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淮南市体育馆

发布时间:2020-03-03 01:56: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淮南市体育馆建设地点位于淮南市城市中心区,建筑接临城市主要道路,交通便利通达,景观优美,为新建建设项目,使用性质为甲级体育馆,承接全国性比赛。地下设有设备用房。

淮南市体育文化中心总建筑面积22400平方米,概算投资1.56亿元,包括三馆一场,即比赛馆、训练馆、会议中心和市民休闲文化广场。从2005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2007年9月投入使用。可进行国际、国内各种大型室内体育项目,如国际体操、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和手球等各种球类比赛,以及室内大型文艺演出活动。

比赛馆:主体建筑比赛馆总建筑面积19820m2,建筑总高度29.20m。比赛馆比赛场地尺寸46.8m×72m,共设座席6744个,其中固定座席3072个,其余为活动座席。可进行国际、国内各种大型室内体育项目的比赛,包括体操、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手球等各种球类比赛以及室内大型文艺演出活动。

训练馆:总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设有体操、篮、排球和羽毛球训练场地,可满足各种大型国内、国际体育比赛的训练要求,也可以向社会开放,举办群众健身娱乐活动。

多功能会议厅: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可满足各种会议需求,还可举办观演娱乐活动以及一些展览活动。

广场花岗石硬地铺装、绿化、照明、喷泉设备安装工程和景观和道路工程施工都已经竣工。

建筑学报58设计作品WORKS OF DESIGN2009.3 ARCHIT ECTURAL JOURNAL安徽省淮南市文化体育中心用地近10hm2,位于市区西北部朝阳路与广场路交汇处。该项目包含1座6800席体育馆,1座训练馆和1座1000席多功能会议厅等共3座单体建筑及1个休闲文化广场,总建筑面积22400m2。设计后期又追加了整合周边商住楼建筑设计16万m2。文体中心设计始于2002年夏秋,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淮南是一座以煤炭生产为主的城市,从其生产和生活环境看,井上井下是两重天。狭窄的井下巷道、封闭乌黑的景观同充满阳光、绿色、视野开阔的井上环境相比,实有天壤之别。井下恶劣的物理和生理环境须由井上的优质环境来弥补,因而提供良好的市区生活环境,首先是必不可少的补偿举措。其次,城市居民需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调剂生活,而矿业城市更是如此。另一方面,体育场馆的运营深受单一功能复合简约回归—淮南市文化体育中心设计思考梅季魁罗鹏陆诗亮设计的制约,既脱离社会生活实际,也使场馆本身的运营陷入使用效率低下,遭受亏损的窘境。由此可见,多义的文体中心命题,既符合民情,也是体育中心走出运营不佳状态的希望之路。我们在淮南市文化体育中心设计中依此采取了一些对策,其核心是文化与体育的功能复合及观赏与休闲功能的复合。体育馆多功能分析59ARCHITECTURALJOURNAL 2009.3建筑学报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150001)收稿日期:2008-12-161开敞空间的功能复合在文体中心的设计中,我们着力保留室外较大的开敞空间和大面积的绿地,市民可借以开阔视野、欣赏美景、舒展身心。在设计

方案调整阶段,我们又受托整合周边商住楼设计,在设计中,我们注重了增强两者空间的穿插和渗透,以改变板楼城墙式的封闭围合,使两者空间相互融合,互为借景。然而,市民并不满足于只置身其外的观赏,而要身临其境,感受环境。但以往由于管理体制及设计观念等的制约,体育中心广场虽然都颇具规模,却拒市民于围墙之外,只能让人望而兴叹。近年来,这一状况有所改变,但将集散、休闲、集会等功能汇于一身让体育中心广场达到空间的共享,还缺少明晰的认识和得力的设计举措。淮南市文体中心的多义命题,表明该市既有新的要求,并予全力支持。淮南文体中心广场除有足够面积的集散广场,还有颇具规模的水景、绿地、健身路径、休息设施,供市民休息、纳凉、赏景、交往、散步和锻炼。文体中心不设围墙,市民可以随意进入广场。清晨有大量的锻炼人群,傍晚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上万市民,在多姿多彩的休闲活动中各投所好,各得其乐,构成一幅生机勃勃而又祥和安乐的景象,令人动容。实践证明,开放广场空间服务于民,顺应民意而颇得人心,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得力举措。文体中心的优美空间环境受到市民的青睐和开发商的高度关注。虽然该地段的地价迅速升值,但市民却踊跃选购价格不菲的住房,意在享受优美的环境。2建筑功能的复合体育比赛与文艺演出各有独特的使用要求,两者的兼顾不是平面空间的简单合并,而是有机融合,各得其所。淮南市体育馆比赛厅取不对称的座席布局,举行文艺演出时将舞台置于场地一侧而非一端,在不显著降低体育比赛观赏质量的前提下,为更多观众提供正面观赏文艺演出的良好条件。另外,虽然比赛、

演出、集会等活动能将体育馆的全部空间调动起来,但几率有限,还不足以彻底改观使用率低下的局面,仍有70%-80%的时间处于闲置状态。于是,体育馆向群众健身开放,既是追求物尽其用,也是顺应市民生活需要,一举两得的举措。不过,健身活动需要的是场地,大量座席则处于无用之地。为改变这种大材小用,甚至弃而不用的无奈状态,扩大场地规模并采用尽量多的活动座席就成为有利的选择。淮南文体中心体育馆的比赛场地大小取46.8×72m,采用13排活动看台变换场地规模以应对体操、篮排球等不同场地规模的需要。收起活动看台可获得4块篮球场地,加上训练馆共可获6块篮球场地以及会议厅的855m2场地供各种健身活动使用,总体规模比较可观。如此设计从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看,较好地解决了体育与文艺、比赛与健身的矛盾。训练馆场地1803m2设1000席活动座席。一为满足重要比赛提供两块热身场地(球类)需要,二为应对观众较少的小型比赛实际需要,以减少开支,营造紧凑热烈的比赛氛围。会议厅设1000席,其中活动座席约占50%,供会议和小型演出使用。地面不起坡,便于乒乓球等健身活动使用。总体看,体育馆、训练馆和会议厅都有一定程度的复合功能,从而具有较强的灵活应变能力,有助于提高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体中心投入使用后受到业主的肯定和国内建筑界及体育界人士的好评,表明设计尝试是成功的。3建筑造型的简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建筑的审美要求也迅速攀升,期望场馆建筑新颖独特,成为标志性建筑的呼声到处可闻。面对这种舆论取向,建筑师基于不同的认识和设计理念,做出的响应

也会不尽相同。在淮南市文化体育中心的建筑造型设计中,我们做出了自己的回答—简约。建筑造型的简约与繁复是个相对的概念,不宜孤立地评判优劣,其应用需视具体条件而定。体育场馆主空间巨大,而辅助空间小而多,为利于使用,建筑往往围绕主空间下部均匀布置,因而主空间在造型上的主体地位十分突出。在设计上场馆造型追求简约,首先是一种比较实事求是的做法。淮南市文化体育中心的3座单体建筑造型走的就是简约之路。在体育场馆的造型设计中无不先抓其形体。淮南体育馆基于不对称的座席布局和比赛厅中间高两端低的空间特点而塑造成起伏的建筑体形,空间经济合理,形象简洁并富于变化。体育馆采用简单切割的网壳屋盖结构,依比赛厅平面空间需要,正立面张扬,背立面平缓,与外凸的曲线墙面构成一个富于变化,不落平俗的建筑形体,其造型不失新颖、大方和魅力。体育中心的训练馆和会议厅虽然采用与比赛馆相同的网壳屋盖,但大小和切割方法不同,并结合使用要求,将会议厅布置于体育馆前方左侧,训练馆置于体育馆后方右侧,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的布局带来了变化,增添了情趣。淮南市文化体育中心3座建筑的造型是在保持本色的前提下塑造个性形象,并未执意创造某些外在形象和象征某某事物。建成后,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好评。这也表明,造型的简约并不等同于单调、呆板、乏味,处理得当,仍可以取得简洁、高雅的艺术效果。4空间环境的绿色回归体育运动本是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涵养性格,于人于环境无害的一种绿色活动,但工业文明的进步助长了人们的奢侈和惰性,将季节性的运动搬进室内避风雨、御寒暑,以求长年进行。但

与此同时,也把人们赖以生存的阳光和新鲜空气一并隔绝,转而求助于人工照明和空调来弥补,这本身就与绿色的本意背道而驰。体育场馆这种现代文明的产物,重回绿色世界,引入令人精神振奋的阳光和清新空气,首先是尊重人们习以为常的心理需求。其次,世界能源危机日趋严峻,人们一方面想方设法开拓新的能源,另一方面则尽力节能。体育场馆的能耗十分可观,节能已成为重要课题。同时他也是降低运营成本,减轻群众健身支出的重要举措。淮南市文化体育中心体育馆选用的是经济实用、比较简便的顶部采光天窗,让比赛厅重现明亮、通透的空间氛围,以满足一般比赛和健身活动的采光需要。体育馆休息厅也有较大的玻璃幕墙,使观众一览室外景色,增添舒畅感。

淮南市

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

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

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

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

体育馆实习

体育馆任务书

体育馆参观

体育馆设计任务书

体育馆规章制度

淮南市体育馆
《淮南市体育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