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外国人笔下的“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20-03-01 23:23: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外国人笔下的“中国故事”

2011年03月25日03:22 工人日报

在很多外国人眼里,中国是若干个符号:“龙”、“长城”、“故宫”、“四大发明”、“方块字”、“武术”、“兵马俑”、“三国”、“鸟巢”、“水立方”、“中餐”、“姚明”……在英国伦敦Water Stone书店里,这些符号构成了关于中国旅游书籍的斑斓封面。而由这些符号来认知中国,往往类似“盲人摸象”。

20世纪80年代曾在中国做过记者的马克·布雷恩这样写道:“当时\"中国故事\"就是关于\"熊猫、迪斯科、神秘的旅游目的地、野人、健身和流行音乐\"的。然而,慢慢地,他们发现这个简单的、猎奇式的\"中国故事\"模式,已经远远不能真实地反映中国这个经历着复杂和深刻变迁的巨大国度。”为此,有不少外国人亲自来到中国,于是书写“中国故事”亦成了近年来的一个出版热点。

旅居中国:个人体验式写作

马可·波罗,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4年多到达蒙古帝国。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回到威尼斯之后,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行记》,该书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此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马可·波罗有所不同的是,最近几十年来,异域者旅居中国写作的群体繁多,但主要以作家、记者、学者为主。

《马可·波罗行记》问世后,异域者旅居中国写作慢慢流行起来。在旅居中国写作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她一生几乎有一半时间生活在中国,亲历了从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军阀混战直到抗日战争、国内战争……这一段可谓中华民族历史上动荡纷乱的岁月。她的几部主要作品又都是以中国为素材、题材与蓝本的。赛珍珠虽出身于美国传教士知识分子家庭,但她的情感、观念和实际生活方式,却都倾向于中国的普通民众。

与赛珍珠相比,旅居中国写作的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则被誉为“关注现在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海斯勒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他曾在中国生活了10年,自言比大多数外国记者更少关心政治,他想写的是中国的日常生活。2011年初,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最新篇《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在国内出版。许多欧美主流媒体、专家和大学,都将海斯勒的“中国纪实文学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和《寻路中国》)作为了解当代中国的必读书目,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由于历史的机缘,德国文化名人乌苇·克劳特在“*”后期来到了中国,意想不到地一住就是35年。人们只知道他娶了漂亮的中国女演员沈丹萍,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北京结识了众多文化名人,使老舍话剧《茶馆》首次走向欧洲,把德国电视剧《探长德里克》介绍到中国,并发起多项中德文化界的交流对话。克劳特在中国出版的《穿越界限:一个德国人在中国的35年传奇》,真实记录下他眼中的中国经济社会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过程,讲述了一个深爱中国文化的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金美净是韩国釜山人,因为一次发生在香港的美丽邂逅,她认识了安徽马鞍山的一位帅哥,从此开始了他们疯狂的异国之恋。为了爱情,金美净离开了韩国,开始了她在中国做媳妇的生活。韩国女成为中国媳妇后,她经历了怎样的文化磨合与冲击?一个韩国女在短短8年间,不光很快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还学了中文写作,她甚至还出版了《嫁到中国》一书。

对于大多外国人来说,有着与他们截然不同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曾经只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遥远国度”。这或许是异域者愿意到中国旅行和写作的缘故罢,正如有的学者表示,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将会有越来越多异域者走进中国,书写“中国故事”抑或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出版单位争夺的领域。

“中国先生”:描绘变化中的细节中国

“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国制造”、“中国未来”……一些异域者有迫切的愿望要了解中国、预测中国未来,他们走遍中国大江南北,在“庐山”内外描绘变化中的细节中国。因此,那些熟知、讲述、书写中国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的异域者,常常被称为“中国先生”。

英国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马丁·雅克就给中国“奉上”了绚丽的“高帽”他在《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中说,“中国会与崛起的印度一起终结自1800年起由西方统治的世界”。学贯中西的雅克还为我们描绘了“可能的未来景象”:哈佛商学院的学生指着地图上的上海说,“这里,我的理想在这里”。在非母语国家旅行的游客拦住一位当地人问:“请问您会讲普通话吗?”周边国家围绕着复兴的中国,深深折服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谢中国给予无私的经济援助;孔子的学说、秦朝的建立、四大发明、新中国的建立变得众所周知;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

说到佛教,不能不提比尔·波特和他的《禅的行囊》。这位汉学家多年醉心中国文化,对禅宗更是情有独钟,该书即为他始于2006年春天的纵贯大半个中国的寻根问禅之旅。从北京大钟寺出发,五台山、赵县、洛阳、潜山、韶关、广州一路下来,他几乎走遍与禅宗有关联的城市、乡镇、寺庙、故居,拜访多位僧侣、居士、百姓,俨然中国版、禅宗版的“在路上”,只不过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是空虚和迷茫的旅途,比尔·波特的行囊中满是对禅宗的开解与顿悟。一路上,他的遭遇颇富戏剧性,顺利或困顿都曾遇到过。途经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饮食民俗,各式身份人物面对他时的不同态度,城市与乡村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差异,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信仰倾向的一角,这些都被这个心怀信仰一往无前的美国老头记录下来,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侧面细节反映。

早在2004年圣诞节的时候,美国主妇萨拉·邦焦尔尼发现收到的39件礼品中有25件标注着“Made in China”。邦焦尔尼对此进行了一番思考,思考的结果是准备用一年时间尝试是否能忍受“离开中国产品”的生活。这一尝试自2005年元旦开始,结果是到了岁末邦焦尔尼一家坦然接受失败,并与“中国制造”重归于好。邦焦尔尼的职业是商业记者,她遂就此写了一部畅销书,题目叫做《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假如大家可以不将邦焦尔尼的行为视作“离谱”,那么新西兰作家乔·本尼特的举动就实在考验大家的承受力了。2008年,49岁的本尼特在家乡超市里买了一包5条装的内裤它们同样“Made in China”这本来是极普通的事,但本尼特却忍不住浮想联翩:为何5条质地优良的内裤只要8.59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40元)呢?算算种植棉花、纺纱、织布、缝纫、仓储、物流的成本,再想想税收、分包、离岸、到岸等盘剥,它们简直廉价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于是本尼特生了一个比邦焦尔尼更加大胆的念头,他要亲自到中国把事情弄个明白。本尼特并非一时兴起,事实上他立刻就开始了联系机票购买以及落地接待事宜。他的中国之行取得了预想中的成功,果实就是现在这部《内裤从哪里来:从一包内裤看中国》。这次匪夷所思的旅行让他深刻认识了全球化经济产业链的惊人效率:中国在为世界提供质优价廉产品的同时,并没有受到一个世纪前那样的压榨和剥削。

本尼特在新西兰买到的内裤大体是通过以下环节制造出来的:“新疆的棉田”“乌鲁木齐的棉纱厂”“福建泉州的针纺织厂”“上海的海关码头”。此外还要搭配从泰国来的部分橡胶制品。最后新疆的长绒棉就变成了呵护臀部的优质内衣,并通过轮船集装箱送往世界各地。不过本尼特的探秘行程是逆向开展的。他第一站来到上海,因为只有这里有足够多的新西兰同胞能为他提供帮助:产业链各环节的商家并没有足够的闲暇与慈悲来为一名作家升华想象力,何况这往往还得建立在透露商业情报的基础上。为此本尼特接受建议“谎称”自己是某国际大商家的采购经理,由此展开了一场顺藤摸瓜的“福尔摩斯式”旅程……

或许异域者眼中关于“中国故事”的细节描述都是泥沙,但正是这些泥沙包含着金子,而读书的过程和真谛就是“沙里淘金”。

外国人讲好中国故事

外国人为何离开中国

外国人申请中国签证邀请函

外国人申请中国签证邀请函

外国人继承中国境内不动产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古诗

外国人是否能在中国申请专利

外国人来中国就业流程

外国人申请赴中国工作签证

外国人怎样继承中国境内遗产?

外国人笔下的“中国故事”
《外国人笔下的“中国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