部门?

1、实体法律部门: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

2、程序法律部门:诉讼法、非诉讼程序法。

答: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其中,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

十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1)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2)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制 (3)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4)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5)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十八、全面依法治国的格局是什么?

答: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十九、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和培养途径;

答:内容:法治思维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等。

途径:(1)学习法律知识 (2)掌握法律方法 (3)参与法律实践 (4)养成守法习惯

十、联系实际,谈谈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答:(1)信仰法律:如果对法律不信任,认为依靠法律解决不了问题,而总想找门路、托关系,或者采取极端行为,那就不可能建成法治社会。 (2)遵守法律:要用实际行动捍卫法律尊严。

(3)服从法律:因违反法律受到行政处罚要认真履行,对人民法院做出的有效裁判要主动履行,对学校做出的各种奖惩决定要严格执行。

(4)维护法律:帮扶弱者、见义勇为,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诉求,也为我国法律所规定和保护,而我们大学生要遵守法规、惩恶扬善,做新时代的护法使者。

二十一、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答:

1、政治权利与义务 (1)选举权利与义务 (2)表达权利与义务

(3)民主管理权利与义务 (4)监督权利与义务

2、人身权利与义务 (1)生命健康权利与义务 (2)人身自由权利与义务 (3)人格尊严权利与义务 (4)住宅安全权利与义务 (5)通信自由权利与义务

3、财产权利与义务 (1)私有财产权利与义务 (2)继承权利与义务

4、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 (1)劳动权利与义务 (2)休息权利与义务

(3)社会保障权利与义务 (4)物质帮助权利与义务

5、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力与义务 (1)宗教信仰权利与义务 (2)文化教育权利教育与义务

二十二、当权力受到侵犯时,应当如何依法维权(救济权力)?

答:(1)司法救济 (2)行政救济

(3)政治救济与社会救济 (4)自力救济

思修期末复习

大一思修期末总结

大一期末思修试题

大一期末思修考试试题

大一思修考试复习重点

思修大一第一学期复习

大一,思修复习资料

大一思修笔记

大一思修重点

大一思修学习心得

大一思修期末复习
《大一思修期末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