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故乡二月戏 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11:19: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故乡二月戏》读后感

曾几何时,中央电视台还有人人皆可观看的梨园频道,那咿咿呀呀的声音经常在我换台时从耳边一掠而过,现在,它也成为了收费频道,原有的听众更是变得寥寥无几。看到文中那句“‘龙抬头’一开始,各村的戏台便像雨后的蘑菇般冒了出来”从来没有见过戏台的我,自然是想不出那般场景的。当年“九一八”事变时,是人东北军将军的张学良还在北平沉浸与京戏《宇宙锋》而不能自拔。这样的戏,现在是隐没到哪里去了呢?

其实,戏剧并没有消亡。调查显示,戏剧戏曲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产品,这么多年来一直延续,并得到发展,说明它适合中国国情,中国人民需要这样的精神产品。但是戏曲在当今的境遇是悲惨的。

现在,中国所表现出来的戏剧戏曲遭受人们冷遇的现状,并不是戏剧戏曲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精神、娱乐产品和休闲方式的增多,以及影视作品大量出现。如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每天在电视、电脑前,我们都能获得最新的讯息,还有相应的图片、视频,这一切都比戏曲呈现得更加直接、明了。致使戏剧戏曲演出场次减少,导致了年轻人接触戏剧戏曲的次数减少,一些青少年甚至没有接触过戏剧。

昔日的国粹,如今却遭到了人们的冷遇,这不得不审视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了。上周在学校,大家观赏了两段戏曲,不时有同学跟唱,但明显是持一种取笑的态度。下课后,众多MP3纷纷登场,看着那陶醉的神情,与几分钟前实在是判若两人。没有人真正地视戏曲为传统文化,甚至认为这是应该被时代淘汰的过时的东西。这不仅是国粹的悲哀,也是国家的悲哀。

希望有一天,国人能重拾那些正在被淡忘的经典,并不用全民普及,只要让它不消失在历史的烟尘,能让这沧桑的咿咿呀呀永远飘荡在世界上,便是中国人始终不忘根的表现。

二月兰读后感

故乡读后感

故乡读后感

故乡读后感

《故乡》读后感

《故乡》读后感

《故乡》读后感

《故乡》读后感

《故乡》读后感

《故乡》读后感

故乡二月戏 读后感
《故乡二月戏 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故乡二月戏 读后感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