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育统计读书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05:11: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育测量与统计》于向英主编 郑州大学出版社ISBN 7-81048-702-7/G·73

《教育测量与统计》读书报告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使得传统教育测量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教育实践中,直接把测验的结果等同于对教育事实的描述的做法,使得人们认为教育测量将有生命的人当作客体来研究,只用抽象的数字对事物的量的属性做出描述和判断。《教育测量与统计》明确了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以及教育统计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测量理论和学校的测量实践中,对教育测量进行准确定位。 在设计中,本书以基本理论、测量编制、质量分析、统计处理、教育运用为基本内容来建构学科体系。尽可能避免传统的教育测量学和教育统计学的那种菜单式、堆砌式的简单摆放。并试图将动态测评的理论引入学科体系,强调统计工具的使用,全面介绍教育测量在各种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本书第一章介绍了教育测量的概念、特点、功能、分类等。同时,还简要介绍了教育评价和教育统计的基本知识,并简述了教育测量与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介绍了教育测量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了经典测验理论、题目反应理论、动态测评理论等三种理论的基础模型。第三章介绍了教育测量编制的基本程序、编制技术统计分析等基本要素。第四章介绍了教育测验和误差、信度、效度等质量分析等教育测验结果的统计处理。第六章结合教育实践介绍了教育测量与统计在学科教学测验、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测验中的具体运用。

教育测量的涵义中说到,从广义来讲,教育测量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育领域内的事物或现象进行考核,并根据特定的规则将考核的结果进行数量化描述的过程。从狭义来讲教育测量是指对学生在经过学科学习和训练之后,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测量。在教育活动中,无论是科学研究的需要,还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或者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的测量,对教师的教学效果的测量,对教学经费、物资设备以及行政管理效率的测量,都属于教育测量的范畴。教育测量主要是对人的知识、技能、兴趣、智力、气质、性格、品质、人际关系等心理特征的测量,因此,教育测量是心理测量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教育测量又称成就测量、学业成绩测量或学科测量,它是按教育测验的规则,对学生掌握某些学科的知识、技能的程度或水平进行数量化的描述过程。当然,广义的教育测量也包括了物理属性的测量,如学生的身高、体重等。

教育测量和教育统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检查学习。通过学科检验可以检查和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因材施教。人的智力存在着个体差异,在结构方面也有优势领域的不同。教育应以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的结果为依据实施因材施教。第三,教育科研。要科学地评价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材、新的教育方法的价值,离开教育测量和统计也就无法得出客观的结论。

教育测量包含三个基本的要素:事物的属性、数字、规则。教育测量的对象是人的心里属性,如学生的智力、个性、品德、知识、技能、态度、人际关系等。它的存在形式比较抽象,不像物体的长度、重量、体积、时间、温度等事物的物理属性那样可以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把握。但是,它和事物的物理属性一样,在性质和形式上同数字系统的特征具有较高的类似性,如果我们能够合理的利用数字来描述事物的属性,赋予它量的意义,就可以通过对数的运算并根据运算结果推测事物的属性。怎样合理的用数字来描述事物的属性对教育测量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以特定的准则和方法给事物的属性分派数字。分派数字所依据的准则和方法就算测量的规则。当测量的其他条件相同,使用不同的规则时会产生不同的测量效果。规则在数字与事物属性之间的对应性或一致性十分重要,它可以体现测量水平的高低。

统计与测量是一种严谨的治学方法,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从历史角度看,人们在研究教育活动时曾长期采用纯粹思辨或自然类比的方式。随着社会发展,自然科学在近代取得了巨大成就,许多研究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任何猜想都必须有数据的证明,想当然的猜测缺乏科学的证据是站不住脚跟的。因此,统计和测量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一、功能和作用 1.测量的作用

测量是一种检验和度量,测量的方法是依据一定的规则给予事物以数量。教育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变化。由于个体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上的变化也有差异。教育测量就是用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或表现所存在的差异,同时还可以测量在教育后得到的变化结果。在教育测量的帮助下教育者可以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教育对策的提出。 2.统计的作用

统计从字面上理解:“统”是面向总体和全部的意思,而“计”是一种计算和计量。统计是在测量的基础上对采集到的数量进行归类、分析、,并依据数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述、推断和解释的过程。教育统计可以将教育中的随机现象和对象用相对应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释其中的相关联系。同样对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然而统计的方法会因问题的实际情况而变化,任何方法因问题而产生,没有一种方法是对任何问题通用的,方法的灵活采用对统计分析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3.教育测量与统计的作用

教育统计与测量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教育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学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教育科学研究。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发展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责任,因此需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探索、认识教育想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意识。而理性的思维需要从实际出发,教育统计和测量就是强调从实际获得事实材料。从数量的角度对教育现象进行量化分析,从而认识一些教育中的相关现象,引发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思考。教育统计和测量就是一种有效的科学的实证工具。

教育统计与测量是一种科学的思考方法。教育统计与测量经历着思辨的假设、方法的确定、信息的采集、严谨的检验、科学的解释。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科学的验证过程,有助于人们形成科学的思考方法。想要对身边的事物或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就应该利用统计与测量的方法,这也是严谨的科学态度的体现。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具备这种素养。

教育统计与测量是科学的教学管理的手段。教育活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总是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系统、准确地把握教育现象在数量上、质量上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的监控,及时采取正确的决策和进行有效的指导,以科学的管理来保障教育活动健康高效的发展。作为一线普通教师对班级进行管理、对学生进行培养,都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科学实施。教育统计与测量为教育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工具,掌握这一科学方法切实提高了教育的科学管理水平。 教育统计与测量可以培养敏锐的眼光和思辨的头脑。人们往往对身边经常发生的事习以为常,在面对这些见怪不怪的事物上常常表现出漠不关心,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思维的个体,我们的行为和表现必须对这些个体负责,因此我们更应该深思身边平凡的教育现象,用不平凡的方法加以验证,寻求教育的科学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明锐的眼光和思辨的头脑。教育统计和测量要求教师用辩证地、发展地眼观看待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而关系并不寻常的问题。

教育统计与测量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不同阶段预定了不同的目标,而检验这些目标的达成需要设计各种不同性质的测验,其结果可以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反馈信息。同时使教师的教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更有实效性。适时的测验,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而教师可以通过测量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或指导。教师在编制测试卷的时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统计与测量的理论或方法,这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促进。

教育统计与测量可以锻炼科学的思维推理能力。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习惯于对事物全面的肯定或否定,习惯于凭借经验给事物下结论,这往往容易形成片面的结论。实际上,事物都不会是绝对的好或坏,往往既有肯定的一面,也有否定的一面。肯定有多大把握,否定有多大风险是统计中需要处理的问题。对事物的认识,光凭某一次的感知是不行的,更不能只凭一个例子去说明,我们必须在大量的随机观察中去估计,不仅估计事物属性的可能性,还要估计可能的大小,即取值区间。这对人的思维和推断力提出了要求,当推断在检验中得到证实或否定时,人的思维和推断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现状分析

教育测量和统计在小学教育中使用广泛。如,教学工作中的期中的质量调研,又如期末的形成性考核。以上两种测试虽然形式是一样的,测量过程的情境设计、人员安排和过程监控都是一样的,但测量对象却是不同的。期中的质量调研的对象是针对教师,检测的是教师的教学完成情况和教学的质量;期末的形成性考核对象是学生,检测的目的是考核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因此,测量内容的设计上更有针对性。相对而言期中的质量调研的试题要求有一定的区分度,而期末的形成性考核对区分度的要求较低。最后,两中测试的结果教师都会做出诊断性分析,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指明方向。

又如在班级管理中,学校会请学生为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情况打分,这也是一种教育测量只是测量主体是教师的评价,内容是学生对教师的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方法有定性的访谈,也有定量的研究问卷调查。整个测量过程,测量主体都是不在场的,力求测量能反应真实情况。最终,测量结果会向测量对象以无记名的方式反馈。教育测量和统计涉及了小学教育的方方面面。

教育测量和统计在小学教育中的使用具有一定局限性。由于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具有灵活性,在小学教育中运用仅停留在测量的层面,统计分析不够深入,使用方法更是单一,而且有些并不适用。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同时教育者使用的教育策略也较主观,有些测量结果仅停留在表面,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更没有将理论联系实际,只是为测量而测量。 2.发展趋势

有些学校引入了ISO质量管理体系,教育的质量有赖于更多的数据支撑,因此学校教育中将会更多地使用测量和统计。在统计与测量的要求下教师治学将更为严谨,方法更为科学。

为深化教育改革,教育统计与测量还将适用于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测评,对构建小学生素质发展测评目标系统及测评操作系统作出贡献。在统计与测量的帮助下能更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学生的能力,检测其发展情况。

教育统计与测量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态度,想要科学治学必须懂得运用这一实证手段,因此教育统计与测量会深入发展到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

《教育测量与统计》中测量学与统计学的学科整合,并将二者置于课程之中,从课程目标出发,明确教育测量为课程服务,为教育改革服务的基本思想。以教育测量学为核心,运用恰当的统计方法和现实有效的统计工具,以科学结论服务于教育评价,理论结合实践,使我们学有所用,学能所用。

教育统计

《教育漫话》读书报告

教育概论读书报告

教育社会学读书报告

教育漫话读书报告

《教育漫话》读书报告

教育心理学读书报告

教育名著读书报告

《教育漫话》读书报告

统计报告

教育统计读书报告
《教育统计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