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年度第二学期不良行为学生帮教记录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09:32: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不良行为学生帮教工作总结

班级:初一(1)班 班主任:XXX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基本对班上学困生的情况比较了解,学困生的形成有个人、家庭、学校、甚至社会的因素,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我始终围绕以下几方面工作进行:

一、注意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要抓住有利时机。当学生有奋进的欲望时,你能及时鼓励,在学生身置迷途,你能及时给予指点,在学生深感孤独的时候,你能及时地给以关怀,送去温暖,在学生犯了错误,开始感到内疚的时候,你能以语重心长劝告,抓住这些机会,从情感上就建立起与“差生”交融的基地。这一基地一经形成 ,师生之间就“心有灵犀一点通了”。杜贤斌同学体质较差,常生病,也有时请假及课堂上常睡觉,学习上跟不上,但我看出她其实也想学好来,努力去完成作业,不懂的就请教别人。尽管他老是考不合格,但我并不埋怨他,找时间跟他谈心,鼓励他。

二、以行导之。

在感化“差生”的工作中,班主任的实际行为是无声的教育。在一些情况下,老师千言万语的说教,不如自己的一个实际行动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更好。这就是常说的“身教胜于言教”。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首先做到。如果班主任对学生提出某些要求而自己却做不到,这样的要求便不会产生什么好的效果,还有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1 作为班主任,应十分重视以“行”导之,以自己的高度组织纪律观念去感染“差生”,使他们的心灵产生震动,在这种情况取得显著成效之后,还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使“差生”最终能够形成很强的组织纪律观念。有个同学很不讲卫生,我常在其桌下发现纸巾,纸屑,以致影响班容。于是我经常检查他的座位下,经过多次教育,他不讲卫生的习惯也有所改善。

三、以关怀感化。

“差生”的心理特点是比较复杂和矛盾的,他们的外表是一副对犯错误满不在乎,玩世不恭的样子,风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班主任的神圣天职,就是在别人对“差生”失去信心和希望的时候,仍然能满怀信心和希望,善于发现学生自己都未曾发现的才能,给予明确、肯定和扶植,相信自己有学好功课或做好其他事的能力的时候,就会创造出几乎连他们自己都估量不到的成绩来。这时,“差生”所感受到的进步和喜悦,是一种比什么都强大的再激励因素。这种幸福是无以伦比的,它将进一步激发他们做出更大的成绩。有个同学课堂纪律很差,上课不但自己不听讲,还老是干扰别人,老师越批评他,他越不当一回事,还跟你对着干,我观察后发现他这人受软不受硬,我想关怀对他来说应该更有效,于是我不断找他聊,学习,生活中的事情都聊,不久他发现我并不是针对他,而且是关心他,他也不讨厌我了,上课时还很积极回答我的问题,成绩有一定进步。

四、放正“敏感”点。

在感化“差生”的教育中,如果把“敏感点”放在“问题”上,

2 对“差生”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视如“泰山”,而对“差生”的闪光点,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把眼睛盯在消极的方面,经常采用批评、处分等高压办法作为教育手段,就会把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学生管得死气沉沉,呆头呆脑,甚至产生“对着干”的严重对立情绪,这种消极制裁的方法所带来的教育必然是较差的。相反,如果把“敏感点”放在成绩上,善于捕捉“差生”被掩盖得不明显的闪光点,积极地进行正面激励,调动潜在能力,发现他们的“一技之长”,就能促人奋起,催人上进,使“差生”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

班主任在工作中,应通过诚恳的交谈,处理好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心平气和地等待他们觉醒,赢得他们的信任和爱戴。感情帖近了,感化教育也就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的感化教育要求班主任放正“敏感点”,善于发现“差生”的长处,调动“差生”的积极性。

矿区中学

2014年6月

学年度第二学期不良行为学生帮教工作总结1

学生不良行为帮教活动总结

学生的不良行为帮教转化总结

不良行为学生帮教工作总结一

不良行为学生帮教工作总结3

对不良行为学生帮教工作总结

不良行为帮教措施

不良行为记录

对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措施

不良行为记录承诺书

—学年度第二学期不良行为学生帮教记录总结
《—学年度第二学期不良行为学生帮教记录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