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们是承受和战胜痛苦的

发布时间:2020-03-03 09:52: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们应该是感受和创造美好的,承受和战胜痛苦的。这是我们生活的内容。【转载】深圳中学2008届毕业典礼上的王铮校长讲话

今天我们还是在这个大家都熟悉的体育馆,大家又围坐在一起,举行我们最后一次的全体的聚会,来告别我们的高中母校,来迎接即将走入的一片新的天地。

以往的毕业典礼,总是那么的庄重严整。但是对于这一届,对于今天,我更希望的是一种亲切和真情。一是因为,08年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更大的环境。因为我们18岁成人了,我们也应该把自己放到社会中,放到更广泛的世界当中来思考问题。今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在这里,让我们重新思考生命,思考他人,思考社会,自然,思考中国,也思考世界。

我们需要考虑更长远的未来。不是说有了地震,有了雪灾,我们就难过、沉重,以至于失望和消极,或者感叹生命在大自然中的脆弱和渺小。其实,任何事情都是相伴相生的。我们能说风调雨顺是自然界,雷鸣闪电、狂风暴雨就不是自然码?我们能说轻松愉快是生活,生老病死就不是生活吗?只不过,有些是我们愿意的,有些是我们不愿意的。但是它们都存在。只是我们现在可能没有看到,我们目前还没有经历,或者我们现在还没有感受。有时候,我们总想,不好的或者说自己不喜欢的,就想把它消灭掉。但这不是总是可以的。旧的不好的去了,还会有新的不好的出现。我想,我们应该是感受和创造美好的,承受和战胜痛苦的。这是我们生活的内容。

我们每一个人不同,我们经历的也可能不同。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面对我们在一起的周围的一切人和事?我们准备好了吗?有一句话说得比较极端,叫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是不是真的理解了?只能说我们从现在开始,从高三毕业开始,从18岁成人开始,我们要更多地感受,更深刻地认识我们将开始一个真正的、独立的,新的生活。

今天,在这里,我们终于可以不必再来讨论解题的技巧和难点,文章的套路和规范。我们以后还免不了 试考 和训练,但不会像18岁之前这样,这么多的功利性,这么权威的一套 试考 系统。以后我们还会经历 试考 ,但是我想它只会变成一种工具,它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它只是被我们用来选择和运用的。我们将会面对更广阔、更有意义、更多的道路和途径。我们说今天以前和以后我们同样会面对 试考 ,为什么又不一样了呢?其实,客观上是一样的,只是我们自己不同了。我们原来还不成熟,还不能够驾驭这些。那么,我们会被 试考 笼罩着。但如今,经过了12年基础教育的磨练,是不是应该,也可以摆脱 试考 的束缚,走入我们更加丰富的人生呢?

回顾一下深中三年的生活,它多少和别的学校有一些不一样。它不是很完美,但是它却有它自己的特质。我们并不忽视学科知识、考点、试考 能力和技巧,但是,我们还有非常明确的,非常坚定的,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严谨的行为规范和纪律约束,不是空话和表面文章,而是实实在在的,我们成长所需要的最关键的,也是以后社会所希望的。我们说,深圳中学致力于培养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的杰出公民)。这里面的核心,我认为,还是“自信”。因为,有自信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自信。它是在知识、体验、磨练的基础上形成的个人的品质。(有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所谓的过

分自信,比如强词夺理这样的表现。这其实是自卑的表现,并不是自信的表现。)自信,应该是敢于战胜困难,坚韧不拔;自信,自然就会宽容大度,不急功近利;自信,也会使我们面对现实,不患得患失,不怨天尤人。深中给了我们更多的自主选择和自主体验,就是想真正培养我们的自信。别人说,深圳中学的学生,管得松,活动多。但我们自己想一想,我们所有这一切,都是通过自己的选择的,自己在当中不断的调整和体验的。只有选择,才有空间给我们去体验和成长。也有这样的现实,有的同学说,我们以前是没有选择,所以造成了痛苦。这种痛苦是没有选择的痛苦。来到深中,我们又有困惑,这种困惑就是选择太多,我不知道选什么的困惑。正是在这样的困惑当中,我们才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充实自己获得的能力。有的老师说,深中的诱惑很多,但就是没有告诉学生什么是最重要的。其实,最重要的对于每个人是不同的。以后,不会总有人告诉你什么是最重要的。不会总有人告诉你什么是标准 案答 。这个世界是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对每一个人来说,不是有一样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有一样的标准 案答 。这就要求我们自己从今以后,迈出了深圳中学,带着在深圳中学里面的成长和体验,能够更好地活出自我,能够更加地充满自信。从今天在场的同学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点。过些天,我们还要面对 考高 的分数,我们还有志愿的选择。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如此自信,更加坚定地去迈向自己人生的更广阔的空间。

在我们的培养目标里还有一句话,叫做“不论身在何处,都能够热诚服务社会,并在其中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其实,奉献社会、关爱他人,我们自己都是清楚的。但这句话里面,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论身在何处”。也许,我们不一定都能进到名牌大学。也许,我们不是都能从事社会上认为挣很多钱的工作。但是,“不论身在何处”,才能真正反映出我们每一个人的价值,不是被外界所左右的,而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强大,一种坚定。

所以,在我们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候,在我们再看一眼我们的校园,来体会我们在当中的成长的时候,我希望,我们自己在思考,离开深中,我们带走了什么,又可以给深中留下什么。祝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一路前行,勇往直前。

我想每个跟我一样刚从深中毕业的人,都有跟我差不多的感受,来到大学,才进一步知道深中的好。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校时我们心中其实很矛盾,很喜欢那里的自由,又担心自己的前途会不会毁于这样的“公民试验”。

毕业几个月,我想现在心中对深中的感情应该是最中肯最客观的。所以突然想写写我的母校,深圳中学。

她走在改革前沿,她走在风口浪尖。在深中度过的这三年,应该是深中承受最多新闻最多舆

论的三年。走课制导师制单元制,出国班的**,学生会咖啡厅,校长换任..........太多新闻在我们这三年爆炸。

心中经常会问选择这个自由得近乎放纵的地方到底是对是错。特别是在玩了两年后猛补猛追的高三,更多人不断质疑着学校的制度。

直到来大学了,心中才很有底气地说一句,选择深中是无悔了,这三年,学到得太多。

大学第一课是军训。

在各种枯燥与无聊中想念那年高中军训时的种种温情。

当开始学唱大学校歌时,各种歌唱党歌唱祖国的恶心调子让我阵阵作恶。

突然想起那首只歌颂青春歌颂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的《凤凰花又开》,原来校歌也能如此亲和,原来校歌也能在KTV的点歌系统中出现。

“凤凰花又开,朵朵叫我珍爱....”

当所有人都在为大学的选课走课选老师感到陌生时,当人们在大课堂大教室感到无比新奇时,我们已“见多不怪”。

正式开学时席卷而来的是大堆社团学生会社联之类的招新,面对爆炸式的新生活,我们也已学会“淡定”,懂得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真正适合的,不像其他人一样面对招新“来者不拒”,进入一些鸡肋部门做着类似打杂的工作,语云“锻炼能力”。

薛佬有句话在深中广为流传“深中给你太多太多诱惑,就是不告诉你什么才是最重要”。 其实,经历过高一的众多诱惑与迷茫,我们已经学会在没人提醒你的环境中摸索自己的方向,不敢说“找准”方向,但至少学会“摸着石头过河”。大学时再面对这些诱惑时,已懂得理性分析。

当舍友正在愁着某某策划怎么写,连格式内容都完全不懂时,我记得高一时就被蜗牛部长逼得一中午里写出十几页的文化衫义卖策划,虽然那质量有点见不得人,但至少在高中我们就有大把大把这样的锻炼。

那个曾被某报社称为“中国高中最好的学生会之一”的地方,提供给我们一个很不一样的舞台。至少它给学生的自由度,已难有学校能匹敌。像王校长范老师这样开明的领导者,哪个学生会能有?

拿高中的各种活动与大学的相比,我承认我有点自不量力。冒着被口水淹死的危险,我还是想说深中很多活动不亚于大学。例如十大歌手,从海选到表演式的决赛,气氛在校园内的席卷并不是昙花一现。例如篮球赛足球赛,完整的循环赛赛制让人过足瘾,充足的宣传,(在同龄人中)很专业的裁判团(感谢陆经纬的伟大创造),还有那闻名很久的游园会,以及那个饱受争议的咖啡厅。将这群热血高中生所做的这一切放在大学,都丝毫不逊色。

当很多人在惊叹着大学是多么多么空闲宽松,在感慨着大学拍拖没人管而感到很爽时,经历过两年及其宽松管理的我们,已经开始学会控制自己,不会感到游手好闲,因为经历完高三后我们明白了高一高二游手好闲的代价。也许学校的这种制度真的很冒险我承认,但对于我来说这个险冒得值,至少面对现在如此空闲的生活,我们不会那么轻易颓废。

大学的宽松对于很多人来说是过度的“如鱼得水”。而我们则更容易地适应了新生活。

看着那么多人在高中传统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奴性”,真让我有点苦笑不得。比如大学了还众多人在紧张着宿舍查寝拖鞋没摆齐扣分了怎么办,担心着周末出校门不请假会不会被老师骂(学校规定非本地生周末不准离校)......

我庆幸深中的这三年让我们摒弃了这种奴性,或许有点放纵有点浮躁,但我们心里明白某些评分之类的云云可以完全不理会,只要你做得符合道德符合自己的原则。

我们在高中时就能有很多机会近距离接触校长,学生老师都敢公然跟某些领导叫板(江学勤),我们能出版约束力相当小的校刊杂志,我们很多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能得到学校大力支持。这三年,在压抑人性的教育大背景下我们难能可贵地保留了一点点个性。

现在的大学生活,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众多众多的新鲜事让我们激情澎湃。 深中三年的教育,总结一句就是让我们小小地见了下世面,让我们提前感知下大学生活,提前知道成绩很重要但并不是唯一。当现在面临更宽广的舞台时,不至于乱了阵脚,不至于大惊小怪,让我们更加显得睿智,成熟。

九年义务教育加三年为了高考的应试教育,我们高中生就像深山中的孩子,如果一直生活在那种树荫下,可能安逸自在。可一旦有一天走出大山来到大城市时,我们被各种新鲜事物冲击得茫然失措。深中的素质教育,就是把我们提前从深山中带到小城镇见见世面,好让我们在走入大城市前有个过渡。

是的,这样的教育是个赌注,看那么多人在高三时为过去的两年后悔时就能看出,深中这注赌得还不輕。但当我们从母校走出踏入大学时,认真回想下在深中三年学到的东西,不管是说书本知识还是说各方面能力,我想众多人“赌”赢了。

或者抛开所有知识或能力不说,深中这三年让我们真正享受到的快乐,足以让我无悔。我想众多同龄人难以像我们如此真正享受过这样的青春这样的激情。

深中这样的开放式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的大背景下注定不会有太多好评。校长换任后,更看得出这样的素质教育仅仅是“浅尝即止”,独特的深中氛围也开始慢慢淡化了,当一届又一届的新生加入,一届又一届的“王铮学子”毕业,王铮改革在学校踪影也就逐渐模糊了,因为他们没经历过,也就没人追述,也就继续把奴性教育当做理所当然了。

写了这么多,关于教育制度之类的不是你我能够轻易评论的。其实我就一个主题,谢谢你,深中。这是毕业后,特别是进入大学后,心中最最最真切的情感。这三年,让我感受了太多,见识了太多,也学到了太多。

学会承受痛苦

读必须承受痛苦有感

自立是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痛苦是因为我们喜欢痛苦

痛苦是我们的恩人——小学六年级读后感

承受是一种力度

痛苦是一笔财富

人生是一种承受,我们要学会支撑自己

痛苦是幸福的卫士

作文:痛苦是一笔财富

我们是承受和战胜痛苦的
《我们是承受和战胜痛苦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