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

发布时间:2020-03-02 13:35: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金 滩 小 学 二 年 级

第1课 添画

教学目标:

1.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 2.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和添加。 教学重难点:

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欣赏图片。 分小组交流。

介绍、分析、欣赏图片内容。 教师讲解,出示课题——添画

出示图片,组织同学分析画面情境,讨论问题:

(1)如果以这幅画为背景添画,你认为可以添加什么内容?说一说理由。 (2)你认为根据画面情境添画,应该注意什么? 播放教学课件,根据图片内容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添加。 看教材第2页、第3页,分析书中作品: (1)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2)说一说制作方法。

组织师生共同演示:在前一张展示图片中完成添画内容。 提作业要求:

根据你自己选的图片内容进行添画练习,注意图片情境与添画内容的统一。 学生完成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第2课 绘画游戏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绘画游戏的基本方法。

2.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完成一幅有趣的画。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2.巧妙地利用随意形,添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教学用具:

图画纸、水彩笔、黑色水笔。 教学内容:

提示学生准备上课,集中注意力,整理好学习用具。 讲授新课

(1)画线游戏。

规则:请你在一张纸上随意画一条线,要连贯画满画面。(可以闭上眼睛画。) (2)请你看看这幅画好看吗?说说理由。 (3)看书第4页、第5页 讨论:

①欣赏米罗的作品(色彩、线条、构图)都表现了什么? ②线的排列,哪张疏密关系处理得好? ③你认为画面哪一部分添加得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形状巧妙? 学生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 ①在一张图画纸上随意画线,最好一笔画完,注意疏密关系。

②利用画好的或与别人交换的图形,联想进行添画,注意巧妙利用随意形。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第3课 纸盒变家具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在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变家具的活动中,感受材料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打开学生的思路和创作欲望,能从纸盒的造型中层开联想,动手设计和制作家具作品。 教学用具:

包装盒、彩色纸、剪子、胶水 教学内容:

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家庭中有哪些家具。 由各组代表说出家具名称。

结合课前准缶的相关资料,研究家具的多种款式设计。 讨论小组同学带来的纸盒适合做什么家具。 提出纸盒变家具的创作 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

(2)美观、新颖,有创造性。 及时发现有创意的作品。 交流,展示,讲评。 布置学生清理环境。

由各组代表说出家具名称。

结合课前准缶的相关资料,研究家具的多种款式设 计。

讨论小组同学带来的纸盒适合做什么家具。 提出纸盒变家具的创作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

(2)美观、新颖,有创造性。

第4课 和妈妈在一起

教学目标:

(1)通过泥塑过程,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2)在观察、分析动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回忆、观察、分析、表现动物与妈妈在一起的情景。 教学用具:

彩泥或胶泥,泥塑工具 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语言进行组织教学。 探究式学习活动 提问:

(1)你从小最喜欢和谁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时什么样? (2)动物和妈妈在一起时什么样?你能根据图片编个故事吗?欣赏教材中的图片。 (3)这些图片中有哪几种动物,各有什么特点? 组织小组讨论。

提问:怎样用泥表现出动物特征。 提问:如何表现出妈妈和孩子在一起? 造型训练活动

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结课后拓屉 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查资料:你今天制作的动物喜欢在哪儿生活?它现在的生活环境怎样?

第5课 茂密的花

教学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茂密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

教学难点:

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 教学用具: 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播放伯然界的花的录像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布置小组活动。

板书课题。组织组际之间的交流。

课件介绍几种有特点的花,用线闪烁出外形特点。 总结学生画的花,并进行修改,使其外形特点更突出。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自然界中花的图片及画家、小朋友的作品。 提问:如何表现出茂密的花? 课件演示如何利用前后遮挡方法表现茂密的花。 布置作业 小结

布置家庭作业:了解各省市、各国家的市花、国花。

第6课 吊饰

教学目标

知道吊饰与生活的关系,了解吊饰的结构和范本制作方法。 学习吊饰的装饰方法,能利用纸材制作平面或立体的吊饰。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吊饰的种类,了解吊饰的结构,掌握制作方法设计吊饰。 教学用具:

彩色纸、剪子、刻刀、胶水。 教学过程:

课前用各种吊饰布置教室。组织学生观察吊饰作品 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讲授新课。 问题:

①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到过吊饰? ②说一说吊饰的样子。 ③为什么要挂吊饰? ④分析结构。 ⑤为什么叫吊饰? 以一个吊饰为例分析;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看教材第

12、13页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展品。有目的观看作品。 4.插放课件或相关资料 学生完成作业

(5)确定制作方案。 教师辅导要点:

主体形象设计新颖美观;装饰部分特点突出:创新使用材料。 展示作品

集体布置教室:请各小组将作品悬挂起来展示。

第7课 节节虫

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知道节节虫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有关节肢动物的知识,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教学用具:

果冻盒、胶卷外壳、发卷、剪子、胶水、刻刀、细绳、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出示课题——节节虫。

(1)书中作品为什么叫节节虫? (2)自然界中有哪些昆虫类似书中的节节虫? 看相关资料 教学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标本等。 讨论内容:

(1)结合资料谈谈节节虫的制作要点:有几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 (2)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可以用来制作节节虫吗? 提作业要求

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一个富有想像力的节节虫。 采取合作或个人完成的形式。 完成作业

组织展示作品、参观作品,讲评作品。

第8课 出壳了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生命奥秘的激情和关爱生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良好品质,提高观察、想象、探究、联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表现的自由性和不同种动物的特点,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学习材料

1。欣赏孵化过程的录像、图片资料。 2.绘画用笔和纸。

3、胶棒、彩纸、剪刀。 1.导入

蛋宝宝带着妈妈的体温,悄悄地来到了人间,妈妈的身体像棉被一样地盖在身上,温暖无比,慢慢地蛋宝宝的身体发生变化了。

2.观察

破壳前准备——破壳——啄开一圈——完全破壳——挣脱卵壳——伸展——步人壳外世界 提示:

雏鸡用什么部位破开蛋壳? 雏鸡用什么部位蹬开扩大蛋壳的裂痕? 蛋壳脱落时的状态和碎片是怎么剥离的? 雏鸡的绒毛有什么特点, 3.联想捕捉

雏鸡来到世上是怎样的心情和动态? 鸡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会做些什么, 布置作业

小鸡的出生地在哪里? 鸟类出生在哪里? 你还知道什么动物是从蛋壳里出生的?

第9课 头饰设计

教学目标

头饰的设计依据头饰的用途来确定,同时要按戴头饰人的头部来确定大小。 教学重难点

根据用途确定头饰的设计,并完成头饰的制作。 学习材料

彩色纸、彩色笔、剪刀、胶水。

结合学生音乐、语文教材中的角色需要,由学生分组选择设计、制作的头饰题材。 学生讨论、研究设计、制作头饰的方法。

依据教材和教师的示范作品,启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头饰的多种创作思路。 根据实物和教材,学生更深入地落实头饰制作的要领和细节。 布置头饰制作要求:实用、美观、新颖。 选择材料,分工、合作进行头饰的制作。

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作、设计,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小结,展示,讲评。

学生戴头饰,摆造型,淡创作思路。

第10课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教学目标

学习描述不同形式的作品,能抓住作品在色彩、造型,材质上的特征,K璃表达自己喜欢作品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各种美术表现形式,能从色彩、造型、材质、呈现方式方面进行描述。 (2)了解艺术作品,经常运用的夸张、变形手法。 (3)初步了解动物在民间艺术中的寓意。 学习材料

有关动物的图片,以动物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上节课的动物头饰作业。 设计情境.看录像:马、牛、狮子、虎四种动物的生活片。 出示课件:

(1)李苦禅的(鹰》 (2)吴作人的(熊猫) (3)原始壁画(受伤的狮子) 提问:你喜爱哪幅作品,谈谈自己的感晋。

提问: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你打算用什么方式去表现它? (泥塑、绘画、布贴等方式。) 在抓住动物体态、神态的基础上表现出自己对动物独特的感受。

第11课 我的收藏卡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交流与制作,了解收藏卡的布局与类型。 教学重难点

收藏卡的整体设计与美化,使学生设计出分类新颖、装饰性与体验性为一体的作品。 学习材料

收藏品、绘画用具、剪刀、胶棒、尺子、设计用草稿纸、各种媒材(各色彩纸、布等)。 讲授新课

了解收藏知识;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我的宝贝,这可是我最心爱的宝贝哦厂 问: (出示蝴蝶标本)大家喜欢这些漂亮的蝴蝶标本吗? 从前有个哥哥,他就是因为非常喜欢美丽的蝴蝶,于是从3岁起就开始收集蝴蝶标本,到十几岁的时候已经收藏了725种、10000多个蝴蝶标本。在他收集标本的过程中,懂得了许多蝴蝶的专业知识,还成为了“中国昆虫协会蝴蝶

分会”最小的会员呢,他的朋友们都称他为“蝴蝶王子”。 展示介绍

组织同学在小组中层示介绍自己的宝贝。 构思设计

这些宝贝可是我们的最爱啊!当你展示、交流时,怎么才能一下就让别人了解它的产地、来历、你对它的昵称、它的特别之处呢? 引导学生分析书上学生设计的作品。

将同学好的构思展示给大家,互相激发创作灵感。

第12课 假如我是巨人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教学重难点

利用灵活的比较,启发多种奇妙的联想,力求创新。 学习材料

学生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1.激趣

同学们,你们看过卡通片《小人国》吗?故事讲的是海上的风浪打翻了一艘轮船,水手格列佛漂流到了一个神奇的小岛,这个小岛就是小人国。你们知道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看到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奇怀的事情吗?

板书课题:假如我是巨人

(2)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现一个“巨人”和小人国城门。学生设想在小人国的奇遇,并让学生操作多媒体,把自己所想的各种场面组合在一个画面中,讲给同学们听。学生操作时,可以任意放大或缩小各种景物。

(3)小组讨论:

把你在小人国里和别人不一样的奇遇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并把你们小组同学认,为最有创意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4.欣赏学生作品

分析教材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谈感受。 5.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想象你成为巨人的奇遇,并把它画下来,要注意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

第13课 拓印树叶真有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不同叶形的观察与组合,进而与不同的事物进行奇妙的联想。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叶形的原始状态进行创造性的组织。 2.讲授新课

(1)小朋友为树叶找朋友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为自己手中的小树叶找朋友,形成新生命、新形象,并小组交流展示。 (2)欣赏更多树叶拼贴的作品。(出示课件,欣赏树叶拼贴的作品,学生自由交流) (3)对比、观察发现拓印方法。(出示拼贴树叶画、拓印树叶画,将相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两幅作品加以对比)学生观察、讨论,这么漂亮的拓印画和树叶的拼摆有什么关系,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制作出这样的画?谁能试着说一说? (4)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基础上,看录像演示拓印方法,教师提示拓印要点。

(5)欣赏学生拓印作品,为画面添加部分内容。(或者欣赏课本中学生作品,自我感受拓印画的美,自学添加对画面的作用) 3.学生作业提示

小组合作,集体创作树叶拓印作品。 4.展示交流

各组讲述本组作品,互相交流收获感受。

第14课 做笔筒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装饰实用的笔筒。 学习材料

塑料瓶、彩色纸、双面胶、剪子 1.组织教学。

2.创设问题,引发探究。分小组说说你知道的笔筒。 3.继续研究教材中古代笔筒与学生作品的区别。

4.布置学生分组研究自备塑料纸的特点,并结合瓶体特点选择设计、装饰思路。 5.布置学生商讨分工、合作制作方案。 6.具体制作要求:实用,美观,有新意。 7.教师及时发现、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8.展示作业。

第15课 画夜景

教学目标

学习表现夜色的几种基本方法,能运用明亮色和暗色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美妙的夜色,进而创作出大胆、生动的画面来。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夜景的观察、回忆和感受,表现夜景的美感,认识深浅色使画面产生的对比效果。 学习材料

课件、彩笔、油画棒、颜料、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棒等。 1.组织教学 2.讲授新课

(1)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夜色”图片介绍给大家。

(2)教师把自己准备好的拍摄的白天景色的图片展示给大家。 提出问题:

①老师带来的图片和同学们的图片有什么不同? ②白天和晚上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3)请学生看书。 提出问题:

①从书中的图片看,你认为哪些是亮的颜色?哪些属于暗的颜色? ②亮色和暗色是绝对的吗,请你用手中的色卡进行对比,讲出你的理由。 (4)看书欣赏学生作业。 提出问题:

①遭些学生作业是以什么为内容来表现夜色的?给你印象深刻的夜色是哪里? ②从书上看,表现夜色都用了哪几种方法? ③这些方法你都会用吗?请你介绍给大家。

④要表现五光十色的夜色,你还能用什么样的工具,还有什么样的方法? ⑤你对表现夜色还有什么困难? 3.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用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表现一幅美丽的夜色图。

第16课 画影子

教学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象。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能运用几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表现出生动、活泼、有趣的画面来。 教学重难点

观察、记忆影子的变化,感受影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感。 学习材料

课件、图片、彩笔、油画棒、颜料 组织教学 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

①同学们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影子?(可以把自己课前收集来的图片展示给大家看) ②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画影子呢? 4.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在已经画好的图画或者在准备好的图片下面添加“影子”。 (1)可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2)可以组为单位画一幅长卷。

(3)小班教学的班级,还可以考虑师生合作完成长卷。 5.小结

(1)学生交流。

(2)欣赏画家作品中的“影子”。

第17课 认识身边的树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的自觉性,养成观察比较的习惯。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 学习材料

图片、课件、彩笔、油画棒、颜料等。 组织教学 讲授新课

(1)既然树木和我们的关系这么密切,那么我们就应当保护树木。有什么办法 能为我们校园里的树木做点事情呢, (2)各组交流提案。

(3)为自己小组的活动主题命名,如绿色小卫士、护树大使等。 (4)提出质疑:

为了完成本组的设计方案,设想你们会有哪些困难?还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 老师或者大家的帮助? (5)布置到校园中观察、写生树。 小结。 (1)布置学生作业教师进行辅导。

无论采用怎样的表现方法,都要注意: ①要表现出不同树种的特点。

第18课 绘画中的节日

教学目标

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 (2)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学习材料

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图片,绘画作品。 导人课题

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节日活动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走进各民族的节日中感受不同的风情。

师生共同探究

我们国家有这么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于是就吸引了画家用画笔来表现它们。 引导学生分析 学生实践

(1)《吃饺子》与《火狗舞》(2)(龙舟》 引导学生分析

(3)

讲评学生作品:主要从色彩、表现形式上评价。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鸟的美感及不同种鸟的外形特点。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用语言组织教学。 探究式学习活动

(1)你认识这些鸟吗?你认为鸟哪儿美? (2)鸟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 组织讨论以上问题。 板书课题。

组织小组讨论。 组织组际交流。

引导学生欣赏画家的作品。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学生的作业。提问:你认为他们画得怎样? 课件演示如伺画出鸟的特点。 造型训练活动

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结。

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文)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自贡灯会》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绘画游戏》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绘画游戏》教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人美版)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课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含计划)

赣美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