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公共基础知识常考选择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12:33: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1公共基础知识常考选择题

公共基础知识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是( )。

A.否定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否定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2.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

A.普遍性 B.客观实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 3.真理是( )。

A.绝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认识 B.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 C.客观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D.对于人们有用的一切理论认识

4.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范畴是指( )。

A.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 B.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非连续性 C.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D.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 5.“变者,复之初,复之故”,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机械论的观点 D.循环论的观点 6.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是(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人道主义

7.邓小平关于( ),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取得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最大的理论成果。

A.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观点 D.和平统一祖国和“一国两制”的构想 8.为了使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趋于平衡,要通过( )的办法来解决。

A.降低货币需求量 B.提高货币需求量 C.调节货币供应量 D.以上答案都不对 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0.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1.关于社会保障,错误的说法是( )。 A.社会主义保障以人道主义为本色

B.社会保障立法被称为“社会保障的保障” C.社会保障是解决贫富悬殊的最终手段

D.对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来说,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不应该被排斥或遗漏在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之外 12.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优势,主要是通过( )。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量的优势体现出来 B.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规模和实力体现出来

C.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和其市场竞争力体现出来 D.国家对市场活动的正确指导和有效调控体现出来 1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14.有关犯罪预备,错误的说法是( )。

A.犯罪预备包含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刑法规定定对犯罪预备予以必要的处罚

C.犯罪预备已经造成犯罪客体的实际损害 D.刑法规定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者免除处罚

15.我国现行的民族自治地方有( )。

A.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 B.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D.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

16.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 ) A.国家行政机关的裁决 B.立法机关的法律 C.审判机关的判决 D.公安机关的逮捕证

17.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下列哪一机构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 A.该行政机关 B.该派出机构和该行政机关 C.该派出机构 D.该行政机关的上级主管机关

18.对所有相对方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给相关利害关系人以同等的辩论机会,这体现了行政程序的( )原

1 则。

A.程序法定原则 B.相对方参与原则 C.程序公正原则 D.效率原则 19.公务员必须遵守的政治纪律有( )。

A.不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B.不贪污、行贿 C.不违反社会公德 D.不得参加非法组织 20.受理国家公务员申诉的机关是

A.原处理机关 B.检察机关 C.审判机关 D.党委组织部

21.依据同一系统内部的业务领导或指导关系而实施的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是() A.上级对下级的监督 B.下级对上级的监督 C.职能监督 D.主管业务监督

22.按协调对象不同,行政协调可分为行政组织与环境的协调、行政组织结构协调和( )。 A.行政组织人员协调 B.行政部门协调 C.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协调 D.机构与人员的协 23.公文的语言应当是( ) A.庄重严谨 B.华丽流畅 C.威严有力 D.古朴典雅 24.公文的结尾通常采用下述形式( ) A.交代制发公文的根据与目的 B.直接点明结论,以阐明制发此文的原因

C.发出号召,提出希望与要求 D.表示敬意、谢意 25.( )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标志和特征。

A.考核培训 B.公务回避 C.职位分类 D.考试录用

26.会议纪要是会议文件的一种,以下关于会议纪要的标题说法正确的是( ) A.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与文种

B.标题需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C.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事由、文种 D.可以利用一般文章标题的形式,在标题中简要明确地揭示中心思想

1.B 2.D 3.B 4.C 5.D 6.C 7.A 8.C 9.D 10.D 11.C 12.C 13.C 14.C 15.C 16.B 17.A 18.C 19.D 20.A 21.D 22.A 23.A 24.C 25.D 26.A

公共基础知识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它的具体性 B.不可分性 C.变化、运动性 D.客观实在性 2.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

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D.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 3.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

A.世界观同方法论相分离 B.人生观同价值观相分离 C.自然观同历史观相分离 D.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分离

4.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

A.客观独立性 B。真实绝对性 C.直接现实性 D.客观实在性 5.“合二而一者,为一分为二所固有”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调和折衷主义的观点 6.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 )。

A.经验材料 B.理论结论 C.一般方法论 D.具体方法 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改革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8.一般来说,在经济过热,总需求过度膨胀并导致通货膨胀时,应实行( ),有利于压缩总需求,使之适合总供给,保持物价和经济的稳定。

A.平衡性财政政策 B.赤字性财政政策 C.盈余性财政政策 D.以上答案都不对 9.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的是指( )。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的经营方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1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1.社会保障( ),直接影响到社会成员个人的受益程度和社会保障的总体规模与水平。 A.项目、标准的确立关系 B.基金的筹集和发放关系

C.管理体系关系

D.监督关系 12.按劳分配原则是( )。

A.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则 B.国民收入的分配原则 C.消费基金的分配原则 D.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 13.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 )。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民主集中制 D.政治协商制度

14.法律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属于( )。 A.法律解释 B.法律事件 C.法律行为 D.法律部门

2 15.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是( )。

A.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证 B.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C.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

D.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16.单位行贿罪,是指单位为谋取( )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

A.利益 B.非法利益 C.不正当利益 D.正当利益 17.行政处罚只有( )。

A.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

B.由公安机关执行

C.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 D.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

18.对于自首和立功的人进行处罚,错误的做法是( )。

A.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不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对于犯罪较轻的自首分子,可以免除处罚

C.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9.在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上任职以及调离上述职位不满解密期的国家公务员不得( )。 A.申诉 B.控告 C.控诉 D.辞职 20.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实行( )。

A.职务分类制 B.职位分类制 C.品位分类制 D.职级分类制 21.非政府组成人员的行政领导者产生可用( )。 A.委任制 B.选任制 C.聘任制 D.考任制 22.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构成( )。

A.一般专门监督 B.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 C.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 D.政党监督 23.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 )。

A.阿拉伯数字 B.汉字 C.汉字大写 D.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皆可 24.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 )。

A.都要上级指示

B.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

C.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 D.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 25.在向上级行文时,可选择( )文种。 A.通告 B.指示 C.请示 D.命令

26.下列关于总结报告撰写要求的叙述不正确的为( )。 A.以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 B.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C.要有理论深度

D.深入调查,占有翔实而准确的材料

1.D 2.B 3.D 4.C 5.C 6.C 7.B 8.C 9.A 10.A 11.A 12.B 13.B 14.B 15.D 16.C 17.D 18.A 19.C 20.B 21.A 22.B 23.B 24.C 25.C 26.A

公共基础知识习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 “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2. “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但由于它只是消极的,所以一定要被摧毁。”种观点是( )。 A.历史唯心主义的 B.历史唯物主义的C.历史人本主义的 D.历史自然主义的 3. 战国七雄中,在春秋时期称过霸的是( )。

A.齐、楚、燕 B.齐、楚、秦C.楚、韩、赵 D.赵、魏、秦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主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对同一物理事件或物理过程进行时、空度量,所得的结果可能不一样。在认识论上来说是( )。

A.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所造成的

B.现象和本质的矛盾所造成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的变化所造成的

D.由于主观认识的错觉所造成的

5.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物质生产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上,科学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他们合写的( )一书中。 A.《神圣家族》 B.《哲学的贫困》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D.《共产党宣言》 6. “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表明( )。

A.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B.客观条件是制约人们认识的决定因素

C.由于多方面的主观原因,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会有所不同

D.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

7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8.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

3 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 )。 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

B.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9.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 )。 A.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B.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C.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D.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10.我国与国际社会进行反恐合作,表明( )。 A.我国与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我国与国际社会有共同的利益

C.反恐代表了世界各国每个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D.反恐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11.我国与国际社会合作打击“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是因为( )。 ①“东突”是一支旨在分裂中国的恐怖主义势力

②“东突”与国际恐怖组织密切合作制造恐怖暴力事件 ③“东突”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 ④“东突”对地区安全与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12.科技不发达和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每万名劳动者中,从事研究和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只有8.4人,仅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1/10和发达国家的1/5。对此,我国必须( )。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③注重对劳动者技能的培训 ④在企业间进行人才交流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社会保险不包括( )。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C.破产保险 D.失业保险

14.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

C.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15.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先后建立了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且随物价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当调整。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性质是( )。 A.社会救济 B.社会福利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16.下列有关自然资源法律制度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 A.矿藏、水流、森林、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专属于全民所有 B.自然资源法律规范中规定的法律责任均为行政责任

C.矿产资源法律制度中的采矿权是一种为《民法通则》所规定的财产权利 D.个人可以依《森林法》享有林地所有权

17.中国无产阶级先于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决定因素是( )。

A.无产阶级是新生产力的代表

B.中国资产阶级先天不足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生产中的不同地位

D.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8.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

A.传统意识 B.阶级关系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19.民族和种族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一区别的主要标志是( )。

A.同一种族的人可以分属于不同的民族,同一民族的人不可分属于不同种族 B.民族属于历史现象和自然现象,种族属于社会现象和生理现象

C.民族以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与共同心理素质的特征来区分 D.民族是按国家来划分,种族是按地域来划分 20.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 )。

A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B处理好价格与价值的关系C中央与地方分权 D政企职能分开

一、单项选择题

DBBCA CBDBB CACDA CDCDD

公共基础知识习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从下列关系界定的(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C.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D.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感性认识( )。

A.是不可靠的 B.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C.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 D.是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的 3.唯物辩证的因果联系是指( )。

A.一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B.一切同时并存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4 C.需要和被需要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D.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

5.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 6.社会形态是( )。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A.一大二公 B.一平二调三共产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民主、自由、富有

8.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

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9.政府对市场的调控主要是( )。

A.微观经济政策''B.审批、管钱、管物 C.宏观总量的调控 D.限制市场的发展 10.中国在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B.永远不称霸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建立互信、发展合作 11人们可把( )看成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纲领。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2.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收入 D.国有企业工程师业余帮助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 13.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适用法律时( )。

A.就不应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B.有时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C.仍然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D.法律应无条件地服从党的政策

14.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

A.民族区域自治 B.单一制 C.联邦制 D.邦联制

15.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 A.权利能力 B.行为能力 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内容 16.单位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有( )的故意。

A.为本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B.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C.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D.为其他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17.司法工作人员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应当依法追究而不追究,不应当追究而追究,或者作出枉法裁判的行为,应判处( )。

A.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 B.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 C.徇私枉法罪

D.行政执法人员循私舞弊罪

18.有关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法人在清算阶段仍具有清理所必须的权利能力

B.不同类型的法人,其民事权利能力的大小、范围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类型的法人,其民事权利能力也有差异

C.法人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不同

D.法人权利能力的范围均由法律直接规定 19.下面哪个不属于公务员录用之列?( )

A.企业工人 B.农民 C.转业军人 D.机关公务员 20.公务员培训原则的关键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学用一致 C.按需施教 D.讲求实施 21.在下列人员中,( )可以由委任制产生。

A.乡长 B.国务委员 C.审计长 D.外交部副部长 22.行政反馈是( )。

A.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机制 B.行政系统纵向结构的协调机制

C.行政系统横向结构的协调机制 D.行政人员的协诃机制 23.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 )。

A.公文发布的时间 B.公文撰写的时间 C.公文打印的时间 D.公文讨论的时间 24.用于行政管理的“命令(令)”,其发布权限属于( )。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党、政、军各类机关 C.国务院及其各部门 D.国家大型企业、事业单位 25.( )年以前,我国的行政领导体制是委员会制。

A.1978 B.1958 C.1979 D.1982 26.对于简报的标题,应做到( )。

A.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B.写明主编单位与文种 C.概括揭示简报主题 D.用套红大字排印,

5 反映简报类型

1.B 2.C 3.D 4.C 5.D 6.D 7.C 8,A 9.C 10.C 11.D ,12.B 13.C 14.B 15.B 16.C 17.C 18。D 19.D 20.C 21.D 22;A 23.A 24.C 25.D 26.C

公共基础知识练习五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后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 1.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是(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阶级和阶级斗争

2.王某给有关部门写信,反映自己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这是公民依法行使(

)。 A.监督权

B.批评权

C.建议权

D.检举权 3.社会保障中的最大项目是(

)支出。

A.社会福利

B.社会救助

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4.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

D.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 5.以下哪项不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任务?(

)。

A.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

B.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

C.维护金融稳定

D.发放贷款扶持国有企业发展 6.《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公民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 ①爱国守法

②明礼诚信

③团结友善

④勤俭自强 ⑤敬业奉献

⑥深化改革

⑦扩大开放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⑦

D.②③④⑤⑥ 7.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生效的条件是(

)。

A.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B.报全国人大批准后生效 C.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D.报国务院批准后生效 8.在我国,公民所获得的“劳动模范”、“三好学生”、“杰出青年”、“辛勤园丁”等光荣称号,属于公民的(

)。 A.姓名权

B.荣誉权

C.名称权

D.肖像权 9.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财产的一种(

)。 A.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B.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C.使用权利

D.不能占有,只能使用和获得收益的权利

10.草案2004年12月25日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审议(

)。 A.反分裂国家法十二

B.反台独法十三 C.反分裂国家法十三

D.反台独法十二 11.公文的语言应该是(

)。

A.庄重严谨

B.华丽流畅

C.威严有力

D.古朴典雅

12.张某与范某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张某得知范某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向范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张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罪表示

D.不构成犯罪 13.县、处级副职对应于(

)级。

A. 9~12

B. 9~11

C. 7~10

D. 8~11 14.某地有一些无生活收入来源的寡残孤幼,政府很关心并帮助他们得到起码的生活条件,这种情况应属于(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5.“一元化领导”是指(

)。

A.首长制

B.层级制

C.完整制

D.分离制 16.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改变 C.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

D.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 17.商品经营者应承担的“三包”责任不包括(

A.包修

B.包换

C.包退

D.包调

18.公务员张某受降级处分后,一直表现较好,一年后,张某所受处分被解除,根据有关法规,对于张某,正确的做法是(

)。 A.恢复其原职务级别

B.恢复原级别,今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受此次处分的影响

C.不恢复原级别,但今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不再受此次处分的影响

6 D.不恢复原级别,今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也要受此次处分的影响 19.我国国民经济自1978年以来发展很快,这期间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时间的快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A.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相结合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C.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0.有关著作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我国《著作权法》中,著作权同版权系同义语 B.著作权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 C.保护作品完整权不属于著作人身权

D.著作财产权包括“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两项权能 21.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2.1914~1918年中华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原因有(

)。

①辛亥革命冲击封建制度

②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

③北洋军阀分裂

④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掠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23.有关知识产权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我国,知识产权是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以及专利权与商标权的名称 B.知识产权的“知识”是指人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这种成果无须具有为人所感知的 客观形式 C.“知识产权”是外来语 D.“知识产权”的概念、涵义由法律直接规定

24.公文具有其他任何文献形式无法替代的功能是(

)。 A.执行性功能

B.强制性功能 C.权威性功能

D.凭证性功能 25.计划生育属于政府的(

)。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D.社会职能 26.现行宪法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向(

)负责。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中共中央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27.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宪法是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和

B.宪法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普通法律随之做出相应的修改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8.审理“民告官”的行政案件所适用的法律是(

)。 A.民事诉讼法

B.刑事诉讼法 C.行政诉讼法

D.民法通则

29.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规范用于具体事件或案件的活动,称为(

)。 A.法的遵守

B.法的适用

C.法的解释

D.法的宣传 30.作为国家主人和领导力量的工人阶级是指工人队伍中的(

)。 A.国有企业职工

B.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职工

C.国有、集体和公有产权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职工 D.所有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

1.C

2.C

3.C

4.A

5.D

6.B 7.C

8.B

9.B

10.C

11.A

12.B 13.D

14.A

15.C

16.D

17.D

18.C 19.D

20.C

21.A

22.D

23.B

24.C 25.D

26.D

27.A

28.C

29.B

30.D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试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出。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实施日期是()。 A.2007年4月1日

B.2007年5月1日 C.2007年10月1日

D.2008年1月1日

2.2007年4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490号令,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7 第三任行政长官,于2007年7月1日就职。 A.董建华 B.曾荫权 C.何厚铧 D.马英九

3.2007年3月27日,北京奥组委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发布了2008年奥运会奖牌式样。奖牌背面为()。 A.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 B.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 C.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 D.五个福娃

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签署第489号国务院令,公布()自2007年4月15日起施行。 A.《金融期货交易管理条例》B.《商品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C.《股指期货交易管理条例》D.《期货交易市场管理条例》 5.关于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B.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结果和体现 C.有法律责任不一定有法律制裁D.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结果和体现 6.符合我国法律的适用原则的行为是()。

A.法官李某为办好案件,与原、被告代理人分别多次私下接触

B.在处理民事纠纷时,主审法官接到市委领导批示,指示不能让外地当事人胜诉

C.县长命令强奸案的被害人王某及其家人不许向公安局报案,由强奸人赔付青春损失费1万元 D.监狱根据法定的情况没有将因贪污、受贿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的原财政局局长万某收监执行 7.下列关于法律的制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法的制定不包括对一项法律宣布废止

B.广义上的立法与法的制定的含义是相同的,泛指一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制定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C.狭义上的立法是国家立法权意义上的概念,仅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即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法制定、修改和废止宪法和法律的活动

D.授权立法权,又称委托立法权或委任立法权,是指有关的国家机关由于立法机关的授权而获得的、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进行立法的一种附属立法权

8.法的遵守的主体的行为,不论从外在行为方面还是从内在动机方面,都符合法的精神和要求,从而真正实现法律调整的目的,这属于守法的()。

A.外在状态 B.最低状态 C.中层状态 D.高级状态

9.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A.甲欲杀害乙,自感人单力薄,遂极力请求朋友丙一道前去。丙则劝阻甲不要杀害乙,但未成,遂打电话报案。公安干警火速赶到,将正在赶赴乙家途中的甲抓获

B.某用猎枪瞄准正在骑马的李某,欲将其打死,枪响后即逃走,结果将马打死,李某负轻伤

C.黄某向检察机关投寄诬告信,捏造马某贪污国家财产5万元的事实,后惧怕承担法律责任,遂在检察机关立案追究前撤回控告

D.刘某夜间潜入某妇女房内企图实施强奸,他摸索着往该妇女床前走时不慎踢响地上脸盆。该妇女惊醒后大呼有贼,刘某害怕,迅速逃离

10.2000年1月10日,李某因无证驾驶赵某汽车被交警徐某扣留。在徐某将汽车开往交管站的路途中不慎将汽车撞坏。赵某单独就损害赔偿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裁定驳回起诉。法院在驳回起诉时,应当采用下列哪项理由?()

A.原告不具有诉讼主体资格

B.徐某的行为是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C.损害是李某导致的,国家不应承担责任 D.请求赔偿的程序不合法

11.陈某系某公司经理,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入狱后,陈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陈某()。

A.既可以减刑,也可以假释 B.可以减刑,但不能假释 B.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 D.由监狱长自由裁量

12.甲与乙系国家机关工作的同事,平时有隙。为报复乙,甲向公安机关作虚假匿名举报,诬告乙曾在一歌舞厅嫖娼,有“陪侍女”丙为证。公安机关调查时,丙对此作了虚假指证;乙因此而受到了公安机关的处分。在公安机关查处乙的过程中,甲在公开场合多次渲染乙嫖娼的“事实”。甲的行为构成()。 A.诬告陷害罪 B.报复陷害罪 C.诽谤罪 D.不构成犯罪

13.与行政诉讼原则相比,下列哪个原则是行政复议的专有原则?() A.公开原则 B.公正原则

C.合法性审查原则 D.适当性审查原则

14.2004年4月1日,出租车司机王某被公安交警以出租营运手续不全为由罚款1 000元,并将车辆暂扣。王某当场缴纳罚款。4月20日,交警支队提出只要王某缴纳3 000元保证金,即可将车辆归还,恢复营运。王某认为极不合理而拒交,随即向法院提起诉讼。2005年1月10日,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撤销了交警支队的罚款和扣车决定。依据《国家赔偿法》,对于王某的损失,应如何进行赔偿? ()

8 A.返还出租车

B.赔偿从2004年4月1日至4月20日车辆被扣期间的直接经济损失

C.赔偿从2004年4月1日至2005年1月10日车辆被扣期间的直接经济损失 D.退还罚款1 000元及利息

15.下列情形中,属于事实行为的一项是()。 A.创作作品 B.友谊

C.地震

D.对要约人予以承诺

16.下列情形中,适用善意取得的是()。 A.白银

B.吗啡 C.从拍卖机构购买的赃物 D.汽车

17.李某离家出走5年,至今下落不明,李某的妻子王某向法院申请宣告李某死亡,李某的父母均不同意宣告死亡,则()。

A.法院不应当宣告李某死亡 B.法院应当宣告李某死亡

C.法院应当先宣告李某失踪,过一定期限再宣告李某死亡

D.王某应与李某的父母协商一致后再向法院申请宣告李某死亡 18.下列合同中,既属于要式合同,又属于实践合同的是()。 A.商业借款合同 B.保管合同 C.建设工程合同 D.赠与合同

19.甲将牛借给乙耕种,3日后,乙表示愿意购买该牛,甲表示同意并达成买卖合同,则牛的交付方式属于()。 A.现实交付 B.占有改定 C.指示交付 D.简易交付 20.下列有关少数民族的选举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少数民族聚居的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按照当地的民族关系和居住状况,各少数民族选民可以单独选举

B.有少数民族聚居的乡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按照当地的民族关系和居住状况,各少数民族选民可以联合选举

C.自治区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参加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可以另加5% D.自治区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可以另加5% 21.把意识看成是大脑分泌出来的特殊物质的观点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进化论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22.“在自然界中,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因果规律的一切形式都是从主观意向中产生的”。这种观点是()。

A.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B.否认因果区别的诡辩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唯物主义决定论

23.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承认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之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A.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是机械论和宿命论

C.是旧唯物主义理论

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矛盾 24.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5.毛泽东认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是无产阶级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的极其重大的问题是()。

A.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 B.执政党的建设,尤其是思想建设的问题 C.执政党与群众关系的问题 D.党内民主与党的监督问题

26.下列主张中属于人际关系组织理论的是()。

A.重视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个体与群体的平衡,组织应该给有贡献的员工提供需要满足 B.主张建立“和谐有效率”的组织,重视对组织成员行为、动机的研究,用民主方式进行管理 C.不同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法的有效性,将随着组织内外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D.组织的功能在于提供一个有利于做出合理决策的组织结构 27.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是()。 A.提高政府工作效能

B.提高公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廉洁奉公的自觉性 C.为国家政权的巩固和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人事保证 D.保持和提高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9 28.职位分类制度是依据()、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和所需资格四个要素建立的。 A.绩效水平

B.学历基础

C.年资长短

D.工作性质

29.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8月15日所发的、发文序号为123号的发文字号的正确写法是()。 A.国办发(2006)第123号 B.国办发[2006]123号 C.国办发〔2006〕123号 D.国办发〔06〕第123号

30.公文正式印制前,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复核,以下属于复核的重点的一项是()。 A.是否确需行文 B.行文方式是否妥当

C.行文格式是否统

一、规范

D.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和拟制公文的有关要求

1.C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2.B 2007年4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490号令,任命曾荫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于2007年7月1日就职。 3.C 2007年3月27日,北京奥组委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发布了2008年奥运会奖牌式样。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2008年奥运会会徽。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4.D 2007年4月15日,《期货交易市场管理条例》开始施行。

5.D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是国家强制责任人做出一定行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救济受到侵害的合法利益和法定权利的手段,是保障权利与义务实现的手段。

由此可见,法律责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当行为人按照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时,如果他主动履行了法律义务、承担了法律责任,就不会有法律制裁的问题。法律制裁,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具有国家权威性。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结果和体现。因此,D项说法不正确。

6.D 我国法的适用原则是: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②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③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原则。A、B、C项都违反了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均应排除。D项的行为是根据法定的情况实施的,因此符合我国法律的适用原则。

7.A 立法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活动。立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的立法泛指一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制定、修改和废止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它既包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宪法和法律的活动,也包括有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还包括国务院和有权的地方行政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狭义上的立法仅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即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法制定、修改和废止宪法和法律的活动。由此可见,对立法的理解,不能只限于字面上,立法包括国家有权机关废止法律的行为,而不仅限于制定和修改法律。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由国家立法机关立法有时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授权立法成为现代社会立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8.D 守法状态是指守法主体行为的合法程度。守法状态包括守法的最低状态、守法的中层状态和守法的高级状态三种类型:①守法的最低状态是不违法犯罪。②守法的中层状态是依法办事,形成统一的法律秩序。③守法的高级状态是守法主体不论是外在的行为,还是内在动机都符合法的精神和要求,严格履行法律义务,充分行使法律权利,从而真正实现法律调整的目的。 9.B 我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只有B项的行为符合定义,属于犯罪未遂。A、D项行为人还未着手实行犯罪,属于犯罪预备;C项犯罪行为已经完成,故属于犯罪既遂。

10.D 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应当先经过义务机关处理。 11.B 我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因此,对陈某可以减刑。《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因此,对陈某不得假释。

12.C 本案中,甲虽然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但其不具有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意图,因此,甲的行为不构成诬告陷害罪;甲虽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没有滥用职权,假公济私,且被报复人非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故不构成报复陷害罪;甲在公开场合多次散布自己捏造的乙嫖娼的“事实”,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

13.D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一条的规定,行政复议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又审查行政行为的适当性。而在行政诉讼中,以合法性为原则,合理性审查仅是合法性审查的一个例外。公开原则和公正原则是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共有原则。

14.C 《国家赔偿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了有关财产损害赔偿方式的内容。应注意,赔偿的是“期间必要的经

10 常性费用开支”,被扣出租车和罚款是属于必须返还的项目,因此,排除A、D,B项对“期间”把握有误。故选C。可见,涉及赔偿方式、标准和计算的问题,准确记忆法条是关键。

15.A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主观上不一定具有设立、变更或终止正常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但客观上能够引起这种后果的行为。创作作品的活动,对于作者而言,虽然主观上未必具有创作的意图,但是在客观上却导致著作权关系的产生,可见,创作作品属于事实行为,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事实行为必然导致某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而友谊本身却不能产生任何民事法律关系,因此,排除B项。地震虽然能够使得某一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如因地震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系不可抗力,但是地震并不是行为人有意识的行为。事实行为和事件(自然事实)的区别在于,事件是与主体的意志无关的客观现象;事实行为却属于行为的范畴,尽管事实行为不属于行为人主观上的意愿,但无论如何还是存在人的意志因素的。地震作为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排除C项。事实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而民事法律行为必须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基于上述区别,事实行为又称为“非表意行为”。而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可见,承诺必须有意思表示,所以承诺应当属于民事法律行为,而不是事实行为,因此,排除D项。

16.C 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不法将其占有的他人动产让与第三人,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即取得该动产所有权,原动产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善意取得的标的物是依法可以流通的动产,白银属于限制流通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因此,排除A项。吗啡是毒品,属于法律规定的禁止流通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因此,排除B项。盗窃物、赃物不适用善意取得。但是经过拍卖机构拍卖的赃物(如法院委托拍卖机构拍卖某一贪污犯的贪污所得),适用善意取得,因此,C项是正确答案。不动产因实行登记制度,不能适用善意取得,所以善意取得的标的物必须是动产,但是也仅限于不需要登记的动产,汽车属于必须办理登记手续的动产,不能适用善意取 得,因此,排除D项。

17.B 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公民下落不明的,符合申请宣告死亡的条件,利害关系人可以不经申请宣告失踪而直接申请宣告死亡。但利害关系人只申请宣告失踪的,应当宣告失踪;同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有的申请宣告死亡,有的不同意宣告死亡的,则应当宣告死亡。如果既符合宣告失踪条件,又符合宣告死亡的条件,利害关系人既可以宣告失踪,也可以宣告死亡。本题中,李某的妻子王某属于宣告死亡制度中第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而李某的父母属于第二顺序的利害关系人。因此,法院应当按照王某的请求宣告死亡,并驳回李某的父母不同意宣告死亡的申请。可见, B项是正确答案。

18.B 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须采用法律要求的形式为标准,可将合同分为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要式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应当采取特定形式订立的合同。采取书面、登记或者审核批准的合同都属于要式合同,如抵押、质押、定金、融资租赁、保险、建设工程、保证合同以及订立6个月以上期限的租赁合同等都属于要式合同。不要式合同是指当事人订立的合同依法不需要采取特定的形式。赠与合同即为不要式合同,因此首先排除D项。以合同的成立是否须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为标准,可将合同分为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诺成合同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产生法律效力的合同,即“一诺即成”的合同,如买卖、赠与、商业借款、租赁、融资租赁、承揽、建设工程、保险、运输、委托、行纪、居间、仓储、技术合同等。据此可排除A项和C项。实践合同是指除了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以外尚须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才能成立的合同。如质押、定金、保管合同、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等都属于实践合同。因此,B项是正确答案。

19.D 买卖合同中标的物的交付方式有四种:现实交付、简易交付、占有改定和返还请求权让与(指示交付)。现实交付指出卖人将标的物现实交付给买受人直接占有,使标的物处于买受人的实际控制之下。简易交付指在买卖合同订立时买受人已经实际占有标的物,自合同生效时标的物就已为交付。该题中所述的情形就是简易交付,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占有改定指当事人在买卖合同中约定,出卖人继续占有标的物,而买受人取得间接占有,以代替标的物的现实交付。如甲向乙出售一台拖拉机,本应将拖拉机现实交付给乙才能使拖拉机所有权发生转移,但是甲尚需用之完成农事,于是可以将甲留用的这几天视为当事人之间又成立了一种租赁关系,这时乙取得间接占有,以此代替标的 物的现实交付。返还请求权让与(指示交付),指在出卖的标的物为第三人占有时,出卖人将对于第三人的返还请求权让与买受人,由买受人直接向第三人要求返还标的物。最常见的就是将提单、仓单、海运单等单证交给买受人,以代替标的物的现实交付。

20.D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九条规定:“自治区、聚居的少数民族多的省,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代表名额可以另加百分之五。聚居的少数民族多或者人口居住分散的县、自治县、乡、民族乡,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代表名额可以另加百分之五。”因此,C项说法正确。该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有少数民族聚居的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按照当地的民族关系和居住状况,各少数民族选民可以单独选举或者联合选举。自治县和有少数民族聚居的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对于居住在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代表的选举办法,适用前款的规定。”因此,A、B项说法正确。该法第十七条规定:“全国少数民族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和分布等情况,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代表一人。”因此,D项说法不正确。

21.D 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否认意识具有主观特征,抹煞意识与物质的区别,将意识与物质等同起来。作答此题一定要明确两点:一是庸俗唯物主义不属于唯物主义派别,即唯物主义派别中不包含庸俗唯物主义;二是抓住“庸俗”二字,庸俗唯物主义就庸俗在将意识和物质看成是一回事,即“把意识看成是人脑分泌出来的特殊物质”。

11 22.C 因果联系是客观必然的,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任何原因都引起一定结果,任何结果都由一定的原因所引起,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如果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必然性就会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错误。题中所给定的四个备选项:“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A项)是夸大因果联系的必然性;“唯物主义决定论”(D项)是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必然性;“否认因果区别的诡辩论”(B项)将原因和结果当成一个东西。这样A、B、D三项都是错误的,只有C项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23.D 在是否承认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问题上,存在着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对立。决定论承认历史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而非决定论否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在决定论内部根据是否承认主体选择性即主观能动性,又分为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机械决定论(旧唯物主义)夸大历史的规律性和必然性,“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A项),是历史宿命论(B项)。辩证决定论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既承认历史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坚持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的统一。

24.C 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由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第二,社会主义阶段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25.A 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党的干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由于帝国主义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发生了重大问题,以及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遇到许多严重困难等等,因而促使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始较多地认真考虑如何在新的斗争形势下,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

26.B、A项的主张属于组织平衡理论;C项的主张属于权变组织理论;D项是决策过程组织理论的观点。

27.C 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是为国家政权的巩固和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人事保证。

28.D 职位分类以“事”的性质为中心进行分类,故D项正确。A项是职位分类的结果而非前提,B、C项均是指人的主体资格,都不是建立职位分类制度的要素,故排除A、B、C项。

29.C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序号组成。年份要用阿拉伯数字准确表达,并用六角括号“〔〕”括起来,不得用两位数简写,如〔06〕。发文顺序号是按公文的发文顺序统一编制的流水号,每年年初从“1”开始,序数字前面不加“0”和“第”字。

30.C 复核的重点是:审批、签发手续是否完备,附件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统

一、规范等。经复核需要对文稿进行实质性修改的,应按程序复审。因此,正确答案为C。A、B、D项是公文审核的重点。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试卷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1.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今后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国有经济 D.公有民营

2.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 )。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

A.计划手段 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 D.经济手段

4.随着生产和生活垃圾的急剧增加,垃圾处理已成一个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而有关专家却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将垃圾看成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段话( )。

A.坚持了联系的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混淆了矛盾主次方面,看不到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C.坚持了矛盾的分析方法,看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违背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看不到矛盾的普遍性

5.在上层建筑中,( )居于主导地位。

A.国家 B.政治 C.法律 D.哲学

6.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

C.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关系问题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问题

7.下列哪种强制措施不是刑事诉讼的措施?( )

A.取保侯审 B.罚款 C.监视居住 D.逮捕

12 8.甲(男,22周岁)为达到与乙(女,19周岁)结婚的目的,故意隐瞒乙的真实年龄办理了结婚登记。两年后,因双方经常吵架,乙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宣告婚姻无效。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

A.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宣告婚姻无效

B.对乙的请求不予支持

C.宣告婚姻无效,确认为非法同居关系,并予以解除

D.认定为可撤销婚姻,乙可行使撤销权

9.下列职务中不属于领导职务的有( )。

A.直辖市市长 B.区长 C.巡视员 D.省长

10.某地有一些无生活收入的寡残孤幼,政府关心并帮助他们得到起码的生活条件,这种情况应属于(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1.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是( )。

A.生产活动的决定者 B.经营活动的参与者

C.企业的直接领导者 D.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13.决定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国家机关是( )。

A.国务院 B.中央军事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4.公务员奖励要坚持( )。

A.平时与关键时刻相结合 B.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C.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D.个人奖励与集体奖励相结合

15.行政案件的审判权由( )行使。

A.人民法院 B.审判员 C.和议庭 D.审判委员会

16.在某一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原告一方因无法获得作为档案材料存放在某单位的证据,申请法院进行调查。庭审中对该证据的质证,应当如何进行?() A.应当由原、被告双方进行质证 B.应当由被告与法院进行质证

C.应当由被告与保管该证据的某单位进行质证 D.法院对该证据进行说明,无需质证 17.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是()。

A.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B.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C.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D.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

18.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占有该财物的,以贪污罪论。 A.公共财产

B.国有财产

C.公益财产

D.公有财产

19.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是()。 A.机构和部门的数量能否减少

B.裁减人员的数量增加 C.政府职能的转变

D.行政效率的提高

20.国家机关对其工作人员依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规范用于具体事件或案件的称为()。 A.法的遵守

B.法的适用

C.法的解释

D.法的宣传 21.按省、地、县、乡构成的行政系统统称为()。 A.层级制

B.集权制

C.完整制 D.职能制

2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正确处理改革、实事求是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3.行政责任是基于()关系而发生的。 A.行政

B.行政法律

C.法律

D.其他

24.包含重要的国家机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与利益遭受到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A.秘密文件

B.绝密文件

C.机密文件

D.保密文件

25.国家公务员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原籍任职。 A.政府职能部门处级以下

B.政府职能部门处级以上 C.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

D.省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

1.A【解析】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经济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故应选A项。

2.A【解析】唯物辩证的两个总特征:(1)联系的观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2)发展的观点,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不仅存在量变,同时当量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又会产生质的变化。故应选A项。

13 3.D【解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其中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以经济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为辅。正确答案为D。

4.C【解析】有些事物在某种场合是无关紧要的,但是换一种场合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挥其他的作用,即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正确答案为C。

5.B【解析】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其中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社会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中,政治制度占主导地位。

6.A【解析】社会历史观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问题的根本看法。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

7.B【解析】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不同于罚款,罚金是刑罚的一种,而罚款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

8.B【解析】当事人依据婚姻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时,申请时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在本题中两年后,乙已经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无效的理由已经消失,故对其请求不予支持。

9.C【解析】非领导职务是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是实职,但不具有行政领导职责,在我国规定的非领导职务包括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在本题中ABD中的职务均是领导职务,只有C项的巡视员是非领导职务,故正确答案为C。

10.A【解析】社会救助是在人们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社会和国家按照法律规定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或实物救济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本题中的情况符合社会救助的条件,故正确答案为A。

11.D【解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再是直接管理市场,而通过一些手段或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来间接的参与到市场管理中,属于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故正确答案为D。

12.C【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主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执政为民。因此在本题中的“本”、“基”、“源”,归根结底是得到人民的支持与拥护。正确答案为C。

13.C【解析】根据宪法第62条有关规定知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和决定特别行政权区的设立及制度属于全国人大的职权,故正确答案为C。

14.C【解析】公务员法第48条规定: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公务员或公务员集体给予奖励。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15.A【解析】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包括县、自治县人民法院、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法院,其职权主要有:(1)审判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的第一审案件,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对于所受理的案件,认为案件重大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时候,可以请求移送上级人民法院审判。(2)处理不需要开庭审判的民事纠纷和轻微的刑事案件。(3)指导人民调整委员会的工作。故正确答案为A。

16.A【解析】我国法律明确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双方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故正确答案为A。

17.C【解析】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两中基本经济形态。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故正确答案为C。

18.B【解析】本题只是对贪污罪概念的基本考查。

19.C【解析】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是政府职能的转变,A、B、D三项的内容只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些具体表现。 20.B【解析】法的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法的适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实施法律的专门活动;(2)是司法机关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实施的活动;(3)具有严格的程序性及合法性。正确答案为B。

21.A【解析】我国实行的是层级制的行政区划,总有三种类型:(1)二级制,直辖市——区;(2)三级制,省、直辖市、自治区——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3)四级制,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

22.D【解析】邓小平理论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贯穿邓小平理论的始终,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正确答案为D。

23.A【解析】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不履行行政法律义务而依法应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在我国的行政责任制度包括宪政责任制、政党责任制、有限目标管理责任制、公仆责任制。由行政责任的定义易知行政责任是行政人员基于行政关系而发生的,选A。

24.C【解析】“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机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指重要的国家机密,泄露会使国家利益遭受到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国家机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故在本题中应属机密文件,选C。

25.C【解析】公务员法第69条规定,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实行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规定可知国家公务员不得在原籍担任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职务。故正确答案为C。

公共基础知识常考要点总结

公共基础知识选择题

公共基础知识常考点

事业单位考试备考:公共基础知识常考必考知识点

政治生活选择题常考命题点

农村信用社常考金融知识选择题

国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公共基础知识选择题

教师招聘考试之公共基础知识选择题

国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材料]

公共基础知识常考选择题
《公共基础知识常考选择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