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物流信息系统

发布时间:2020-03-03 11:30: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物流的定义(美国):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它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对商品、服务及

相关信息在源头与消费点之间的高效、正向及反向流动与储存进行计划、实

施与控制的过程。

物流的形成与发展:第一阶段:物流系统功能价值的发现

第二阶段:物流经济活动价值的发现

第三阶段:物流利润价值的发现

第四阶段:物流成本价值的发现

第五阶段:物流环境价值的发现

第六阶段:物流对企业发展战略价值的发现

第七阶段:物流产业价值的发现

第八阶段:物流对国民经济价值的发现

物流的主要学说:

1、战略学说

2、第三利润源学说

3、服务中心学说

4、物流冰山学说

5、黑大陆学说

6、效益背反学说

7、成本中心学说

信息的定义:信息就是传递中的知识差

信息的性质:

1、事实性

2、等级性

3、扩散性

4、可压缩性

5、分享型

6、传输性

7、增殖性

8、转换型

1978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伯特.西蒙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的,以计算机硬件、软件、通信网

络及其他办公设备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和传输工具,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

传递、加工、储存、使用、更新和维护,为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和基层

运作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演变:

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阶段

2、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3、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1、信息源

2、信息处理器

3、信息使用者

4、信息管理者

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区别、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要素,为了一个共同的目

标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的定义(LS):是为了实现既定物流活动目标,由物流固定设施、移动设施、通讯

方式、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等要素形成的多层次人工经济系统。

物流系统的层次结构:

1、作业层

2、战术层

3、战略层

服务水平:是物流系统中多顾客的要求作出快速响应的能力,是外部对物流系统评价的重

要标准,它可以从存货可得性、递送及时性、交付一致性、客户满意度来考

虑。

物流信息系统(LIS):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一类,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讯设备特别是

Internet等IT技术,结合各类机械化、自动化物流工具设备,利用数据、信

息、知识等资源,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

实现对实体物流综合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和一体化,物流业务处

理指挥信息化,以提高整体物流活动的效益和效率,降低整体物流成本,从

而支持企业的现代管理并取得竞争优势的集成化人机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

1、硬件

2、软件

3、信息资源

4、相关人员

5、物流管理思想和理念、管理制度与规范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

1、实现对企业资源的管理

2、实现对内外业务的支持

3、提供部分决策的支持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供应链长期规划、供应链计划和供应链运作三个层次

的“金字塔模型”。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物流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物流管理信息系统(LIMS)是物流信息系

统(LIS)中与企业业务层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它是LIS的基础。

1、LMIS是LIS的主要数据源

2、LMIS也是LIS对企业内部运营决策和资源调配的最终体现和执行。

物流设备的种类:

1、按照设备所特有的功能可以分为运输设备、仓储保管设备、装卸搬运

设备、流通加工设备、包装设备、信息处理设备等。

2、按照设备在物流活动中的相应位置,可分为固定设备和活动设备。

3、按照设备在物流活动中的服务范围,可分为企业(生产)物流设备和

社会(供销)物流设备

我国物流设备发展趋势:

1、大型化和高速化

2、实用化和轻型化

3、专用化和通用化

4、自动化和智能化

5、成套化和系统化

6、“绿色化”

物流自动化的内容:

1、机械的自动化

2、信息的自动化

3、知的自动化

条码识读器:可分在线式识读器和便携式识读器

RFID的特点:

1、可以非接触识读,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

2、识别无“盲区”,信号穿透力强,可以穿透墙壁、地面、人员、衣物等

物体,可任意调整识别范围

3、抗恶劣黄精能力强,一般污垢覆盖在标签上不影响标签信息的识读。

4、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强

5、对人体无害,环境适应性强

6、可同时识别多个识别对象等

RFID的组成:

1、信号发射机

2、信号接收机

3、编程器

4、天线

RFID系统的分类:

1、EAS技术

2、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

3、物流控制系统

4、定位系统 RFID在物流中的应用:

1、零售环节

2、存储环节

3、运输环节

4、配送/分销环节

5生产环节

数据库的定义(DB):是存放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以一种合理的方法组织起来的,与公司

或组织的业务活动和组织结构相对应的各种相关数据的集合,该集合中的数据

可以为公司或组织中的各级经过授权的人员或应用程序以不同的权限所共享。

数据库的特点:

1、最少的冗余度

2、应用程序或用户对数据资源共享

3、数据独立性

4、对数据的定义、操纵和控制,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进行管理和控制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数据库及其硬件支持系统

2、数据库管理系统

3、操作系统

4、数据库应用系统

5、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

6、数据库管理员及其他人员

数据仓库的定义(DW):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可更新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用

以支持企业或组织的决策分析过程。

数据仓库的组成:

1、数据仓库数据库

2、数据抽取工具

3、元数据

4、访问工具

5、数据集市

6、数据仓库管理

7、信息发布系统

数据挖掘的定义(DM):是从超大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搜索有用的商业信息的过程。 数据挖掘工具:

1、神经计算

2、职能代理

3、辅助分析

数据挖掘的应用:

1、零售和销售业

2、银行业

3、航空公司

4、广告 5市场营销

电子数据交换(EDI):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结构化事务数据交换,它是通信技术、网络

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晶,将数据和信息规范化、标准化,在计算机应用系

统间,直接以电子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EDI的构成:

1、EDI软件和硬件

2、通信网络

3、数据标准化

EDI的工作流程:

1、文件的结构化和标准化处理

2、传输和交换

3、文件的接收和自动处理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融计算机图形学和数据库于一体,用来存储和处理空间信息的高

新技术,它把对位置和相关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柑橘用户的需要将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准确真实、图文并茂地输出给用户,以满足城市建设、企业管理、居民生活对空间信息的要求,借助其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功能,进行各种辅助决策。

地理信息系统的特征:

1、可用于采集、管理、分析处理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具有空

间性和动态性

2、以地学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学空间模型分析为手段,具

有区域宏观分析、多要素综合处理和动态预测能力,可用于产生高

层次的地理决策信息

3、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地学空间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

地理专家思维方式,作用于地学空间数据,产生规划决策信息,用

以完成人力难以完成的工作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1、图形/图像输入系统

2、空间数据库系统

3、GIS工具系统

4、应用软件系统

5、信息输出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利用分布在约2万公里高空的多颗卫星对地面目标的状况进行精

确测定以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主要用于船舶和飞机导航、对地面目标的

精确定时和精密定位、地面及空中交通管制、空间与地面灾害监测等。

GPS的组成:

1、空间卫星部分:24颗卫星组成,均匀分布在6个倾角为55度的轨道面上,

其中3颗为有源在轨备用卫星

2、地面控制部分: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

3、用户设备:即用户接收机

GPS的功能:

1、实时监控功能

2、双向通信功能

3、动态调度功能

4、数据存储、分析功能

GPS用于物流业的实施方案:GPS用于物流的实质是实时掌握运力信息,对运输车辆进行

动态定位管理,在物流企业中多是以车载应用为主,一般以“车载设备—监控

中心”的方式出现,多数情况下每个企业都要建立一个专业的监控中心,对于

中小型企业来说,这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而且还存在着系统升级困难的问题。

生产物流系统:是指企业内部担负搬运或输送、储存、加工、装卸物料等任务的物流过程,

同时也伴随着相关信息的流动过程,它是生产制造各环节的纽带,其边界起始

于原材料、配套件的投入,终止于成品仓库,像人的血脉一样贯穿于整个生产

过程中。

合理组织生产物流的基本要求:

1、过程的连续性

2、物流过程的平行性

3、物流过程的单向性

4、物流过程的比例性

5、物流过程的均衡性

6、物流过程的适应性

现代生产物流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

1、管理层

2、控制层

3、执行层

影响生产物流管理系统的主要因素:

1、生产类型

2、生产规模

3、企业的专业化协作水平

4、技术管理水平

材料需求计划(MRP):是依据市场需求预测和顾客订单指定产品生产计划,然后基于产品

进度计划,组成产品的材料结构表和库存状况,通过计算机计算出所需材料的需

求量和需求时间,从而确定材料的加工进度和订货日程的一种使用技术。

生产物流管理的特点:

1、根据订货和计划进行生产

2、联合的生产物流管理

3、结算之间的供需调整

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PLMIS):是以管理信息系统为骨架,重点放在生产物流的组织、

计划、管理、控制和监督上,对一个组织(单位、企业或部门)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合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决策支持系统,同现代化的管理实验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工艺,进行生产管理、物流调配、计划布置、决策分析

生产物流管理系统的功能:

1、立体仓库的管理控制

2、作业管理

3、物流系统状态的监控

4、系统运行情况的统计分析

5、系统数据维护

第三方物流的定义:是指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1、关系契约化

2、服务个性化

3、功能专业化

4、管理系统化

5、信息网络化

第三方物流的优势:

1、集中主业

2、节省费用、减少资本积压

3、减少库存

4、提升企业形象

5、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第三方物流信息化:就是物流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物流各项活动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不断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服务的水平,今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特征:

1、信息的标准化和通用化

2、物流信息的动态性强

3、信息的自动识别功能

4、信息系统具备智能化决策功能 第三方物理管理信息系统:是第三方物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是通过对第三方物理企业相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来实现对物理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物流管理人员及其他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战略及运作决策的人机决策系统。

第八章 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

信息平台的概念:所谓信息平台,是在现代软件工程的概念上建立的,实施最大限度的软

件和系统资源的重用,启动数据共享工程,把真正与领域业务需求有关

的部分提取出来,把信你基础设施与公共应用支持开发成平台。

物流信息平台的特点:(1)信息化管理利用自动化设备收集和处理商流、物流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对物流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信息对物流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

(2)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整个物流系统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和拓展能力

(3)信息流贯穿于商务活动的始终,导引着商务活动的发展,起到

了事前测算流通路径、即时监控输送过程、事后反馈分析的作用。

(4)大规模联合作业降低了系统的整体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也降低了系统对单个节点的依赖性,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加。

物流信息平台的构成:1.数据仓库;2.软件。

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是通过对共有数据的采集,为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支撑

信息,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公用信息的需求,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

种功能的实现;同时,通过共享信息支撑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

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

第九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系统开发的周期:1.系统规划阶段;2.系统分析阶段;3.系统设计阶段;4.系统实施阶段;

5.系统运行阶段(p230)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1.计划;2.需求分析;3.软件设计;4.程序编写;5.系统测试;

6.系统运行与维护。

第十章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内容:1.可用性管理;2.性能管理;3.安全管理;4.运行管理;

5.问题管理;6.变更管理;7配置管理;8.服务水平协

议管理;9.资产管理。

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作业

物流信息系统复习

案例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实验心得体会

物流信息系统上机实验报告

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心得

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实验报告1

2 物流信息系统工作流程

物流信息系统实训体会

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